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堂自主学习的几个误区

2017-03-18吴醒坚

师道·教研 2017年2期
关键词:组员自学误区

吴醒坚

随着信息技术课堂改革的深入,广大信息技术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堂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希望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同时也让信息技术课堂看起来更加的热闹。可是这种热闹却没有使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什么,却落下了一大批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既没有锻炼他们自主学习能力,也没有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成为热闹的门外汉。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发现一些自主学习误区,并结合现象提出一些解决思路或方法。

误区一:使用自学网站就是自主学习

目前,制作自学网站工具很多,信息技术教师为了突显学生的自主学习,通常会制作一个含微视频学习、目标练习、展示评价于一身的自主学习网站。看着生动、华丽的自学网站着实让老师的专业得到彰显。看着学生在那东点点西点点,热热闹闹地,老师也沾沾自喜——瞧,我让学生自主学习了,他们就是这样通过点击我的学习网站,自己学会了本课知识。

确实,有部分学生通过自学网站的引导,是基本掌握了本课要领。但笔者也清醒地看到还有一大半学生是在那里无所适从地乱点,正如广东一句谚语“老鼠拉龟——无处下口”。由于此时大多学生都在各自忙乎,教师的个别辅导范围有限,大部分学生根本无法按老师的要求自主完成学习。虽然老师也会安排一些学生或自己对新知识操作步骤进行讲解。通常时间很有限,基本的操作还没有学会,又要被老师赶着匆匆忙忙地进入制作展示环节……就这样,这帮在“自主学习”幌子下的学生被日积月累地彻底地失去了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应对策略:一是应该要对学生有清晰、目的性强的要求,容易使学生受到任务的驱动,明白该干什么,学什么,甚至是怎么学,从而自主投入学习。二是在关键视频或页面建议加上最短阅读时间限制,并有清晰的导向栏,最短阅读时间限制是为了避免学生随便翻阅,培养学生认真细致阅读分析的习惯——这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学生在使用自学网站时都会不自觉地出现随便乱翻的现象,在每个页面中放上清晰的导向栏,指引学生根据自主需要找到相应的学习内容。三是自学视频(或自学图文)一定要精心设计,做到精准、短小,让学生一看就明白:自学视频要突出关键,在重点步骤配有相应的文字介绍就更好。四是要有经验小结页面,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后,写一点感受的习惯:每次的学习,均会有一定的学习感受或经验累计。培养学生写一点小感受,其实就是自我反思。

误区二:有小组合作就是自主学习

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小组合作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很普遍。一般情况下,老师们都会安排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分享。在学习新知时,更是利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提高学习效率之余,更突显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确实,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部分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学习的效果也比较明显。但笔者也留意到:由于信息技术教材在操作步骤的表述上有一定的跳跃性。相当一部分小组同学可能由于能力比较弱(或其他原因)没有真正地开展小组合作,这部分学生就会变成一群无聊的嗷嗷待哺的雏鸟——习惯性地在等待着老师或优秀组员的讲解。使小组合作变成个人表演秀,达不到预想的学习效果。

应对策略:小组合作有着严格的组织架构和分工。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小组合作时,更应该注重小组的建构,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习惯。不过就算有严密的小组结构,有良好的小组合作习惯,没有良好的小组合作策略也不会真正达到自主学习的效果。下面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两个小组合作的组合策略。一是在小组合作讨论前,增加以小组长为首的阅读分享环节:让每个学生都养成静心看书的习惯。任何讨论都应该建立在一定知识基础上,信息技术学科也不例外。阅读课程教材就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基础,使学生的讨论成为有源之水。閱读分享的同时也解决了信息技术教材中可能出现的步骤跳跃的问题。二是充分利用小组长或优秀组员的作用,组成互帮小分队,运用好评价激励机制:允许跨组进行个别指导,得到帮助的同学须为提供帮助的同学点赞。点赞越多的组员将给予一定的奖励。使施助者得到肯定,更主动、自主学习更多知识。受助者既学到知识技能,同时又受到榜样的激励,也会积极投身于自主学习之中。

责任编辑韦英哲

猜你喜欢

组员自学误区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冬季洗澡的误区
小组落幕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