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技术时代与学校美术教育变革

2017-03-18周志远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教育创新技术

周志远

摘 要:科技的发展为学校美术教育带来的生机和活力,为学校美术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使技术与艺术有了新的结合点。科技在对学校美术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学校制度和课程的性质、教师素质的转变、多元化的学习模式、智能的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科技推动教育的变革,学校美术教育应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

关键词:后技术时代;技术;学校变革;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205-02

一、后技术时代与社会的变革

(一)后技术时代的概述

“后技术”一词是对“后现代”一词的借用,意指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技术发生重大变革,通过科技手段达到人们想要的预期结果。因此,后技术时代是比技术时代更进一步的时代。

技术的发展是近代以来西方侵略者殖民扩张的产物,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西方侵略者需要不断的加大商品的输出,然而传统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速度不能满足不断增加的产量,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就诞生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19世纪的世界发生重大变化,机器的广泛运用大大加速了产品生产的速度,然而设计师审美能力有限又造成了设计水准急剧下降。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标志,产生了各种新的发明和新的技术,并且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这次工业革命为20世纪的人们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物质得到满足的人们开始享受艺术带来的精神需求。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信息化為标志,给人类社会带来全方位的冲击,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反映在“如何培养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高素质、高智商、高情感的人才。”

(二)新技术的涌现

随着国家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了资源和教学效率的有效配置,促进了教育公平,这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教育方式呈现多样化,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近年来数字媒体也开始流行起来,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媒体自主学习,使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复制技术的出现让更多人能克服美术技法的难题而参与到美术学习。复制技术为实现美术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技术对教育改革具体表现在:信息技术改变了教学的环境,颠覆了学校为中心或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教育的整体变革奠定了物质基础:数字媒体技术打开了师生的视野,有利于信息选择的多样化和选择的随意性,提高师生整体认知水平:复制技术改变了美术学习技法不熟而失去兴趣的尴尬,学生在复制的画上随意涂抹享受美术学习带来的快乐。

信息技术也使教室变得智能化。传统的美术教室,几张画板和几个画架,就构成了教室的全部。学生在教室里通过临摹和写生来提高美术技法,这偏离了艺术和人类最高的审美和价值准则。智能化教室,不仅具有传统教室的功能,还体现在技术对教室的改变,既利用网络让不同的艺术大师给同学们上课,开拓视野激发艺术思维。还使用电子书包既WIFI网络全部覆盖,学生不需要带着厚厚的画册或草稿来画室,只需要轻轻点击手中的平板电脑,所需要的资料全部呈现在眼前。翻转式课堂是智能教室又一特点,翻转课堂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师生间有了更多讨论的时间,更好的实现因材施教。教师不在是圣人,而是学生身边的教练,引领着学生继续探索求知的道路。科技改变了教育,学校美术教育又该如何去面对这样的挑战呢?

二、学校美术教育如何应对后技术时代的挑战

(一)转变学校制度和课程性质

2010年,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等重要教育理念,这对学校的美育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传统的学校教育制度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迫切要求学校制定出新的培养观念。学校美术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他们审美需求并提供个性展示的机会,由重视知识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学校美术教育要体现育人的特征,培养学生对艺术形式的感受和体验能力,通过美育陶冶情操,塑造健全人格,使身心达到自由超越;再次,学校美育以感知和体验为基础,鼓励人人都参与美术活动,体验多学科知识和材料的综合应用,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最后,以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目标,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用人类文明的成果哺育青少年,这是学校的责任。

学校的美术课程也要适应新时代学生的心理需求。他们思维活跃、求异心理强,老旧的教育方式对这些学生已经提不起兴趣。需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新的课程资源可以就地取材,根据当地的人文和自然资源特点、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开展艺术教育,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实现个性化的艺术学习。有了个性化的学习,学生的思想就能得到最大的升华,就能够最大限度地开发创造力,创造力的发展又需要一种宽松的环境,允许大胆的尝试不同工具材料和技法的应用,允许思维差异的存在,培养每个人独特的创作风格:其次,美术课程提倡一种沟通和对话,在师生对话中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探究学习的方式,找到问题线索并收集相关素材,解决学习中的相关问题,传承优秀文化;最后,强调美术学习的过程。学校美术并不是把人人都培养成艺术家,而是在美术学习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人人都参与进来,提高动手动脑的能力;采用复制技术,让美术技法不在成为学习美术的阻碍,人人都可以是美术家,促进了美术的普及,提高普通人的艺术修养。

