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启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动因及对策分析

2017-03-22刘宾

商情 2017年2期
关键词:消费观念社会保障消费

刘宾

(中央财经大学)

投资、消费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社会再生产角度看,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消费和净出口需求是最终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动力。随着近几年我国进出口额的激增,贸易摩擦不断发生,同时,我国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愈来愈大。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终还是要依靠消费需求的增长。

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动因对策

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从1998年我国就认识到了扩大消费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扩大国内需求的政策,但却收效甚微,城市居民消费能力高但是消费欲望低,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低但是消费欲望高,这种不平衡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增长。因此,要想降低经济发展的风险,实现经济平稳有序运行,就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由投资型转向内需拉动型,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水平,扩大国内市场,进一步减少我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运行。

一、我国实行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有利条件

(一)政策引导有利于消费的增长

最近几年,我国消费增长缓慢、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降低等问题,已引起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2004年以来,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提到相当的高度,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支持下,消费需求有望进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周期。

(二)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助推居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大幅增长

“十二五”時期,第三产业已有了飞跃性发展,第三产业占GDP达到40%左右,预计“十三五”期间,我国第三产业将会取得更为快速的发展,以此将极大促进劳动服务型消费的增长,使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在消费中的比例大幅提高,从来带动我国未来整体消费水平的提高。

(三)城市化将拉动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城市化率保持在1.44个百点左右,粗略计算,我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约拉动消费增长1.6个百分点,那么,“十二五”期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可拉动最终需求每年增长约2.3个百分点,因而,未来城市化率的提高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消费的增长,进而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二、我国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

(一)收入分配不均,有效需求不足

根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为31195元,比农民11422元的人均纯收入多了近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3,这一比例非常悬殊。这种现状使消费陷入了高收入阶层的实际消费需求相对缩小进而造成有效需求难以形成的不良影响。即使是消费层次较高的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同的群体之间,其消费能力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对扩大消费需求而言迫在眉睫。

(二)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立法滞后,制度本身在设置就上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目前并没有建立起覆盖全体人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不能很好的统筹社会各个阶层,另一方面保障水平低又导致家庭承担的风险过重。这些方面都使得消费需求难以真正实现,极大的阻碍了消费需求的正常增长。

(三)消费观念阻碍了消费的增长

儒家文化对节俭的倡导以及安居乐业的生活,造就了人们根深蒂固的节俭传统和积累财富的观念。这种勤俭节约、未雨绸缪的传统消费观念虽然可以缓解潜在风险和变故所带来的压力,但却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和消费信贷的发展。

与节俭的消费观不同,高消费观念是一种不顾个人信用承受能力的过分的、不科学的和超前的消费观念,会危害正常的健康的消费需求。在收入增加时,由于缺乏正确的消费引导,许多人不计成本的进行盲目的高消费。

三、启动消费拉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对策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要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调整收入分配结构,要改变初次分配中重资本而轻劳动的现象,降低资本所得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同时加强政府对再次分配的参与和强制力量,把目光集中在低收入群体身上,提高再分配中居民收入所占的比重,降低国家和企业的过多收入,通过调节税收等方式,把财富重新分配给低收入群体,增加其消费能力,提升其消费信心。

(二)不断完善社保制度,提高消费者预期

社会保障体系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倾向或是储蓄倾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差距的过大,保护全社会成员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最低生活保障,从而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一是扩大社保覆盖面积,增加受保护人群基数。目前扩大社保覆盖面的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把中低收入者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要不断扩大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的覆盖面。

二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要建立和完善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创新救助体制机制,倡导社会互助,从而构建起全面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国家财政要对社会救助组织给予专款专项支持,并加强监管,充分落实好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和优抚安置等专项资金的运转情况,确保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和优抚对象的生活权益。

(三)调整消费结构,逐渐转变居民的传统消费观念

当代经济的发展需要有与现代经济环境相适应的新型的消费观,它倡导人们不仅要勤劳的工作,也要进行科学的消费,这需要消费结构的引导。

一是开辟住房消费新热点。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为消费者打造轻松舒适的购房环境。

二是提高教育消费的比重。政府要加强宣传,引导居民加大对自身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动员和支持各种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办学,大力扶持民办大学、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三是积极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政府方面应该规范旅游市场,控制门票价格,完善旅游设施,提升服务质量,为旅游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李忠,任文举.消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力量.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 (1):25-26.

[2]卢嘉瑞,王智刚.扩大内需应坚持投资与消费“双拉动”.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3(2):33-35.

[3]范剑平.论投资主导型向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双拉动型转换——我国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分析.经济学动态,2013(2):67-69.

[4]李富强,董直庆.论中国当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和特点.冶金经济与管理,2011(4):88-89.

[5]田晖.消费经济学.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2-3.

[6]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443-447.

猜你喜欢

消费观念社会保障消费
新时代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高中生日常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调查研究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高中生消费观念与学校周边经济生活的关联探讨
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调查分析
关于扩大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来源的研究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模式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