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四维向度

2017-03-23张明海刘绍云陈方芳

关键词:大众化宣传教育大众

张明海,刘绍云,陈方芳

(1.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四维向度

张明海1,刘绍云1,陈方芳2

(1.长沙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2.湖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2)

主流意识形态为广大民众所理解、接受和认同的程度将直接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强弱。随着西方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不断扩张,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传播面临新的挑战。对此,要不断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传播渠道,使之更加契合民众的需求,应着重从四个向度来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即主体向度、客体向度、载体向度、环体向度。

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话语权;四维向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同时,在2016年5月17日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指出要做到四个“坚持不懈”,首先就是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3]。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在几个重要会议上的讲话,都突出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所具有的价值意蕴。新常态下,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样化加速推进,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以日益隐蔽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在多元多样多变的社会思潮激荡的文化背景下,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是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大战略工程,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然要求,还是提升我国在国际上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促进国家间文明的交流互鉴、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应然之举。这需要从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向度上下功夫,着力打造一支素质硬、魅力深、能力强的理论队伍;要在优内容、提能力和强免疫上下功夫;进行有方向性、立体性、艺术性的大众宣传教育;加强协同化、制度化、生态化的氛围营造。

一、主体向度:素质硬、魅力深、能力强的理论队伍是关键

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不只是口号、话语的宣传,更是伟大的实践行为。需要建设一批具有深厚专业素养、高尚人格魅力、可靠实践能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

第一,夯实专业素养是前提。坚实的专业素养是衡量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是否能胜任职位的一把标尺,理论主体的专业素养是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前提和基础。要顺应文化多元化和思想交流交锋交融的发展趋势,需要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方式建构,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心。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涵养专业素养,坚定政治信仰。要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方法论,促进本学科的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合,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学科理论基础,为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提供理论指引。其次,要精通中华优秀文化历史脉络、发展规律、未来走向,以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来增强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历史底蕴,还要促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方式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再次,理论主体应主动掌握西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建构的撒网式传播、渗透式功效等特点,用思辨的方法分析西方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发展的规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论,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

第二,高尚的人格魅力是根本。心理学上认为,人格是一个人相当持久的心理特征的综合,是个体基本精神面貌之所在。它内蕴个人的知识、能力、道德、意志、情感、信念等因素,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独特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的总和。因此,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受众,而且这种春风化雨般的影响是具有持续性、深刻性、传播性的。高尚人格魅力的养成除了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外,还需要在“修德”“融情”“励志”“笃行”几个方面下功夫。在“修德”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切实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履行好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融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在宣传教育中融入真感情,使受众能体味到那份爱,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励志”上,主要强调自觉的、果敢的、坚毅的、自制的意志,具有了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才能在价值多元多样多变的潮流中不忘初心,不改初衷。在“笃行”上,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行为严于律己,对人、对事、对己应努力做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共,治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实,强而义”,处处起到表率、示范作用。

第三,可靠的实践能力是重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不仅要接受、认同、信仰马克思主义,关键的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结合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去实践。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理论离开实践也就失去了其现实性、生动性和价值性。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话语要应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作者要有将自觉能动性与直接现实性相结合的认知自觉。要把握好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根本宗旨,将主流意识形态的学理性与实践方式的多元性相结合,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要不断完善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建构的方式,分层次、分阶段、分场域,切实增强话语方式建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创新评估方式,用新媒体的大众化、数字化、动态性的特点,客观地评估思想理论工作者在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中的时度和效度,及时掌握工作效果的动态,调整工作,实现预期的目标。只有通过实践而建构起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客观问题,而不是书斋里的脱离实际的理论话语,才有助于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不断获得大众的接受和认可,也将有助于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

二、客体向度:优内容、提能力和强免疫上下功夫是核心

意识形态的传播客体是相对于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而言,作为意识形态传播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具体包括传播规律、传播话语体系、传播受众等方面。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需要优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提升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能力、增强受众对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文化免疫力。

