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被引频次与期刊开放获取相关性分析

2017-03-23陈小清邢美园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7年10期
关键词:期刊论文肿瘤学论文

■刘 丽 陈小清 邢美园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图书馆,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庆春路79号 310003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大量科研成果需要通过科研文献的形式进行传播,而文献质量参差不齐,临床医生不可能也没必要阅读所有相关文献,因此,最佳临床证据的选择问题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在此背景下,循证医学应运而生。Meta分析又名荟萃分析,属于循证医学的范畴。循证医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兴起的一种新型临床医学模式。与传统医学不同,循证医学强调任何医疗决策应建立在最佳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临床证据主要包括大样本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系统性评价、meta分析,按照Howden对临床证据等级划分标准,meta分析被列为最佳证据之一。高质量的meta分析论文能为卫生服务的决策者提供重要信息[1]。近年来,随着肿瘤学的迅速发展,meta分析论文的数量也不断增长。科学界长期以来希望在发表相关科研成果时对科学数据进行引用,同时根据科学数据被引频次来衡量和评价科学数据价值[2],这也是对学者科研成果的认可。同时,论文被引用情况已受到许多科研管理部门、文献计量统计机构的高度重视,论文被引频次也将成为评价科研成果、科研论文水平的重要指标[3]。

论文的被引频次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Leimu等[4-5]认为论文的被引用率随着论文长度、论文作者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作者的知名度也影响着论文的被引用率。开放获取(OA)期刊是为了解决学术期刊危机,自2002年公布的《步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后,其数量得到了迅猛的增长[6]。OA期刊数量的增加使研究者更易获取论文的全文。有研究者认为OA期刊具有引用优势,即OA期刊论文比非OA期刊论文拥有更高的平均被引频次,从而具有更高的学术影响力。2001年文献计量学家Lawrence[7]对119924篇计算机和相关学科会议论文进行分析,首次发现OA论文较非OA论文具有更好的平均被引频次。Antelman[8]对SCI数据库中哲学、数学、政治学及电子电气学领域的2017篇论文进行研究,发现不同学科的OA期刊引用优势比例不同,介于45%~91%之间。Norris等[9]发现生态学、应用数学、社会学及经济学4个领域的OA期刊具有引用优势。Cheng等[10]对医学、生物学、化学、农学4个学科领域的240种期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OA期刊的引用频次是非OA期刊的2倍。但OA的引用优势也备受争议[11],甚至有相反的结果。Gaulé等[12]对PNAS相关的4388篇论文进行研究,并未发现OA期刊的引用优势。Davis[13]对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论文进行分析,发现OA期刊对论文被引频次的增加贡献很小,并未出现OA引用优势。Davis[14]采用随机控制实验方法对心理学的权威期刊进行研究,结果显示OA期刊并不存在引用优势。刘洢颖等[6]以复合OA期刊为研究对象,比较OA论文和非OA论文的学术影响力,结果显示论文在提前出版或出版当年,OA论文的被引频次高于非OA论文,但是在出版后的第二年及以后,OA论文的引用优势弱化,和非OA论文学术影响力慢慢趋同。对此不一致的结果,各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研究设计的不同可能是导致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有些研究是从论文的角度进行分析,而另一些则是从期刊的角度进行分析。Craig等[15]认为研究数据的分析方法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学者们忽视了引用数据分布的非正态性,从而得出OA期刊具有引用优势的结论。也有研究显示引用优势与期刊是否开放无关,而与先见优势(论文在正式出版前会提交预印本)及选择偏向(作者或编辑会选择性地将质量较高的论文予以OA)这2个因素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16]。

Meta分析论文的循证证据级别远高于一般性研究论文,而目前有关OA期刊的引用情况研究多限制在某一学科领域中,包含了一般性研究、meta分析及综述等,国内外鲜有单独研究有关期刊的开放性对meta分析被引用率产生影响的报道。鉴于此,笔者以2011—2016年SCI收录的肿瘤学领域的meta分析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期刊开放性对肿瘤学领域的meta分析论文被引用情况产生的影响,为学者选择期刊科研成果的宣传方式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出版的SCI是国内外公认的最具有科学参考价值的科学技术文献索引工具。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信息检索平台中的SCIE数据库为统计源,收集发表于2011—2016年SCI收录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篇数、第一作者国别、发表时间、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论文的类型(OA论文/非OA论文)、基金支持等相关信息。其中,依据Web of Science信息检索平台中OA的检索结果来判定论文为OA或非OA论文。

