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上市公司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

2017-03-20赵婷

商业经济 2017年3期
关键词:投资管理风险投资上市公司

赵婷

[摘 要] 上市公司作为风险投资的特殊主体,不仅资金量、资金周转量比较大,而且具有更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只有在明确风险投资的特点以及风险投资的潜在风险,综合分析上市公司优势和劣势的基础上,才能为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提供有益的措施。为了加强风险投资管理,上市公司应该注重运用投资杠杆,建立健全风险监控机制,规避代理风险和加强公司内部管理。

[关键词]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投资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30.5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64-02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的迅速推动之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参与到风险投资中来。客观来说,风险投资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兴的投资方式在投资主体、投资内容、收益内容方面都不同于以往的投资。风险投资只有在真正能够满足投资不虚化、投资方式合理化、投资主体理性化、投资预测精准化等条件下才能够达到高收益,仅仅注重风险投资的收益,而不过多关注其潜在的高风险,往往会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上市公司作为风险投资的特殊主体,其特殊之处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上市公司拥有大量的、可以随时调配的资金。上市公司必须满足一定的注册金额才能达到上市的标准,这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基本法律规定所决定的,任何上市公司都必须具有足够的资金予以维持,才能达到上市的目的与目标。其二,上市公司具有更高的抵御风险的能力。换言之,上市公司能够真正抵御无论公司本身还是公司以外的一些风险,这些风险对于其他形式的公司来说(如对于一些非上市公司而言)算比较大的风险,但上市公司一方面资金量、资金周转量比较大;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人才济济,这就造成了上市公司能够以足够的实力来应对市场上的各种风险。综上所述,结合风险投资的基本特点以及上市公司的特点,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有足够的实力与能力进行风险投资。

二、风险投资及风险投资管理概述

(一)风险投资概述

风险投资以其高收益性、高回报率同时伴随着高风险性而在市场各种投资中处于显著位置。风险投资从来不是一种能够稳定收益的投资,投资人要具有比较强的大量的资金承受能力与资金周转能力,这是进行风险投资的前提条件。如果一个风险投资者不具备以上两点要求,就会使风险投资者在遭遇失败时很可能面临着无法“东山再起”的窘境,同时风险投资还要求投资人要具有经济学理论功底,也就是说,风险投资者必须清楚其投资的内容和风险,这是进行风险投资的前提条件。目前来说,风险投资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领域。之所以高新技术领域能够作为风险投资的发源地,一方面是因为高新技术领域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维持运营;另一方面,高新技術领域经常需要投资者“预期投资”才能进行其相关项目的前期规划。换言之,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依赖投资者的真正的资金注入,这是高新技术领域投资的主要特点,其实也是风险投资的重要特征。

(二)风险投资运作概述

风险投资的运作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风险投资项目的选择。对于任何一项风险投资来说,都需要具有比较好的投资眼光,而这种投资眼光依赖于风险投资项目的好与坏。好的投资项目可以让投资者“花最少的钱,受最大的益”;反之,差的投资项目往往就使得投资者“花最多的钱,受最小的益”,二者在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第二,风险投资的风险预测。这是风险投资的关键步骤。虽然任何投资都会有风险,但风险投资则加大了这种风险。也就是说,风险投资的风险更大,这就需要投资者能够找到有实力的风险预估团队,为其投资的风险做好经济学、统计学上的分析,细化其投资风险,真正做到“花最好的钱,办最大的事”。第三,风险投资的战略定位。风险投资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建立在一系列配套的战略之上的,只有步步为营,逐渐积蓄风险投资的力量与能力,才能真正做到风险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投资者需要具有远见的市场洞察力以及厚重的风险投资经验,才能使得风险投资得到战略性部署。

