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17-03-15张昭宏

活力 2016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

张昭宏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践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就是一个民族灵魂的发展,一个没有灵魂的民族必将被时代的浪潮掀翻。面对新的时代,应该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加强北大荒精神引领

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农垦人形成了特有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几代建设者用青春、智慧和生命浇灌黑土,将这片神奇的黑土地染成一片绿色。在新的历史时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场史场情教育,把老一辈建设者战天斗地、不怕吃苦、忘我奉献、不计回报的精神广泛传播。使北大荒精神成为宣传引领职工群众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导。

二、抓好六个融入,让宣传教育润物细无声

1.融入典型人物学习宣传。用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宣扬身边的美德善行,组织开展道德模范典型评选活动。结合“好人工程”,营造学好人、做好人、争当好人的良好氛围,发挥榜样的带动和引领作用,提升城镇的文明程度。

2.融入精神文明创建。用创建活动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大在精神文明创建测评中的权重。念好“展、唱、演、讲”“四字经”,形成“明礼知耻·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唱响时代主旋律。一“展”。利用广场大屏幕、户外广告牌、宣传橱窗展板、条幅、个体工商户门前电子屏等宣传阵地,在全场营造出浓厚的宣传舆论氛围。二“唱”。从娃娃入手,教育孩子传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曲,让孩子从小记住作为一个公民应该确立的价值取向。三“演”。发挥广大业余文艺爱好者特长,积极创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节目,在各种文娱活动平台演出,让职工群众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熏陶。四“讲”。利用“道德讲堂”等平台进行宣讲,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宣扬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引导和鼓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道德建设,广泛普及核心价值观。

3.融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基层理论学习计划,融入党组织“三会一课”内容,融入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用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抓好党员干部的表率示范,用不言之教影响和带动群众,使核心价值观融入农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4.融入学校教育。发挥学校的基础性作用,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过程,渗透到各类文化课的教育教学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融入校园文化。融入学校管理,用校训师德、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5.融入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用雷锋精神感召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志愿服务制度化。精心设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和载体,使广大职工群众在活动中被感染、受教育,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为重点,精心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使之覆盖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引导人们立足岗位学雷锋、走上社会学雷锋,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融入节庆礼仪。用节庆礼仪体现和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政治性节日,三·八、五·一、六·一等国际性节日,党史国史上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纪念日等,以竞技比赛、登山活动、文艺演出、演讲比赛、征文、红色电影放映等形式为载体,举办庄严庄重、内涵丰富的群众性庆祝和纪念活动。

三、以三个“推进”为目标,推进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1.实施全员参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化。培育和践行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激发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的热情,形成人尽其责、人人争先的社会氛围和推进机制。要结合各类主题实践活动,运用日常问题、身边事例讲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职工群众能从生活细节中感知意义、体验崇高、增进认同,将普遍号召内化为价值追求和行动自觉。通过展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人物的动人故事、生活情景、感人场景,唤起社会成员的共鸣,形成“爱模范、学典型、当标兵”的社会风尚。

2.推进依法治场,明晰社会主流价值。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依法治场、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实践中,落实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和依法治理各个方面,用法律的权威来增强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強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注重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法治环境。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把开展道德实践活动与培育廉洁价值理念相结合,营造崇尚廉洁、鄙弃贪腐的良好社会风尚。

3.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构筑评价系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构筑起对集体、个人的评价体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认同和遵守的价值取向。探索建立企业、居民的“德信档案”,通过“明礼守信台”、“崇德向善榜”等方式方法对企业、个人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进行评价,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要求融入其中,构筑起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评价要与企业和个人的利益适当衔接,使评价体系切实发挥作用。在坚持正面宣传原则的同时,适当运用评价体系,通过开设“曝光台”,开展“不文明行为大家谈”等载体和活动运用好评价体系。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性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论变更管理对项目效益的重要性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煤企关注大学生员工心理成长的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国产喜剧电影的核心价值背离
阅读经典著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