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2017-03-11顾永惠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党政办江苏江阴214400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顾永惠(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党政办,江苏 江阴 214400)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顾永惠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党政办,江苏 江阴 214400)

信息化已成为社会发展趋势,在信息化环境下互联网与学生生源变化给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巨大冲击,人文素质教育面临新的课题。文章通过对苏南地区3所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的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存在人文素质教育薄弱,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普遍现象,从“重技能、轻人文”的传统思想与教师人文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等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构建人文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人文教育环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能力;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文化对接;注重应用实践,强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践功能等具体措施,为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信息化; 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本途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环境熏陶、知识传授等不同途径逐步内化成个人的文化素养、道德水准、价值取向、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相对稳定的个性品格[1]。高等职业教育者应意识到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种程度,社会经济发达到何种地步,都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素质是个人最为根本的素质,人文素质对个人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在21世纪信息化社会环境下,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人们的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院校普遍感受到在信息化环境下尤其是互联网与智能手机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高职院校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行为与心理上都产生不少的问题,通过调查信息化环境对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意在进一步探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期望为高职院校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借鉴。

1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的现状与挑战

1.1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问卷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苏南地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本文研究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三所高职院校的部分大二学生为调查对象,学生专业涵盖了文理科,主要采用现场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涉及学生人文素质中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等方面内容,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63份,有效率为90.7%。

从表1可以看出,73.8%高职学生认为“学院人文氛围一般”,19.2%认为“氛围不太好”,只有7%的学生认为“学院人文氛围很好”,这充分说明现阶段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环境不能使广大高职学生满意,达不到学生的预期,因此得不到学生的广泛认可,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与提高。

对于高职学生人文思想方面的调查,49.8%学生认为人文素质对于未来人生成功起很大的作用,33.6%学生认为“有一些作用”,16.6%的学生认为“无任何作用”。这说明超过一半的学生没有清楚地认识到人文素质对个人发展与成功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知识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14.7%的高职学生全部通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59.2%的学生曾经读过其中的两至三本名著,而26.1%的学生还从未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这说明高职学生对于传统古典名著阅读兴趣不浓,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越来越不受当代高职学生的普遍关注,从侧面印证了信息化环境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

对于高职学生人文精神方面的调查,数据显示39.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言行代表母校形象,且具有“母校光荣我光荣,我为母校争光荣”的责任意识。28.6%的学生会视实际情况而定,21.2%学生认为无所谓,10.5%学生从来不会有责任意识。这反映出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更多地去关注自我个性的张扬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忽视自身社会责任意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需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人文素质是高职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个人修养,而且符合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从上述问卷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人文素质普遍较为缺失,这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瓶颈。

1.2 信息化环境对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带来的巨大挑战

1.2.1互联网对人文素质教育造成的冲击 近几年来,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认知渠道、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对人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智能手机普及与互联网随时可触的情况下,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所受到的冲击不容小觑。在信息化社会的浮躁与功利化心理的作用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针对上述情况需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实现校企文化对接,保障学生人文素质得以提高。

1.2.2学生生源变化带来的挑战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大力改革与现代职教体系的不断完善,高职院校的生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通过与中等专业学校“3+3”中高职衔接模式招收中专毕业生,已成为高职院校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招生模式。高职院校如何应对由于生源变化所带来的新挑战,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中专毕业生由于自身的原因,其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心理情绪等方面更易受到信息化环境的不良影响。由于无孔不入的网络不良信息严重影响到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影响到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使得部分学生重利轻义、重世俗轻理想、重个体轻群体、重享受轻奉献、重现代轻传统[2]。文化观念上,部分中专毕业生对于高雅文化较为漠视,片面追求当前的快餐文化、娱乐文化,认同或部分认同庸俗的社会潮流。学生的生活理想、人生准则与精神追求在信息网络冲击下逐渐丧失。文化行为上,由于受到互联网的不良影响,世俗化、功利化正在逐步瓦解校园传统文化价值秩序与基础。学生在社会现实中表现出极为强烈的务实倾向,只关注个人前途发展,漠视社会发展与周围环境变化。文化规范上,部分中专毕业生受到网络非主流文化或不良文化的影响逐渐远离传统主流思想与文化,由此产生的漠视校园纪律与道德规范,最终出现了文化价值失范的现象。面对生源不断变化所带来的种种挑战,高职院校如何因材施教,切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是当前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原因

