APP下载

实验学校要做真正的教育实验研究

2017-03-23马得清

教育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学制实验学校实验班

文|马得清

实验学校要做真正的教育实验研究

文|马得清

日前,上海市实验学校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研讨会上,“实验学校到底在实验什么?”这个原本应该不是问题的问题,引发热议,专家们聚焦的是有多少学校在“真实验”,又有多少所谓的“实验学校”其实并不名副其实。

实验学校到底实验什么,确实本不该成为问题。所谓实验学校,顾名思义,与常规学校有所不同。

主要在于,一般学校按常规教学,而实验学校是依据实验教育思想建立的有明确实验对象、实验目的、实验方式和打破常规教学的学校,其核心理念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主要用实验方式而非常规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

可以说,有实验教育科学指导,采取个别教学和小班额教学,因材施教,培养创新人才,是实验学校的共同特点。

因材施教就是个性化的教育,需要打破常规学制和教育教学方式。这样的教育,需要家长和学校发现孩子的爱好、特长和潜力,需要学校有条件和有能力创造适合每个学生发展的教育方式,需要懂得孩子的教师引领孩子走向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领域,最终让孩子成才。

实验学校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实验研究和实验教学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用探索性方式方法塑造特定孩子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让他们在学习和未来的研究领域里找到人生的乐趣和力量,把每一个孩子都引向创新成才和创造发展之路。

实验学校要有科学的教育实验理念,要充分透过每个学生的表现发现其潜质,通过综合素质评估,对每一个孩子提出努力方向,使得实验具有科学假设性,并用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表现验证发展结果,不断调整培养方法,为孩子的继续发展提供更为科学的教育方式。

受德国教育家拉伊《实验教育学》的影响,一些西方国家很早就出现了实验学校。我国1951年搞学制改革,即实行“五年一贯制”学制,次年出现五年制“实验班”,开始了最早的小学实验教学。

改革开放后,我国最先出现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的少年班。随后,出现超常儿童培养实验教学班。从结果上看,有些实验班获得了比较好的教育效果,回答了“实验学校实验什么”的问题。

1978年3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了第一期少年班开学典礼,坚持“破格选拔,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逐步全面实行4~6年弹性学制和个性化学习计划。截至目前,为商界和科教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同时,也对基础教育办实验班或实验学校产生了启发作用。

1984年,北京八中成为北京市全面实行教育改革的试点校,为研究和解决一部分超常儿童上课“吃不饱”的问题,在北京市教委批准和支持下,于1985年创办了超常教育实验班。这些孩子绝大部分都被培养成“少年大学生”,20岁左右已经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也较早开始了职业生涯。

另据资料显示,1987年,人大附中在高中组建了学制只有两年的第一个超常儿童实验班。其实践证明,学校提供良好的成长与发展环境,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确定正确的育人思路,挖掘潜能,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外部作用。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学生大学毕业后,成为各自领域的拔尖人才。同时也说明,两年学制适合这些学生的成长需要。

还有一些超常儿童实验班也在积极探索培养特殊儿童的教育实践和科学。在此不再列举。这些在实验教育实践中获得的教育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对“实验学校到底实验什么”做出的积极回答。

当然,大学少年班和超常教育实验班本身就是实验教育,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尚无力量揭开超常儿童发展的规律,所做的教育教学均具有探索性质,见仁见智,有赞成也有反对,这是极为正常的现象。

伴随着实验教育的进行,一些实验学校的招生范围扩大,倾向于通过实验教学和研究,不断总结和积累成功的实验教育经验,引导基础教育改革方向。这从另一个角度回答了实验学校到底实验什么。

成立于1987的上海市实验学校,校长徐红在论坛上这样总结:缩短既有学制,实行中小学10年一贯学制;体现综合基础与个性特长统一的课程观;实行因材施教,让学生积极学习和超前学习;让学生拥有弹性的学习时间和独立的学习空间……办一所有实验使命的学校,这便是实验学校的应有定义。

从公开的资料看,这所学校承担着上海基础教育中小学整体改革的先行实验任务,由上海师范大学负责教育科研指导,通过整体改革学制、课程、教材、教法、教学管理,以及“探索早期识别与培育拔尖创新人才机制”的课题研究,开发儿童早期智慧潜能,和谐发展学生个性。

从其去年的招生简章看,学生报名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不限于超常儿童,而是要求品德优秀,综合素质优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基本素质。

实验学校有了专业的教育科研指导,其发展方向就不会走偏。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确实出现了实验学校名不副实的现象。

诚如上海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校长张人利所说,真正的实验学校是必须在“实验”二字上下真功夫的。有不少学校争相冠名“实验学校”,仅仅是因为这样容易投家长所好。

这种情况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比如,如何完善实验学校的办学标准,如何根据标准引导实验学校不偏离实验方向,怎样做才能让实验学校真正起到引领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

有些孩子,确实需要适合他们更好地健康成长的教育,需要比一般孩子更有目标地发展的教育。因此,客观上,有条件的基础教育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打破常规,为这些孩子提供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条件。

从探索的角度说,这样做的好处有四点。一是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具有综合素质和特殊才能的人才,二是通过科学教育实验研究,发现培养超常儿童的特殊教育规律,为打破常规教育的束缚提供足够的实验教育科学理论。三是为我国的超常儿童教育积累宝贵的案例,为创建我国实验教育科学打下必要的基础。四是可以带动超常儿童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儿童的发展依赖于遗传因素,也受制于环境影响。办好实验学校,应该尊重差异,也要允许探索和揭示差异奥秘。

增强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法》明文规定的内容。《教育规划纲要》也着重强调了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之,办好实验学校,就要坚持因材施教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方向。同时,也应该用“实验学校实验什么”来引领基础教育变革,让更多学校因材施教,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

猜你喜欢

学制实验学校实验班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清远市第一中学实验学校2021年招生简章
教育部辟谣小学学制变5年
行知实验班
实验班以情促教教学策略谈
宽甸满族自治县第二实验学校
昆山市娄江实验学校
五行真经
新乐市实验学校书画作品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