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2017-03-22欧阳秀敏

关键词:红色价值文化

欧阳秀敏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三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综述及展望

欧阳秀敏1,2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福建三明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关于红色文化的价值,学界普遍立足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视角,阐明红色文化具有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德育价值及强军价值等。已有的成果普遍存在研究视角狭窄、学理分析不足、对现实关注程度不高等问题。未来可以从红色文化的文化精神、价值旨归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等视阙着手,深化红色文化价值研究的时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创新性。

红色文化;价值;研究综述;展望

国内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已有数十余载。整体而言,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辨析、革命领袖的思想及价值功能讨论、理论建构探讨、时代价值转化等问题上。研究整体呈现出不断转变思路、扩宽研究领域、注重实证分析和跨学科研究的态势,这些研究成果使红色文化研究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力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基于此,关于红色文化学界也有了不少专题性的研究综述或述评[1-3],但对红色文化价值进行整体性把握的研究综述迄今尚未见诸报刊。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学术界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进行整体性地梳理、评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深化研究的思路与视角,以就求教于方家。

一、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现状

对于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学术界和理论界集中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德育这几个视角展开,表明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德育价值及强军价值等。

(一)政治视角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一种表明党的执政思想的文化形态。对此,学界纷纷从政治建设和发展视角出发,审视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并形成了如下几种观点:一是红色文化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马克思认为,“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还证明了什么呢?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4]毋庸置疑,由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而创造的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是一种体现了党的政治意识、执政理念和价值取向的文化形态。在具体实践中,红色文化以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影响大众的思想道德、精神建构、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心理认同等等,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二是有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党执政的基础在于人民的拥护。在人民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具有规范主流意识,培育和巩固人民对党执政地位的合理性、合法性的心理认同,从而起到维系政治和社会稳定的作用,即红色文化具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政治稳定,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增强民族凝聚力”[5]的作用。三是有助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大众化发展的需要。这类文章诚如黄三生的《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议》、张梅龙的《论红色文化对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价值》、肖发生的《论红色资源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价值和运用》、汪勇的《论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等。学界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红色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蕴含对经“十月革命”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吸收和创新性发展。红色文化的政治价值鲜明地表现为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灵魂的中国化发展,更是宣传和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具体化、大众化的重要文化滋养和政治保证。

(二)经济视角

从经济维度研究红色文化的价值,学者的落脚点多是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的开发和利用上。即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衍生出来的价值形态,具体体现为以“红色旅游”为主体,包含红色文化相关出版物、展览、报告、展演、网站、影视作品、纪念品等内容的红色文化产业。目前学界一致的观点是,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考证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是一条切实可行的研究路数。因为红色文化不仅有利于推动革命资源所在地经济的发展,更有利于通过引导人们在对红色文化的消费过程中,达到传播党的历史,弘扬革命优良传统的目的。此外,部分学者还提出红色文化除了具有“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媒介”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经济价值外,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更有学者提出,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关系出发,红色文化不仅是进行经济建设的方向指标和精神动力,而且红色文化“蕴含着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科学思想”,具有“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的科学态度,和发扬民主、同舟共济、充分调动大多数人的积极性的政治追求,以及不怕牺牲、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精神等等”,红色文化这些重要的文化意蕴“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需的”[6]。

(三)文化视角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的精髓在于价值观。对此,学界普遍从综合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着手,探析出了红色文化具有形成文化环境、渗透和传承文化的价值。具体而论:一是综合分析法。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7](P694)为此,学界普遍将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与教育、经济、政治等价值进行综合考虑,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结合政治、经济、教育等因素,得出红色文化具有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创造性发展和创新性转化等手段,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功能。二是历史分析法。文化具有天然的历史传承的功能。正如“人类学之父”爱德华·特勒所强调,文化具有各种不同阶段的发展特性,“而其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并对将来的历程起相当大的作用”[8]。学者一般从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的脉络入手,分析得出红色文化具有传承文化的价值,即具有“印证历史、启迪未来、提炼和凝聚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得以传承”[9]的价值功能。

(四)德育视角

红色文化是能够集中反映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独特的价值信念和精神追求的文化形态,本身具有天然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指出,要把“革命传统资源作为开展爱国主义和党性教育的生动教材”,“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研究成果颇为丰富。在具体研究实践中,理论界和学术界主要围绕如下三个方面展开:第一,关于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随着1984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确立,红色文化以其天然的德育价值进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视野,新时期伴随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国内外社会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中国人的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受到了冲击,民族精神日渐弱化,不少民众特别是大学生羡慕资本主义的生活方式,民族认同感淡薄的形势日趋严峻。如何发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精神的红色文化的教育价值,构筑大学生健全的理想信念,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学界纷纷思考的一个问题。当前国内学界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主要围绕红色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及应用路径展开。此外,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状况,如何以红色文化推进高校校园文化和大学生德育基地建设等隐性教育的路径研究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研究已经整体呈现从相对独立、单线条发展,逐渐走向了实证分析、跨学科的趋势。第二,关于红色文化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研究。这类研究普遍认为,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注重以自身优良传统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在全球化、市场化、网络化和文化多元化浪潮不断推进的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潮和消极观念对党员干部的队伍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党内腐败现象严重,部分党员干部信仰滑坡、理想信念动摇。以红色文化教育党员干部有助于为党员干部筑牢“信念之基”、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修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三,关于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路径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挖掘、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是发挥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重要前提,因此如何开发和利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也是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如张长虹就指出,“科学地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发挥红色文化资源价值与功能,加强党员干部的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带动精神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10]

