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2017-03-20王黎

新世纪图书馆 2017年2期
关键词:乐山市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

王黎

摘 要 区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能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区域文化服务的覆盖面,意义重大。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着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总分馆体制不健全、基层图书阅览点布局不均衡、服务能力较低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城乡一体化总分馆(点)服务运行机制,实现基于统一的网络集成管理系统的一卡通借阅,建立基层服务点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提升基层图书阅览室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 乐山市 公共图书馆 服务体系

分类号 G258.2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7.02.014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is significant, since it can affects the coverage of the regional cultural service to a great extent. The construction of Leshan municipal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has the problems of unbalanced development between municipal libraries and county public libraries, unsound system of central and branch libraries,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elementary reading sites, and low service capacity. The solutions include establishing management system dominated by the government, as well as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integrated central and branch libraries service mechanism. Also, it is necessary to realise one card borrowing based on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and construct literature resources guarantee system in elementary service points, and improve the services of elementary reading rooms.

Keywords Leshan. Public library. Service system.

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促进公共图书馆服务城乡均衡发展的措施就是“以县级图书馆为中心推进总分馆制建设”。推进总分馆制建設是公共图书馆今后一段期间的重要任务,通过构建县域总分馆制,加强对农家书屋的统筹管理,实现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1]。作为成渝城市群成德绵乐城市带的区域中心城市之一的乐山,如何实现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县域总分馆(点)制,构建城乡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整合和互联互通,将是乐山区域公共图书馆“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本文拟就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展开探讨。

1 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共图书馆独立或通过合作方式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的总和。从基础设施架构的角度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所有实体图书馆、流动图书馆以及它们建立的馆外服务点、图书馆联盟、总分馆系统、区域性服务网络等平台[2]。

1.1 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乐山市辖区内有1市11个区县(其中2个为彝族自治县),截止2012年底全市总人口已达到354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近3.2万元。

按照“一级政府负责一级图书馆”建制原则,全市共建市、区县级共公共图书馆11个,其中市级公共图书馆1个(乐山市图书馆),10个区县级公共图书馆(市中区未建区图书馆)。这11个图书馆构成了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具体情况见表1。全市共有社区(乡镇)文化活动室258个。其中市中区现有肖坝、上河街、柏杨、张公桥、通江、大佛、泊水街6个街道办事处,每个办事处管辖6个社区,每个社区有1-2个图书阅览室,如:乐山肖坝社区建有莱茵水岸、北欧印象2个社区阅览室,其中北欧印象阅览室场地108平方米,藏书5000余册,阅览座位30个,兼职管理人员1人,每周三至星期天的下午3:00—5:00,晚上7:00—9:00开放。莱茵阅览室还配备了10台电子阅览室,但由于没有专职的图书管理人员,只是每周不定时开放。

全市共有村级农家书屋2046个。自2006年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开展以来,截至2012年,全市投入4092万元建成2046个村级农家书屋,配送出版物286.44万册(盘)、书架10 230个[3]。如:马边彝族自治县乡镇共建有农家书屋20个,每个书屋建筑面积90平方米,有电脑4台、座位12个,藏书2000册。从2007年起每年每个书屋增加100册书。村级书屋118个,每个书屋建筑面积30平方米,设座位6个藏书1500册,从2007年起每年每个书屋增加100册书。社区阅览室6个,每个阅览室建筑面积50平方米,有电脑4台,设座位12个,藏书2000册,从2007年起,每年每个阅览室必须新增图书100册。此外,乐山市域内各公共图书馆还设置有93个社会借阅点,初步形成了市—区县—乡镇/街道—社区/村阅览室(农家书屋)的四级公共图书馆(点)文化服务新平台。

1.2 乐山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基本情况

1.2.1 硬件设备

根据文化部《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规定,中型图书馆的标准为:服务人口20-50万,馆舍建筑面积4500-7500m2,藏书总量24—45万册,阅览总位240-450个;小型图书馆的标准为:服务人口3-20万,馆舍建筑面积800-4500m2,藏书总量4.5-24万册,阅览总位60-240个。11个公共图书馆除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沙湾区馆属小型图书馆外,其余为中型图书馆。