第一,优化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内容。其一,要凝练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大众话语体系。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4](P284)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创新和凝练出体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方向、反映群众利益诉求、富有时代气质的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体系,实现其从宏大叙事到精简凝练的转变,从学术理论向日常实践转化,从宏观理论向微观实际转向。其二,要创新具有前瞻性、契合大众思维习惯的话语表达。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大众的民主意识、公正意识、法治意识等不断增强。因此,要创新具有前瞻性、契合大众思维生活习惯的话语表达,形成适合大众思维生活习惯的价值理论体系,就要与大众的思维认知习惯、大众的心理期待、大众的话语喜好相统一,从绝对理性的学术话语向相对感性的日常话语转化,从一般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转化。其三,要坚持立足本民族文化与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相结合。毛泽东曾指出:“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5](P860)尤其是在当前文化多样性语境下,要求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做到继承性与创新性的高度统一[6]。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同时吸收借鉴其他国家优秀文明成果形成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璀璨辉煌、极富包容性的精神财富和理论体系,才能使大众更好地理解认知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旨趣。

第二,提升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能力。新形势下“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关系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工作抓紧抓好”[7],使受众把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需要遵循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认同的生成理路和规律,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提升受众的认同度。其一,以反思学习为内核,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冲突失调,如果只从话语体系和话语方式的调整上来转变,不从转变受众业已形成错误价值理念和认知判断入手,就不能使受众对主流意识形态认知认同,因此,在从镜像自我转变为理想自我的过程中,大众的反思学习变得尤为重要。通过反思学习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立场、价值观点、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强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消解价值理念和认知判断内在失调,从而形成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的认知图景。其二,以情感体验为先导,提升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过程中注重大众的情感体验,找到与大众内在的行为偏好相一致的附着点,运用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新介质推送群众接纳点,推出以主流意识形态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感性的表象认知上升到理性的本质把握,启发情感的共鸣点[8]。其三,以利益诉求为基础,提高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主流意识形态理性认同的动力在于大众切身利益诉求的实现,通过利益诉求对话交流平台和反馈监督机制等,有助于大众的利益整合、利益诉求传达和利益保护,进而提高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性认同。其四,以躬行实践为途径,强化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行为认同。行为是一个人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的外在表征,是判定个人对正确思想理念认同的重要标识,要促使内隐涵化的内容转化为外显践行,这就要求在日常行为中将大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第三,增强受众对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文化免疫力。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境遇中,西方国家善于伪造史实、自我鼓吹,经常恶意抨击、抹黑、扭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其实质在于扰乱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阻碍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实现其全球“文化殖民”的企图。要消弭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占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增强受众对西方敌对意识形态的文化免疫力,须抓好重点人群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以点带面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正如2014年5月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明确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9]。就领导干部而言,领导干部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者、倡导者、践行者,在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过程中具有组织协调、引导感召、带头示范和力量凝聚等作用。领导干部要练好“基本功”,在执政为民、清廉自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模范带动下促进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践行。就公众人物而言,公众人物不仅意味着社会关注程度高、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和号召力强,而且更意味着其本身已经成为公众的崇拜偶像、形象代言人甚至是价值追求符号[10]。对于一些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社会经验匮乏、“三观”还在形塑期的青少年群体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其言行更是可以毫不费力的成为奉行“拿来主义”大众竞相模仿的“万金油”,因此,在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过程中,关键是要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规范、监督、约束公众人物的言行,激浊扬清,扬长避短,使其更好的发挥其引领者的功效。就青少年群体而言,青少年群体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践行的主力军。应将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嵌入到青少年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依据其不同类型特征,遵循其成长生活规律,顺应时代发展客观要求,因人因时而异地制定符合青少年认同践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方案,塑造出具有崇高理想、健全人格、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栋梁之才。

三、载体向度:方向性、立体性、艺术性的大众宣传教育是保障

要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巩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必须加强宣传教育,因为任何“一套成功的意识形态,首先必须经过心理说服过程,使群众认同其理念”[11]。只有这样才能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首先,要坚定方向性的原则,巩固主导价值的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主流意识形态作为主流社会存在在理性思维上的反映,一方面,坚定正确的宣传方向是应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迫切要求,尤其是当下人们获得各种意识形态的形式日趋丰富,如从影视剧和艺术、日常广告、综艺节目、国际论坛峰会等;渠道也日益微媒体化,如通过电子报纸、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党长期坚持的根本性原则,是我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的价值追求。当下,把握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宣传方向,要坚持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和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诉求相结合,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实践相结合,在人民群众心中留下好形象,在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使主流意识形态扎根人民心中。比如,国家在精准扶贫、医疗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让人民看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这在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服务人民宗旨的同时,也将使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更加深入人心。

