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军民融合文化体系的构想

2017-03-22杨章跃

国防科技工业 2017年8期
关键词:军民军工体系

杨章跃

军民融合是伟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关注三个层面:一是路径层面,即探索和开拓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的道路体系,包括实现途径、方法和手段;二是制度层面,需要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军民融合的制度体系,包括法律法规、体制机制;三是文化层面,要构建支撑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理论、文化体系,这对于军民融合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是重要的动力源。

加强军民融合文化建设,是推动军民融合向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的根本所在。从目前看,军民融合发展的领域在不断拓宽,但更多是在微观和中观层面来进行的,宏观层面的融合还不够广泛,体现在宏观筹划不够系统、体制机制不够完善、法规制度不够健全等,一些重要领域还没有形成国家宏观层面系统规范的运行机制。究其深层原因在于军民融合文化发展不足,军地、军民各方尚未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对军民融合发展形成更广泛深入的共识。

军民融合只有达到文化融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军民文化融合应包括思想观念认同、价值取向认同、使命担当认同、社会心理认同等。军民融合不仅需要物质形态方面的融合,更需要包括精神在内的文化方面的融合。所以,加强军民融合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构建军民融合发展的理论体系、文化体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实现军民融合式发展由重物质形态融合向物质文化并重的融合转变至关重要。

着力构建军民融合思想引领体系

纵观军民融合式发展的实践,先后经历了“军工生产”领域里的融合、“国防科研”领域里的融合,再到国防建设若干领域里的融合。从这一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循着由小到大、由窄变宽逐步扩展的轨迹向前推进的。但在推进的过程中,由于受传统文化观念和思维模式的束缚,还不同程度存在着“自我封闭”“自我发展”“部门利益”“信息壁垒”“领域禁区”“门槛过高”等问题,因而影响和制约了军民融合向更广范围的深入发展。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推进军民融合向更广范围发展,必须加强文化融合,转变思维方式,破除思想禁锢,用先进的文化思想引领融合式发展,并将这种文化理念渗透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和各个系统之中,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动力。文化融合具有将物质实力的潜能转化为实际效能的重要作用,故具有渗透性、扩散性和互动性特点。因此将军民融合延伸至文化领域,有利于军地文化的相互交融、精神文明的相互传播,从而推动军民融合向更广范围发展。要加强教育培训,通过举办高层论坛、理论研讨等,开展军民融合理论探索和研究,推出一批理论成果,用先进理念引领军民融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

着力构建军民融合制度创新体系

要推动体制机制和政策制度改革,着力营造军民融合创新生态。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政策制度体系,切实让各项指示决策和要求落地生根。政策制度要充分考虑融合创新的包容性,使军工企业、高科技民营企业等,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担当大任;充分考虑创新要素的融合,使军地之间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管理等创新要素实现深度融合,使各类创新平台真正实现共建、共享、共用;充分考虑创新环境的营造,着力形成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和创新潜力的政策环境、投资环境、制度环境、文化环境,形成鼓励创新、追求创新、支持创新、参与创新和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要搞好顶层设计和战略筹划,统筹谋划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加强军事战略同国家战略对接,创新驱动战略与军民融合战略的衔接,着力把国防和军队创新体系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创新体系。要进一步明确战略目标、战略布局、战略路径、建设重点和重大举措,按照要素整合、系统构建、整体规划的思路,体制与机制同步发力,理论与实践同步推进,示范与重点同步展开,制度与标准同步实施,努力实现军地之间的各类创新要素合理流动,所有创新资源合理配置、高效利用。

着力构建军民融合人才建设体系

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决定着军民融合战略的成效,影响强军兴军的进程。要依托军地智力资源培养军民融合型人才,造就一批适应军民融合发展的高科技人才、优秀管理人才队伍。要顺应鼓励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适应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要求,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机制更加完善,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要加大高层次军民融合人才引进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军民通用技术领域领军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健全军地人才双向交流机制,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着力构建军民融合文化产业体系

随着军民融合纳入国家战略,军民融合文化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5月,由中国“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等10余家单位共同发起的军民融合文化产业联盟在深圳应运而生,这是推进军民融合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有益探索。军民融合文化体系的构建与落地,只有最终走向产业化发展道路,才会更具活力和持久的生命力。通过整合军地文化资源,推出军民融合文化产品,展示国防科技和军民融合发展成果,讲好军民融合故事,扩大军民融合的社会影响力,激发社会热爱国防、支持国防的热情。

江西是人民军工的摇篮,是军工文化和军工精神形成之源。近年来,江西省国防科工办十分重视军民融合文化体系建设和军工文化产业发展,着力抓好官田中央兵工厂军工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和军工三线遗址保护、开发、利用,成立了国防科技工业地方管理系统首家军工企业文化工作联合会和军工文化产业公司(江西东方神剑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最近又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创建了集学习、教育、培训、研究、创业指导于一体的“井冈山走进崇高教育基地”。基地以“弘扬军工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开启东方智慧、锻铸崇高精神”为宗旨,以中华民族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企业管理教育、军民融合发展创新、企业文化等为教育教学内容和研究范畴,同时面向社会普及国防科技知识教育。先后与北京神剑文化有限责任公司、共青团南昌市委、江西省大学生思想政治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军工企业文化工作联合会、井冈山革命传统研究院、江西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江西省演出家协会等单位共建,形成了以“国防教育基地”“走进崇高践行基地”“自在客创业基地”为一体的复合型多功能教育培训基地。

着力构建军民融合融媒体传播体系

军民融合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强大的信息交互及传播平台。充分整合各种传统媒体、新兴媒体优势资源,搭建融媒体平台,运用融媒体宣传传播、信息交流共享和媒体共融互动等优势,创建“互联网+军民融合”模式,进行军民融合政策宣传、信息交流和互动,使之成为军民融合发展宣传传播的窗口,军民融合政策宣贯和信息交流共享的平台,军民融合产品、技术、资本、人才等需求信息收集与发布的渠道,军地及军民融合企业需求对接的桥梁纽带。

猜你喜欢

军民军工体系
新形势下军民融合防救体系建设探索
三张捐款收据见证军民鱼水情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美军在武器装备采办领域推行军民协同发展的主要做法及启示(上)
研发支出政策在军工科研企业的应用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世界五百强:中国军工风云榜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