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省农业血防“十二五”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2017-03-20田慧云周煜崔勇谢军

湖北畜牧兽医 2016年10期
关键词:血吸虫病防控策略十二五

田慧云+周煜+崔勇+谢军

摘要:回顾了“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农业血防工作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分析了湖北省农业血防工作的实践经验和工作特色,对“十三五”期间湖北省进一步开展农业血防工作提出了发展思路,即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农业血防工作的防治目标、防治原则和防控策略。

关键词:农业;血吸虫病;防控策略;湖北省

中图分类号:S855.9+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54-04

血吸虫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血防工作一直是湖北关系民生“天大的事”之一。2008年省委、省政府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十年送瘟神”三步走的总体部署,疫区各地和相关部门密切协作、联防联控,广大群众积极支持、主动参与,血防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进入“十二五”以后,全省大力实施阻断传播途径和传染源控制并重的综合防治策略,强力推进“淘汰耕牛、以机代牛”以及“整县推进、综合治理”工作,全省血吸虫病疫情显著下降,血防工作不断深化。

1 “十二五”湖北农业血防工作情况

“十二五”期间,湖北省血防工作紧紧围绕“抓巩固、促达标”的总体目标,以控制传染源为重点,以流域治理为主线,以“整县推进、综合治理”为手段,组织开展八大血防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家畜管理、洲滩开发利用的新机制,巩固传染源控制成果,夯实血防达标升级基础。继2008年全省达到疫情控制标准,实现“十年送瘟神”的第一步目标以后,2013年全省又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顺利完成了“十年送瘟神”的第二步目标,提前两年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阶段性防治任务。2014年全省启动了传播阻断达标升级行动,为2018年湖北省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2015年,湖北省血吸虫病疫情进一步下降,全省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为0.09%,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为0,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91.89%和100%。全省现有钉螺面积6.85亿m2,比2010年减少了8 171.76万m2。连续6年未发现本地感染的急性血吸虫病病例,新增12个县(市、区)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

1.1 领导重视,经费保障,政策支持

一是各级政府把血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实行目标责任管理。采取中央、省、市、县共同筹资的办法,把血防经费列入预算,逐步增加防治投入[2]。“十二五”期间,全省农业血防经费投入共计2.45亿元,其中,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经费投入2.28亿元、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和预防补助经费投入0.17 亿元。二是湖北省血防工作结合国家农业机械化推广项目,对疫区农户购置小型农机给予购机总额50%的补贴。同时,省财政按淘汰1头耕牛补助1 200元的标准,累计安排淘汰耕牛专项资金1.77亿元,调动了疫区农户“以机代牛”的积极性。在整体推进“淘汰耕牛、以机代牛”的疫区,当年人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均明显下降。三是农业部主要领导、农业部血咨委专家曾多次深入湖北省重疫区调研血防工作,在项目安排、技术指导、血防科研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推动了省部联动机制和工作规范化建设。同时,省农业厅组织农业血防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对联系点仙桃市、监利县开展多次调研,挂点领导将联系点作为实施血防策略、推行血防措施的现场;挂点专家将联系点作为执行技术规范、开展现场试验的基地,有效推动了全省血防联系点工作。

1.2 综合治理,科学防控,成效显著

1.2.1 人畜同步,开展易感家畜的监测和预防性投药 湖北省始终把家畜的监测和预防性投药工作作为农业血防的基础和重点。农业与卫生两部门多年来相互促进、密切配合,充分发挥部门专业优势,建立了部门间和区域间的联防协作关系,使家畜血吸虫病的监测工作与卫生部门保持同步。每年4~6月、8~10月间,全省各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精心组织、科学安排,对63个血防疫区5 455个流行村的易感家畜(牛、羊)进行监测,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开展查病,血检出的阳性畜再采取粪便毛蚴孵化法[3](一粪三检)检测确诊。同时,对血防重点地区和敏感地区的易感家畜进行预防性投药(吡喹酮),消除潜在的感染隐患,提高易感家畜對血吸虫的抵抗力[4]。自2011年以来,湖北省累计监测牛75.38万头次、羊44.95万只次,查出阳性牛1 637头、羊147只,完成预防性投药牛49.43万头次、羊28.69万只次,每年均超额完成了省政府血防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全省家畜血吸虫病感染率已连续2年零病例报告(表1、图1)。

