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规划建设的9个关键词意义和作用:“心脏”

2017-03-23

杭州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城东下沙智造

城东智造大走廊是杭州应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智能制造和高端产业要素集聚发展的战略高地,与城西科创大走廊遥相呼应,是支撑杭州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东翼”。

城东智造大走廊空间板块分布图

当今世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工业变革,迎来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全球智慧经济时代。以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国家制造创新网络(NNMI)计划为代表,发达国家加快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城东智造大走廊所在的环杭州湾地区是浙江省先进制造业的“心脏”,随着浙江省区域产业高端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杭州湾沿线的产业经济格局正发生着快速而深刻的变化。城东智造大走廊的加快建设,将极大提升杭州东部各产业平台的一体化水平,推动这一区域现有产业集群的整体转型升级和品质化规模扩张,进而整体带动绍兴、宁波、嘉兴等沿海区域的协同创新发展,形成更大规模、更强实力的环杭州湾高端产业带,是杭州乃至浙江省占领未来国际高端产业竞争高地的需要,具有区域战略意义。

五大优势:“集群”

空间拓展潜力优势。城东智造大走廊地域广阔,地势平坦,土地资源丰富,特别是大江东产聚区和杭州临空经济示范区间潜力极大,开发建设的综合相对较低,是杭州未来产业空间增长的主体区。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城东智造大走廊是沪杭、杭甬两大综合运输通道和沪杭甬、沿杭州湾、沿钱塘江3条发展带的重要交汇区,是杭州乃至整个浙江省打造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交是杭州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主导区和对外开放门户区。

创新创业基础优势明显东智造大走廊内建有长三角最具规模的高教园区(杭州大学城),是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14所高等院校,以及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清华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中科院杭州科技园、中科院理化所杭州分所、新加坡麻省理工技术研究联盟中国创新中心、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主导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城东智造大走廊汇聚了浙江省最具规模优势的企业,包括福特、松下、东芝、东风裕隆、广汽、通用电气、博世、新松、西子奥的斯、三花、默沙东、诺华、赛诺菲、礼来、万向、吉利、众泰、富士康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民企500强,已经形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装备、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信息技术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智能家电、家居时尚产业、智慧物流等一批在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优势产业集群。

产业平台叠加优势明显。城东智造大走廊内分布有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1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拥有新加坡科技园、浙江中瑞产业合作园等省级国际产业合作园和余杭生物医药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正在建设萧山信息港小镇、机器人小镇、下沙东部医药港小镇等一批省、市级特色小镇。

四个瓶颈:“核心技术”

瓶颈一

国际开放度不足。与上海、深圳、天津等城市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相比,城东智造大走廊在对外交往、国际合作、技术联盟、高端人才吸引、本地企业国际化培育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极大地制约传统产业的高端化转型和新兴产业的规模化培育。

瓶颈二

产业创新度不足。目前城东智造大走廊内的传统优势产业(萧山的化工化纤、余杭的纺织服装、下沙的机械加工等)大部分仍处于国际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领域,而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高端装备等新型产业的规模优势不足、创新力量偏弱,关键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对外依存度高,高端要素和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支撑相对滞后,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联动的创新体系不够完善,产业的智能化和科技化水平有待大幅提升。

瓶颈三

产城融合度不足。城东智造大走廊内的产业功能板块较为分散,城市功能培育不足,面临着公共设施缺乏和人气不足的现实困境,限制了区域城市功能体系的完善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瓶颈四

区域协同度不足。城东智造大走廊内各平台区块之间的协同性明显欠缺,竞争大于合作,各板块之间的传统优势产业相对独立,缺少区域层面的紧密分工协作,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方面存在重复布局、过度竞争等现象。

总体发展思路和目标定位:“标杆区”

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推进智能制造为内核,以提升产业创新度、区域协同度、国际开放度和产城融合度为重点,通过三创同聚(创新+创业+创意)、三品同建(品牌+品质+品位),三链同构(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大力培育大江东新城、下沙新城、空港新城、萧山科技城、钱江智慧城和临平创业城等六大智能制造平台,构建形成具有浙江特色的全球领先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打造成为具有高度内生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智能制造标杆区。

如何提高产业创新度:“智造”

