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支持政策以实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2017-03-22陈晓倩杨秀丽

商情 2017年2期
关键词:毕业生政策人才

陈晓倩+杨秀丽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随着上个世纪90年代末我国高校的普遍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陡增。大学生就业问题每年都是政府面对的棘手问题。2017年,我国高校毕业生预计达795万人。每年毕业季,这些新增社会劳动力都要涌向市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就业率维持在一定水平之上。如何从政策上支持大学生就业,使就业与经济发展实现良性互动,已经成为国家面临的重要课题。

大学生就业支持政策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是什么?国家应该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支持政策以实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本文将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就业难”、“供需失衡”、“地区失衡”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就业难。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日趋下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以每年50万的平均速度递增,一方面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和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低靡使得就业岗位相对短缺。应届毕业生当年或来年都找不到合适工作的比比皆是。他们有的到处投简历但都石沉大海,有的奔波于各大城市参加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屡败屡战,有的辗转于全国各地的人才招聘市场寻找被雇佣的机会。来自社会、家人和自身的压力让他们觉得迷茫。托关系找熟人,却成了当下除了考试之外最有效的就业途径。其次,人才的供需失衡造成“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现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技术性强、专业性强的工作找不到合适的人做。有的专业供过于求,无数同专业的毕业生竞争同一个职位。有的专业供不应求,虽有相关专业毕业生但找不到技术到位的。再次,就是地区失衡。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失衡导致地区性的就业失衡。经济发达地区人才过剩,基层贫困地区人才贫瘠。这种地区性失衡往往导致贫富进一步分化,带来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恶性循环。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分析

高等教育在普及、扩招的同时,教育质量未能同步提升。中国的全日制本科教育课程内容大多过于空泛,重视理论体系,广而不精,缺乏实践结合。造成四年学习的知识不深入,没有实用性。大学的严进宽出,高考前备考为目的的填鸭式教学,进入大学后散漫的教学模式,都是大多数毕业生感觉学不到东西的原因。

人口基数大,国民经济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远不及新增劳动力数量。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学一般以16岁-64岁期间的人口为劳动适龄人口。中国一般规定男子16岁-60岁期间、女子16岁-55岁期间的人口为劳动适龄人口。劳动适龄人口约占总人口的70%。庞大的劳动力基数支撑了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但同时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庞大的劳动力、合理分配人力资源也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考验。

国家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支持不够完善,宏观调控的效果不明显。我国出台的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虽然不少,但作为一个体系还不够完善。国家政策作为一只“看得见的手”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方面起到的调控作用还有待加强。

大学生自身的职业期望值过高,“高不成低不就”。伴随着精英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高校毕业生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一直居高不下。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理想起薪集中约有15%的人定位于4000元以上,而仅有不足3%的人选择1500元以下。而大部分的企业全部选择1500-2500元。部分大学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过高的期望值不可避免地让他们失了大量的就业良机。

三、国家应该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支持政策以实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注意“平衡”和可持续发展。在高薪、高待遇、高福利等的吸引下,大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也在跟随经济发展方向,选择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寻求发展空间。而一些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急需人才的地区,却很少有人问津。国家要制定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力求东部西部的平衡,大城市与中小城镇城乡的平衡。于此同时,既要保证传统行业“后继有人”,又要鼓励毕业生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就业创业。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在保证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可持续。

鼓励制定针对地方的就业指导政策,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就业状况,制定相应的政策制度。各级地方政府应根据本地方的大学生就业状况,制定政策,吸引本地生源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缓解一二线城市拥堵,增加三四线城市及城乡就业吸引力。

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初创小微企业。扩大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调查显示,有30%以上的求职者更有意愿到小微企业就职,这种意愿在互联网、科技、金融、保险、中介等领域人才的比例更高。国家应采取简化审批、税收减免、研发奖补、项目用地、金融保险等多项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扩大其吸纳就业的能力。

鼓励“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等创业平台,以创业带动就业。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互联网+就业”,促进传统产业“互联网+”转型升级。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及其应用深入发展、知识社会创新2.0环境下的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发展众创空间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有效利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应用创新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有利条件,着力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

向国家战略计划项目输送人才。如“一带一路”,“长江經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形成人才引领项目,项目带动经济,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就业服务人才的良性循环。

出台政策解决“吃空饷”问题。杜绝占用编制却不上班的现象。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养闲人,财政供养人数远超在编上班供献人数,“占编不见人”。一方面没有能力或不想工作的人抱着饭碗不干活,另方面有能力想工作的人找不到位子。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平与公正。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毕业生政策人才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