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规则下电子护具计分对跆拳道竞技运动员训练策略的影响
——以浙江省2016年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为例

2017-03-16黄贤德李永波

浙江体育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护具计分跆拳道

黄贤德,李永波

(1.浙江万里学院 体育部,浙江 宁波 315100;2.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浙江 杭州 310007)

新规则下电子护具计分对跆拳道竞技运动员训练策略的影响
——以浙江省2016年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为例

黄贤德1,李永波2

(1.浙江万里学院 体育部,浙江 宁波 315100;2.杭州市陈经纶体育学校,浙江 杭州 310007)

通过对浙江省2016年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比赛录像分析发现:运动员对电子护具的计分方式不适应、上分率极低,电子护具计分新规则的介入对青少年竞技跆拳道技战术训练影响显著。并提出建议:在比赛中运动员获胜不仅依靠技战术能力,还要了熟悉电子护具的得分原理,并在训练中针对电子护具感应点进行适应性训练。

新规则;跆拳道;训练策略;电子护具

自2008年亚洲跆拳道联盟首次应用电子护具计分比赛以来,全国青年赛、青少赛中也逐步推行了电子护具计分新规则。因此,为了确保竞赛的公平、公正、公开,各基层教练员应尽快让青少年运动员适应电子护具。经专家论证,并征求各参赛单位主管领导意见后, 浙江省在2016年青少年锦标赛中首次使用了电子护具计分规则。在此之前的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中,均采用普通护具。使用普通护具的比赛中运动员运用正确的技术击打对方有效部位,三名边场裁判员通过主观判断击打的准确性及力度来确认是否得分,两名以上裁判同时确认为最终得分,但经常会出现误判、漏判、甚至偏判,造成了很多运动队的不满。相比之下,电子护具可以及时、客观地反应场上运动员的得分,避免出现判罚漏洞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性。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预置在运动员头盔、护具上的电子芯片与脚套上的电子芯片接触瞬间产生的压力值达到各级别所设力值获取得分,得分通过护具自带信号发射器发射至接收终端,电脑确认达到所设级别的力度系数值时,分数即可显示在显示器上。边场裁判员只对拳的技术得分确认或旋转技术追加分的确认。与旧的计分方式相比,从靠人工主观计分变为电子化计分与人工主观计分相结合的计分方式,有效提升了比赛的观赏性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也促使跆拳道训练水平朝向更高、更快、更强的方向发展。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1.1 研究对象

以2016年浙江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和2015年浙江省青少年跆拳道冠军赛中女子甲组49kg、53kg、正负62 kg级,男子甲组58 kg、63 kg、正负73kg级的128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技战术统计以及得分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及对比分析。

1 .2 主要研究方法

1 .2 .1 专家访谈法。对飞凯电子护具研制工程师和各市队教练员进行访谈。

1 .2 .2 视频采集统计分析法。应用索尼PXW-Z100 XDCAM专业手持摄录一体机,采集2016年浙江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4个级别比赛及杭州市队、金华市队、温州市队4-5月份队内实战比赛的视频进行技战术的统计分析。

2 研究分析与结果

2.1 电子护具的介入对运动员技术的影响

2014年后世界跆拳道联盟对规则逐步进行改革,在比赛中使用正确的技术击打护具有效部位可得1分,运用踝关节以下技术击打头部记3分。使用旋转技术如后踢、旋风踢、后旋踢击中护甲部位边场裁判员追加2分,击中头部追加1分。当正确使用拳的技术击中躯干时的得分则由边裁负责打分。在传统护具与电子护具的对比中电子护具在竞赛的计分方式上更加公平。但由于规则演变过程中对难度技术的分值提高,加上电子护具使用后头部得分的难度降低,击头技术在比赛中会越来越多,因此要加强头部防守训练。同时,由于难度技术能够更加快速得分,运动员在训练中要加强难度性技术的练习,重点练习组合动作和连续性动作,注重后踢技术和转身技术的训练,以及完成动作后的稳定性训练。

