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法整合治疗3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

2017-03-13李连泰王书君谢双喜计小清

河北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整脊支具矫形

李连泰, 胡 华, 王书君, 谢双喜, 计小清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 德 医 学 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三法整合治疗36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疗效观察

李连泰1, 胡 华1, 王书君1, 谢双喜1, 计小清2

(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 河北 承德 067000 2.承 德 医 学 院, 河北 承德 067000)

目的:运用中医整脊手法、个体化三维牵引配合矫形支具,三法整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观察临床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方法:采集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80例,按先后就诊次序,单序号就诊者设为治疗组,双序号就诊者设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整脊手法、个体化三维牵引,配合Boston矫形支具外固定治疗。对照组仅采用Boston矫形支具外固定治疗。每组均治疗三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VAS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用SPSS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改善Cobb角及VAS评分方面,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中医整脊手法、个体化三维牵引配合矫形支具,三法整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中医整脊手法; 个体化三维牵引; 矫形支具;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

自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运用中医整脊手法、个体化三维牵引配合矫形支具,三法整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3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采集的80例病例均来自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患者。按先后就诊次序,由专人负责,详细登记每位患者的一般资料。单序号就诊者设为治疗组,双序号就诊者设为对照组,治疗组男13例,女27例,年龄10~14岁28人,14~18岁12人,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病程13.5±10. 5个月。对照组男12例,女28例,年龄10~14岁29人,14~18岁11人,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40月,平均病程14.0±11.5个月。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症状轻重程度、治疗前测量的脊柱侧弯角度(即Cobb角)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诊断标准: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指出:Cobb角<10度在发育期视为正常变异,不影响功能,Cobb角>10度即为脊柱侧凸。[1]参照《实用骨科学》及《中医整脊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AIS诊断标准筛选病例,诊断标准具体如下:①年龄在10~18岁青少年,无先天性疾病及明确的外伤史;②体格检查躯干不对称,脊柱呈侧弯畸形,凹侧皮温可见异常;③弯腰前屈试验阳性;[2]④检查全脊柱X线正位片,测量Cobb角≧10度;⑤个别病例可有背痛、腰痛,易疲劳,运动后可见胸痛、胸闷、气短等临床症状。

1.2.2 纳入标准:经详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后,符合以上诊断标准,且Cobb角≦40度者纳入试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同时对纳入治疗的患者完成以下工作:①签署知情同意书(如果患儿较小,不够法定年龄,可委托其父母代签);②对规定测评指标的评估(包括Cobb角度的测量、VAS评分、记录临床症状等);③患者一般资料的登记备案。

1.2.3 排除标准:①年龄及侧弯角度不在规定范围内的脊柱侧弯患者。②先天性脊柱异常或合并神经肌肉、骨骼疾病患者。③合并精神疾病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④胸背腰部有大面积皮肤破损或感染者,外伤患者;⑤既往有其它严重疾病,需要进一步治疗,影响本治疗方案正常实施的;⑥期间自行终止或不能坚持治疗者,视为脱落病例。

