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薛暮桥对价值规律理论的探索

2017-03-20郭梦晴

商业经济 2017年3期
关键词:探索

郭梦晴

[摘 要] 价值规律学说在薛暮桥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薛暮桥同志20世纪50年代就担任国家计委副主席,参与了我国前两个五年计划的起草与制定,对于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利与弊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不同时期对于价值规律理论有着不同探索,同时薛暮桥对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的探讨也是从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的认识入手的。价值规律及其作用是其经济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薛暮桥对于价值规律理论的探索体现了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始终坚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不盲目照抄别国经验,根据我国特殊国情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特有规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 薛暮桥;价值规律;探索

[中图分类号] F0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3-0054-03

薛暮桥,1904年10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杰出代表,在2005年获得中国经济学贡献奖。早年随陈翰笙一起从事我国农村经济问题的研究,并担任《中国农村》主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在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从事教学和经济工作,并承担了山东革命根据地的经济领导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薛暮桥直接参与了通货膨胀、调整物价的斗争,参与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国民经济调整的领导工作,开始了对价值规律的研究,创建了新中国最初的统计制度。文革和大跃进时期,不断进行反思和学习,完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前六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断解放思想,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强调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探索中不断前进。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薛暮桥对于价值规律的探索

1952年,斯大林发表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在刚刚成立不久、急于发展经济的新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我国经济界、理论界展开了一次探讨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热潮,这次热潮以探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价值规律为重点。当时理论界、经济界普遍认为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受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支配,与价值规律无关;对资本主义经济起作用的是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私人资本主义和个体经济受价值规律的支配。薛暮桥对此持不同的观点,1953年发表了《价值规律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一文,处在过渡时期的新中国的经济情况与苏联的情况是不同的。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货膨胀、投机活动猖獗,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没有受到限制,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后立刻采取措施使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加强,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逐步受到限制。这是否意味我们不需要价值规律,取消了价值规律的一切作用。薛暮桥具体分析了在不同的经济成分下价值規律的作用:分散的个体农业中,价值规律影响着部分农产品的生产;对于私营工业来讲,除了有些在不同程度上受国家计划支配,其生产一般仍受价值规律调节;大量的小工业和小农业它们几乎是完全由价值规律来调节;国营工业基本上是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调节,但价值规律对其也有一定影响。对于前几种经济受价值规律影响可以简单理解,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已经取得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国营工业还要受到价值规律影响?首先在国营工业中计算成本、规定价格、实行经济核算的时候,需要考虑到价值规律。其次,国营工业所生产的与私营工业所生产的同类产品在流通的过程中需要相同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薛暮桥指出不能因为我们有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制定了国有计划,就抛弃价值规律,凭主观来进行经济建设,这是严重的错误思想。

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薛暮桥对价值规律的认识

这一时期对价值规律的探索主要涉及三个问题:第一、社会主义改造事业已经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国民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其主要部分基本纳入国家计划,价值规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薛暮桥认为在这一时期及以后价值规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主要原因是无论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前,还是改造完成以后,商品生产都是广泛存在着。不管是国营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所生产出来的消费品,都必须通过市场交换,在这一过程深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当然,社会主义国营企业不通过市场的生产不受价值规律的调节,社会主义国营工业的产品,其中属于生产资料的部分将会脱离市场在内部进行分配,属于消费品的部分则以商品的形式送到市场去销售。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仍受价值规律的影响。第二、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与价值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规律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规律所起的调节作用具有很大的自发性,而且不受任何限制,资本主义国家倡导自由,很少有国家对其生产进行调节和控制,因此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带来了很大的破坏性。在社会主义生产中,国家利用价值规律,通过计划经济来调节生产,因此,价值规律的自发性因为受到国家的限制而发挥不了作用。自发性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由于其客观性依然存在,应当给予重视。第三、出现一些新情况,国家计划也应当采取一些新措施。改造完成后,薛暮桥意识到我国经济出现一些问题。首先,由于产品统购包销,不能够自由选择。比如,工业品的品种和花色减少,有些产品出现质量下降的情况,适应不了人们的需求。其次,一些成本相同而质量不同的产品,在市场往往以同样的价格进行销售,这显然与价值规律发生了背离。再者,国家在收购农产品或者手工业品时,有时收购不及时或者收购价格偏低导致减产,使农民和手工业者收入减少还影响市场供应。在这种情况下,薛暮桥提出“我们将有必要和可能更加放手地来利用价值规律,利用它来作为国家计划的补充。”在计划经济下充分利用价值规律。