(二)转变教师的素质

美术教师处在教学的最前沿,必须掌握最新的教育技术。新技术能够了解最新的教育动向,把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新的技术手段能促进学生学习成效与能力发展,新技术能够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多种教学活动,新的科技手段能有效指导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新材料的运用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新时代教师必须具备这样的技能。

1.借助技术开发新的教育资源。社会的高速发展,课程的更新速度必须跟上时代步伐,鼓励教师自主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美术发展的必然选择。美术教师可以借助摄像技术,拍摄学生美术活动的录像并通过学校广播台滚动播放,全校师生不仅可以欣赏美术作品,还了解作品诞生的过程;也可以使用新材料去制作二维或三维艺术作品,例如传授竹编、刺绣、蜡染等工艺,把学生作品挂在校园的角落里或橱窗里,不仅美化了校园,还激发了美术学习的兴趣,达到传承文化的目的:教师之间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整理和收集资料,交流教学心得,展示教学成果,以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2.美术教师对新媒体使用能力。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继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之后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新媒体的使用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提供了方便的技术支持,改变了传统课堂的互动方式,为建立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奠定了基础。掌握新媒体技术对于教师自身也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对教学过程自我反思,遇到教学问题时向同行求助,实现了随时随地可以相互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模式

1.技术改变了学习方式。技术的涌入使传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转变,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开始自主学习,有了自己的学习计划,能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由于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就有了合作学习,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和审美的过程。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就可以从学习或生活中选择研究主题,围绕着主题,大胆的提出假设,在美术理论的指导下,小组合作收集素材,运用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形成解释,共同解决学习问题,这就形成了探究学习。

2.技术改变了学习场所。传统的学习场所固定在学校和教室,教师也是固定的人员,这使得学生视野比较狭隘。然而采用互联技术使网上学习成为可能,不在局限于教室,学生可以随时与不同老师在网上互动交流,感受不同老师上课的风格,吸取其他老师对问题的看法,有利于学生体会多样化思维方式。

3.技术改变了学习时间。由于数字化媒体、平板电脑、手机等工具的普及,在地铁上、公交上、家中,只要打开这些新媒体工具,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学习,改变了学习只能是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可能,在任何地方都有学习的机会。处处是学习之地,人人都是学习之人,这加速了知识的快速传播,提高了全民族的文化知识水平。

4.技术改变了教材的特性。过去的教材多是以纸质形式出现,这不利于环保。而科技的高速发展使电子书,网络教材开始流行。纸质教材浪费资源且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电子书和网络教材既环保又便于携带,它容量大使用方便,一个硬盘可以装数以千计的电子文件,只要轻轻一点,想要看到的内容立刻出现在眼前,再也不需要背上重重的书包了,这对建立智能化教室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四)建设智能的评价体系

1.建立电子档案袋,注重纵向评价。相机和数字媒体的普及,使美术教师可以使用拍照和扫描的方式为每个学生建立电子档案袋。建立电子档案袋是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树立起美术学习的信心。电子档案袋可以让学生随时翻看自己的美术作品,找到不足之处方便改正。这对于关注学生纵向发展,让每个学生有兴趣参与到美术学习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2.建立量与质的共同评价。美术学习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量化评价不足以呈现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的丰富内涵,质性评价也无法鉴别出美术学习成果的优劣。若细化量化评价标准并赋予相应的分值,在结合评语、等级这样更能丰富的表现出美术学习的内涵。

3.评价注重过程与结果。过去的美术活动更多的关注美术结果,而现在美术学习即关注过程也关注结果。过程性评价能够使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教学的问题,调整教学方式,对学生而言可以对知识进行强化,获得持久的学习动力。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是一种全面性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领悟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4.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后技术时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也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支撑。科技与审美相结合才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出路。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智育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审美的需求。美育是培养人艺术地掌握世界,按照美的规律去认识和创造世界的一种教育,一个经历了审美教育的人能够通过美获得知识和意志的训练,具有智慧、爱心和创造力,达到自身的觉悟和新生。

三、结语

总之,新技术为美术学科的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要充分认识它特有的优势,利用这种优势对美术学科进行深刻的变革,推动美术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新技术促进了美术学习的多样化,使每个不同差异的个体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激发了美术学习的兴趣,为基础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奠定新的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廷信.試析后技术时代的艺术[J].文学艺术研究,2011(03).

[2]齐皓.第三次工业革命与艺术教育变革[M].江西美术出版社,2014.

[3]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编写组.技术改变课堂[J].教育传播与技术,2014(09).

[4]柳红波.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学校美术教育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09).

[5]翁震宇.美术教育概论[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教育创新技术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知识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