2.1 “重技能、轻人文”的思想导致人文素质教育被边缘化

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整体发展的重要性,但在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职院校选择性地忽视人文教育,其专业设置、教学内容迎合就业市场的风向标,缺乏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对于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造成高职学生书本理论知识多而社会实践常识少,业务知识强而为人处世弱,动手能力强而文字表达能力弱。这种状况将会导致高职院校学生难以真正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职场与生活环境。

从学校角度看,高职院校功利主义的教育造成学生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重技能轻素质、重应用轻基础”[3]的倾向使人文素质教育处境十分尴尬。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高职院校向来都非常注重自身专业品牌优势,而对人文素质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使得人文素质教育形同虚设。从学生角度看:受社会大环境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影响,高职学生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化倾向,过分重视专业学习与技能训练,轻视人文课程学习,表现为平时忙着考试以获取职业等级证书与专业资格证书,而对于像思想政治课这样的人文课程无暇顾及或者敷衍了事。从上文的调查问卷中可知:26.1%的学生从未读过一本古典名著,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的存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长期得不到重视会导致学生责任意识淡薄、传统文化底蕴缺乏、创造意识与创新能力大为减弱,最终严重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在重视学生技能训练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等的全面发展。

2.2 教师队伍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环境下人文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的高职院校是由原来的中等专业学校升格而来,办学模式定位上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较为模糊,造成高职院校教师片面地追求和模仿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实际需求,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上部分年轻高职教师刚走出大学校门,缺乏实际教育教学经验以及社会实践操作技能的积累。对于人文素质教育高职院校还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总体来说,高职院校教师自身素质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信息化环境下人文素质教育的需求。

另外,高职教师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具体实施者,他们具有的道德素质、知识水平、教育思想直接影响着人文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由于长期受到学生就业压力等各种社会现实情况的影响,普遍缺乏鼓励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政策性措施,致使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度不够、积极性不高,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只重视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缺乏结合自身专业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不能有效地将人文素质教育,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坚持不懈等优秀的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教学过程中[4]。同时在平时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渗透和融合,对于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出现的厌学情绪以及在实习实训中缺乏责任心、意志力、良好心理素质、团队合作意识、吃苦耐劳等职业素养,教师都缺少相应的正确引导和教育,造成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严重缺失。

3 信息化环境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路径

3.1 构建人文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良好人文氛围的校园环境时时刻刻会影响到学生的个人思想与行为,身处在校园人文氛围中使学生有美的感受,学生自我价值得以肯定,从而培养出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一方面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挖掘和培育高职院校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校园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5],在信息化环境下,优秀的校园文化资源是广大高职学生对抗网络不良文化、快餐文化的有力武器与宝贵资源,理应受到高度重视。高职院校应不断整合这些优秀的人文文化资源,培育出具有文化底蕴的校园精神,通过学院优良的校训、校风加以阐述,在全院师生共同倡导下,产生激励作用和精神力量,使校园人文精神渗透到学院的教学、管理、师生日常生活的各个层面。同时,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不断渗透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改善学院师生的人文精神风貌,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发展。 另一方面要积极开展人文教育活动,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吸引高职学生积极广泛参与,增强学生人文体验的频度与深度[6],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人文、艺术讲座,让学生受到启发与熏陶,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院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人文活动中陶冶情操、表达情感、提高学生作品欣赏水平,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充实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塑造学生良好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能力

