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度视角下的高校自主外语教育规划探究

2017-03-15程京艳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国家利益社会需求

[摘 要] 在我国,全民学英语的热潮已经持续了30多年了。费时低效不说,由于缺乏专门的机构对外语教育进行长期规划和管理,一方面外語教育的无序发展已经威胁到了国家政治文化安全利益,而另一方面政府层面宏观外语教育规划又缺位。在这种情况下,以高校为单位的微观外语规划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全球化时代,高校如何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结合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自身条件,在多维度视角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外语教育规划。

[关键词] 国家利益;社会需求;高校自主外语教育规划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1-0041-03

一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政治形势错综复杂的今天,一个国家的外语政策和规划对国家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权益方面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政府部门对于外语教育从未制定过长期的规划,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这方面的工作(胡文仲 2001, 2009;王克非 2011;曹迪2012;蔡永良 2011;赵蓉晖 2014)。由于宏观外语规划缺位,导致了出现了过度强调英语的语言迁移大跃进现象和全民学英语的狂热现象,给国家长远发展利益带来了影响。为了遏制英语的无序状态,2013年北京市教委宣布在2016年高考方案中将高考英语分值降低,同时提高语文分值。此政策一出台就引来了社会各界激烈的争论。随后事态急转直下,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文规定: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从这前后矛盾的语言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出政府对外语(尤其是英语)宏观规划的缺失和态度的矛盾性,同时这种状态对社会稳定和教育发展的不利影响也不容小觑。

宏观规划的缺失使得高校及个体的微观规划研究逐渐引人注目。然而,面对这些与外语有关的国家重大决策的出台,由于我国外语界学术研究并没有着眼于社会现实和社会需求,所以未能发挥外语学科学术研究对社会和文化发展的特殊作用,针对关乎社会和大众公共利益重大社会事件更是集体失语(束定芳 2015:2),更没有从国家战略层面为国家外语教育规划提供相关顶层设计的依据(束定芳 2015:1)。所以,作为研究者和教师,我们都需要关注语言生活和语言应用(李宇明)。Spolsky(2009)在追溯了语言管理在超国家层面的具体事例和历史经验,全面考察了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语言政策的细节之后指出,威力强大的全球化在很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但这不意味着个体国家传统主权的削弱。因此,我国需要对国家意志和民众意愿两方面进行权衡和协调。在保证国家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对外语教育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定位。那么,作为国家意志和民众意愿的连接体: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进行自主外语教育规划的探索。

二 外语规划的概念和内容

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对于语言教育规划( 包括外语规划) 都给予极大重视, 因为这涉及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安全等重大问题。语言规划是指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语言在社会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有目的、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及其使用进行干预和管理、使语言文字更好地为社会服务(陈章太 2005)。是人类有意识地影响和干预、调整、管理语言发展的活动,是对语言多样性的一种人工调节,是一种立足现在、面向未来的活动(刘海涛 2006)。郭龙生(2007)认为语言规划是指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语言问题而对语言与文字所进行的干预与管理,分为语言的地位规划、本体规划和传播规划等。也有学者将之分成语言地位规划、本体规划和习得规划(acquisition planning) (Copper 1989) 或功能规划 (function planning)(李宇明 2004, 2008)。外语规划隶属于语言规划,是语言规划的一个范畴。鲁子问(2006)认为外语规划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外语能力规划、外语人口规划、外语语种规划、外语教育规划和外语资源利用规划。即外语能力标准的设定;什么样的人需要接受外语教育,以及不同的人接受不同能力水平的外语教育的问题;英语和其他非通用语种的关系;学校如何教学,如何选教材,如何评估以及学生达到何种能力的外语课程,外语课程在语言课程里面的地位和作用等。

三 高校进行自主外语教育规划的必要性

1 政府宏观层面外语规划的缺失

在我国,国家和政府是语言规划研究的主体,所以一直主要关注的是国家层面的宏观规划,注重国家或官方力量自上而下政策对语言生活的干预。但是政府部门对于外语教育从未制定过长期的规划,也没有设立专门的机构管理这方面的工作(胡文仲 2001, 2009; 王克非 2011; 曹迪2012; 蔡永良 2011; 赵蓉晖 2014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对外语教育发展与战略也没有相应的规划。这种外语教育顶层设计的缺失,非常不利于从国家的高度规划外语战略 (束定芳 2015)。同时,这种宏观层面自上而下的外语规划的缺失也使得微观外语规划方面(如家庭、高校)的自下而上的基层作用逐渐引起学界的注意(赵守辉 张东波 2012)。

