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宗教祈祷中的积极心理成分

2017-03-14韩英王锋陈慧李海斌

科技视界 2016年27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心理弹性宗教

韩英 王锋 陈慧 李海斌

【摘 要】通过对宗教祈祷中的积极心理成分的研究,丰富国内关于宗教的积极心理学的了解与研究,将其应用于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提高人的生活幸福指数。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有关宗教信仰者的积极心理成分的研究进行整合分析。得出结论:信仰宗教经常祈祷的人的幸福感较高,社会认同感较强,其具有更平静祥和的心境,容易诱发出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又因其定期仪式性的活动,使其具有较好的心理弹性。

【关键词】宗教;积极心理;幸福感;社会认同感;心理弹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心理的健康对人生的成就和幸福以及对建设和谐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愈来愈明显,心理健康问题已日渐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快速发展的物质文明,失落的精神文明,两者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同时也遗留下各种社会问题,道德退步,信仰遗失,精神空虚。社会各个阶层的人之间相互不尊重,不理解,不友善,大量极端的负面新闻屡见不鲜,各种匪夷所思的世间乱象映入眼帘。迷茫,幻灭,焦虑已然成为人们精神面貌中的不良标签,现阶段中国社会各阶层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而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投身宗教,让宗教成为自己心灵的避难所,期望信仰可以给他们精神上的指引和慰藉,增加自己的幸福感体验。宗教体验已经成为中国人摆脱心理困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研究表明,有宗教信仰的人群比普通无信仰对象人群的幸福指数更高,生活满意度更高。本文对宗教信徒的积极心理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对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素材和依据,为心理咨询的方法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和事实依据,更多的是希望应用于普通人群的心理健康中,提高国民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宗教指的是“由教义和叙事提高对神圣的追求和鼓励道德的契约信仰团体”[1]。祈祷是宗教仪式的一种,指的是信奉宗教的人向自己心中的神默告自己心中的愿望。通常祈祷是想让上帝帮助自己或别人实现一些在生活中做不到的事,祈祷大多数都是好事,表达个体内心的美好愿望。

积极心理成分指的是积极心理的构成成分。基础构成成分有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心理弹性(韧性),幸福感是所有积极心理构成成分的核心。主要包括几种:(1)主观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与安全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與愉悦的情绪。(2)社会认同感,是指一个群体内的每一个成员对于其周围一些事件或者问题现象的一种共同认识和评价。[2](3)心理弹性,是指一种人格特质或能力,是稳定的个人心理特征,是个体应对压力、挫折、创伤等消极生活事件的能力或特质。[3](4)心境平和,是指强度较低但持续时间较长的利于身心健康的情感,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感情。

信仰疗法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手法,主要是通过患者的宗教信仰以治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疾病。很早以前医学科学便认识到许多的生理疾病是由病人的思想状态引发或因为它而恶化的。而这些疾病经常能通过心理治疗得到治愈或减缓其症状——是通过改变病人的想法而不是开药治疗的方式。与此同时,信徒对宗教或者宗教遗址的治愈力量持坚定的态度经常让病人的思想发生很大的变化。