此外,部分专著、文章、学位论文中还涉及从历史发展、军队建设的维度出发,提出红色文化具有一定的强军价值,但这类视角的论述不多见,且在内容上与红色文化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德育价值等内容有一定的重合。对此,本文不做赘述。

二、红色文化价值研究存在的问题

整体上看,我国学界对红色文化价值的把握还存在研究视角狭隘、学理分析不足、缺乏现实关注度等方面的问题。

首先,研究视角狭隘。从研究现状看,当前已有的研究普遍是为了谈红色文化价值的实际应用而简要梳理了红色文化的功能,泛泛而谈较多,系统梳理较少,个别地、深入地把握红色文化价值内涵的论述极少。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个别性的把握。从研究成果看,综合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视角,整体把握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比较丰富,但单纯针对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教育价值的论述就相对薄弱许多。此类文章有如钟利民教授的《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问题》,刘琨的《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和品牌效应研究》,樊丽娟的《论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等等,但在茫茫的学术之海中,这类研究仿佛沧海一粟,影响较小。二是缺乏深入性的把握。从研究内容上看,普遍存在研究视角单一、粗浅的问题,即当前对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围绕政治、经济、文化、德育价值等层面展开,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阐明红色文化“有利于引领时代和社会风尚”,“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有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1]的研究并不多见,且还普遍缺乏宏观与微观并重的视野,缺乏深入、全面的分析。

其次,理论的广度和深度不足。大多数学者对红色文化价值的挖掘和整理普遍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并且大部分研究仅是以寥寥数字对红色文化的政治、经济、文化、德育等主要价值内容进行了阐述,对红色文化价值的生成逻辑、精神品质、演化规律等均缺乏科学的理论阐释。表现在:一是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理研究。即普遍缺乏对红色文化价值中所蕴含的相关理论,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构和建构性的研究,导致对红色文化价值的精神品质、生成规律、演化逻辑等内容的挖掘不深,自说自话的现象严重,且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等错误思潮回应不力。二是缺乏跨学科的研究视野。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而开放的体系,对文化的研究固然也应当多用开放的学科视野。但目前对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普遍限于简单的文献梳理和说理性阐释,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跨学科方法的研究内容几乎不见。

第三,缺乏现实关注度。对客观现实的关注是开展研究的重要前提,也是体现研究价值的重要保障。然而,当前对红色文化价值的研究整体呈现出说理性较强、现实性不足的特点。不少研究问题意识不强,忽视学术规范,甚至导致重复研究较多。这主要体现在:一是缺乏必要的实证分析和实践支撑。学界对红色文化及其价值的研究普遍偏向使用文献研究、综合分析和历史分析法,对于红色文化实证调研上的研究,集中在革命精神上的调研有一部分,比如李康平曾对江西革命老区大学生民族精神状况进行分层次、分类别的调查研究,并根据科学的数据分析,针对江西革命老区民族精神教育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朱志敏《大学生中国革命精神认同力研究》一书从实证视角出发,对全国十七所高校进行抽样问卷和采访调研,评估了大学生革命精神认同力现状,分析了其中的主客观原因,并提出了若干具有实际意义的举措。但专门针对红色文化价值的实证调研,并不多见,具有一定代表意义的是李国强在其硕士论文《基于经济价值评估的陕北红色资源开发研究》中,引用了国外比较流行的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进步了量化评估的研究。但整体上分析,红色文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应用的最终效果、绩效测度的研究情况几乎空白。二是缺乏与时俱进的研究理念和问题意识。学界以红色文化价值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高校立德树人教育实践、全面从严治党等前沿性问题的论述部分存在,但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深入探析红色文化价值时代转化的研究内容并不多见,特别是从文化自信视角出发,审视红色文化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承上启下价值的讨论还不多,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足。而且在论及红色文化价值时代转化问题上,大多数学者普遍着力于技术操作层面,能够从马克思主义革命观的源头出发为红色文化价值正本溯源,并让提出的路径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成果鲜见。

总体而言,当前理论界和学术界对红色文化价值的深层次内涵、运行机理、客观规律、时代转化等重要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整体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学术空白地带。此外,由于研究视角的单一,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显得不够深刻,理论挖掘更是乏力,学术共识和学术争鸣的现象也尚未形成。

三、红色文化价值研究的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地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把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宏伟事业坚定不移地不断推向前进。”[12]显然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视野之外,找准红色文化价值研究的新视角和思路,从而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地思考并与时俱进地提炼出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这已经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新的学术增长点。而且我们相信,“新的研究理念会为红色文化研究带来新的视角、问题、思路与方法”[13]。