(三)风险投资管理概述

风险投资管理是指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对风险投资的开始阶段、过程阶段、结尾阶段进行合乎市场经验的管理。实际上只有真正立足于风险投资的科学管理才能够使风险投资真正满足市场运营以及投资者收益的过程。在风险投资的开始阶段,风险投资者需要量力而行,既要衡量自己的财力、物力情况,又要正确认识风险投资的风险情况,这些在客观上都需要风险投资做好准备。在风险投资的过程阶段需要投资者能够依据风险投资项目的各方市场变化对于其进行相应的投资准备,依据其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风险预估与风险分析。在风险投资结尾阶段,需要风险投资者能够真正总结此次风险投资的经验与教训,深刻认知风险投资的真正风险与问题,为下一次的风险投资做足准备。

三、上市公司筹资风险成因分析

(一)内因分析

上市公司作为风险投资的主体,是风险投资的风险承担主体。对于上市公司的风险承担必须综合上市公司的能力以及风险投资的形成过程来进行,上市公司内部的风险成因,可以归结为:其一,上市公司的风险预估团队是否健全。在风险投资过程中,尤其是上市公司作为风险投资主体的时候,上市公司会依据其雄厚的经济实力与人力优势进行大量的风险投资,这就需要上市公司必须具备高素质以及高能力的风险预估团队。如果上市公司的风险预估团队不健全,就会影响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能力与风险投资准备基础。其二,上市公司是否进行完善的投资项目市场调研。一项投资能够收益以及收益多少,直接取决于该项目的投资人是否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项目投资人是否依据相应的市场规律以及市场发展变化情况对其投资的项目进行科学的、完善的市场调研是其内部风险投资成因之一。其三,上市公司的负债情况以及股票销售情况。前已述及,上市公司的财力决定了其进行风险投资的前提,上市公司能够进行相应的风险投资则取决于上市公司是否能进行大量资金的运营与经营。从经济学上来说,上市公司的股票销售情况决定了上市公司是否能够扭亏为盈以及受到市场青睐的程度。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上市公司的负债情况以及其股票销售情况决定了其承受风险的潜在能力是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风险成因之一。

(二)外因分析

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风险外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第一,风险投资的项目是否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但凡一个投资项目就应该具备潜在的市场价值。不具备潜在市场价值的投资项目既没有投资的价值,也没有其市场需要的价值。第二,市场的项目价值的变量。任何一个风险投资项目都会具有市场价值的变化过程,这也是风险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一个项目究竟在其市场化运作中贬值了还是升值了,这些都是上市公司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第三、项目本身的市场风险承受力。客观来说,作为风险投资对象的项目本身也具有市场风险,比如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项目,会随着项目开发过程其人员也会有变化,而项目科研人员的变化也意味着其科研实力的变化,这就造成了投资项目本身的市场风险变化。

四、上市公司风险投资运作分析

(一)投资分析是前提

毋庸置疑,投资分析是任何投资者都必须面对的投资前提。对于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来说,需要上市公司做好项目前期的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之前,需要做好对其相应的投资项目进行市场调研与市场分析的准备,这是其进行市场风险投资的必要步骤。另外,上市公司还必须量化本身的投资能力,以自身的投资能力作为其进行风险投资的基础,并能够在风险投资的各个阶段对风险投资项目的市场考察进行持续跟踪。

(二)有效的合同连接

风险投资是建立在对于风险投资进度的各方面的跟踪考察基础上的。随着风险投资项目的逐渐深化需要上市公司能够根据项目的进展情况签订合同。比如,在高新技术领域的风险投资项目会随着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而使项目本身的市场价值逐渐放大,达到其项目市场价值逐渐加大的过程,这时候就需要上市公司对风险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进行合同总结与合同签订,在这个基础上实现风险投资项目的合同连接。合同连接的主要目的依然是获得最大的预期投资利润。

(三)分段投资机制

分段投资机制是为了最大地避免投资风险,使上市公司在投资的各个阶段都能够进行风险投资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进行投资决定与投资战略部署。分段投资机制建立在上述的合同连接过程中,也就是说,在上市公司对每一阶段的项目进展过程中,能够依据项目本身的进展进行合乎项目阶段的投资。只有上市公司在明确投资对象本身的进展情况的基础上,才能为投资项目的具体进展情况进行分析。