祈祷是宗教仪式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显示信徒个体的宗教情感的非常重要的标志。有关研究表明:通过对个人的总体幸福感的评定和对影响幸福感的6个相关的因子进行评分,这6个相关因子包括其对感情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焦虑)、对健康的担心、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精力及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相对而言宗教徒的情绪相较更为稳定、心情更为舒畅、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其主观幸福感也就更高。这和宗教所提倡的无欲而刚的中心思想有非常大的关系,在个人持续的祈祷中,信徒将宗教教义融入了自己的思想,已然心境更加平静了。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宗教信徒有更多的指向自己心中的神的感激和爱。宗教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的一点便是社会援助,宗教团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援助来源,对老年人来说更为重要。当然,这个也并不是宗教让人觉得幸福的唯一的因素。在我们漫长的生活实践当中,人们发现,宗教徒表示他们“与上帝的亲密关系”和主观幸福感之间是有相关性的。他们发现不管是自己的宗教经验还是祈祷都能加强幸福感,而且还表示这些行为造成了一种对和自己心目中的神之间的社会关系的真实体验,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它和人们之间的现实亲密关系是相似的。宗教加强幸福感的方式不止以上两种,还有第三种方式。埃里森的研究发现,信徒有自己坚定的信念,就是说“存在的确定性”和教堂的出席率,个人金钱的投入多少无关,和日常生活的满意感呈正相关,对于年老的人和所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的人来讲,尤其如此。雅阁等人对教堂的宗教经验对人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幸福的两个因素与宗教情感呈适度的正性相关:(1)超越世俗的因素,比如“和神和平共处”、“与神保持沟通”这种的表征; (2)现实社会真实存在的因素,借助比如“成为家庭组成的一部分”、“和他人保持团结”类似的表征。然而,在宗教情绪的因素中,还有一个因素是“神秘因素”,例如“自我意识丧失”和“永恒”的特点,这一点与我们的幸福测度呈现负相关。关于幸福的哪些方面是最有可能受宗教的影响的问题,张伯伦发现,影响最为强烈的是获得一种非凡的意义和目的感。

宗教从本质上来说便是一种社会现象。原始社会伊始,宗教仪式便是群体来共同举行的,而且人们还发现,他们容易在群体中被诱发出积极的情感。正如吕大吉的四要素说:“宗教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仪式,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仪式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4],与此同时,宗教大多是族群认同的共同要素,信徒内心将自己视为宗教群体中的一份子来定位自己,在信徒的内心中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信奉某一种宗教的宗教群体,这对于个体而言是一种心灵的归属,也是一种个体的内心的社会认同感。在连续性的宗教祈祷的参与中,信教徒会在宗教团体中得到温暖、关注和认同。在这一点上,年老者和残疾人中表现的尤其突出。对大多数人来说,到了60岁以后,很多人已然是退休了,离开了以前的工作岗位,可以有相对充裕的时间来参加更多的宗教团体活动,又因为同一活动中大多会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朋友,这又将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参与宗教活动。当然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是存在着很多的老人是因为晚年活动的缺乏,便选择参加宗教团体活动,甚至在晚年皈依宗教。事实上就算是对一般的老年人来言,宗教的助益效果也是极好的——他们可以感受到更多的幸福感的同时,感受到较少的压抑感和较少的孤独的感觉,同时自杀率也会降低很多。究其内在的原因,参与共享式的宗教仪式并且接受来自教会团体的社会隐性的支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除此以外,那些生病或丧失亲人的老人们经常使用祈祷减缓自己生理或心理的痛苦,这对很多老人非常的有效。宗教对个人的幸福感的影响不仅仅局限在这些方面,他还突显在对于死亡的恐惧上面。当前人们已经采用了很多方法来测量个体对于死亡的恐惧。这其中包括直接提出问题和诸如表达死亡的词语时人的真实生理反应等对这种“无意识”的相关测量。通过对36个研究的元分析发现,有宗教信仰的人更不惧怕死亡。这或许是同宗教的来世信念有关系。