1.2.2 财政拨款情况

2015年全市11个公共图书馆财政拨款总额1485.5万元,中央、省、市、县四级配套免费开放资金已全部拨付到位,其中中型图书馆财政拨款总额超过500万的有乐山市馆,超过200万的有峨眉山市馆。小型图书馆中除沙湾馆超过了100万并到达239.8万外,其余的中小型馆均未超过100万。中型图书馆中,财政拨款总额低于50万的有夹江图书馆,小型图书馆中财政拨款总额低于50万的有峨边彝族自治县、金口河区图书馆。根据各级公共图书馆所服务的人口人均财政拨款计算,人均享受财政投入图书经费达到5元以上的有乐山市、峨眉山市、金口河区、沙湾区,最低人均享受财政投入图书经费仅为1.09元。各馆经费主要用于图书馆的人头经费、日常管理费、馆舍以及各种软硬件的维护,除保障基本的运行经费外,剩余购书经费只占财政拨款的10%左右。

1.2.3 网络化建设

在乐山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建有网站只有乐山和沐川2个馆,其它馆未开通网站,网络化建设远远落后成都地区。购买数据库的只有市馆(3个)和沐川馆(1个),其余均未购买数据库。自建数据库的有乐山馆(5个)、峨眉馆(1个)其余均未自建数据库。数字资源量乐山馆5(TB)、峨眉馆4(TB)、犍为馆1(TB)、沐川馆23(TB)、夹江馆1(TB)、井研馆2(TB),其余馆无数字资源。可见乐山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不平衡,网络化程度较低,数字化建设除乐山馆和沐川馆外总体较弱。

2 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不能满足公共服务均等化需求

受“一级政府负责一级图书馆”的管理体制影响,乐山市、区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表现在馆舍建筑面积、财政经费划拨、基础设施建设、专业人才的配备以及服务水平都存在较大差别。

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不平衡,致使图书馆的服务环境从硬件上就拉开了距离。馆舍建筑面积中只有市馆、金口河区馆达标。藏书建设均未达标。阅览座位方面市馆、峨眉、井研县,金口河区、峨边彝族自治县、沙湾区馆达到相应标准,其余不达标。区县图书馆中计算机配备除峨眉馆达到了95台,其余均未超过50台。

经费投入不足和单一局面严重制约了市、区县两级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各馆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本馆的人头经费、日常管理费、馆舍以及各种软硬件的维护,除保障基本的运行经费外,剩余购书经费只占财政拨款的10%左右,个别区县图书馆受购书经费少,或无购书经费的困惑,致使藏书建设工作滞后,从而导致服务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了读者到馆率和图书流通率。

2.2 基层图书室(点)布局不均衡和服务能力低影响了服务体系建设

基层图书室(点)还未形成科学合理的服务网络,由于布局的不均衡、不合理,影响了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乐山市中心城区只建有市图书馆,市中区政府未建公共图书馆,市中心城区的图书阅读、借阅需求全部由市图书馆承担,而市图书馆的软硬件设施根本满足不了市区基层公共文化的均等化服务。基层图书室(点)虽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市、区县两级财政的支持,但基层图书室(点)总体布局却不够合理、数量不足,未充分考虑街道、乡镇辖区内的地域面积和人口密度的差异,无法满足辖区内文化阅读的全覆盖和普遍均等化服务。社区、农家书屋图书室受经费来源等困扰,借阅率非常低,绝大部分基层图书室的图书更新少,难以满足社区居民点的文化阅读需求。由于基层图书室多数由社区、乡村镇干部兼管,没有专门的具有专业技术的图书管理人员,无法提供深层次的专业化服务。尤其是购书经费的不足,导致文献资源得不到更新,公众阅读需求無法保障[4]。一些社区居民(或企业)虽自发建立了民间图书室,吸引了不少附近的群众,但因未得到基层政府的关注,无法可持续发展。