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顶尖水平,立足杭州的产业基础优势,通过培育支撑性重点产业、完善生产性服务体系、打造区域协同创新链、部署区域科技资本链,加快构筑高端智造产业要素体系。

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四大核心智造产业领域,力争在基础科技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中,下沙新城、临平创业城、钱江智慧城利用靠近主城区的区位优势,积极发展楼宇型精密化智造工业(垂直型密集产业空间模式),重点突破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小型精密仪器和机器人等智造产业领域,大江东、萧山科技城和空港新城利用场地空间优势,积极发展现代规模化大型智造工业,重点突破先进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智造产业领域。

充分利用下沙的人才集聚度高、产城融合度高、空间区位佳、政策力度大等优势,从全市发展战略的高度,重点培育打造杭州(下沙)东部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以点带面,大幅推动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产业创新化进程。积极谋划打造杭州东部海创园,以下沙金沙湖商务中心、下沙东部湾总部基地、下沙新加坡科技园为主体,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花园式科技办公楼宇区,重点集聚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和大企业研发中心,汇集国内外尖端研发人才,集聚科技孵化、科技咨询、技术交易、科技金融、投资管理等科技创新全过程服务,加快打造成为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的科技资本中心、研发孵化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

如何提高区域协同度:“网络化空间”

按照“核心驱动、点轴联动、板块集聚、特色突破、生态开放”的空间优化思路,构建形成“一核、三带、五城”的网络化空间统筹发展体系。

构筑一核,实现核心驱动、重点突破。为避免各自为政、形成“核心-边缘”的区域功能强度分布格局,重点沿钱塘江两岸构筑区域向心协同发展主体区,具体范围为西至钱江二桥、东至大江东头蓬路(规划新建),北至德胜快速路,南至杭甬高速的区域。发挥钱塘江的生态景观效应,依托江干钱江智慧城、下沙金沙湖商务中心、下沙东部湾总部基地、大江东城市中心区、空港新城以及萧山科技城等空间平台,突出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国际智造领航区、现代物流贸易高地三大功能建设。

打造“三带”,实现点轴联动、区域一体。加强各大板块的联动发展,以区域内主要的快速交通干道串联智造大走廊内重大产业板块,形成三条特色鲜明、协同发展的智造产业发展轴带。沿“德胜快速路-江东大道”,串联余杭创业城南部区域、钱塘智慧城、下沙新城和大江东新城,向西联动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北部东西向联动发展带。该发展带是杭州先进制造业最密集的区域,与杭州主城区的联系最为便利,可着力建设一批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特色智造基地,未来应深耕生命健康(生物制药)、新能源汽车、大型智能装备等领域,力争形成最具竞争力的城市高端智造示范带。沿“江南大道-机场快速路-红十五线-杭绍甬高速”,串联萧山科技城、空港新城和大江东新城,向西联动钱江世纪城、滨江高新区,向东联动绍兴滨海新城的南部东西联动发展带。该发展带是杭州钱塘江南岸地区先进制造集聚的主动脉,对推动滨萧一体化意义重大,未来应深耕智能机器人、新材料、航空航天、智慧物流等领域,力争打造成为杭州高端智造集聚的新隆起带。沿“东湖快速路、通城高架”,串联临平创业城、钱江智慧城、萧山科技城、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南片区的南北向联动发展带。该发展带主要作用是起到南北协同,建成产业细分优势突出、产业链协同高效的特色发展轴。

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空间结构规划图

建设“五城”,实现分工协同、整体提升。大江东新城立足城东智造大走廊智造产业核心集聚区的定位。重点建设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园、航空航天产业园、机器人装备产业园、智慧轨道交通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高标准推进临江科创谷、大江东智慧谷、2025(中国)智造谷“三谷”建设。下沙新城立足城东智造大走廊核心服务区和融合纽带区的定位。大力推进东部科技港、人才港、医药港、东部高新产业园、新加坡杭州科技园、东部产学研创新示范园等“三港三园”重点创新平台建设,以高度集约、高精尖、立体化的工业楼宇经济为转型方向,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精密仪器、智能家电、科技金融等产业,集聚“创投-研发-孵化-智造”的全球高端要素,不断提升智能制造的综合服务能力。萧山科技城立足城东智造大走廊南翼特色产业示范区和科技创新主平台的定位。布局建设杭州湾信息港、机器人小镇等特色平台,加大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积极培育信息设备、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产业。杭州空港新城规划立足城东智造大走廊临空产业基地和国际自由贸易门户的定位。加快建设航空航天小镇、空港跨境园区等创新平台,积极培育空港物流(保税物流)、航空航天、临空商务等产业。江干钱塘智慧城立足城东智造大走廊特色服务区的定位。重点发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杭州分院、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资源优势,依托“绿谷”杭州东部创新中心等平台,重点发展智能制造领域的技术研发、孵化及配套服务。

