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的实践

2017-03-17黄郑亮

学理论·下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

黄郑亮

摘 要:2016年9月,中国相继在杭州和南宁举办了G20领导人峰会和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的背景下,这两个以中国为主场的国际盛会,将国际关系新理念实践推向一个新高度。前者表现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后者表现为“周边外交”,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总布局。

关键词:国际关系新理念;G20;中国-东盟博览会

中图分类号:D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2-0069-03

在新的历史时期,世界秩序正在经历着重大变革与调整,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增大。为了更好地适应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全面阐述了国际关系新理念,那就是“各国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倡导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道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最终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一、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的提出及背景

在国际关系新理念中,有两项主要内容,一是强调“新型大国关系”,主要应对以美国为首的传统大国,强调与之增强战略互信,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有效管控矛盾,造福两国人民和世界人民,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二是强调“周边外交”,主要应对周边国家,构建以“亲、诚、惠、容”为核心的周边外交,使周边国家能够分享中国发展的实惠,搭乘中国发展的顺风车,通过相互间的合作,实现地区稳定与发展。该理念的核心“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前者概括了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和模式;后者则是这种发展道路的具体方式和途径。

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的提出,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传承,是古代中国外交经验的总结,为中国和世界发展设计出的新道路。古代中国,十分重视与世界各国的友好相处。西汉王朝开辟了联通中亚、南亚的丝绸之路。在这条路上,中央政府坚持不懈地用丝绸、茶叶和陶瓷开辟与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平等互利的和平商路;政治经济高度繁荣的唐王朝,接纳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遣唐使,他们从方方面面学习唐朝,回到母国传播中国先进经验;明王朝开启了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拉开了人类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中国留在这条海路上的,同样是和平与合作的足迹。可以说,古代中国,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儒家文明体系中,始终奉行“德被四海”的外交理念,坚持通过商贸联系而非对外战争、坚持以德服人而非强权政治、坚持互惠互利而非强取豪夺的方式,传播儒家思想“和”的文化内涵。

而西方则正好相反。自从发现新大陆、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后,它们认为,国际秩序的调整与变革均需要战争或准战争的形式来完成,1530年,西班牙通过殖民战争征服美洲,建立了第一个世界性的霸权国,随后通过与葡萄牙等“挑战国”的战争巩固自身的霸权地位。1588年,英国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正式确认以英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期间通过与荷兰、法国、德国等“挑战国”的战争,维持数百年的霸权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凭借雅尔塔体系成为新的霸权国,通过对苏联这个最大的“挑战国”发动冷战,进一步确认了世界霸权地位。

然而,经过三次科技革命后的世界各国意识到,对科学和技术的创新,将逐渐取代过去对稀缺性资源的争夺,战争和冲突将不再是解决国家间矛盾和国际体系变革的唯一途径。在各国改变对战争的认识以后,经济全球化的作用使人们对国际关系的认识进一步升级,对利益的实现和维护已经不再是国家间的“零和博弈”,国家间相互依存的趋势逐渐加强,国家在利己的同时完全可以实现多个国家的“互利共赢”。

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融合当今世界发展的现实,中国适时提出“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的对外关系新理论,这表明中国无意成为当今世界秩序的“挑战者”,更无意去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地位,而是希望为现有的世界体系注入新元素,通过国家间的互利,实现共赢,最终建立适合全人类的命运和利益共同体。

二、G20峰会: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的综合体现

2016年9月4日至5日,二十国集团(以下简称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G20首脑峰会。

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的世界经济,目前总体保持复苏态势,但也面临增长动力不足、需求不振、地区保护主义抬头等风险和挑战,为此,国际社会对本次G20峰会寄予厚望,希望能够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面對这种经济形势,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五点主张:加强宏观政策协调,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创新发展方式,挖掘增长动能;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优化货币金融体系,做好机制保障;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现世界经济包容性发展。会议结束以后,与会领导人发表联合公报,达成了加强政策协调、创新增长方式、建设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促进更强劲的全球贸易和投资、推动包容和联动式发展等一系列“杭州共识”。

G20的成立与发展反映了近年来国际秩序的重要变化,那就是新兴国家的世界影响力逐渐提高。从经济力量分布来看,世界经济原来是由“七国集团”主导的,1991年,七个国家GDP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额的78%。而到了2015年,七国的GDP总量下降到世界经济总额的48%,同一时期,以“金砖五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逐渐崛起。其中,中国的GDP所占世界经济总额由4%上升至14%。总的来看,国际经济关系由原来发达国家“一家独大”的局面,逐渐发展为现在的老牌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趋于均衡的局面。从国际影响力来看,在经济实力变化的基础上,原来的“七国集团”对解决当前一些国际事件显得力不从心,尤其在环境恶化、恐怖主义、移民问题以及当前尚未完全走出危机阴影的世界经济,而新兴国家所起的作用逐步上升,甚至一些领域,已经取代了原先“七国集团”的作用。当前,新兴国家的崛起对世界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由新兴国家自己开展的国际合作也越来越多,在“金砖五国”以外,中国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开发银行”就是在旧的发达国家之外建立的政治经济型国际组织。因此,借助G20,新兴国家将更好地为世界经济发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做出自己的贡献,也有利于建立对自身更有利的国际新秩序。

