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生要学会“顺气”

2017-03-23王延群

养生月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顺气拳师怒气

◎王延群

养生要学会“顺气”

◎王延群

人生之旅,岁月蹉跎,风雨坎坷,令人生气上火的事情,简直是太多了。生气上火总在心里闷着,是万万要不得的。有些人以为把怒气“憋”在心里是一种“涵养”,孰不知,这样做是大错特错的。

生闷气,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会生活的人,都懂得自我解脱,自我调理,遇到烦恼的事能够做到不想它,并驱赶它。而爱生闷气的人则不然,他们常把已成事实的抱憾久久地留在自己思绪中,把气憋在肚子里,以致心情烦闷,郁郁寡欢,这不是自我折磨又是什么呢?从心理学上讲,闷气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心境。古代中医学典籍上说:“百病之生于气也。”“怒伤肝,忧伤肺。”生气上火闷在心里,从医学的角度上来讲,不但会增加大脑和胸腔的压力,影响心脏的正常活动和血液的正常循环,致使内分泌系统失常、胃口不佳、消化不良、记忆力减退,还会引起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或突然降低,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出血、精神分裂、癔病等疾病。

闷气并不都是生活中的不幸事件所致,它更多的是人的主观内在素质的弱点造成。许多身处逆境的人,凭着积极进取的精神、乐观向上的态度,重新奋起;倒是平时生活平静、舒适惯了的人,往往稍遇一点挫折就经受不住,被苦恼所困扰。有些人总幻想生活一帆风顺,惧怕困难,当困难来了往往措手不及,只有自己苦恼、生闷气。有的人,尤其是性格内向的人,遇到不顺心的事常常郁积于心,不肯向人倾诉,陷在焦虑、苦闷情绪中而不能自拔。过于注意自我,在个人利益上患得患失的人爱生闷气,他们总是担心自己吃亏,想得到而未得到时有“患失之忧”,得到了又产生“患得之忧”。总之,得也忧,失也忧,进也忧,退也忧,一天到晚忧心忡忡。“无事觅闲愁”,无所事事的人对生活总感空虚、寂寞,总觉得百无聊赖,常生闷气。

“治怒如治水”,最好的方法不是堵、憋、闷,而是因势利导、适度宣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把怒气发泄出来比让它积郁在心里要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会像夏天的暴风雨一样,能净化周围的空气,能吐出胸中的抑郁和苦闷,能缓解紧张情绪,可以减轻或消除心理疲劳,这样可以使你变得轻松愉快。为此,建议你学会七法以顺气。

1.倾诉排泄法

生闷气是隔绝,倾诉可以达到沟通的效果。找一个贴心知己的人一吐为快,这样不但可以使心中的火气和郁闷烟消云散,还可以在知心人的劝告鼓励中重新振作起来。

2.击打排泄法

生闷气是绳索,击打可以达到摆脱。找一个适当的物体做为发泄的对象,或击打、或斥责、或辩解、或诉说,自己为自己提供一个释放的场所,从中获得一丝满足和安慰。有一位富贾,对自己的发泄怒气的方法如是说:“当我自知怒气快来的时候,连忙不动声色地想办法离开,跑到自己的健身房。如果我的拳师在那里,我就跟他对打;如果拳师不在,我就猛力地捶击皮囊,直到发泄完自己满腔的怒火为止。”

3.散步排泄法

生闷气是迷茫,散步可达到突破。一个人总是封闭在房间里,思绪就会太专一、投入,导致压抑、窒息,烦恼无穷无尽,而走出去呼吸新鲜空气,会令人的心情开朗起来。到公园去观草赏花,到山顶去举目远望,到海边去看惊涛拍岸,你将从中受到启迪——风雨坎坷人生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吟诵排泄法

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规劝人们不要生气,大度处世的歌谣。如一首《不气歌》唱曰:“人叫我气我不气,气急败坏惹人议。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暗生闷气有谁知,气出病来无人替。怒发冲冠更可惧,心平气和病不欺。事事不可皆如意,难得糊涂要铭记。若遇苦闷烦心事,最好自我来调理。大事原则要坚持,小事适宜和稀泥。生活琐事由他去,发生矛盾冷处理。不贪荣华薄名利,知足常乐别攀比。心宽忍让好脾气,常怀乐意莫生气。”每当生气时,静下心来吟诵它几遍,包你神清气爽,笑口常开,气消心畅。

5.劳动排泄法

投入地做些体力劳动,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排泄怒气的方法。劳动会使自己转移怒气,使心理上得到调节,让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快乐起来。

6.笔墨排泄法

把笔当作武器,把心中的话儿倾注在纸上,也是一种自我宣泄的方式。一般来说,通过写诗、记日记等也能够有效地宣泄郁积在心头的不平之气,使情绪恢复平静。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如果在外边和别人生了气,回到家里就要写一封痛骂对方的信。但当他的家人在第二天要为他寄发这封信时,他会全力阻止说:“写信时,我已经出了气,何必把它寄出去惹是生非!”

7.痛哭排泄法

生闷气是堵塞,哭泣可以达到释放的目的。有时不如找一个避人的地方,痛痛快快地放声大哭一场,让委屈和憋气随着眼泪一起倾泻出去。孩子遇到了伤心事,常常一哭了之。成年人,特别是男子,多以“男儿有泪不轻弹”自居,强忍悲痛而不流出眼泪。其实这样会危害健康,因为眼泪能帮助排泄一部分对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

有必要提醒的是:如何宣泄是一门学问。培根说得好:“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所以,在宣泄的时候,不但要讲究一定的方法,还要把握好宣泄的分寸。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当面迁怒于人,不要把烦恼转嫁于他人,这样你才会有好人缘,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

猜你喜欢

顺气拳师怒气
日常生活中也有“顺气丸”
日常生活中也有“顺气丸”
不带着怒气做任何事
拳师和西瓜皮
用足思考的定力
顺溜溜的好年头
用足思考的定力
拳师
HPLC同时测定羌药川木香顺气丸中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含量
夜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