1.3 治疗方法:具体方案:治疗组采用中医整脊手法(向患者交代治疗项目及内容,嘱患者放松,摆正姿势,积极配合治疗。患者俯卧位,术者先用小鱼际、掌根等在脊柱两侧膀胱经循行处施以法、按揉法,自上而下反复操作3~5遍,充分放松腰背部两侧肌肉,其中凸侧应用弹拨等较重的手法,尤其是痛点、触及条索状物的地方,更应着重治疗,使痉挛的肌肉逐渐松弛;凹侧应用小鱼际法、掌根揉法等较柔和的手法,促使萎缩的肌肉变得结实有弹性,一般5min左右。然后用拇指先点按弹拨督脉各穴,再用拇指按揉两侧膀胱经主要背俞穴位,再在华佗夹脊穴处推拿提捏,也可推按凸侧的脊椎棘突,力度要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基准,持续适度柔和,刚柔相济,时间约5min。再让患者坐于正骨复位椅上,双脚平放在鞋托内,躯干放松,术者正坐患者身后,以胸10椎体为顶椎右侧胸椎侧弯为例,首先用拇指或掌根摸清并顶住偏歪的顶椎棘突,将患者右侧手臂抬放于患者头后部,术者右手自患者右腋下伸向前,环抱于患者的左肩部。助手面对患者站立,两腿夹住患者左下肢,双手压住左大腿根部,维持患者正坐姿势。嘱患者身体前倾并向右侧旋转,当力点到达偏歪棘突时,术者右手扶持患者躯体,使脊柱逐渐屈曲并向右上方牵拉,术者左手用力向对侧推按位移的椎体,以拨正偏歪棘突,两手协同动作,可听见复位的“咔嚓”声,术者手下亦能感觉到椎体棘突轻微移动。反过来,嘱病人将左侧手臂抬放于自己后头部,术者用左手抱于患者的右肩部,术者右手用力顶住偏歪的顶椎棘突,术者左手扶持患者躯体,使脊柱逐渐屈曲并向左上方牵拉,两手协同用力,调整偏歪棘突,左右平衡治疗,然后让患者坐正,术者运用分筋理筋手法,在脊柱侧弯的两侧肌肉进行放松治疗。以上整脊手法用力要因人而异,且不可粗暴用力牵拉旋转,也不可刻意追求复位的响声,一般每周2~3次,整脊手法要求专人治疗,保证治疗的统一性。)个体化三维牵引治疗(运用河南鑫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XN-IIIA多功能三维电脑牵引床,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体质等情况,将资料输入连接牵引床的电脑内,电脑会自动设定牵引力度及牵引模式,刚开始可为60~100N(牛顿),视具体情况可循序增加牵引力度,最高可到120N。牵引时患者平卧牵引床上,放松身体,上下牵引皮带捆绑的位置,最好在侧弯顶椎的上下,根据侧弯及旋转方向设定牵引的方向,如腰椎单侧右侧弯,椎体并向右侧旋转,牵引方向是向左成角牵引,间歇左侧旋转牵引。每日一次,每次20min。十次为一疗程,中间休息3d,进行下一疗程治疗。)配合Boston矫形支具(由神州康复医疗用品用具专营店制作)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Boston矫形支具(由神州康复医疗用品用具专营店制作)固定治疗:侧弯的顶点在T7以下者,采用胸、腰、骶矫形支具,侧弯的顶点在T7以上的高位侧弯者,采用颈、胸、腰、骶矫形支具[3],每天佩戴16h以上。经临床统计,侧弯定点在T7以上者很少,况且佩戴颈、胸、腰、骶矫形支具,平时生活、学习、运动非常的不方便,患者不愿接受,所以目前很少应用,基本都应用Boston矫形支具,该支具优点是臂下佩戴,外观易于接受。

1.4 疗效评定指标:两组均治疗三个月,观察下列指标。①治疗前后Cobb角的改变。运用站立位全脊柱X线正位片测量Cobb角,以Cobb角度评估脊柱侧弯的严重程度。本研究Cobb角度测量方法,采用标尺和量角器在1:1的患者X线正位胶片上测量。首先确定侧弯的上、下端椎。在上端椎的椎体上缘划一横线,同样在下端椎椎体的下缘划一横线。对此两横线各做一垂直线,该二垂直线的交角就是Cobb角[4]。为保证测量Cobb角的准确性,最大限度地减少误差,他们由两个人共同商定上下端椎,两个人分别测量Cobb角,将两个人测量的结果取平均值,作为每位患者的实际Cobb角度,每位患者在治疗前、后都要测量Cobb角度,前后对比。②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基本的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0~10个刻度,0分表示无疼痛,10分代表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3分以下,有轻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学习、生活基本不受影响;4~6分:患者感觉疼痛并影响睡眠,但尚能忍受,学习、生活稍受影响;7~10分:患者有渐强烈的疼痛,疼痛剧烈或难以忍受。临床使用时让病人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医师为其评出疼痛分数。③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临床治愈:患者无临床症状,脊柱X线片显示侧弯畸形消失,生理弯曲正常,或虽有轻度侧弯,但Cobb角<5度;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X线显示生理弯曲基本正常,侧弯畸形明显好转,Cobb角<10度;好转:临床症状减轻,侧弯畸形好转,Cobb角改善程度>5度;无效: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Cobb角改善程度<5度。

1.4 统计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obb角的变化、VAS评分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有1人因转学、3人未能坚持治疗,共4人中途退出治疗观察,治疗组最终完成治疗方案的实为36人。对照组有2人未能坚持长期佩戴矫形支具,中途退出,最终完成治疗方案的实为38人。两组患者治疗后无任何不良反应。见表1~3。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Cobb角(度)比较(s))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Cobb角(度)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Cobb角变化治疗组 36 23.5±7.4 10.5±6.3∗13.1±3.3对照组 38 23.5±7.9 14.4±6.8 9.0±2.5

治疗前,两组病例Cobb角度比较,P=0.97>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Cobb角比较P=0.005<0.05,说明治疗后两组病例Cobb角大小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3.0±1.2 0.7±0.8∗对照组 38 3.1±1.2 1.4±1.0

