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毕加索纸拼贴作品之美

2017-03-18方银芬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艺术形式

方银芬

摘 要:毕加索的综合立体主义作品——纸拼贴开启了拼贴艺术的大门,纸材料从此开始被作为绘画元素广泛运用于现当代绘画,使拼贴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形式有了传统绘画中没有的表现力。纸拼贴作品的特点明显,画面中造型简化,形象抽象,重构画面空间,在色彩方面层次丰富,画面协调。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纸拼贴艺术的文化性和当代性使其依然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

关键词:综合立体主义;纸拼贴;艺术形式

中图分类号:J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06-0050-02

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年)是西方现代艺术最具影响力和创造力的立体主义艺术家,一生艺术手法多变,年轻时学习研究过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后来受到科技进步的影响,思考关于艺术形式的整合,进而转变了创作观念,开始挑战不同于完整物象形象的绘画形式。其立体主义主要分为两个时期,分析立体主义和综合立体主义。分析立体主义阶段的作品中,物象被极尽可能地拆解裁剪,保留最基本的块面元素,毕加索以这些块面為基本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而综合立体主义是毕加索重新探索不以物象的基本原素为基点,反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利用多种材料介入画面,如布、纸片、印刷品等,通过拼接粘贴获得新的形象和画面情感,即综合立体主义阶段。①

毕加索的纸拼贴作品开启了拼贴艺术的大门,纸材料从此开始被作为绘画元素广泛运用于现当代绘画,使拼贴与绘画结合的艺术形式有了传统绘画中没有的表现力。一方面,不同的纸质给予观者不同的触觉感受和视觉感受;另一方面,摄影技术和印刷技术的发展,也赋予了纸更丰富的表现内容,进而丰富了绘画的表现形式。

纸拼贴作品的特点明显,画面中造型简化,形象抽象,重构画面空间,在色彩方面层次丰富,画面协调。它的出现无疑是对传统绘画的挑战,传统的绘画语言秩序被打破,并重构了当代的绘画语言秩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材料拼贴艺术依然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

一、纸拼贴作品的形象抽象,空间重构

(一)造型简化、形象抽象

文化是社会意识形态,纸拼贴艺术的出现是社会物质文化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提高,两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改革为民众提供越来越丰富的印刷读物,如报纸、期刊杂志,毕加索开始拆解这些带着图片、文字信息的纸张,再拼贴在原本的油画创作中。

《小提琴、玻璃杯和瓶子》是毕加索综合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画中的形象被拆解,虽然从其中分辨出几个基本图形形象:一把小提琴、一只玻璃杯、一个瓶子。这幅作品体现了毕加索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他分解了笔下的物象,无论是人物、风景还是静物,使观者对他绘画创作感到耳目一新。

在这幅画中,毕加索平面化处理主体物像的造型,利用点线面的平面构成,使图形符号化;同时为了不让物象完全抽象化,精心处理后的纸片形状依然可以被辨认。如其中的小提琴纸片,被裁剪为“B”字形,被遮挡的部分则用炭笔肯定准确地勾勒出形象;酒瓶的基本形状依稀可见,但又不直白地裸露,在左边持续开口,再用炭笔勾勒瓶塞。全画的构图不再遵循其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严谨布局经营,反而更加自由,聚散关系强化,同时突兀又和谐,加上对涂绘和笔触的舍弃,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乍一看,可辩其形象,再细看,整体性的构成组织与其中纸片内容耐人寻味。

(二)空间重构、不拘一格

纸拼贴作品由于其他材质的介入,不再追求表现客观空间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毕加索侧重于通过材料的重组、重叠、交叉构建一个有别于真实空间的画面空间。

毕加索于1913年创作的《有藤椅的静物》(如图1)一画中,画面左侧直接拼贴了一块印有藤椅图样的油画布,中间的玻璃杯挡住后面的一截报纸,报纸上还压着一只浅灰色的陶制烟斗。他还使用了分析立体主义中常用的手法,在画上写着三个字母。纸材料和其他材料的拼贴组合,取代了用画笔描绘的方法,竟让人觉得十分有趣。从西方的透视法则来讲,平铺于画面的藤椅透视为正俯视,从这一角度能看到事物的整体面貌。但从全画来看,空间透视关系交错在一起,投影关系没有依照某一统一光线来布置,其中的静物除了藤椅和字母外没有保留其完整形象,均被切割抽象化。

(三)色彩协调、层次丰富

在画面中的纸材料本身具有不同于用笔描画或涂画的色彩感,因为印刷的纸材料带有的色彩具有一种工业质感。质感不同的纸材料出现在画面上时,或沉稳、或跳跃、或清透,观时会感觉唐突又和谐,与画面原有的肌理和通过笔触揉擦后的肌理对比后呈现出真实而虚幻的感觉。