2.2 电子护具介入对运动员得分状况的影响

2.2.1 运动员总体有效得分普遍呈下降趋势。通过表1、表2的对比分析得出电子护具使用后,对击打力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改变了传统护具击打声音大小来判断击打力度给分的方法。如此一来,躯干护具部位的得分下降,主要是横踢技术的上分难度加大,加之大量使用前腿为主进攻技术,导致运动员总体有效得分明显下降。面对电子护具计分设备,大多数运动员对得分原理和得分技术上不适应。在平时训练过程中缺少对护具上的感应芯片与运动员脚套上的感应芯片接触点训练,踢击有效性不高,导致总体有效得分下降。因此,运动员训练过程中不仅要求踢击的力量,更应该重视提高运动员对电子护具性能及得分原理的研究以增加技术的有效性。增加前腿推踢技术的使用比例,在使用电子护具的比赛中经常会有因推踢技术运用得当获胜的例子,所以推踢技术练习与应用在训练中应引起重视。

表2 普通护具与电子护具在躯干部位得分变化

2.2.2 技术呈多元化趋势。由于新规则的导向性作用,在保持原有的普通护具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推踢、勾踢两种得分技术,比赛中也出现了变异腿法如脚内侧横踢和中位后旋踢等新型得分技术。原在普通护具比赛中得分效果不明显的技能逐渐在有电子护具介入的比赛中频繁使用,如推踢、侧踢、拳等,甚至可以赢得比赛胜利。电子护具的使用促使各队加强了对高分值技术动作的训练,在竞赛过程中,如果运用高位高分值技术一旦成功将为比赛获胜奠定基础。横踢、下劈击头技术在以往比赛中是女子运动员主要的得分手段,针对电子护具的使用各队也加强了新技术的训练。在比赛中,女子运动员频频使用后旋踢技术说明了这一点。因此,技术的多元化运用、发展也是电子护具计分使用后的必然趋势。

2.2.3 运动员在竞赛中使用高分值技术的次数。通过表1统计显示浙江省青少年锦标赛4个级别运动员运用高分值技术得分男子每场达1.13次,女子0.90次,男女运用高分值技术得分平均每场达1.0次。在平时训练中我们统计了杭州、金华、温州三个市代表队实战训练录像中的152场比赛(女子92场、男子60场),其中运用头部技术或旋转技术等高分值技术平均每场达1.5次。

经上述分析,在使用3分技术中,女运动员柔韧素质较好,高位攻击头部得分比例明显高于男子。男运动员速度、力量素质优于女子,在横踢技术中得分比例高于女子。在本次锦标赛中有6次运用4分技术(旋转技术击打头部)攻击,均由男子运动员使用。由此可见,高分值技术已成为训练和比赛中的关键得分手段。

2.2.4 针对电子护具的原理,增强高分值技术的精准性。在新规则使用电子护具后,对运动员的躯干部位击打技术精准性要求越来越高。得分必须满足力度和准确度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如果未准确击中电子感应芯片,即便运动员的击打力量很大同样是不得分的。相反,运动员比赛中准确地击中电子感应芯片,达不到赛前各级别所设定的力度值,同样不能得分的。此外,世界跆拳道联盟为了让比赛更加激烈更具观赏性,在修订的新规则中提高了击头得分的分值,降低了对击头技术的力度值,击头得分更加容易,鼓励运动员击打头部,鼓励采用转体高难度腿法得分,新规则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对原来技术单一的运动队教练员来说的确是个不小的挑战。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下,分析电子头盔的得分尺度,击中电子头盔得分的力度值降低为零,只需电子脚套与电子头盔“碰上”即可,无需踢击力度。在跆拳道比赛中要提升得分率必须多用高位击头技术。2016年浙江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首次使用电子头盔,对击头技、战术还未适应,教练员可在平时训练中让运动员适应电子头盔的打法,有针对性地加强柔韧性和高位踢击的速度与高度等的踢击头部专项训练,以提高击头技术的成功率。此外,在本次比赛中还发现,运动员运用前腿侧踢迎击躯干得分、前腿侧踢二次发力击头技术得分、单腿支撑变化连踢击头技术是目前运动员常用战术之一。新规则下,得分直接由电子护具计分,单腿支撑连续踢击技术也能被电脑计分,单腿支撑技术变化快,多次踢击可以有效提高感应芯片接触概率;另一方面,电子头盔得分力度值为“接触”即可得分,踝关节以下部位触碰到头盔就能达到得分标准。由此,鉴于电子头盔的变化提示教练员在训练时,应强化前腿高位腿法的训练,加强单腿支撑高位连击变化。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2016年浙江省青少年跆拳道锦标赛首次应用电子护具,使主观条件判罚方式减少,有效地显示了电子计分的客观性、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提升了比赛的激烈程度。本次赛事运用电子护具成果显著,竞赛过程中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使得比赛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这也是今后竞赛所发展的趋势。