如何提高国际开放度:“合作”

提升公共服务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国际化商务功能建设、塑造国际化都市新形象、提高制造业国际化水平。

布局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加快浙江中新(杭州)产业合作园、浙江中瑞(萧山)产业合作园建设,积极谋划大江东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合作园、浙江中以(余杭)国际医疗健康产业园、下沙中美(生物医药)产业合作园、余杭中意(家纺布艺)产业合作园等国际产业合作园。

培育本地制造业跨国企业。引导吉利、三花、老板等浙江本地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结伴出海”建设境外工业园区,鼓励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采取多种形式利用海外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形成一批在部分先进技术领域具有较强国际话语权的本土制造业跨国企业。

扩大制造业开放合作。推动企业加强与境外经销商的直接对接,加快建设境外展示展销中心,鼓励企业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工程机械、输变电、轨道交通、光伏、船舶等装备和产品加快扩大国际市场份额,支持企业抱团走出去参与境外资源能源项目合作开发,支持制造企业境外上市,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杭州加快城市国际化战略示意图

如何提高产城融合度:“品质”

以六大新城中心区为依托,加大区域品质设施体系建设,打造智造大走廊的多元活力区,提升区域同城化和设施共享水平,通过高水平城市化推动高质量的工业化。

完善并创新区域教育设施体系建设。大力推动基础教育阶段名校集团化办学和教育共同体建设,大力提升高等教育与制造相结合的水平,积极支持社会力量采用新模式举办研究型、应用型和创业型大学,深化产教融合、产学研联合、校企合作。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的国际化发展,试点探索中外中高职互联互通的办学模式,支持职业院校引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和国际通行职业资格证书培训测试项目。

完善并创新区域医疗资源体系建设。加快杭州下沙国际医疗中心(邵逸夫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建设,积极引入国外知名医疗机构和国际化医院管理团队,充分发挥和利用杭州的信息技术优势,建立联结境外知名院校和医疗机构的远程会诊系统。

完善商业休闲设施布局。加快建设下沙金沙湖中央商务区、大江东新城商业中心、临平新城中心区等城市商业板块,大力发展社区商业,加强工业区邻里中心建设,探索建立国际化企业服务中心,加快大江东国际社区等建设,积极推进国际化规范化标识工程,实现重要场所、重点区域国际化标识全覆盖,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和接轨国际的商务环境。

近期发展的建议:“带动”

建议成立市层面的城东智造大走廊领导工作小组。研究制定区域联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加大整体营销宣传力度。建立门户网站,举办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年度产业论坛、海外招商宣传会等。

加快推动城东智造大走廊内核区的一体化发展。优先建设下沙、大江东、萧山科技城、空港新城等钱塘江沿岸产业板块之间的城市轨道交通和跨江大桥、隧道联通工程,实现区域内部的紧密化互通互联。

建议从战略高度,提升下沙的区域地位。加快推动下沙向大型科技新城转变,把它培育成为城东智造大走廊的人才和服务集聚核,以下沙为重要依托,辐射带动区域整体的产业创新度、国际开放度、产城融合度提升。

(本文为杭州市政府研究室2016年委托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开展的杭州城东智造大走廊规划建设研究课题成果摘要,课题组主要成员:陈前虎、潘聪林、杨威)■

猜你喜欢

城东下沙智造
蓝月谷“智造”幸福生活
综合活动:等等,绣球花
杭州下沙
“山东智造”闪耀冬奥会
不一样的父亲节
玻璃
《城东早春》
中国智造
3D打印智造未来
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