中国作为新兴国家的代表,又是本次G20峰会的举办国,那么在新旧国际秩序交接之际,本次峰会又将给中国和世界带来怎样的互动呢?一是主场外交。改革开放后,中国在产品制造和技术创新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同时,近年来中国对世界治理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次作为主办国,中国利用主场优势,将自己的观点和理念融进会议议程。这种主场外交是中国向世界发出自己声音的绝佳机会,从峰会的主题、国家领导人开闭幕式的致辞、联合公报,都能看出中国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二是借助G20平台,推动中国自身相关战略的实现。中国经济在前几年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目前经济增速维持在6%-7%之间,在自身产能过剩、发展动力不足的前提下,中国更需要使自己的发展战略与外部世界形成对接,加强国际合作,创造更多市场空间,减少贸易保护和贸易摩擦,这也符合当前中国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利益。“一带一路”的构想就是很好的实践,把中国过剩的产能与欧亚国家的需求进行对接,在市场规律作用下,各国政府之间搭建经济合作平台,以实现沿线各国互通有无,共同发展的愿望。G20与“一带一路”战略是互补和多赢的,中国需要在G20平台上与沿线国家进行交流与沟通,化解相关国家的顾虑,同时,“一带一路”战略目的也符合G20的目的,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一带一路”战略就是G20的承载者,二者都是要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G20不仅是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的重要场合,也是国与国之间开展外交关系的重要平台。其中,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G20也给两国创造了一个共同磋商、共同讨论的机遇。在本次G20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双方围绕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地区和全球性问题举行了交流,达成包括“航空合作” “全球经济治理” “工业领域结构性改革” “双边贸易体制” “中美亚太互动”等一系列共识,这也是今年中美关系的一种新的发展趋势,即双方合作的领域从地区问题逐步上升至世界层面。在过去的几年中,中美关系跌宕起伏,既有美国宣布“重返亚太,实现亚太再平衡”的对华战略威胁,以及随之衍生的南海问题升温、萨德导弹危机、和日本的“军事正常化”反应,也有着“庄园会晤” “瀛台夜话” “白宫秋叙”等围绕建立中美新兴大国关系的两国元首会谈,可以说,双方虽然屡有摩擦,但是总体上还能够相互管控分歧,把握合作协调的主流。中美关系之所以出现合作与分歧并存的局面,在于现实中两国对合作的迫切需要和世界秩序调整之间的矛盾。中美分别是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这就为两国在面对一些地区和世界性的问题中创造了共同利益,在共同利益的驱使下,二者产生合作的可能;同时,中国作为正在崛起并逐步走向世界的大国,其对自身国家利益的维护和扩展表现得更加坚定,这不免与美国所维持的传统国际秩序产生冲突。正是这组结构性的矛盾,造成了当今中美既合作又分歧的局面,而且,在这组矛盾未能根本性解决的前提下,这种局面将会长期存在于中美关系中。因此,中美如何面对这组矛盾在当下则显得至关重要,这也就成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初衷。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求两国以合作共赢为核心,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摈弃零和思维,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促进双方共同发展。2015年9月,访问美国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构建中美新兴大国关系,就要从中美关系全局进行把握,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合作始终是两国关系的主流。下阶段,双方应继续加强高层交往,积极拓展合作,妥善处理分歧。”

三、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的深化

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暨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于2016年9月11日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并致辞。为了更好地扩大双方共识合作、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及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张高丽提出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强推动自贸区升级、加强互联互通建设、加强金融合作、加强人文交流合作六个“加强”建议。

随后,越南总理阮春福在开幕词中赞同中国-东盟的合作优势和潜力,并强调,越南愿意发挥其为东盟经济共同体与中国搭建桥梁这一作用,努力推动东盟各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共识,维护区域和平与稳定,确保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顺利开展。