其次,要坚持立体性的原则,发挥媒介协同的功效。“两微一端”等新兴媒介的蓬勃发展,既有对传统媒介的冲击,又有对传统媒介的创新和发展。对此,一方面,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要顺势而为、因势利导、因时而动,发挥勇于担当、敢于谋事的精神,运用受众多、传播快、效果佳的新兴媒介,主动占领新媒阵地,不断丰富传播形式,增加传播的趣味性、可读性、知识性,促进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与大众的喜好点、关注点、兴趣点相结合。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要实现“用事实说话”到“让数据发声”的话语体系转变,提升意识形态传播内容的公信力、说服力[12]。另一方面,也要运用广播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介,借助其丰富的宣传经验、积蓄众多的忠实受众、信息资源可靠等优势来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在实践中,要发挥出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同频共振、同声共传的协同立体作用,就要既运用新兴传播媒介如微信、微博、微视频、APP、网络论坛、贴吧等多方位、多层次、多场域的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也要运用权威性的传统媒介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地方政府网站等,加强对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的宣传,推进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传播。只有借助于协同化、立体化的传媒体系,才能建构起立体化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阵地,让大众在轻松愉悦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熏陶,形成共饮一江水,同唱一首歌的和谐态势。

再次,要坚持艺术性的原则,增强宣传教育实效性。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缺乏艺术性,宣传教育的方式较单调,主要是依靠传统媒体进行理论体系的宣传,新兴媒体在一些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教育水平、基础设施较差的贫困地区的“辐射力”很有限;宣传教育的理论体系往往过于学术性、理论性,把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当地实际民情风俗结合并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较少;宣传教育的话语陈旧晦涩,而贴近群众生活、体现群众利益、反映群众实际的话语稀疏。对此,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内容、话语等,开辟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新境界。其一,宣传教育方式要具有精准性和多样性。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采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方式,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和覆盖范围与力度;在经济较贫困地区,既要应用现代传媒,也要应用隐性的教育方式,如借助于广播电视、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事业,引导人们欣赏书法、音乐、舞蹈等,对不同阶段层次的教育对象采用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达到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以情育人的目标。其二,宣传教育理论体系要具有生动性和关切性。宣传教育理论体系要“接地气”,传播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内化的内容,要反映出人民群众现实生活最为关切的利益诉求。像“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等话语。其三,宣传教育话语要生活化和具象化。要采用通俗易懂而又内蕴哲思的生活话语,这样才能使大众听得懂、记得住。比如“打铁还需自身硬”“老虎苍蝇一起打”等话语。

四、环体向度:协同化、制度化、生态化的氛围营造是支撑

良好的氛围一经形成,对大众的主流意识形态自觉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但良好的氛围不会自然形成,需要全社会多方协同的共同努力,需要完善的制度规范等,才能逐渐营造出健康和谐的生态环境。

第一,调动多方力量,实现氛围营造的协同化。氛围的营造要坚持协同性的原则,实行全方位、多角度引领。首先,家庭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最早对孩子进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伦理精神培育的场所,家庭教育具有亲和性、普遍性、血缘性的特点,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认同、内化有着深刻的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父母可多引导孩子观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时代精神的视频、书籍等,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递与革命建设年代的历史知识的普及。其次,学校的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关键。校园文化环境传递着学校的精神文化、价值追求,通过学校文化基础设施的物质氛围、校训校规的制度氛围、校风学风的精神氛围等环境的浸润实现环境化人、以文化人。同时也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管理者、后勤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营造出健康生态的校园环境。再次,良好社会文化环境是保障。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每个人的健康成长发展都离不开良好社会环境的滋养。要增强人们对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的认同,就必须摒弃拜金文化、腐朽文化、暴力文化等,营造出清正廉洁的官德文化,开拓创新、奉献社会的企业文化,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等。

