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03-13朴丹

法制博览 2017年2期
关键词:罪错未成年人

摘要: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重大,且呈现出上升趋势。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可归结为四点,即生理心理原因、家庭原因、教育原因、社会原因。应用对策相应地可分为四点:重视性教育与心理疏导、创造宽松的成长环境、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创造和谐健康的社会化境。

关键词:未成年人;罪错;刑事处遇;法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79-(2017)05-0058-02

作者简介:朴丹(1995-),女,朝鲜族,黑龙江海林人,大庆师范学院法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刑法学。

一、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

所谓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当然,这个概念是相对于成年人犯罪而言的。根据我国刑法理论,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可以划分为三种,即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刑事责任能力人和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此类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则需要承担全部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14至16周岁的未成年人,对于此类人,只对刑法所规定的八种犯罪承担刑事责任;无刑事责任能力人是指年龄在14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对于此类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则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我国法学界通常将未成年人犯罪定义为:年满14周岁但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并触犯我国刑法的行为。

(二)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

依据人口数据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人口数量已达3.67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由此可见,我国未成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是比较大的。未成年人群体的安全和稳定,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出台了多部法律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但是效果并不是很明显。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非但没有降低,相反,其呈现上升的趋势。犯罪类型的复杂化、犯罪手段的多样化、以及犯罪团伙意识日趋增强等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研组曾于2010年对北京、天津、黑龙江等地的未成年人管教所进行调研。数据显示,从2008年开始,未成年人犯罪总量由原来的快速增长开始转变,呈现下降的趋势。虽然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增长率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得以降低,但是由于我给未成年人人口总量大,未成年人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和研究刻不容缓。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分析

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有很多,这是由青少年时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家庭生活状况、学校教育环境以及社会大环境等诸多因素造成的。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理心理原因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同时也是人生的特殊阶段。在这一时期,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都处于由不成熟向成熟转变的发展状态。他们的价值观、权利观、社会观很容易受到冲击,极容易形成一些不当的、甚至错误的价值观念。这就导致一些未成年人一旦遭受挫折或是某些合理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他们就本能地产生叛逆和怨恨的心理,并且他们又学不会控制。有时候,甚至是一件小事就会加剧他们的心理负担,稍有不慎这些潜在的负担就会爆发,从而使未成年人陷入犯罪的泥潭。与此同时,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决定了这一时期注定矛盾丛生。例如:性成熟和道德观念缺乏之间的矛盾、交往需要与孤独感之间的矛盾等等。这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可能会成为其步入犯罪歧途埋下隐患。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

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原因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父母双方离异或一方、双方亡故等家庭环境,会对生活在该环境下的未成年人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他们渴望被关心和呵护,这就给那些利用未成年人实施犯罪的人以可乘之机,从而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进城市,农村只剩下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已经由父辈向祖辈转移,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在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许多的未成年人在其心理和生理日趋成熟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且农民在知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加上祖辈更加宠溺孩子,导致未成年人变得骄纵。更为严重的是,家庭成员的一些不良行为及错误观念,很容易招致未成年人的盲目模仿。这些不良家庭环境成为未成年人实施社会危害行为的重要诱因。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教育原因

依据大量的司法案例来看,大多数未成年人罪犯,都曾经有过学习成绩较差的经历,他们的人际关系也比较差,如果不能够及时地发现并予以纠正,他们很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首先,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教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其次,很多学校在未成年人性教育方面存在缺失,甚至是一片空白,对正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也存在疏漏。再次,片面追求升学率,不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针对未成年人对于低俗文化的追捧,学校的管理也不到位,甚至是放任自流,这不可避免地为未成年人犯罪埋下了隐患。最后,很多学校在法制教育方面存在缺失。虽然教育门一再强调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并已明确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但是仍然有不少学校对于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原因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一方面,社会物质财富的增加使未成年人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另一方面,社会上的各种不良风气也给未成年人的思想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加上传统道德的约束力日益削弱,部分未成年人甚至出现“信仰沙漠化”的现象,极易使未成年人产生极端個人主义思想。此外,流动人口较为密集的场所、城乡结合部的居民区等地方的治安管理都处于欠佳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未成年人,由于缺乏必要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再者,由于市场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导致销售市场存在一定的乱象。销赃、买赃利益链条的存在,为那些财产性犯罪大开方便之门,这成为未成年人实施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的诱因。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对策

针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未成年人真正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性,强化遵纪守法的观念。

(一)重视未成年人的性教育与心理疏导

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和心理疏导对于预防犯罪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对未成年人进行合理的性教育,非但不会导致未成年人对性的盲目追求,相反可以促进未成年人对性知识的了解,从而引导和帮助他们克制自己,增强其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反观如今社会现状家庭对于未成年人的性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学校在未成年人的性教育方面也只是轻描淡写,一味地强调未成年人不应该过早地食用“禁果”,这只会加重未成年人的好奇心,结果必定适得其反;社会对于未成年人的性教育缺乏途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的辐射作用。另一方面,关注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特别是关注家庭问题较为突出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对于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或目睹过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应予以必要的心理辅导和身心健康治疗,从而降低他们一不当甚至违法的方法去回应遭受暴力的痛苦。否则,他们会将暴力的影响牢牢地刻在自己心中,这些负面影响很容易将未成年人推向犯罪的边缘,如果这些负面影响得不到消除,那么日后很容易成为未成年人走向犯罪的导火索。

(二)创造宽松的家庭成长环境

家庭环境的和谐与否,对于未成年人今后能否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家庭中,父母担任的是教育者的角色,正所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都对特定时期的未成年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严格要求,耐心教育,用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加以引导,并在生活中关心爱护未成年人,及时地向他们提出正确的要求和建议,从而督促他们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进而打下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更为重要的是,父母应以温和的方式,将未成年人的意识向正确方向引导,避免因方法不当,导致其产生不满甚至对立的情绪。

(三)营造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

学校是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的“第二个家庭”。因此,学校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然而,学校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育模式,纠正注重文化教育、淡化法制教育的错误思想,不能片面的追求升学率而忽视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要从未成年人的角度出发,结合未成年人自身的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例如:开展有实质性内容的心理辅导课程,以及必要的性教育课程。通过上述的举措,切实消除未成年人的心理困惑,引导其向心理健康方向发展。

(四)创造和谐健康的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的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种方式就可以做到的。社会各界应该携起手来从多个方面进行治理,不仅要加强对社会环境的治理,还要致力于公益性文化建設,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符合其自身特点的文化活动。要想真正使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降低,需要从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出发,扭转社会不良风气,从根本上使社会环境得以净化。从而消除未成年人犯罪的根源。

[参考文献]

[1]杨庆玲.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刑罚适用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4-9.

[2]杨庆玲.未成年人犯罪的间接诱因探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3(5).

[3]杨庆玲.大庆精神与未成年人犯罪人价值观教育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5).

[4]王涛,班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探析[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3).

[5]吴曙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新探[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

猜你喜欢

罪错未成年人
细数生气之 “罪错”
未成年人检察体系建设研究
罪错未成年人拟分级处分值得期待
分级干预: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处置的优化选择
对罪错未成年人不能“一放了之”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刑事审判实证研究
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
未成年时期阅读推广研究
提高安全意识促进健康成长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