2016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伙伴关系25周年。25年间,中国与东盟对话合作取得诸多成就,中国-东盟经贸互动逐年提升,中国-东盟战略互信不断加强,双方务实合作硕果累累。中国-东盟博览会就是这种关系发展的缩影。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贸区,实现了更广泛深入的开放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2013年,習近平主席发出与东盟各国共同建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东盟国家积极响应;同年,李克强总理提出“2+7”合作框架,标志着双方关系由“黄金十年”进入“钻石十年”;从2016年开始,在自贸区升级版带动下,双方经贸关系更上一层楼。据统计,25年来,双方贸易额从80亿美元增长到4 722亿美元,增长近60倍。2009年,中国已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5年,双方人员往来超过23万人次,互派留学生超过18万人,中国与东盟国家缔结友好城市已达100多对。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双方正由快速发展阶段向提质升级阶段转型。半个世纪以来,东盟地区秩序先后经历了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主导时期、冷战结束后独立发展时期、中国与美国影响逐渐增加时期。区域新旧秩序的过渡往往是各种问题集中出现的时候,近年来中国和东盟安全上的猜疑和不信任,在南海争端、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域外国家的多重影响下逐渐加剧,以至于一些区域安全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影响双方关系的进展。从更深层面来看,这些问题源于中国和东盟在发展中的矛盾。一方面,正在崛起的中国有着更加强大的实力以维护国家利益,并追求更加适合自己的国际秩序,在地区争端没有完全解决的情况下,部分东南亚国家对中国的这种国际姿态产生了担忧;另一方面,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东盟国家也对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充满信心。面对中国实力的增强和主权争议的久拖未决,一些东盟国家产生了“危机感”,这就使得部分国家通过引入域外大国力量,以对冲中国的区域影响力。然而,这种追求“力量平衡”的做法并不能根本解决地区问题,反而给中国东盟双边关系的发展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中国和东盟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构建双方都能够认同的区域新秩序,以提高双方的战略互信,避免地区局势进一步恶化。

新的时期,推动中国与东盟关系进一步发展可从战略和具体两个层面入手。在战略层面,中国新一届政府执政以来,非常重视周边外交的作用,在首次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主席便提出“亲、诚、惠、荣”的周边外交新理念。随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是中国促进与东盟关系进一步发展的伟大构想,并通过“互联互通”建设,最终构建中国-东盟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在具体层面,首先要从双方最直接、最关心的经济合作入手,东盟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发展仍然是各国最关心的问题,同时,经济也是目前双方合作最深最广泛的领域,这就需要双方巩固现有的经济基础,正确处理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在实现绝对收益的同时,兼顾相对收益、贸易逆差、弱小国家的利益等。其次,维护国家利益与地区稳定并重,在南海问题上,习近平主席在访美时曾表示:“南沙群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我们有权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合法、正当的海洋权益。”这表明,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以牺牲国家主权、放弃国家利益为代价。在维护国家利益基础上,现阶段的中国,更应该重视地区稳定,在与东盟国家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框架内,争取尽快达成“南海行为准则”,确立地区稳定的长效机制。最后,促进民间人文交流,扩大中国软实力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互通建设的推进,民心相通成为中国开展与东盟关系的重要方面,本次东盟博览会开幕式上,张高丽副总理也提出加强双方人文交流的建议,中国可在传统的互派留学生、跨境旅游、青年联谊会等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发挥东南亚华人华侨的作用,开展NGO为主的非官方联系,也可在政府间合作之外,扩大与东盟国家在教育、医疗、扶贫等民生领域的合作,使当地民众直接分享到双方发展的实惠,扩大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传播。

总之,以“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是根据中国自身的历史和文化,面对现实,与时俱进,开拓出一条有别于西方国际关系的新道路。借助G20和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进一步阐述和深化“新型大国关系”和“周边外交”新理念,在更好地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既重视与大国的关系,也重视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为推动世界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2015-09-29].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9/

29/c_1116703645.htm.

[2]金灿荣,古明明.专访金灿荣:关于二十国集团与全球治理中的中国角色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4).

[3]武寅.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与中日关系[J].日本学刊,2016(4).

[4]傅莹.G20峰会前看中美合作與分歧[N].参考消息,2016-

08-31.

[5]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举行习近平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EB/OL] .新华网,[2016-09-04].http://www.xinhuanet.

com/.

[6]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EB/OL] .新华网,[2016-

09-06]http://www.xinhuanet.com/.

[7]G20中美元首杭州会晤成果公布:探讨合作通用航空发展[EB/OL].通航资源网,[2016-09-05].https://www.ishuo.cn/doc/elivafqf.html.

[8]曹云华.新型的中国-东盟关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J].当代世界,2015(3).

[9]尚伟.中国梦与中国外交新理念[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1).

[10]张高丽在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的致辞(全文)[EB/OL].人民网,

[2016-09-1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912

/c1024-28707525.html.

[11]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出席第十三届东盟-中国博览会暨东盟-中国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EB/OL].越南人民报网,[2016-09-11].http://cn.nhandan.org.vn/political/

item/4431201.

[12]越南政府总理阮春福出席主题国越南“魅力之城”开馆仪式[EB/OL].越南人民报网,[2016-09-11].http://cn.nhandan.org.vn/political/item/4432101.

[13]南海争端如何应对?习近平都讲清楚了[EB/OL].凤凰资讯,[2016-07-01].http://finance.ifeng.com/a/20160701/

14550831_0.shtml.

猜你喜欢

中国
负面清单的管理研究
解析“一带一路”战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我国警卫反恐怖斗争对策研究
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贸易分析
浅析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西方涉华纪录片意识形态的建构与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