检索主题为meta-analysis,检索关键词包括cancer、oncology、 tumor(tumour)、carcinoma、neoplasm、cysts、lymph、 sarcoma,论文出版时间为2011—2016年,文献类型为研究论文(Article),检索时间为2017年2月25日。将检索出的论文信息数据导入Excel中进行分析。期刊影响因子(IF)采用2015年《期刊引证报告》公布的期刊影响因子。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描述,其中x代表的是总体情况,s代表该资料的变异程度,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为非正态性分布,用M(P25,P75)描述发表期刊的影响因子,其中M为中位数,(P25,P75)为四分位间距,组间比较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earman软件分析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期刊类型的相关性。设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eta分析论文数量及引用情况

本研究共检索出肿瘤学meta分析相关性论文共计9913篇,总被引频次为106726次,篇均被引频次为10.77次。检索的论文中,非OA论文总计7421篇,占74.86%,篇均被引频次为11.98次;OA论文总计2492篇,占25.14%,总被引频次为18033次,篇均被引频次为7.26次。将发表论文数量排前10国家的9054篇论文作为研究样本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学meta分析发文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中国,共5832篇,占64.41%,其次是美国,1277篇,占14.10%,结果见图1。

图1 2011—2016年各国发表meta分析论文数量

图2 2011—2016年各国发表meta分析论文的引用情况

中国作者发表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数量与总被引频次均位居第1,但篇均被引频次为6.15次,低于全球篇均被引频次10.77次,且为样本国家(即样本论文作者所属的国家)中篇均被引频次最少的国家(图2)。英国作者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多,其次为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来自澳大利亚的作者发表在Lancet的一篇文献引用频次最高,共被引1479次,其来源期刊2015年的影响因子为44.002。在纳入研究对象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来源期刊中,中国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最低,为2.610;而英国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最高,为7.190,其次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表1)。在9054篇样本论文中,发表在非OA期刊上有6768篇,其中有基金支持的论文数量为2964篇,占43.8%,无基金支持的论文数量为3804篇,占56.2%;发表在OA期刊上的有2286篇,其中有基金支持的论文共计1470篇,占64.3%,无基金支持的论文总计816篇,占35.7%。采用SPSS软件中的卡方检验,对发表在非OA期刊与OA期刊的论文基金支持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论文的基金支持分布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此可见,非OA期刊论文的基金支持比例比OA期刊低。

表1 2011—2016年论文数量排名前10国家的论文数及引用情况

2.2 meta分析论文的期刊引用情况

表2为论文数量排名前10的国家OA期刊与非OA期刊引用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各国发表在OA期刊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数量均比非OA期刊少。采用SPSS软件对论文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影响因子并非呈正态性分布,因此采用M(P25,P75)描述期刊的影响因子。采用非参数检验分析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来源的非OA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与OA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的差异性,结果显示,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来源的非OA期刊影响因子比OA期刊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对各国进行亚组分析,发现除德国、法国、韩国外,其余各国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来源的非OA期刊影响因子均比OA期刊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ASU=0.004,PUK=0.001,PITA=0.012,PCAN=0.015,PUSA=0.004,PCHN<0.001,PNZL<0.001)。同时,除德国外,各国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发表在非OA期刊的篇均被引频次均高于OA期刊。

2.3 不同年份meta分析论文的信息

对9054篇样本论文的发表年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近6年发表在OA期刊的meta分析论文数量占总论文数量的比例从2011年的12.1%增加到2016年的32.7%,呈上升趋势;而非OA期刊的meta论文占比则从2011年的87.9%降到2016年的67.3%,呈下降趋势。这与目前OA期刊数量不断增加的事实相吻合。此外,2011年meta分析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最高,而2016年最低,即篇均被引频次随着论文发表时间的推后而逐渐降低,这与实际规律一致。

2.4 高被引与低被引论文的比较

在9054篇样本论文中,定义被引频次不少于10次的论文为高被引论文,少于10次为低被引论文,比较高被引与低被引论文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及期刊类型。结果显示,高被引论文为2566篇,占28.34%;低被引论文共6488篇,占71.66%。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影响因子与低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影响因子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影响因子高于低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影响因子。虽然高被引论文与低被引论文大部分发表于非OA期刊中,但高被引论文与低被引论文所发表的期刊开放分布之间也具有差异性(P<0.001),高被引论文中,OA期刊论文占19.5%;低被引论文中,OA期刊论文占27.5%。高被引论文中,无基金支持的论文占58.6%;低被引论文中,无基金支持的论文占54.8%。对高被引论文与低被引论文的基金支持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高被引论文与低被引论文的基金支持分布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由此可见,高被引论文的无基金支持比例高于低被引论文。

