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品德与社会》的高效课堂

2017-03-18陈海强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品德创设

陈海强

余文森老师写的《课堂教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对于学生,如果学生投入的学习,活泼、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生命的满足,那学生对你的课就产生了期待,就达到了课堂的有效性。”除了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掌握教师所教知识。

一、提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

相对于单纯的知识传授而言,思想教育更有其复杂性。所谓“言传身教”,这对担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人品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东西都取代不了的。其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主要源泉。这就要求教师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修养,从而让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

作为一名《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吸取新知识,研究新问题,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致力于本学科的教研改革,并且将最新的理论成果运用到教学中去。课堂教学中,老师积极有效的引导,是确保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教师素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令教师在课堂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上尽情挥洒智慧,展现创造力,创设高效课堂。

二、精心备课

是否备好课,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思品课教师首先要深入研究小学徳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实施途径和教育原则,这是搞好《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前提.与此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而且要活用教材。当然,光靠书本提供的素材和内容,往往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是那么如意圆满,必须通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悉心研究教法,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后才能将课堂教学有效性充分展示出来,通过教师精心的教学过程达成对学生最大的教育成效,使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作为教师只有在深入领会课程标准、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精心备好课,才能灵活驾驭课堂,才能生成更多的精彩,创设高效课堂!

三、寓情于教,激趣乐学

人的情感往往受情景气氛渲染,特别是孩子们,它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一定的氛围下产生,触景生情。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创设与教学内容想适应的具有激发道德情感的教学情境,以境生情,以情激趣,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进入角色,产生情感体验。把课本中的图片制成多媒体课件,适用图像,再现情境,使内容具体形象,例如,《马路不是游戏场》,通过介绍交通事故在社会中的频繁现象,引导学生观看一组,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交通事故的图片,在指名同学以小记者的方式报道一组安全隐患的资料,以当时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会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动情中明理,明理中促行。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幻灯、影音、图片等来创设有趣生动的情境,化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使学生学习热情与情境产生共鸣。同样是这一课的教学,在新课伊始,借助现在教育技术手段,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欣赏一首名为《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的優酷视频,感人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事故的现场,十三岁女孩的悲惨遭遇,让每个学生都留下了伤心的泪水,从而感受到交通规则的重要性。遵守交通规则,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份安宁与和谐。

因此,寓情于教,给学生一个情感体验的机会,就能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学习,在情感体验中思考,在情感体验中表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高效课堂。

四、与实践结合,在活动中成长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生活,贴近生活。我在设计《我是一个消费者》这一课时,让孩子们四人分成一小组,让他们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做出了生活中各种用品,为了检验同学们的商品,也为了让学生进一步领会大人们买卖商品时的情境,我组织学生开展了班级商品订购会。这样,孩子们在模拟生活场景中就感受到了服务人员工作的辛苦,家长们买卖商品时的讨价还价的原因,还明白了商业活动必须有的道德规则。品德与社会的文本就是来源于生活,教学设计也要来源于生活。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品德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论茶的君子品德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