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教学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7-03-12王玉花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期

王玉花

摘 要 自主学习,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而言的,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有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在认知、动机、行为三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其学习才是自主的。很明显,这三方面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加引导与维护。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给学生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使之内化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曾说:“‘教都是为了用不着‘教。”“教”是前提与基础,首先还是要“教”,教什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键是教给学习方法;而“用不着‘教”是最终的目的与归宿,如何“用不着‘教”?最重要是在于学生能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达到不教而会的目的,至此,学生就真的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了。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1重视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语文知识无处不在,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知识,也要传授生活中学语文知识。我们学语文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书本,要“有意”在生活中学语文: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即生活,生活即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社会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更是学习语文一片天地。一切新的、美的事物,周围发生的好人好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网络、新闻、广告、对联和各种自然、社会现象都有观察的必要。例如:针对当今社会上一些时髦的广告词,如“ XX 啤酒,步步领鲜”、“使用 XX 牙膏,让您牙口无炎”等等,这一类故意偷换同音字的不规范用字现象,可以让学生扮演一名文字小卫士,走入社会去纠正这类现象。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的知识,养成写规范字,说规范话的良好习惯,而且也训练了学生的社交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便形成了在生活中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2注重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语文教师在关注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应重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奥妙。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还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在教学中我选择故事情节较强,人物较丰富,内容有趣的课文,引导学生演一演,如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时,教师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进行故事情节表演。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自主学习。最后师生再共同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因为要表演,学生得仔细揣摩小动物们的语言、动作、表情、心理活动等。因为要评,表演时学生得认真仔细欣赏,整个过程学生热情高涨,能力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又如学习《北京》后,要求学生课外收集北京的一些著名建筑,和古代遗址的图片、文字资料,围绕“美丽的北京”为主题,以全班为单位制作黑板报。这样学生对北京的了解更丰富了,同时也更加热爱祖国的首都北京了。

3情境中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动机。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有兴趣才有潜力,有兴趣才有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一种民主,幽默的课堂气氛,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讨论,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这样自主学习的劲头就更足了。

低年级的孩子喜欢热闹,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这样创设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教学一年级快乐读书屋中的《荷葉姐姐》时,开篇便为学生创设这样一个美丽的视频情境,引导学生欣赏荷塘美景,优美的景色,同时配上动听的音乐,立即将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全部调动起来,将学生带入美的境界,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通过视频让学生对荷塘荷叶的美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利用板画(展示荷叶姐姐),想不想听听她的故事,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孩子们的兴趣立刻调动起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教学《要下雨了》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使学生更形象生动的感受到下雨前小动物们的变化,同时通过观看小白兔与燕子、小鱼、蚂蚁的对话,激发学生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的兴趣。此情境的创设连接出下一情境,让学生在连续的情境中,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望和需要,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学习。

4氛围中指导探究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成为真正的组织者、引导者。让学生在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学习中学会自主探索,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为了在语文课中能让学生自主探索,我有时在教学过程中设计探索环节,有时留一点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风》一课时,由于课文结构具有相似之处,所以第一节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剩下的两节向让学生看一看有什么相似之处,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节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其中的知识,并把自己的得到的收获汇报给大家。这样一来,孩子们既主动又积极,同时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不是短期行为,而应当把它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如果像搞运动一样,一阵风吹过就结束,学生燃起的探究之火也许会渐渐熄灭,我们的民族创新意识也就永远落后于别人。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要设法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最终让学生形成自觉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