2 现代语言规划观对多层面规划活动的重视

现代语言规划观认为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从制定、实施、评价和调整全过程来看,是多层面的、有多方参与的规划活动、尤其是具体微观语言规划领域更是如此,犹如洋葱切面(Ricento & Hornberger 1996 摘自沈骑 夏天 2013),可以从宏观到微观,从国家、学术团体、高校甚至到个人。Chau & Baldauf(2010)认为语言规划参与者可以形成一个从国际到国家再到地方直至基层和个人的等级序列,处于该序列不同层面的规划者所涉及的规划活动、利益和努力方向互相作用,基于共同利益进行协调与合作。国内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也不在少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2009年12月5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外语战略与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上海外国语大学郑新民教授就指出语言战略也是人人有责, 是关系到每个人的要务。吉林大学的战菊教授从外语教师发展的角度也认为, 外语教师本身就是整个语言规划过程的一个末端, 但他们又是语言政策的最直接的执行者, 他们的语言战略意识、语言政策意识,实际上会直接影响到语言规划和政策的结果(安琳,王蓓蕾 2010)。曹迪(2012)曾指出,我国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过程使得政策主客体与政策环境之间往往缺乏协调机制。政策客体——学校、教师、语言学习者作为政策的执行者与服从者,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还相对比较淡薄,参与政策制定的主动性和执行力自然较差。因此,学界也亟待微观外语规划能够与宏观规划相连接,从而实现多维度多层面的外语规划探索(沈骑,夏天 2013;程京艳 2015)。

3 高校在社会中特有的角色和地位

高校是国家意志和个体意愿的连接体。政府的意愿可以通过文件、政策等形式直接到达高校,高校领导也能直接参与到政府关于政策规划的讨论和决策中。而同时,不同高校地处不同位置,政治经济文化条件不同,高校定位和目标也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观外语规划调整。以一个影响宏观外语规划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例,我们到底需要多少外语人才? (李宇明 2010;鲁子问 2012;张蔚磊2015)。这个问题,进行宏观调查很难,并且针对性不强。但是对于具体高校来讲,根据本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和单位类型对用人单位进行需求调查即可获得包含外语在内的社会需求 (如阳荣威等 2015;杨河清等 2008)。教师、学生、管理者、毕业生这些个体是高校进行自主外语教育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学生的外语水平不同,学生的兴趣不同,他们对未来职业发展期待不同,高校有能力根据他们不同的需求达到“各学所需、各尽其能”的良好状态(蔡基刚 2009;文秋芳 2012)。同时各高校可以彰显各自的特色,根据自身学生水平和师资条件提供不同类型的课供学生选择(文秋芳 2014)。所以,高校作为外语规划的单位,在国家层面宏观外语规划的缺失状况下,可以做到“顶天立地” ——上达政府下触个体。在保证国家长远利益的前提下,将国家意志和社会需求做科学合理的协调和权衡,制定出务实合理客观全面的外语教育规划。

四 高校自主进行外语教育规划的方法

具体到高校如何在全球化时代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结合区域环境和自身办学条件和定位,通过对学生、高校、各学科专家、社会需求进行调研以及对当前政治经济文化情况进行分析等研究手段,尝试进行符合自身的微观外语规划。结合鲁子问 ( 2006)、康建刚 (2010) 、Hogwood & Gunn (1984) 以及Kaplan和Baldauf(1997)的外语规划理论框架,笔者把本项研究内容通过6W+1H,即WHETHER、WHEN、 WHERE、 WHO、 HOW、 WHAT、 WHY来表示。

笔者设计的高校自主外语规划的内容及流程如图所示:

WHETHER是下述研究内容的前提。它探究的是某具体高校是否有必要和有能力开设外语课程以及进行外语规划。依据是国家利益和意志、社会和个人的需求以及自身的条件和定位;

WHEN表示在何时开设外语课程。目前我国学生学习外语的起始年龄是二语习得和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热点,但对于高校学生(非英语专业)学习外语的年限以及何时学习研究匮乏;

WHERE表示某具体高校所处的区域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该区域对外语的社会需求和要求;