三、薛暮桥在三年调整及文革时期对于价值规律的探索

这一时期,由于国家在政治上出现一些偏差,我国的经济发展也陷入了困境。薛暮桥同志在这一时期对于价值规律的探索并未停滞不前,这一时期对于价值规律争议较大。首先,薛暮桥提出在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管理中的三种方法:一是国家用直接计划来管理的经济活动,国家计划直接规定了产品的生产、质量、调拨数量、调拨价格,在生产和数量方面,价值规律已不再起调节作用了,但是在调拨价格方面必须利用价值规律。简而言之,用直接计划来管理经济活动不是利用价值规律来调节,价值规律仅仅起到经济核算工具的作用。二是国家用间接计划来管理经济活动,即国家不直接规定生产计划,而是各个国营商业部门按照市场需要,从供销中来加以调节。在流通过程中,可以一定程度上利用价值规律来调节;在生产过程中,价值规律被用来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部分利用价值规律来调节,这个调节不是价值规律自发调节而是国家利用价值规律来调节。三是国家计划管理范围以外的经济活动,即国家对于生产和销售不再管理,主要靠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国家在必要时通过价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次,在这一时期,国家计划于价值规律的关系引起了争论,一种认为,计划规律起作用的地方,价值规律就没什么作用。另一种认为国家计划和价值规律一起起作用。薛暮桥对于这一问题提出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新理解,国民经济在生产过程中要求按比例发展这是客观规律,这一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是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的,而在我国是通过国民经济计划来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的生产和流通,是由国家计划来调节还是价值规律来调节,薛暮桥认为二者可以同时发挥作用,利用价值规律发挥其积极作用。再者关于“等价交换”,社会主义经济存在着许多矛盾,比如国家和个人、国家与企业、两个所有制的矛盾。如何应对这些矛盾,薛暮桥提出“通过商品交换,利用等价交换的原则”来调整矛盾。在1959年经济理论讨论会上,薛暮桥分析了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他认为:“价值规律的作用,就是要求各种产品按照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进行交换。”价值规律的实质内容是等价交换。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薛暮桥对于价值规律的思考

这一时期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解放,特别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思想在理论界有了重大突破。这一时期,薛暮桥不仅仅对过去开始反思,也不断提出新的理论思想。首先,对于旧计划体制的反思。国家采取金华管理的手段统购包销切断了生产与人们需要、市场之间的联系,使生产与需要产生矛盾。企业由于被动实行国家给予的计划,剥夺了企业自主权,使其丧失了活力。因为不了解需求使有些物资供应不足,还有一些出现积压。向农民下达指令而没有考虑当地情况,不能因地制宜打击农民积极性。用行政命令来代替经济管理,只有计划无市场。其次,对于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的认识。这是对旧计划体制反思后的新思考,在现代,商品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市场调节是商品经济的必然要求。由于长期“左”的思潮的影响,人们往往把市场调节认为是资本主义自由化,把市场调节视为社会主义的异己力量。其实市场调节并不是一般的价值规律的调节,之前有部分学者认为市场调节就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其实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通过市场的自由竞争、价格波动、供求变化来实现调节。把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对立起来是不对的,二者并不相斥,完全可以相辅相成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再者,如何利用价值规律来为经济建设服务,过去我们的价格由国家制定,在当时看来国家有可能自觉地利用价值规律来制定价格,但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薛暮桥曾认为社会主义价格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来讲更接近于价值,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在资本主义国家当价格背离价值时,价值规律就会自动调节,缩小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距;社会主义国家的价格是由国家规定的,如果出现价格背离价值的情况,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国家的影响很难自发去调节价格,出现产品积压或者供不应求导致人们生活水平下降乃至影响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这一时期开始反思《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斯大林关于价值规律作用的论述,这一论述造成苏联物价政策的失误,同时也造成了经济上的严重损失。十年文革导致价格混乱,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这使我们用经济方法管理价格遇到困难,因此价格管理办法应当要灵活一些,充分利用价值规律和利用市场,因地制宜。