表2 各国OA期刊与非OA期刊引用情况

注:a:与同组non-OA期刊相比,P<0.05。

表3 不同年份发表meta分析论文的基本信息

表4 不同被引频次论文的期刊影响因子、期刊类型及基金支持状况

2.5 引用频次与影响因子、期刊类型、基金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

将9054篇样本论文的引用频次与来源期刊的影响因子、期刊类型及基金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论文的引用频次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基金支持状况及期刊类型均具有相关性(P均小于0.001)。相关系数|R|≥0.7时,为强相关,0.4≤|R|<0.7时,为中度相关,|R|<0.4时,为低相关。因此,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引用频次与期刊的影响因子、基金支持状况呈正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364、0.128;引用频次与期刊的开放类型呈负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102。

表5 引用频次与影响因子、期刊类型、基金支持状况之间的关系

3 讨论

肿瘤学领域meta分析论文的作者主要来自中国,占该领域作者总数的64.4%;其次是美国、英国、意大利、德国,分别占14.1%、4.69%、3.11%、2.94%,中国研究人员是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主要贡献者。但我国作者发表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仅6.15次,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为2.61,均处于最低状态,因此我国作者发表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质量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此外,除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作者发表的论文外,其他国家作者论文引用频次最多的论文来源期刊影响因子并非最高,因此笔者认为期刊的影响因子虽会对论文的引用频次产生影响,但研究人员在引用时还是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OA期刊是作者付费发表论文、读者免费使用论文,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无限制的访问获取学术论文全文的新型出版形式期刊,具有获取资源简单、方便、经济的特点。通过笔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主要发表在非OA期刊,占已发表论文的74.86%,按照第一作者来源国家进行亚组分析,得到一致的结论。可见,虽然OA期刊在全球迅速发展,但是作者在选择投稿期刊时,仍然以非OA期刊为主。为探究其原因,笔者对OA期刊论文及非OA期刊论文的基金资助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OA期刊论文中有基金资助的比例为64.3%,高于非OA期刊论文的基金资助的比例43.8%,因此,笔者认为论文出版费用可能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从出版商的角度看,OA期刊的免费使用、自由获取,与学术期刊出版商之间无疑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随着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阅读的发展,OA促使期刊的征订发行量减少,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削减期刊的订购数量,严重影响了出版商的收入来源。而作者付费出版的OA模式可能是学术期刊摆脱此困境的机遇[17]。另一方面,从作者角度看,OA期刊虽然能加快其研究成果的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但目前仅有极少数国家如英国、爱尔兰、意大利具有OA政策性倾斜[18],资助力度尚不足。期刊的受资助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作者的投稿选择。

虽有质疑,但目前大部分研究显示OA论文具有引用优势。有研究认为OA期刊的引用优势是通过提高低被引论文的引用频次和减少零被引论文数量体现出来的,同时OA论文更容易被相对贫穷的国家学者引用[19],促使OA期刊具有引用优势。而引用优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将影响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及期刊的影响因子,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作者及传统出版商向OA模式转变。出版商为平衡其出版费用以维持出版社的发展,不排除有一些不法的传统出版商将通过提高论文处理费用来出版论文,降低录用论文质量标准,促进OA期刊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OA期刊的论文质量将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OA迅猛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政府机构加强对OA进行模式管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OA模式转变的门槛,对OA期刊的论文处理费用进行监控,回归OA期刊解决学术期刊危机的初衷。但笔者的研究结果显示,肿瘤学meta分析领域的非OA期刊的均篇被引频次高于OA期刊,即meta分析的OA论文不具有引用优势。张耀坤等[11]指出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范围过窄或分析论文的引用时间过短会导致结果不一致。因此,对于该结论是否适用于肿瘤学期刊发表的其他论文,尚需要进一步研究。但随着高校或研究所在科研方面的大量投入,其购买数据库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且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馆际互借具备强大功能,获得非OA期刊的全文已非难事,这也可能是导致meta分析的OA论文不具引用优势的原因之一。此外,非OA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均高于OA期刊,且高被引论文来源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高于低被引论文来源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显示引用频次与期刊类型的相关性低,笔者推测,研究人员选择引用meta分析论文时更注重的是论文质量,因此,meta分析论文质量仍是学者考虑引用的第一要素,与期刊类型的关系并不大。这证实了文献[19]的推测:OA期刊在某种程度上只能增加阅读次数,科技期刊之间的核心竞争力仍然是论文质量。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领域学科也出现OA期刊不存在引用优势的现象。丁佐奇[20]通过比较了替代医学、农学、细胞组织工程学和行为学4个学科OA论文与非OA论文的影响力,得到了一致的结果,即论文质量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仅依靠OA是不能有效提升期刊论文的影响力。而OA期刊论文不具有引用优势对作者是有益处的,学者在选择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时,可以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期刊的学术质量上,而不盲目地推崇OA期刊。