(四)有效的管理监控

有效的管理监控是投资者对于投资项目的一项权利。客观来说,任何投资者都有权利对其投资项目进行监控,这是由风险投资的本身的特性决定的,只有在有效的管理监控之下,风险投资者才能够真正知悉项目进展以及市场变化情况,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有效的管理监控才有建立的必要,这是上市公司对于风险投资的基本权利。要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监控,就必须使得上市公司进行外围式的观察,逐渐在分阶段投资以及合同连接过程中对其投资的项目进行具体分析,在具体分析结果上进行有效的管理监控。

五、上市公司加強风险投资管理的措施思考

(一)注重运用投资杠杆

借助于物理学上的基本原理——杠杆原理,经济学上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投资杠杆理论应运而生。投资杠杆指的是,投资者利用自身优势与外在优势,在综合运用上述优势过程中,把其投资的利益最大化,实现投资收益的杠杆式跳跃。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分析风险投资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投资杠杆理论及其内外优势,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二)建立健全风险监控机制

风险投资以其高收益性、高投资性而著称。建立健全其风险监控机制既是对风险投资的要求也是对上市公司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监控机制,有助上市公司因避免投资失败而带来的麻烦,也有助于投资项目本身的正当化,实现上市公司与投资项目的真正融合。同时必须明确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过程中,建立健全其安全风险监控机制可以使上市公司自身的项目风险机制与项目承担风险机制降低,达到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实现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真正目的。这就需要上市公司与投资项目二者充分结合起来,二者共同努力,才能达到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监控机制的目的。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必须把内部的风险预估团队以及风险应对团队建立起来,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的风险预估团队是建立健全风险监控机制的前提条件。风险投资项目本身在整个风险投资过程中,也面临着风险,这就需要风险投资项目自身树立危机意识,不断寻找危机的解决办法与危机应对办法,实现项目顺利进行的同时,达到精准预测项目风险的目的。

(三)规避代理风险

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的过程中,基于其现实需要会寻找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因为,对于一些上市公司而言,不具备风险投资的专业能力,让专业的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投资是一种有益选择。市场上的风险投资公司良莠不齐,专业能力大相径庭,这就使得上市公司对于选择其代理投资的公司过程中,经常感到困惑。风险投资公司的经验越丰富,其能力也就越强,专业素质越高,代理风险越低。反之,亦然。市场上的这些客观情况,需要上市公司必须注意把投资公司的优势以及劣势进行仔细区分,明确投资公司本身的人员组成情况、人员专业素质情况以及其进行风险投资的经验等,这些都是规避代理风险的必要条件。

(四)加强公司内部管理

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意味着上市公司本身具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因为风险投资本身就意味着风险大。应对风险投资的风险,离不开一个高效运作的上市公司高效的市场管理团队,所以上市公司在投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内部管理,融入自身的管理优势,总结自身的投资经验。对上市公司的团队员工进行绩效考核,也就是对上市公司风险投资负责部门进行合理的责任区分,使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团队能够在明确其相应责任的基础上,实现其能力与责任挂钩的发展形势,这有助于加强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管理与运作。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建立一支能够预测市场投资风险、应对风险投资以外的专业团队是加强其内部管理的有效途径。

六、结语

对于上市公司的风险投资而言,必须根据上市公司的具体特点,在综合分析上市公司的优势以及劣势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上市公司风险投资的教训与经验。只有在明确风险投资的特点以及风险投资的潜在风险,综合分析上市公司与风险投资的基础上,才能为上市公司进行风险投资提供有益的措施。

[参 考 文 献]

[1]宋效中,程玮.上市公司风险投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J].会计之友,2014(11):34-38

[2]章悦.创业板上市公司风险投资与关联交易的实证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0-102

[3]张科举.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业绩变动及风险投资的角色[J].商业研究,2016(1):77-82

[责任编辑:高萌]

猜你喜欢

投资管理风险投资上市公司
风险投资企业关系嵌入与投资绩效
中国创业板风险投资退出绩效的实证分析
中国创业板风险投资退出绩效的实证分析
电网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探究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加强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初探
对企业信息科技投资管理的分析
精细管理,提升投资效益创水平
绝对离差风险测度下的多阶段风险投资组合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