毕加索的作品《静物、碗与水果》中,橙色、蓝色、黑色、白色四个色块经过有意安排后,蓝色块由于面积集中,纯度较高,使画面的色彩十分跳跃;且不同于其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低饱和度、沉稳的色彩。中间的白色长方形纸片是提琴结构的中间部分,雪梨下的另一张长方形竖条白纸看起来像果盘的柱子,画面最下方的面积最大的报纸则像是白盘的桌布。他用炭笔在黄色报纸上勾勒出一个玻璃高脚杯,与小提琴的按钮产生画面呼应。同时,安排一些黑色块面,适时冲谈画面中出现的轻浮的色彩。

纸拼贴作品是引领不同的纹理、不同色彩的材质进入画面,构成画面之间不断对比的视觉冲突。②从毕加索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如果一张报纸能变成一个瓶子,那么借用报纸和瓶子以及色彩三者之间的联系来引发观者的思考又有何不可。

二、纸拼贴作品的具有文化性和当代性

(一)文化性

拼贴艺术作为一种绘画表现形式,在艺术家的主观意识下,将多种纸材料和信息揉碎整合在一起,展示了拼贴艺术相对于传统艺术不能具有的艺术形式和情感表现力。纸材料的信息量大,且可保存时间长,如以报纸作为拼贴材料,可以艺术性地传递时事新闻;再如以摄影作品为拼贴材料,可以将摄影技术与绘画融合,制造矛盾碰撞,形成对比;流传度较广的杂志刊物,以其为拼贴材料,则可将娱乐文化展示出来。

十九世纪初的印象主义画家在创作时削弱了画面中的造型因素,注入个人的情绪和情感,开始不再完全表达客观现实;之后的后印象派画家,如梵高,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艺术创作基本以表达个人的感受和情绪为主,创作内容更具艺术性和个性。这与之前的传统绘画不同,但基本上未突破油画材料的束缚。十九世纪末期,以毕加索和波拉克为代表的艺术家首先在艺术创作中尝试纸拼贴,这在当时的艺术领域是从未有过的新手法。传统绘画中,纸作为作品的承载体,并不突出其在作品中的特殊符号性或意义性。毕加索突破传统的创作手法,将纸张从作品的底部提升为画面元素,充分运用纸材料,创造了不同于以往的藝术形式,使艺术创作不再局限于纯碎的颜料绘画,同时拉近生活与艺术的距离。

拼贴艺术的发展对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下产生了不同的效应。例如中国当代艺术家林延,她利用不同的宣纸、肌理,在墨的作用下不断变化、塑造。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目光转向多种材料的拼贴,他们不断实践,自由地运用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来表达自我情感和对时代、社会的思考。

(二)当代性

战争时期的毕加索关注民众的生活,他目睹现代科技带来的丰富文化刺激,也切身感受着依托科技进步带来的战争的伤害。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却并不能总是直白地描绘战争画面,对现实的抨击和生命的关切只能隐晦地表达。

同样是《小提琴、玻璃杯和瓶子》,其中的纸片为时事报纸,画面中最突出的焦点是写着“ROURNAL”的纸片,其他的图形纸片中的内容则是被精心挑选的战争报道,客观传递着战争实况,带着时代的烙印。

《苏士酒瓶和酒杯》(如图2)一画中,毕加索将酒瓶标签、时事报纸拼贴在画面上,并有意将其中的文字展现给观者。从这些有意展示的纸片中,关于巴尔干战争士兵受伤的报道、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平主义的议论清晰可见。这些内容直接而准确地反应了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军事特征。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了解纸拼贴艺术作品的当代性意义。

纸拼贴作品的出现,源自于毕加索、波拉克等艺术家对艺术创新的追求,同时也不断冲击着现代商业消费和社会发展。如格林伯格所言,拼贴艺术在立体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而立体主义在现代绘画和雕塑的前进过程中又是关键的一步。毕加索的纸拼贴作品在其艺术生涯乃至世界美术史中都是极其关键的一部分。时代的推进使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日趋缩小,他以引航人的姿势探索生活材料与艺术的结合,加之其多年的艺术学习和沉淀,思考整合艺术形式并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对后来的现代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优秀的艺术作品经过历史的大浪淘沙之后,依然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不仅因为其中包含着创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出色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具备鲜明的时代烙印,使观者在欣赏时,产生超越时空的历史感,与作品产生强烈的共鸣。

注释:

①孙家祥.现代主义绘画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83.

②云雪梅.毕加索论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125.

参考文献:

[1]H·H阿纳森(美),邹德侬(译).西方现代艺术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

[2]王双阳.印象派之后的现代主义[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2.

[3]约翰·伯格(英).毕加索的成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艺术形式
当代金属雕塑创作的艺术形式特征分析
浅析我国公共艺术艺术形式的发展与趋势
童话改编动画电影的模式演进
浅析形式美在装饰画中的重要性
潮汕民间美术文化艺术形式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