治疗前,两组病例VAS评分比较,P=0.55>0.05,说明治疗前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P=0.00<0.05,说明治疗后两组病例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疗效对比n(%)

3 讨 论

目前青少年学习任务较重,过度玩手机、电脑,缺乏体育锻炼,坐姿卧姿不正确,脊柱长期处于歪斜状态,这是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发病率逐年上升的主要因素。他们查阅了相关文献报道,在现有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与探索,认为中医综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将会有良好的疗效,运用中医整脊手法、个体化三维牵引,配合矫形支具,三法整合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起到补益肝肾、舒筋养骨通络,更注重表里兼治、远期疗效的巩固。中医整脊手法是依据中医原创思维,运用生物力学原理,注重整体观念,以脊椎的棘突和横突作为杠杆来进行整脊矫正,把偏歪的脊椎渐渐复位,椎体关节得以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即古医籍所称“骨合缝”、“筋入槽”,在进行整脊手法前,先用点、按、揉、推拿等手法在脊背部放松,从而达到调和脏腑、疏通经络、内外兼治,改善骨骼、肌肉营养,恢复脊柱两侧肌力平衡之功效。因其疗效好、操作简便易行,已经得到医学界广泛认可,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治疗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运用整脊手法前,可按经络循行点、按、揉、推背俞穴及督脉各穴,如肝俞、脾俞、肾俞、腰俞、腰阳关、命门、脊中、中枢、至阳、筋缩、大椎穴等,背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的经穴,五脏六腑之气均输注于背部的腧穴,背俞穴除治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关的五官病、肢体病。督脉是人体奇经八脉之一,六条阳经都与督脉交会于大椎,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故称为“阳脉之海”,治疗颈项和腰背部的病变,疗效独特。个体化三维牵引,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如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等,选用不同的牵引重量和模式进行牵引,通过牵拉椎旁肌群和脊柱韧带连接结构使凹侧组织松解、脊柱得到有效的伸展,增加脊柱的活动性,使脊椎序列重置,改善侧弯。以前的普通牵引设备比较简陋,纯手工操作,在牵引模式上无法做到因人而异,只能做到上下相对牵引,垂直沿纵轴均衡用力,对脊柱两侧的牵引力度是相同的,而他们选用三维牵引,既可以对脊柱凹侧组织肌肉加大力度、反向成角牵引,又可以反向牵引旋转的脊椎,调整椎体旋转、侧弯,恢复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有针对性。矫形支具治疗的原理是在侧凸顶椎部位施以水平方向的压力,由于脊柱侧凸的节段椎间隙两侧不对称,致椎体软骨终板的承重两侧亦不对称,顶椎部位水平方向的压力可使侧凸减轻,侧凸节段的软骨终板承重的不对称亦有所缓解,因而可延缓侧凸的发展。

[1] 孙殿荣,侯梅.脑性瘫痪患儿继发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2(36):147~149.

[2] 于长隆.骨科康复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72~473.

[3] 王隼,陈祖平.Bostons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J].中国临床康复,2002,10(20):3045.

[4] 颜丽笙.3种方法测量脊柱侧弯Cobb角的临床应用比较[J].福建医药杂志,2013,12(6):121~122.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36 Cases of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Treated with Three Integrated Methods

LI Liantai, HU Hua, WANG Shujun, et al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engde Medical College,Hebei Chengde067000,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 of three integrated method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hiropractic technique,personal dimensional traction combined with orthopedic brace fo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Methods:80 cases with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ccording to the consulting order,were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the single number)and control group(the double number).The treatment group was carried out the treatment by three integratedMethods:traditional Chinese chiropractic technique,personal dimensional traction combine with orthopedic brace.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only by Boston orthopedic brace.Each group was treated for three months.The changes of Cobb angle,VAS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the clinical effects and whether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All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SPSS19.0.Results:Cobb angle and VAS score in treatment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there was a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0.05);the cure and improvement rate in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re was no adverse reaction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s:The three integrated method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chiropractic technique,personal dimensional traction combined with orthopedic brace fo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has a good efficacy.There is no adverse reactions and it is worthy of further clinical promo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chiropractic technique; Personal dimensional traction; Orthopedic brace;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7.01.027

1006-6233(2017)01-0082-04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计划项目,(编号:2016067)

猜你喜欢

整脊支具矫形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昆明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通过国际教育标准认证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整脊”真能让人立刻长高吗
整脊真有这么神奇吗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进展*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3D打印技术在矫形鞋垫中的应用进展
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