(一)从红色文化的文化精神视阈

毛泽东提出:“一切新的东西都是从艰苦斗争中锻炼出来的。”[7](P704)毋庸置疑,近代以来,面对国家的深重危难,中国的仁人志士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改良维新,再到辛亥革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又历经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迎合时代发展的使命走上救亡图强的历史道路。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实现物质上的解放极其不易,思想上的进步更是艰难。因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必然会让“一切已死的先辈的传统,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14](P471)。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的形成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既勇于摆脱传统文化的桎梏、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进行摒弃和对帝国主义文化坚决抵制的“破旧”,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优秀文化大胆汲取的“立新”。这种“破旧立新”无疑需要极其强大的智慧、勇气、魄力和担当,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的勇于创新、勇于批判的文化精神。

从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革命、建设和改革等时期形成的勇于“破旧立新”的文化精神出发,探讨党的各项事业建设需要的时代精神,这是新时期探析红色文化时代价值中十分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因为红色文化蕴含的这种文化精神让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自满,勇于在全球化、网络化、文化多元化浪潮中坚持批判、推翻和创新的思想,勇于让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吐故纳新,更勇于保持文化自觉,坚持文化自信。表明红色文化具有让中华文化永葆生机和活力的价值功能。

(二)从红色文化的价值旨归视阈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为逻辑起点,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14](P42)。阐明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即不同阶级的阶级属性代表着不同阶级的阶级利益,决定着不同阶级的阶级文化及其价值取向。红色文化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文化的阶级立场和从“现实的人”出发的标准勘定,又创造性地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惟邦本”的理念,成为代表广大无产阶级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人民性、政治性、民族性和革命性,又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文化形态。毛泽东强调党带领广大人民所创造的红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工劳苦民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因为这种“文化运动和实践运动,都是群众的”[7](P708)。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推进,党和国家领导人更是高度强调,“对人民负责的文艺工作者,要始终不渝地面向广大群众,在艺术上精益求精,力戒粗制滥造,认真严肃地考虑自己作品的社会效果,力求把最好的精神食粮贡献给人民”[15]。

由此可见,研究红色文化“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旨归,将是未来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它将有助于明确党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向,有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确立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的方向,夯实“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16]的文化发展导向,使党保持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人民立场的责任意识,实现“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17],最终实现党性与人民性真正科学有效的统一。

(三)从红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视阈

红色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底色,是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形于中’而‘发于外’”[18],当前中西方文化交流、交锋、交融更加深刻复杂,世界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西方对华认知的兴趣越来越浓,但在目前对外文化交流、传播实践中主要倾向传统文化传播的事实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主的世界格局中的“弱势”,加之西方敌对势力各类恶化、丑化中国共产党历史文化的行径,都让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红色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一直不高。

在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如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对外传播的价值,构建红色文化话语体系,创新红色文化对外宣传方式?如何推动红色文化内外宣传一体发展、唱好大合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为什么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答案在国际交流中自然传诵?这都是值得深究的问题,也是更能提炼和凸显红色文化时代价值和时代转化的意义所在。

[1]朱佳莲,李晶.德育视角下红色文化研究综述[J].中国青年研究,2010(6):87-89.

[2]杨舜清.国内红色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研究综述[J].新西部(理论版),2016(03):36-41.

[3]佟德元.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5):54-5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70.

[5]陈世润,李根寿.论红色文化教育的社会价值[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4):15-17.

[6]钟利民.论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及其实现问题[J].求实,2010(3):84-87.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9]张璐,王小元.试述红色文化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价值[J].党史文苑,2015(10):78-80.

[10]张长虹.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J].红旗文稿,2015(12):23-24.

[11]张文,王艳飞.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人民论坛,2016(23):126-127.

[12]习近平广西调研:在新起点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05/11/c_1290417_2.htm.

[13]魏本权.2015年中国红色文化研究综述[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28-34.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20-221.

[16]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光明日报,2014-10-16.

[17]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光明日报,2013-08-21.

[1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07.

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Values of Red Culture

OUYANG Xiu-min1,2
(1.School of Marxism,Fujian Normal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China;2.School of Marxism,Sanming University,Sanming,Fujian 365004,China)

On the values of red culture,academic circle discusses its values on politics,economy,culture,morality,and armed forces from corresponding perspectives.The existing achievements generally have such problems as narrow research angles,lack of theoretical analyses and low degree of concern for reality.In the future,study may start with the cultural spirit,value orientation and international influence's promotion of the red culture,deepening the researches on its contemporaneity,scientificity,advancement and innovation.

red culture;values;review;prospect

G413

A

1672-934X(2017)06-0068-06

10.16573/j.cnki.1672-934x.2017.06.012

2017-10-09

福建省社科规划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资助(2016JDZ015);福建省三明市2017年度社科规划立项(H1708);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7年度项目(FJ2017B034)

欧阳秀敏(1984-),女,福建长乐人,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红色价值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追忆红色浪漫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