1.2.2 依法防治,严禁有螺洲滩放牧并探索长效机制 根据国家和《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规定,湖北省自2006年颁布实施《关于禁止在有钉螺地带放牧的通告》以来,全省有31个县(市、区)政府印发了洲滩禁牧文件,安排经费约213万元,张贴禁牧通告5万余份,树立禁牧警示牌1 898块,落实禁牧巡查人员759人,禁牧面积达12 728万m2,禁牧工作取得良好效果,基本做到了禁牧区内无家畜放牧现象,洲滩放牧现象有所遏制。同时,湖北省积极探索建立洲滩禁牧长效机制,正确引导农民改变养殖模式,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水禽等替代养殖。“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疫区从减少耕牛传染源入手,通过水禽养殖小区建设,替代养殖规模达5 912万羽,圈养家畜10.46万头次,把洲滩禁牧与发展畜牧生产有机结合,既有效控制了易感动物,又促进了农民增收。

1.2.3 协调推进,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稳步实施 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不仅是保障疫区群众身体健康与安全的迫切需要,更是推进疫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手段。自湖北省实施农业血防综合治理项目以来,有力地促进了全省家畜传染源的控制、压缩了有螺面积,净化了江湖洲滩,减少了人畜感染血吸虫病的机会,并且有助于减少药物灭螺导致的环境污染,改善了项目区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及人居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效并举。

湖北省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努力从源头上做好传染源控制工作。一是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利用马铃薯生产示范与推广、玉米产业发展等项目,在血吸虫疫区改水田为旱地,鼓励农民种植玉米、马铃薯等旱粮,累计种植面积达3.33亿m2,既防治了血吸虫病,又促进了农民增收。二是推进养殖业结构调整。结合湖北省新农村建设工作,以精养鱼池改造为依托,在全省血防疫区先后改造老旧、易感鱼池2.67亿m2。同时,每年选择3~5个县开展重疫区养青灭螺试点示范工作,重点推广青鱼专养、套养技术,实现灭螺与增加渔民收入两不误。三是推进“以机代牛、淘汰耕牛”。结合国家和湖北省强农惠农政策,在项目安排及农机具购置补贴上向血防重疫区倾斜。近几年,湖北省累计淘汰耕(病)牛146 755头,购置各类农业机械213 470台(套),机耕水平已达到80%以上,全省无耕牛乡镇已达到100个。四是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沼气建设是血吸虫病疫区无害化处理人畜粪便、阻断血吸虫病传染源综合治理工程的重点项目。全省农村清洁能源入户工程在血吸虫病疫区安排户用沼气11.84万户,小型户用沼气工程544处,大型29处,乡村网点94个,推广节能产品2.90万台,进一步改善了湖北省疫区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五是推进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建设。通过综合治理,促进了农业血防由治标向治本转变,由消耗型向经济效益型转变。截至2015年底,2010-2014年度项目建设内容大部分已完成,其余项目正顺利组织实施中。全省共计实施家畜圈养39 637头,水改旱6 976.82万m2,改造易感鱼池1 389.67万m2,替代养殖8 000 m2,购置仪器设备768台(套)。

1.2.4 夯实基层,创新成果促农业血防科学发展 强化机构队伍建设,充实基层血防力量,是保障当前农业血防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的必要条件。湖北省通过采取分级培训、以会代训、以老带新等多种形式,开展理论学习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市、县、乡三级动物血防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了防治水平,稳定了基层血防队伍,先后培训专业技术人员达500人次。2011年,湖北省参与由农业部牵头的“家畜日本血吸虫病控制技术”课题,研究试点传染源控制新技术、传染源管理、水改旱、家畜圈养、养鱼灭螺等技术,该课题获农业部颁发的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2014年,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被省政府授予“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2 “十三五”湖北农业血防工作展望

