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有大爱 家国情怀深

2017-03-23

作文成功之路·小学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姑姑劳模家国

心中有大爱 家国情怀深

河南省新乡市一中实验学校高三1班 罗 颐

“我将超越,但我永远不会抵达。” 4月28日,在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来自新乡市的姐弟劳模——罗晶、罗强,同佩红花,携手相约:“荣誉,是咱姐弟俩走群众路线的新起点。”他们以此而自励。

当日,全省1198名劳模和先进相聚省会,罗晶、罗强则是来自新乡的一对“姐弟劳模”。

这是《新乡日报》刊在头版头条的一则通讯《姐弟劳模竞相走群众路线》的开篇。罗晶是我姑姑,罗强就是我的父亲。

这篇报道在全市引起了热烈反响。“一家俩劳模,不简单。”“还是家风好呀,你看人家妈,带头带得好!”人们的啧啧称赞,也让我有了探求家风背后故事的愿望。

“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当唱起《国家》这首歌,眼前总会浮现出无数共和国的建设者,为了国家繁荣富强,为了人民幸福安康,舍小家,为大家,在茫茫戈壁滩,风餐露宿。“我为国家献石油”,眼前总会浮现出有骨气、有力量的中国工人,把贫油国的帽子扔到了太平洋。“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 我爱我……国家”。

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小家”同“大国”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同命相依。正因为感念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所以我们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感为一体,从孝亲敬老、兴家乐业的义务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川流不息的江河,流淌着民族的精神道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姑姑和爸爸就是在这样一个家国情怀中长大的,他们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工人身上所具有无私、善良、坚强、豪爽的优秀品质,早早地就扎根在心灵了。他们说,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奶奶扣的。奶奶今年已是近八十岁的人了,眼不花,耳不聋,精神矍铄。每天坚持做她的拿手活儿——手工编织毛线坐垫,也不知编织了几百个,都无偿的送给了街坊邻居。本该享受晚年之乐,可邻里间的大小事都要找奶奶商量。婆媳之间闹别扭了,小两口生气了,家属院的下水道不通了……他们说,奶奶辈分高,是个热心人,公道、善良,他们的父母都很尊重奶奶,奶奶的话他们都愿听。

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个女强人,干工作从来都是“巾帼不让须眉”。姑姑说,那时候她还小,城市里还没有幼儿园,有时候奶奶会把她带到工厂去,由门岗师傅照看一下。奶奶在工厂基建上工作,像男同志一样,搬砖、和泥、砌墙……一天工作10来个小时,几乎每天都是天大黑了,奶奶才回家。

我好奇地问奶奶,那么重的体力活,受得了么?奶奶笑着说,他们那一代人,从小都受过苦,也没觉得多累。大家的思想觉悟高,经常搞劳动竞赛,谁干得多,干得好,谁就光荣。有时也会累得腰酸腿疼,一想到是在建设自己的国家,是在建设自己的厂房,心中就很有力量。

在爸爸的记忆中,一件事令他终身难忘。爸爸说,他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回家,家中来了很多人,提着鸡蛋、罐头、点心,大多是奶奶的同事、徒弟、街坊邻居。原来奶奶的左脚在盖车间厂房时被砸伤了,大家都来看望她。连着两天,家里都是络绎不绝来看望奶奶的人。原本医生让卧床休息一个月,奶奶怕影响工厂生产,第三天就拄着拐杖上班了。她让爸爸连夜把大家送来的东西挨家挨户送回去。她对爸爸说,大家的情义都领了。谁家生活都不宽裕,一定要送回去。你看你安大娘,七个孩子,多不容易,还给咱送来鸡蛋,快给孩子们多补些营养。还有你赵阿姨,她还要照顾偏瘫在床的陈叔叔,她送来的罐头要送回去,把咱家的白面也找上一瓢送去……爸爸就这样挨家挨户地去送了。

在泪水中,我读懂了奶奶。我仿佛看到,一个顶天立地的女强人,在昏暗的灯光下,为安奶奶七个孩子缝补衣裳;帮生活困难的赵奶奶生火做饭;为国家的建设披肝沥胆。

我也读懂了姑姑,为什么“最美新乡人”评委会会给姑姑写下这样的评语: 6000多个日夜没请过一天假,客运生涯27载,为了千万旅客的平安,她以关爱传递温馨,用智慧改善服务,将爱心延伸到原本冰冷无情的钢轨上……

我也读懂了爸爸,“为什么眼里常含着泪水……”,为了实现农民伯伯增收致富的梦想,他连着两天钻进又热、又闷、又湿的蔬菜大棚拍摄农业科技片,最终突发脑梗晕倒在大棚里。

我更读懂了家风所在,那就是“心中有大爱,家国情怀深”。这种大爱,是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公而忘私的大义,这种家国情怀就是对国家的责任和担当。只有更好地兼顾小家与国家,将对家的情意深凝在对他人的大爱、对国家的担当上,人生才会更有意义。

猜你喜欢

姑姑劳模家国
动物“劳模”竞选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爱漂亮的姑姑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春姑姑走啦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姑姑出嫁了
略谈“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