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管弦乐《红旗颂》音乐创作分析

2017-03-23车行远

北方音乐 2017年3期
关键词:管弦乐红旗小节

车行远

(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红色管弦乐《红旗颂》音乐创作分析

车行远

(遵义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贵州 遵义 563000)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66年间,优秀的器乐作品层出不穷,管弦乐《红旗颂》是我国音乐史上一部非常经典的红色交响乐作品,这部作品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的情景,以此在回味中国革命艰难历程和革命志士英勇斗争的过程中,赞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直至新中国成立的光辉历史。本文将通过对管弦乐《红旗颂》创作背景、风格特征等方面的分析,进一步认识红色文化。

红色经典;管弦乐;《红旗颂》;创作分析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到1966年间,在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的指引下,新中国的音乐事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从音乐创作来看,这一时期的红色经典音乐体现了新中国的音乐家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极大创作热情,继而创作出具有一定思想水平和艺术质量的经典作品。在这一时期,优秀的器乐作品层出不穷,如1955年创作的筝曲《庆丰收》,运用了西方乐器钢琴的合音与和弦的演奏技巧;1953年创作的管弦乐《瑶族舞曲》和1954年至1955年间创作的《春节组曲》,都成为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红色经典器乐作品。而在这一时期,西洋大型器乐创作中取得突出成就的经典作品还有吕其明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红旗颂》。

一、红色管弦乐《红旗颂》的创作背景

吕其明,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也是新中国培养出来的首批电影音乐家,1964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他在革命时期就已经创作了大量的革命音乐作品,曾为《铁道游击队》、《红日》、《家》、《白求恩大夫》等二百余部电影配乐。1965年吕其明“洋为中用”,巧妙地将《国歌》、《国际歌》和《东方红》的音调进行结合,完成了震撼人心的,具有英雄性和史诗般的交响乐作品《红旗颂》。这首作品中蕴藏了非常深厚的革命情怀和红色文化思想,渗透了作曲家对祖国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这部作品以“红旗”为主题,描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冉冉升起的情景,以此在回味中国革命艰难历程和革命志士英勇斗争的过程中,赞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直至新中国成立的光辉历史。

二、红色管弦乐《红旗颂》音乐分析

《红旗颂》是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从《国歌》中演化出的主导动机从头至尾反复出现,所以红旗飘飘的音乐形象始终都贯穿全曲,进一步深化了作品的主题。全曲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即由引子(1—13)、呈示部(14-55)、连接部(56-85)、展开部(86—230)、连接部(231-239)、再现部(240—265)、尾声(266—285)

(一)引子:从乐曲第1小节到13节

谱例1

C大调,4/4拍,用小号奏出国歌主导动机,弦乐以六连音的形式奏出波浪式的平行七和弦流动音型,在小号奏出主题动机音调以后,圆号再一次奏响该动机,变现出继往开来,吹响新时代号角的气势。

(二)呈示部,从第14小节到第55小节

谱例2

C大调,4/4拍,主题出现由第一、二小提琴、中提琴主奏奏出,柔和温暖,抒情优美,木管乐器在高音区以五连音的形式演奏同音进行,采用了中国戏曲中的紧打慢唱的节奏,铜管奏出流动的六连音琶音织体,让音乐显得活跃。在第32小节处,乐曲由C大调转至D大调,管弦共同奏响了“红旗”主题,这就使得作品的情感得到了一次新的升华,让人有一种沉浸在新中国红旗下的幸福之感,有一种无比自豪的民族情感,该主题描绘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上升起时的景象。音乐以颂歌般的旋律,表现了人民对新中国成立无比激动的心情、对革命取得胜利的的欣慰和对先烈的无限怀念与追思。从而激发起内心对于祖国的热爱、歌颂和赞美之情。

(三)连接部,乐曲第56小节到85小节

该部分写作材料作者仍从第一主题提取,作者运用了模仿复调的手法,体现在木管与弦乐之间的模仿。调性变化丰富,将一个固定旋律,在不同调性上面进行展开,这部分调性变化:A徵调式——D徵调式——E徵调式——A徵调式,增强了音乐的流动性。

(四)展开部,乐曲第86小节到230小节

该部分调性变化a小调——降B大调,充分运用了三连音这一织体,连贯的三连音节奏,让整个作品进入到风起云涌的情境,在之后出现展开部的“红旗主题”,速度达到132,整个速度非常快,节奏以四分音符和附点音符为主,加上弦乐的演奏,使作品的声势大震,让人联想到高举红旗的豪迈之情。整个展开部将“红旗”的红色主题文化与爱国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尾声

乐曲第265到285小节,C大调,4/4拍,速度81,这部分是对整个作品的结尾,这一部分与引子部分做到了相互呼应,使整个作品的结构很完美。同时,宏大的交响乐中再次渗入了《国歌》和《国际歌》的音调,让几首著名革命音乐的元素混合在一起,使整个作品的思想再次升华,最后作品在《国歌》的音调上结束,让人想到了祖国美好的未来和明天。

管弦乐《红旗颂》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红色经典交响乐作品,它成功地描绘了新中国诞生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其中“红旗”主题贯穿整个作品,表达了对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领袖以及伟大祖国的无尽歌颂和赞美之情。同时这部作品作为革命历史题材的代表之作,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既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感受到红色文化情怀,又让我们受到红色文化的洗礼,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1]张少飞.1949—1981年间的中国管弦乐创作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

[2]邱新宇.管弦乐序曲《红旗颂》音乐创作分析[J].大舞台,2013(08):32-33.

[3]裴蓓.20世纪前期中国原创弦乐作品的美学特征从中国美学思想史的视野看[D].上海师范大学,2013.

[4]梁小娟.革命歌曲在红军长征时期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08):48-51.

[5]陈习.我国早期弦乐重奏创作的发展及特点[J].闽江学院学报,2009(04):113-118.

贵州省高校人文科学研究基地遵义师范学院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6JD109)。

猜你喜欢

管弦乐红旗小节
用音乐描绘人文与地理 《秘境中国》管弦乐作品集
羌族萨朗舞歌巴茸的音乐分析
——以羌族舞歌《叶忍》为例
红旗E-HS9
红旗H9
红旗E-HS9
快把我哥带走
虚拟管弦乐的技术实现和审美变化
德沃夏克
——《幽默曲》赏析
属于红旗的“前世今生”
李斯特《匈牙利狂想曲第十一首》音乐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