4 结论

笔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本研究选取的是近6年的论文。有研究显示,OA引用优势随着论文开放时间的延长而变得更加明显[21]。第二,本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为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仅考虑了循证医学中的一个领域,因此该结论是否适用于其他学科领域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研究。第三,本研究没有对涉及到的期刊作进一步分析。

目前SCI收录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主要发表在非OA期刊内,而我国作者发表的肿瘤学meta分析论文数量虽位居全球第1,但是其均篇被引频次最低,因此,我国作者发表meta分析论文不仅要注重论文数量,更应注重论文质量。非OA期刊论文篇均被引频次高于OA期刊论文,高被引论文的来源期刊平均影响因子比低被引论文高。因此,肿瘤学meta分析的OA期刊不存在引用优势,学者在引用meta分析论文时将论文质量作为首选因素。

[1] Choi P T,Halpern S H,Malik N,etal. Examining the evidence in anesthesia literature: A critical appraisal of systematic reviews.[J].Anesthesia&Analgesia,2001,92(3):700-709.

[2] 屈宝强,王凯. 科学数据引用现状和研究进展[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5):134-138.

[3] 江澜,关卫屏,游苏宁. 应将论文被引用频次作为未来科研成果评价的指标[J].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4):1727-1728.

[4] Leimu R,Lortie C J,Aarssen L,etal. Does it pay to have a “bigwig” as a co-author?[J].FrontiersinEcology&theEnvironment,2008,6(8):410-411.

[5] Leimu R,Koricheva J. What determines the citation frequency of ecological papers?[J].TrendsinEcology&Evolution,2005,20(1):28-32.

[6] 刘洢颖,姚长青,田瑞强. 复合开放获取期刊中开放获取论文学术影响力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2):156-165.

[7] Lawrence S. Free online availability substantially increases a paper′s impact[J].Nature,2001,411(6837):521.

[8] Antelman K. Do open-access articles have a greater research impact?[J].College&ResearchLibraries,2004,65(5):372-382.

[9] Norris M,Oppenheim C,Rowland F. The citation advantage of open-access articles[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8,59(12):1963-1972.

[10] Cheng W,Ren S. Evolution of open access publishing in Chinese scientific journals[J].LearnedPublishing,2008,21(2):140-152.

[11] 张耀坤,吴丹,黄钦. 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开放存取论文的引用优势分析[J]. 情报科学,2016,34(1):66-70.

[12] Gaulé P,Maystre N. Getting cited:Does open access help?[J].ResearchPolicy,2011,40(10):1332-1338.

[13] Davis P M. Author-choice open access publishing in the biological and medical literature:A citation analysis[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9,60(1):3-8.

[14] Davis P M. Open access,readership,citation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scientific journal publishing[J].FASEBJournal,2011,25(7):2129-2134.

[15] Craig I D,Plume A M,McVeigh M E,etal. Do open access articles have greater citation impact?: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JournalofInformetrics,2007,1(3):239-248.

[16] Moed H F. The effect of "open access" on citation impact:An analysis of ArXiv′ s condensed matter section[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7,58(13):2047-2054.

[17] 王颖,黄思敏,刘娜,等. 国内外学术期刊开放存取出版环境比较[J]. 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3):64-69.

[18] 郭进京,彭乃珠,张梦霞,等. 2014年国际开放获取实践进展[J]. 图书情报工作,2015,59(9):119-126.

[19] 付雅静,钱俊龙. 开放获取对科技期刊的影响——基于论文被引频次的探讨[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9):1117-1120.

[20] 丁佐奇. 开放获取对论文影响力的作用分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5):515-520.

[21] 刘趁. 基于多重计量指标的论文开放获取优势研究[D]. 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猜你喜欢

期刊论文肿瘤学论文
我国体育学领域高被引学术期刊论文特征分析
国际学术期刊论文中的互动元话语——语篇构件维度下的人际意义
2018年金融服务法核心期刊论文盘点与分析
低温常压等离子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Cancer Biology&Medicine征稿启事
构建国际英文期刊论文的中文发布体系研究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