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基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视角

2017-03-23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小学教师教学管理互联网+

“互联网+”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设想
——基于实践教学能力培养的视角

大连大学教育学院 车锦平 杜梦雅

我国小学教育专业现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技能的脱节。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教学要与时代接轨,运用现代手段来辅助我们的教学。“互联网+”将是小学教育专业历史上第三次教育教学大变革,全面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成为这次教育变革的核心要义。

互联网+ 小学教育专业教学改革

教育部推出关于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围绕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的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创新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师德修养以及教育教学能力训练,着力培养未来小学教师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改革依据

(一)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设置

21世纪的到来,标志着一个新的世界的开启,对于新世界的开启来说其主力就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主力则是教师。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教学基本技能和研究等能力都直接关乎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了响应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的改革,国家从1998年在大学试办小学教育专业,开启了小学教师培养大学化。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百余所本科院校开办了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既为了实施科教兴国、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奠基了基础,也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起到了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

(二)小学教师教学的特点

小学教师面对的群体是6-12岁的儿童,这阶段的儿童正处在身体外形、体内机能、神经系统等发展时期;自我意识、意志、行动、情感等也都处于形成的关键期。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这阶段的小学生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潜伏期,发展相对平稳,需要正确的引导,才能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进行教育和指导,小学教师的教学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三)对“互联网+”的认识

马化腾首次提出“互联网+”这个概念,他认为“互联网+”是前沿的趋势,“+”的则是传统的各行各业。[4]“互联网+”这个概念互联网是中心词,它是出发点。从教育视角出发来认识“互联网+”,可以看到“互联网+”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冲击,由此给教育理念和体制带来的深层次影响。

二、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理念对实践教学的禁锢

以往的课堂多数采用讲授法,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教师讲、学生听”,沿用至今,虽然个别高校侧重于实践方面的教学,如教学技能和学科教学法的实操,但也都是换汤不换药,其结果导致学生无法切实体验到教育存在的规律,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的,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多变的课堂教学中灵活的使用等问题。

(二)传统评价机制束缚了学生全方位发展

在我国,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形式,这种单一的评价机制束缚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每到期末我们都可以看到学生们都在挑灯夜战,通篇背诵,以应付将要到来的考试,来得到高分。评价是一种整体性的、全方位的、动态的和具有内部结构的评价,但多数的评价只是片面的,而非整体的。

(三)教学管理的僵硬对教学空间的限制

高等院校教学工作正常的运行的保障就是规范的教学管理,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现象出现:教学检查时,是否开展了有效教学,如果发现在观看视频,教学检查的老师就会认为老师则会仔细核查视频内容;对于教学见习,则必须严格按照培养方案中的见习次数,如果次数少的话教学检查老师会怀疑是否在组织学生见习,因此导致管理人员和教学人员之间产生了隔阂。

三、教学模式的设想

我们的小学教育专业将从“实有范式”走向“互联范式”,具体从教学形式、教学体验、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互联网+”教学模式

互联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模式进行了改变,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明显减弱。教师的角色也在慢慢转变,由主导者变成的辅助者,教学要从单项的“满堂灌”向“翻转课堂”转变,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导者,不断地开发学生的自主性。

(二)“互联网+”教学体验

“互联网+”时代,对于教育教学来说,就是要以学生的需求做为导向、以学生的体验为核心。在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上,可以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对学生进行智能分析,让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可以把实践教学融入到其中,可以对学生进行各种职业技能训如:练课、微格教学、社会实践等等,把职业技能与互联网有机的结合,使得学生得以更好的掌握各项职业技能,并在实践教学中加以应用。

(三)“互联网+”教学评价

“互联网+”很大程度上能客服传统教学评价带来的难题,比如难以收集评价依据和评价信息单一化、片面化等问题,新的模式不但可以全过程、全方位采集相关数据,而且可以采集考试成绩之外的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实践能力等非结构化数据,来支持综合性的教学评价。与此同时,教师在应用教学评价时会更加便捷。通过“互联网+”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互评模式;学校和教育部门可以借助数据来分析整体的教学活动的绩效;家长可以通过数据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教育情况。

(四)“互联网+”教学管理

“智慧教学”就是“互联网+教学管理”的产物。何为智慧教学?智慧教学就是以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进行物联化、智能化、信息化的教学管理的打造。现如今,智能设备应用普遍,对于信息的获取也是可随时进行,因此智慧教学在不久的以后将成为可能。未来,教学管理和教学状态监测、实践教学等等都将为智慧教学和“互联网+教学管理”提供广阔的空间。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

【2】高钢.物联网和WEB3.0:技术革命与社会变革的交叠演进【M】.北京:国际新闻界,2010(2)

【3】周卫勇.论本科小学教育的专业定位与课程策略【J】.中国教师,2010(13)

【4】王文莱.莱文报告: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风向标【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7(7)

猜你喜欢

小学教师教学管理互联网+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沙河市二十冶第二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枣强县第一小学教师书画作品
平凡教学三十载——一名小学教师的自述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