米列夫斯基和莱维特以694名从非洲和欧洲两地区的移民家庭的6-8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测试内外向宗教虔诚对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之间的关系。测试结果表明,宗教的虔诚度向量表评分者高的人,心理适应性测量得分也越高。当前主要从认知、情绪和意志以及行为四个层面上分析祈祷对于人的心理弹性的相关影响。认知层面:个体在宗教的祈祷过程中是能够更多地探索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的。我们知道,在宗教祈祷的过程中,人内心大多是平静且虔诚的,信徒在祈祷的过程中可以集中自己的精神思考周围的人、周围发生的事件、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一步步感知自己的内心,实现外界与内心的对接,找到现实世界与理想境界的平衡点。情绪层面上,宗教大多提倡无欲而刚的处世哲学,在这种教义和主要思想的熏陶下,人更多的追求的是自己内心的平静,而非着眼于当前的得失与富贵。从情绪的不同维度探讨宗教体验的实验结果表明,基督徒更多的表现出正性情绪体验,而非基督徒更多的是负性情绪体验。不管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来看,祈祷类似于冥想,可以使人变得平和,能有效较低人们对正、负情绪的反应[5]。意志层面上,宗教祈祷对于人的意志磨炼也同样让人不可忽视,例如我国西藏地区有大量的佛教信徒,他们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神,经常内心虔诚长达数月甚至数年的叩拜着心目中的神,完成自己困难重重的朝拜。身体是受累的,内心却是平静而满足的。而真正的当他们回归自己原本的生活的时候,曾经那些勇敢克服磨难的精神和一步步刻入骨髓的坚持又可以使他们的现实生活更加美好。行为层面上,宗教大多提倡的是因果輪回和种善因得善果,倡导信徒做善事,这促使了更多的人主动捐钱给慈善机构,更多的信徒自愿做一些义务性的工作,这种行为有助于创造一种低水平的犯罪率和个人的中高层次的利他主义的社会氛围。与此同时,许多人“祈祷经验”——一种在变化中形式的印发行为的感情,以获得更为深入的宗教真理的洞察,得到祈祷的回应,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并有着深厚的和平与幸福感,即有意义和目标的感觉,以及幸福感和对生活的满足感和宗教的满足感。

祈祷更是一种精神上的超验体验,是“个体超越时空的直觉,从更大的、更客观的角度来看生活的能力,这种超验的角度使人能看到自然状态各种努力的基本一致性”。在精神超验量表(STS)的实验研究中,一些神学研究专家糅合了佛教、贵格会(基督教教派)、印度教、路德教会和犹太教以及天主教信仰的传统模式,确立了他们共同的信条来作为研究的精神因素。STS证明了整体因子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祈祷满足”,指的是个人超越现实感到满足感和快乐感,如“通过祈祷和冥想,个体感觉获得了内心的力量和平静的;二是,“普遍性”,指的是个体相信生命是一体的,如“我觉得我们在更高水平上有共同的联系;三是,“连通性”,指的是不同年代和不同民族的人也是人类族群的一个部分。不管过去、现在和未来,存在过或正在存在的个体,我们都是人类族群的一个部分。比如,“我和我的后代在一起”。一些研究表明,许多受试者表示到了西藏以后,感觉到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升华,内心更为纯净安宁。

借助患者的宗教信仰进行生理心理疾病的治疗历史悠久,对应不同的情况其治疗方法也是有差异的,许多宗教信仰的治疗方法均已记录在案。《旧约》中早就有相关记载,叙利亚将军乃缦就曾根据先知丽莎的指引,在约旦河里洗七次澡成功治愈了自己的麻风病。不仅如此,上帝创造了许多治愈的奇迹。他对一位身患麻风病的人进行治疗并对他说:“站起来,去吧,你的信仰已经医治你,你已经痊愈了。”使徒也有使用信仰疗法进行治疗的记录。他们认为“虔诚的祈祷能拯救病人”。其中,在罗马的天主教会中,信徒对教会的信仰使很多人被治愈了。据报道,很多人通过在魁北克的圣安娜德博普雷村和法国的卢尔德的祈祷而治愈了自己。与此同时,不同宗教的一些领导人可以通过人们对他的个人信仰而使患者被治愈,以此也赢得了更多的认可。亚力山大·约翰便是一名著名的信仰治疗者,早在1896年便在伊利诺伊州的锡安建立了基督教的教会,将信仰疗法真正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使信仰疗法的治疗手段变得更加丰富与有效。

【参考文献】

[1]高椿雷.宗教信仰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2]佐斌,秦向荣.中华民族认同的心理成分和形成机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4:68-76.

[3]韩英.中医药院校非医药类大学生心理弹性对其学业压力与学校适应的影响,新教育时代,2015-10-2

[4]李海淑.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05.

[5]任俊,黄璐,张振新.冥想使人变得平和——人们对正、负性情绪图片的情绪反应可因冥想训练而降低[J].心理学报,2012,10:1339-1348.

[责任编辑:朱丽娜]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心理弹性宗教
积极心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幼儿教师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
弱化权势,和谐共生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