“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农业血防工作将继续实施行之有效的“4+2”工程(“4”是指直接针对控制传染源的四项核心工程,包括家畜圈养工程、养殖结构调整工程、粪便无害化处理工程、家畜血吸虫病防疫工程;“2”是指血防工作的两项辅助工程,包括农业综合灭螺工程和农业血防能力建设工程),采取有效的农业综合防治措施,减少钉螺面积,降低感染风险,保护疫区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疫区经济发展。

2.1 总体目标

按照“十年送瘟神”战略部署,湖北省血防攻坚的总体目标是:以控制畜源性传染源为主,贯彻“巩固清净区、突破轻疫区、压缩重疫区”的防治策略,全省在2018年底要达到国家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基本消除血吸虫病的危害,27个传播控制县(市、区)在2018年前分期分批逐步实现传播阻断标准,其他36个传播阻断县(市、区)在巩固防治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向消除标准迈进。

2.2 防治原则

当前,湖北省距离实现“十年送瘟神”第三步目标只剩下三年不到的时间,血防工作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全省上下正抢抓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树立“科学防治、依法防治”的现代血防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分类指导、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的原则,与已纳入规划的农业、水利、林业、卫生等项目相结合,因时因地制宜地采取综合防治措施[5],逐步从根本上控制血吸虫病的流行。

2.3 防控策略

2.3.1 全力开展疫区家畜血防基础性工作 家畜血吸虫病监测和预防是农业血防工作中最基础性的工作,对于阻断血吸虫病流行尤为重要。“十三五”期间,湖北省家畜血防工作继续按照“轻疫区巩固监测,重疫区强化查治”的原则,对达到传播控制标准地区的家畜(主要是牛羊),在每年5~7月进行1次普查,秋季进行1次预防性投药;对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地区,进行重点畜群的监测,淘汰阳性畜[6]。同时,为了及时掌握全省血吸虫病的流行动态、趋势及影响因素,选址在8个县(市)设立省级动物血吸虫病固定监测点,拟透过监测点的工作反映全省动物血吸虫病的流行状况、防治效果及存在问题,以利于及时总结经验,调整防治对策[7]。

2.3.2 全面做好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工作 一是要突出治理重点疫区。对照《湖北省血吸虫病综合治理规划重点村名单(2014~2018年)》,以2 113个综合治理重點村和疫情反弹风险较高的环境为重点,有选择性地采取淘汰耕牛、以机代牛、替代养殖、建沼气池、洲滩禁牧、环境改造等措施,制定和完善针对性强、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并能精准落实到村、到点,以便获得最大防治效果。二是要突出抓好关键环节。围绕“水改旱”、“机代牛”和“野转家”等关键环节,落实好控制传染源和阻断传播途径措施。坚持把血防工作与现代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项目整合和资金捆绑使用。凡是在疫区实施并能与血防工作相结合的项目,建议优先考虑血防工作的需要,重点向以机代牛地区倾斜,彻底改造钉螺孳生环境和易感环境,阻断血吸虫病传播途径。

2.3.3 依法实施血吸虫病农业综合治理项目

(1)调整血防疫区家畜养殖结构。血吸虫病是哺乳动物群体病,是动物源性传染病。由于禽类是卵生动物,不感染血吸虫病,且发展禽类在血防疫区也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湖北省部分疫区在养鱼灭螺的基础上进行鱼鸭混养,利用鸭的食螺习惯,减少钉螺密度,达到灭螺的目的。“十三五”期间,各地应结合实际继续发展血防区非易感动物家禽,国家计划在湖北省建禽舍300多万平方米。

(2)调整血防疫区作物种植结构。实践证明,通过种植习惯的改变,既扩大了饲料资源,为舍饲养牛提供了充足的饲草饲料,又将部分农田由水田作物(水稻)改变为旱田作物(玉米、棉花),结合改造有螺沟渠,改变了钉螺的孳生环境,切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8],还能获得较多的经济效益,达到治虫、治穷、致富的目的。国家计划对湖北省现有钉螺分布的低产水田和江湖洲滩实施水改旱或水旱轮作约2.35亿m2。

(3)血防疫区低洼地改精养鱼池。根据钉螺怕久淹的特性,在低洼有螺地带开挖精养鱼池可以达到消灭钉螺的目的,是农业工程灭螺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疫区生产、生活环境,减少人畜疫水接触机会和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9]。国家计划在湖北省有钉螺分布的低洼潮湿地带(非基本农田)实施挖鱼池约1亿m2。