WHO关注的是学习者和外语教师。学习者指的是谁学习外语课程,其外语水平以及其个人外语学习需求。笔者认为我国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要求显著,但是否人人都需要学习外语,则需要根据具体高校毕业生和其专业领域的社会需求和个人职业发展需求以及在校生个人兴趣来决定;同时,外语教师是外语规划和政策的真正执行者和贯彻者,他们的外语教育态度和信仰对外语规划和政策的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所以在外语规划中,需深入了解外语教师能力、态度和观点。

WHAT表示外语语种的选择以及相关外语课程的确定,是必修还是选修等;这些课程的确定除了考虑社会需求和个人兴趣外,还要考虑到国家政治文化利益以及战略发展的需求。比如关键外语语种;反映中国文化和传统的中华名著英译赏析、东西方文化互译、中国哲学思想、中国发展战略意识等课程来增强学生对本文化的了解和民族认同感。

HOW表示高校如何培养掌握某种外语的人才,即如何进行外语教育规划和课程设计,包括外语课程标准或大纲、外语教学法、外语教材选择、外语教学效果评估、外语教师教育等;

WHY最为重要。为何要开设某种外语课程,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是社会需求还是国家意志?它探究的是外語的地位问题和外语规划的价值取向,关注的是国家政治文化利益和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权衡。如何体现和保护我国政治文化利益,加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回归外语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交流媒介作用。如果不开设某种外语课程,根本原因是没有需求还是高校自身条件不够?未来是否有开设的必要性?再根据分析结果对整个规划做出调整。

总之,纵观世界范围,我国是世界上学英语人数最多的国家。全民学英语的热潮持续了30多年后,出现了一些关于英语学习和考试的争论。说明无论是从国家还是到个人,都开始审视外语热并且思考外语规划如何切实地为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服务。正如束定芳 (2015)所言, 外语学术研究应该“顶天立地”,不仅解决理论问题,更要就外语教育规划等重大实际问题进行相关的研究和谋划。同样的,在国家宏观外语规划缺失的条件下,高校作为微观外语规划的代表,既有条件做到“顶天”(关注国家利益及战略发展要求),又能“立地”(社会和个人需求、兼顾高校所处位置具体政治经济条件、专业特点、定位、条件等)。从而可以自主制定出体现国家利益的,科学务实的具有针对性的外语教育规划。总之,本文提出了高校实施自主外语教育规划的框架和流程,希望能为我国宏观和微观层面上的外语教育规划提供参考,为我国的长远发展战略和满足社会需求提供有效的服务。

参考文献

[1]Chau, S.K.C. & Baldauf, R.B. Global language: Decolonization in the new era [A]. E.Hinkel. Handbook of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2nd ed.) London: Routledge, 2010.

[2]Copper, R. Language Planning and Social Change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安琳,王蓓蕾. 着眼国家战略、立足外语教学现实——首届中国外语战略与外语教学改革高层论坛纪实[J]. 外国语,2010(1).

[4]蔡永良.关于我国语言战略问题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11 (1).

[5]蔡基刚. 从统一性和规范性到个性化和多样化[J]. 中国大学教学,2009(3).

[6]曹迪.全球化时代我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研究——国家文化利益的视角[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2 (4).

[7]陈章太.语言规划研究[M]. 北京: 商务印刷馆, 2005.

[8]程京艳.我国外语政策与规划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 2015(5).

[9]郭龙生.略论中国当代语言规划的类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6).

[10]胡文仲. 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得与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11]胡文仲. 新中国六十年外语教育的成就与缺失[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9(3).

[12]康建刚.中国外语规划与政策[J]. 中国电力教育,2010 (19).

[13]李宇明.强国的语言和语言的强国[M]. 光明日报,2004-07-28.

[14]李宇明.语言功能规划刍议[J]. 语言文字应用, 2008(1).

[15]李宇明.中國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J]. 外国语, 2010 (1).

[16]刘海涛.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从定义变迁看学科发展[A].陈章太.语言规划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17]鲁子问.美国外语政策的国家安全目标对我国的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06(3).

[18]鲁子问.外语政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9]沈骑.外语教育政策研究的价值之维[J].外语教学,2011(2).

[20]沈骑,夏天.国际学术领域的语言规划研究:问题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6).

猜你喜欢

国家利益社会需求
公共营养师社会需求现状及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关于休闲体育专业人才社会需求及能力培养研究
民事调解书的检察监督探讨
先占制度的法律探究
浅议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与管理水平提升
关于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演讲能力培养与领袖气质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