五、同时期经济学家与薛暮桥关于价值规律理论的讨论

同时期,我国还有很多优秀的经济学家,他们对经济建设同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同薛暮桥就价值规律的观点也有不同的看法,观点的碰撞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就同时期的经济学家孙冶方、于光远对于价值规律的看法简要叙述。孙冶方与薛暮桥就价值规律理论的争论:首先关于价值规律的含义问题,在薛暮桥看来价值规律就是指各种商品的价格必须符合于它的价值,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即价格围绕价值上下运动的规律,当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消失后价值规律将不复存在。孙冶方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两种价值规律,一种是商品价值规律即与薛暮桥观点相同,另一种是产品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消失后,直到共产主义社会,仍然计算各种产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这就是“商品价值规律”与“产品价值规律”的差别。孙冶方同志认为,产品价值规律在共产主义社会将是最重要的经济规律,要重视这种价值规律,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在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否受到限制的问题上,孙冶方同志曾与薛暮桥发生过争论。孙冶方认为,价值规律既然是客观规律,它就不能被限制,说限制价值规律与取消或者改造价值规律是一样的错误。针对这一点,薛暮桥指出是自己表达有误,薛暮桥所指的限制价值规律本意是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受到限制,因为略去这几个字而引起误解。孙冶方提出:“价值规律在没有自由市场或者自由市场受约束的条件下,它变的不灵敏了,可是它存在着。因此,我们更应重视它,通过计算它、发现它、尊重它,并进一步掌握它,使它为我们服务;要不然它将比惩治资本家更残酷地来惩罚我们。”这与薛暮桥所提出的我们要有意识的利用价值规律并无实质上的差别。于光远与薛暮桥就价值规律理论观点差异:就价格与价值来讲。薛暮桥认为凡是用于交换的产品它们的价格都要以价值为依据,还特别强调社会主义国家的国营企业用来互相交换的产品的价格要用基本符合社会必要劳动的价格。于光远同志认为这些观点从理论或实际工作中来看都是有好处的,但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价格以价值为基础,实际生活中,价格高于价值或低于价值,甚至价格与价值出现一定程度的背离这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要使二者完全符合是有一定的难度。再者关于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两位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薛暮桥认为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只有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受到了国家计划的影响,但是还是起作用。这些观点于光远同志是同意的,只是薛暮桥同志提到了“价值规律的自发作用冲击着我们的国家计划”这一点于光远持有不同的观点,在他看来,社会主义社会里不能脱离社会内部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来谈对国家计划的冲击,更不能简单的把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看成这种冲击力量,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要把利用价值规律对国家计划起破坏作用的社会根源找出来,而不是抽象的认定价值规律对国家计划有冲击作用。

薛暮桥对于价值规律理论的探索体现了薛暮桥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始终坚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不盲目照抄别国经验,根据我国特殊国情揭示了经济发展的特有规律,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和研究使薛暮桥具备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高度洞察力和预见性,薛暮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从我国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对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关系展开丰富谈论,表明薛暮桥开始了商品经济的价值探索使他成为能对我国经济建设实践提出不同的意见。

[参 考 文 献]

[1]薛暮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46

[2]薛暮桥.薛暮桥经济文选[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3]杨欢进.薛暮桥经济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115-119

[4]薛暮桥.对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问题的一些意见[J].经济研究,1959(1)

[5]容可.薛暮桥同志谈他和孙冶方同志对价值规律认识的异同[J].江苏通讯社,1983(10)

[6]王拴乾.试论薛暮桥价值规律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特点和研究方法[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0(6)

[責任编辑:王凤娟]

猜你喜欢

探索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在“自然”课堂中探索幼儿教育新途径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面向小学课堂教学的智能闯关游戏设计思路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输变电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探索研究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近十年武侠电影主题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