(4)家畜血防监测预警体系建设。针对当前湖北省血吸虫病呈低度流行的态势,建立一个敏感而高效的监测预警体系,对有效控制血吸虫病疫情尤为重要[10-12]。各地要加强血吸虫病的监测预警工作,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疫情监测的敏感性与预警工作的时效性,充分发挥监测预警体系对防控工作的指导作用[13-16]。国家计划在湖北省建设11个县级家畜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网点、建设49个家畜血吸虫病防控信息管理平台,实行数据的网络和信息化管理。同时,各地要不断提高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置能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为疫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17]。

2.3.4 深入开展血防业务培训和健康教育 加强对各级农业血防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普及防治知识,特别是关于监测预警、防治技术、应急反应能力等培训,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处理疫情的快速反应力。同时,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组织,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血防常识,帮助流行区群众树立血防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在易感地带设立警示牌等标志,在中小学校开设血防课程,利用网络、电视、报刊、宣传材料和知识竞赛等形式,广泛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的健康教育活动。

阻断血吸虫病传播,事关农业健康发展和群众生命安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血防工作会议精神,履行好将“瘟神”扫进历史的神圣职责,扎实工作,全力打好湖北省血吸虫病攻坚战,让荆楚大地水土清净、百姓安宁。

参考文献:

[1] 王功民,马世春.兽医公共卫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05-106.

[2] 阳爱国,毛光琼,郭 莉,等.四川动物血防工作回顾与展望[J].四川畜牧兽医,2012(6).8-9

[3] 徐百万,林矫矫.农业综合治理防控血吸虫病技术导则[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任雪枫,包新奇,高 升.江苏省血吸虫病家畜传染源控制实践与成效[J].江苏农业科学,201l,39(2):339-340.

[5] 樊茂华.对湖北省农业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工作的思考[J].湖北畜牧兽医,2007(5):13.

[6] 池丽娟,马世春.家畜日本血吸虫病的防控对策[J].中国畜牧业,2013(11):44-45.

[7] 王小红,邹 慧,尹小健,等.开展动物血防纵向观测点工作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8(4):57-59.

[8] 左 新,赵恩科,谢雪山,等. 实施农业血防四个突破,走效益型血防之路[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2005(4):31-32.

[9] 刘恩勇.湖区血吸虫病控制中农业措施的效果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02(6):110-112,117.

[10] MALONE J B,YANG G J,LEONARDO L,et al. Implementing a geospatial health data infrastructure for control of Asian schistosomiasi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Philippines[J].Adv Parasitol,2010,73:71-100.

[11] ZHOU X N, BERGQUIST R, LEONARDO L, et al.Schistosomiasis japonica control and research needs[J]. Adv Parasitol,2010,72:145-178.

[12] 周晓农. 我国血吸虫病的监测与预警[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9(5):341-345.

[13] 張利娟,朱 蓉,汪天平,等. 2009年全国血吸虫病疫情预警分析报告[J].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9(5):350-352.

[14] 梁幼生,孙乐平,戴建荣,等.江苏省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Ⅰ水体感染性监测预警指标及方法的构建[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9(5):363-367.

[15] 孙乐平,戴建荣,洪青标,等.江苏省血吸虫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究Ⅲ长江水域血吸虫感染性的时空分布[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0(5):446-451.

[16] ZHOU X N, WAYLING S, BERGQUIST R. Concepts in research capabilities strengthening positive experiences of network approaches by TDR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Eastern Asia[J]. Adv Parasitol,2010,73:1-19.

[17] 魏向阳,史本宏,佟树平,等. 大理州家畜血防工作现状和“十二五”防治对策及措施[J]. 云南畜牧兽医,2011(2):36-38.

猜你喜欢

血吸虫病防控策略十二五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送瘟神》背后的新中国首场“战疫”
血吸虫病是什么,防护措施有哪些?
血吸虫病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对策
论“破窗理论”及其在环境犯罪防控中的应用
采用BT投融资模式建设的法律风险分析及防控策略浅议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发生机制与防控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