高职院校要实现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关键在于要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他们的言行举止所反映出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精神面貌等,这些良好的人文精神都会无意识地传递给学生,给学生以深刻的积极影响。

(1)改革与完善高职院校教师管理制度。科学、合理、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是提高高职院校全体教师人文素质的前提条件和制度保障,院校人事部门在制定教师职务晋升、职称评定、业务考核、年终评优、进修培训等制度时,尽可能把教师人文素质教育能力纳入考核范围,这样有利于提高广大高职教师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实效性。

(2)改变广大专业课教师原有观念。高职院校教师应改变原有观念,在新的教育理念上,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教给他们求真务实、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即人文精神。同时,教师应不断积累人文知识以提高人文素质,将人文素质渗透到专业实践教学中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高职教师要切实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于突破、敢于担当、踏实肯干的职业精神,以求从多个方面提高人文素质教育成效。

总之,高职教师是社会人文素质的传递者[7],高职院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把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专业教育教学中,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修养、和谐发展的人。

3.3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

从教师方面来说,高职教师要更多地走出去,参加社会实践,下企业锻炼,从中了解优秀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通过定期组织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场所进行学习考察,并配备现场专业知识讲解,使学生了解企业的运行模式,并逐步体会感知企业文化。

从学生方面来说,高职学生要想在今后激烈竞争的岗位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良好的人文素质作为支撑。学生在进入实习阶段应该有意识地利用实习企业的教育资源,对相关企业文化进行初步了解。高职大三学生要牢牢把握好毕业前的最后一次顶岗实习机会,更多地接触了解企业文化。顶岗实习是高职学生从学生角度转变为职场人的重要阶段,它不仅有利于学生在实训环境中培养技能,更有利于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应学会在企业的良好文化氛围中,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爱岗敬业精神。

3.4 注重应用实践,强化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功能

付诸实践是人文素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只有把学生所掌握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与他们的实际工作与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人文素质教育才会有质的飞跃,并形成良性循环。以往传统的人文素质教育更多地只是注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与社会实践应用相结合,大大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质量。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使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实现了质的飞跃,教师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随时随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学习途径和较为愉悦和轻松的氛围。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领略各地人文景观,欣赏各种古典名著、音乐、名画。学生也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学生与外界的互动,提高审美与鉴赏能力等人文素质。

4 结语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代高等职业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断实践与探索,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推进信息化环境下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向前发展,希望通过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寻找到一条适合高职学生特点的人文素质教育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李兴军.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3(13):79-80.

[2] 陈慧敏. 信息化环境下人文素质教育的迷失与思考[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19):136-138.

[3] 毕红芳,金鑫.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拓展的路径探析[J]. 职教论坛,2009(18):46-49.

[4] 王正莉. 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对策[J]. 中国成人教育,2010(2):92-93.

[5] 刘涛. 校园文化建设与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J].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07(4):14-15.

[6] 吉鸿.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机制形成与拓展刍议[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0):83-84.

[7] 姚兰英. 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路径[J]. 职教论坛,2013(17):59-61.

ResearchonofHumanisticQualityEducation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intheEnvironmentofInformatization

GUYonghui
(Party and Administration Office, Jiangyin Polytechnic College, Jiangyin 214400, China)

Informatization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changes of Internet and student sources have great impacts on the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so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udents of thre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South Jiangsu province, it can be found that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s weak and a lot of students’ humanistic quality is very low.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of traditional thoughts of “emphasizing skills and neglecting humanities” and teachers’ humanistic quality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construct a humanistic campus an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humanistic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improve teacher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ability; strengthen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d connect campus culture with corporate culture;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function of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 a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and highly skilled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formatiz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2017-05-18

顾永惠(1979— ),男,江苏江阴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教学管理,学科教育。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5.004

G 711

A

1671-7880(2017)05-0017-05

责任编辑俞林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教育素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