2.3 总分馆(点)制尚未形成,缺乏结构型主干服务网络

乐山市公共图书馆现阶段推行的是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体系(市—区县—乡镇/街道(图书室)—社区(社会借阅点)/农家书屋),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总分馆(点)主干服务网络体系,整个服务网络松散而不健全。中心城区市,区两级财政分级管理,且未建立区级图书馆,导致中心城区大部分街道/乡镇图书室、社区(社会借阅点)/农家书屋散漫发展,无法获得上层专业图书机构的协调和指导,无法开展资源共享、资源信息交换。各区县公共图书馆及其辖区乡镇、社区图书室虽形成一定的服务网络,但各自都处在相对独立封闭的网络空间,与市图书馆、区县级图书馆无服务对接关系。

3 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构想

乐山要构建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必须打破现行的“一级政府一个馆”的建设模式,统筹规划,均衡布局,向图书馆总分馆体系转型,形成纵横交叉的双向服务网络,纵向构建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村(农家书屋)四级图书馆服务网络,横向跨系统建立图书馆联盟体系,共享资源、互补优势、服务协同,使乐山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走上覆盖城乡、服务均等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1 确立主体上移的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

长三角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实践、发展,特别是嘉兴模式的形成,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嘉兴市坚持了政府主导的管理体制。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建设、发展、制度顶层设计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实现的。因此,总分馆制建设的领导、推进、保障、管理机制应均由政府主导,政府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中应明确建设主体责任、出台相关政策,建设标准、确保经费来源、制定相应的管理模式。

其次,确立区域内各层级(市、区、县政府)上的政府主导职能,各层级政府应对辖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进行整体规划和推进,然后由基层政府(乡镇/街道政府)具体执行。这一模式是对我国“一级政府建设一所图书馆”体制的突破,即将基层政府(街道/乡镇、社区/村级)图书室的建设主体责任从实际无力承担此责的基层政府(街道/乡镇、社区/村级)上移到市、区县层级政府。市、区县级政府根据基层图书室(街道/乡镇、社区/村级图书室点)建设的整体规划和建设标准,制定具体的执行方案[5]。

3.2 因地制宜构建城乡一体化总分馆(点)服务体系

由政府主导,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均衡布局,建立乐山市中心馆—乐山区县域总馆—街道/乡镇分馆(点)服务体系,并在中心馆、总分馆(点)体系建设中,赋予市中心馆、区域总馆辖区内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权利、责任、义务。

3.2.1 完善辖区内以中心馆内龙头的图书馆网络体系建设

乐山市图书馆应成为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中心馆,主要承担对市域内各区县图书馆的业务指导、人才培养、组织协调、质量评估,网络平台建设;负责整合各层级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立统一的计算机网络平台。

乐山市各区政府应成为市中区级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点)建设的主体,以区图书馆为总馆,承担制定辖区内基层图书馆发展规划和建设标准的工作。市中区级图书馆应承担整合现有基层图书馆文献资源,建立布局合理、均衡的辖区乡镇/街道分馆(点),社区/村级(阅览室、农家书屋)基层服务点的重任。

3.2.2 以区县域为单元,推进区县总分馆(点)建设

在乐山市各区县辖区内,以区县政府为主导,建立4个层级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系统,即总馆、分馆(点)、社会借阅点和流动图书车。在区县地域范围中,由区县图书馆承担总馆功能,对辖区内各个分馆(点)的设施、设备、人员、经费、服务、物资进行统筹规划、管理,并对区域范围内图书馆(室)的图书文献进行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采购。街道/乡镇图书室作为分馆(点),社区/村图书阅览室以及农家书屋作为服务体系的终端,并由县域总馆提供流动书车,设立图书流转制度,来补充总分馆(点)服务半径无法覆盖的地方。