3.1.2 通过比赛数据统计,运动员大量使用前腿技术作为主攻技术,二次得分能力较差。显现出运动员基础训练薄弱、技战术储备与应变能力不足,相比国内高水平运动员差距较大,这也是目前训练中教练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3.1.3 新规则的改变及电子护具的介入,传统的训练方式已无法满足项目发展的趋势,竞赛地的变化、难度动作分值不断提高,需要教练员针对电子护具使用创新训练思路、改变训练内容及手段,提升击打得分效率。

3.2 建议

3.2.1 借鉴、摸索训练对策。在本次比赛中反映出电子护具所要求的准确接触的得分能力普遍欠缺,教练员应通过比赛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中摸索训练对策,借鉴国内外优秀运动队的训练模式,尽快熟悉电子护具所带来的变化,了解其对训练及比赛的影响。

3.2.2 树立高分值技术得分意识。电子护具的介入,使单个得分技术的准确性要求加大,难度动作分值不断提高,因此首先要树立运动员使用高分值动作意识,提高比赛得分概率。同时,在训练过程中应加强运动员单个技术的熟练度、稳定性、协调性及瞬间反应速度等。3.2.3 通过理论学习加强运动员得分能力。聘请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完成理论教学,让运动员对电子护具的工作原理和得分有效点在理论上先学习并在真实环境下进行电子护具的适应性训练,采用电子护具进行实战训练后可以快速让运动员感知得分条件。

3.2.4 针对电子护具的得分特点规范运动员技术动作。根据不同性别、级别、技术特点的运动员制定特色战术,灵活应用自身特长技术形成个性绝技。全面提高运动员技术水平,避免技术漏洞;加强运动员的进攻和防守意识,强化攻防转化训练。运动员穿戴相应型号的电子脚套对电子护具进行动作技术规范,增强单个技术的精准性,以尽量降低技术方面所带来的误差。

[1] 林大参,高志红,吴建忠.新规则和电子护头下跆拳道比赛击头技、战术运用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6):106-107.

[2] 张庆春,高志红,窦燕.新规则及电子护具下跆拳道比赛失分特征与训练对策[J].体育学刊,2014,21(3):114-118.

[3] 鲁凡,高平.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击头技能训练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39(8):58-62.

[4] 陆林.新规则变化对我国跆拳道备战奥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6):60-63.

[5] 陈有忠.电子护具对竞技跆拳道比赛男子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6):73-76,85.

[6] 张庆春,高志红,刘珊,等.2012年伦敦奥运会跆拳道世界区资格赛裁判记分特征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4,50(3):65-68.

Influence of New Rules and PSS Scoring on the Training Strategy of Taekwondo Athletes——a case study of the 2016 Junior Taekwondo Championships in Zhejiang Province

HUANG Xian-de1,LI Yong-bo2

(1.Zhejiang Wanli Universty, Ningbo 315100, China;2.Hangzhou Chen Jing-lun Sports School, Hangzhou 310007, China)

Based on the Zhejiang Province in 2016 Taekwondo Championship tournament athletes scores of video analysis and tactics use statistics,investigation,found from the ordinary gear transition to electronic gear,many athletes of PSS scores are not adapt to, the rate is very low, so that players can not play their strength.The PSS intervention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Youth Athletic taekwondo training strategy.In the game winning athletes not only rely on their own technical and tactical ability,but also familiar with the score principle of electronic protector,and adaptive training in training for the electronic gear induction point. In this paper,the use of live video to sort out the changes in the use of scoring techniques and tactics of athletes,the daily training of the athletes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recommendations and requirements.

new rules; taekwondo; training strategy; electronic equipment

2016-09-30

黄贤德(1982-),男,浙江温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运动训练学研究.

1004-3624(2017)02-0077-03

G886.9

A

猜你喜欢

护具计分跆拳道
跆拳道奶奶
小班幼儿滑行车前迅速戴好护具的方法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带定性判断的计分投票制及其公理刻画
嘻哈跆拳道
高级教师评审倾力一线教师
基于单片机的中国式摔跤比赛计分器开发设计
不同类型踝关节护具对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静态姿势稳定性的影响
夺宝园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