第二,完善相关机制,实现氛围营造的制度化。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既需要柔性的内化也需要刚性的制度约束。发挥制度的约束激励机制,有利于保障和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阵地,巩固党和国家的领导执政地位。首先,要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整体的发展态势并做好监管。一方面,主管部门要分清主次,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发展,把握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内在规律性,摒弃“坐在书斋里”的主流意识形态管理,倡导要通过对话访谈、调查研究、实地考证等接地气的方式了解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状况。另一方面,各级文化管理机构要信仰坚定、勇于担当、各负其责,根据党和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各自管理部门的日常规范,应用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的方法,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其次,加强对传统媒介和新兴媒介的综合管理。一方面,创新新兴媒介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实行分层、分类、分阶段、分场域的管理;另一方面,创新传统媒体的管理制度,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扬长避短原则,统筹传统媒体的传播内容、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载体的管理,使传统媒体更适应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再次,推进相关立法制度的完善。要以关心群众诉求、解决现实问题、为人民服务、服务大局为核心,完善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的内容、方式、载体、监管、评价等层面的立法,以立法的方式使主流意识形态的管理制度化、科学化、合理化,进而保障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安全。

第三,警惕价值渗透,实现氛围营造的生态化。“思潮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它根源于一定的社会存在,是社会的经济生活、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的经济利益所引起的社会生活中矛盾的反映,反映了社会一部分人在政治上的情感与愿望。”[13]近来,各种社会思潮交流交融交锋,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科学主义等思潮,影响着大众的价值选择,消解着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这归因于主体信仰缺失、信念不稳、人文素养不足等因素,归因于社会思潮具有的隐蔽性、欺骗性、渗透性、目的性等特征,归因于新兴媒体传播的交互性、开放性、发展性、快捷性、碎片化等特质。要建构主流意识形态大众话语体系,推进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必须警惕西方的价值渗透,实现氛围营造的生态化。其一,要敢作为、会作为、善作为。探究错误思潮理论根源、思想实质、渗透延展方式、发展走向等,敢于提出有力的辩驳证据,主动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阵地,设立信息筛选过滤机制,去除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逻辑理路的信息。其二,要培养科学人文素养、科学人文精神、科学人文价值。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夯实理论素养和专业素养,引领大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四个自信”,做好青年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让更多的人与马克思主义“思想交流”,形成“知马明辨”“知马爱党”“知马爱国”品格。同时,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引领作用,通过加强道德自律唤起学术精神的本源,营造有利于意识形态传播的文化环境[14]。其三,要顺应时代科技趋势,培养一批政治坚定、信仰坚定、理想崇高、取向健康的网络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其知识丰富、理论完备、实践有效的信息传播优势,以鲜活性、多样性、传导性的方式,扩大主流意识形态辐射场的宽度和深度,营造出生态和谐的主流意识形态大众化传播场域。

[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

[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张一.文化多样性语境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四个统一”[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8):73-75.

[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8]汤胜梅.新时期加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路径探析[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63-67,95.

[9]习近平在上海考察时强调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 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N].人民日报,2014-05-25.

[10]孟柯.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体[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4):21-29,39.

[11]李英明.哈贝马斯[M].台北:东大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86:79.

[12]周艳红,张明海.大数据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创新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63-67.

[13]江先锋.大学生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的原因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4):50-53.

[14]张明海,韩超.中国科技期刊发展的伦理向度[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66-70.

Four Dimensions to Promote the Popularized Propaga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ZHANGMing-hai1,LIUShao-yun1,CHENFang-fang2

(1.SchoolofMarxism,Changsh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Changsha,Hunan410004,China; 2.SchoolofMarxism,Hunan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2,China)

The degree of mainstream ideology understood, accepted and agreed with by the public directly influences the strength or weakness of discourse right of mainstream ideology. With the constant expansion of western social thoughts and value,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n China faces new challenges. In this regard, the communication channels for its popularity must be innovated, so as to keep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the public, which can be promoted from four dimensions: subject dimension, object dimension, carrier dimension, and environment dimension.

mainstream ideology; popularized propagation; discourse right; four dimensions

2017-05-1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CKS042);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6B017)阶段性成果

张明海(1976-),男,湖南宁远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与传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刘绍云(1990-),女,江西万载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陈方芳(1990-),男,河南鲁山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

D641

A

1672-934X(2017)04-0040-07

10.16573/j.cnki.1672-934x.2017.04.007

猜你喜欢

大众化宣传教育大众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宣教载体
常州市安全宣传教育出“新”更入“心”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大众ID.4
上汽大众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
《朗读者》: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的大众化探索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