全覆盖的总分馆服务体系需要均衡发展,需要稳定而充足的资金保障。乐山县域辖区乡镇/街道基层公共图书室的发展基础非常薄弱,要建立独立建制的乡镇/街道公共图书馆,必须有固定的馆舍、稳定的购书经费、一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保障图书馆正常运行的经费。因此,在乐山市县域辖区内图书馆总“分馆”设施建设中的分馆建设,应走出“图书馆”独立建制的思维,从图书馆服务功能视角即总分馆制的服务功能视角去统筹、整合、利用现有各级各类阅读设施,对“总分馆制”进行改造与创新,把建设重点放在基层服务“分点”上,即基层图书阅览、借阅服务点上,从而构建城乡均衡发展的图书馆服务体系。

3.3 构建统一的自动化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一卡通借阅

读者用一张借书卡通过网络可以借阅到网内任何一个图书馆的图书,并且通过网络可以将所借图书归还到网内任何一个图书馆。从而实现区域图书馆自动化集群管理服务达到区域全覆盖效果。乐山市应构建以乐山市图书馆为中心馆的自动化集成服务网络系统,中心馆具体负责文献资源的整合和储存,开展馆际之间的协作与协调,与全市7县4区公共图书馆全面联网,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和馆藏文献的通借通还服务。服务网络中市图书馆为网络总馆,各区县图书馆为分馆(分点),读者持有一卡通,可在市区县域内各网络节点图书馆通借通还图书文献。

3.4 建立基层服务点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1)建立图书流转配送中心。为了确保各基层分馆(点)向广大读者提供持续服务,应在市中心馆、区县总馆建立图书配送中心,形成为辖区内基层分馆(点)定期补充更换图书文献资源的长效机制。图书文献资源配送采用流动书车与图书馆传统的送书上门、集体外借等服务方式,通过图书文献资源的流通、交换,实现图书文献资源在区域内的共享。图书配送中心将服务延伸至城乡、社区的每个角落,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覆盖城乡的免费、均等化服务[2]。

(2)在各区县同一辖区内,将中央财政拨付的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经费及地方配套经费,交由区县级图书馆总馆统筹使用,专门用于农家书屋图书文献资源的采购、配送、流转。这样,在经费投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图书资源被盘活,资金使用效益也得到了提高。

3.5 提升基层图书阅览室的服务能力

目前,乐山市域内的基层社区图书阅览点,主要由街道/乡镇级政府或者是社区、村委居委会自主设置,阅览室运行经费部分来源于街道/乡镇辖区财政,部分来源社会赞助,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对于基层社区图书阅览点的建设,我们可以创新思路,多元发展,在政府撥款的同时,建立社会捐助,乡镇/街道社区居民自治管理的长效机制,助推基层图书阅览服务点可持续发展。同时,建议区县政府授权区县级图书馆,并单独划拨经费建立街道/乡镇社区图书室计算机网络管理子系统,对街道/乡镇社区现有图书文献资源进行编目加工,纳入市中心馆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系统,实现全市区县基层图书分点的信息化管理,提升其服务阅读外借能力。各区县总馆定期对基层服务点进行业务指导,建立社区基层图书流转制度,同时通过图书流动服务车,定期更换更新书刊,实现社区图书阅读的均等化服务[6]。

4 结语

构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公众最基本的文化权益,实现总分馆(点)制是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方向。构建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必须以各级政府为主导,以总分馆(点)制建设为主线,以市中心馆集成网络服务系统为载体,以区县级公共图书馆总馆为中心,以城乡基层服务点为终端,在政府引导、中心馆及总馆的指导,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乐山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才能实现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 1 ] 李国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3):4-12.

[ 2 ] 刘颖.构建四位一体模式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探析:以扬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0):15-17.

[ 3 ] 谢晓明.关于加快推进乐山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思考[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3(5):55-58.

[ 4 ] 金武刚.论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构建与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3):42-57.

[ 5 ] 李超平.嘉兴模式的延伸与深化:从总分馆体系到图书馆服务体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12-18.

[ 6 ] 周兰珍,吴建军,侯涤.常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5(3):53-59.

猜你喜欢

乐山市服务体系公共图书馆
多元协同视角下宿迁市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研究
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到“公共心理服务体系”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
快递企业在高校快递服务体系现状及对策分析
乐山市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大连成为首批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