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辽宁省银行业为例

2017-03-11吴奕霖杜海玲

辽宁经济 2017年7期
关键词:银行业辽宁融资

◎吴奕霖 杜海玲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以辽宁省银行业为例

◎吴奕霖 杜海玲

在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以及新的监管要求,对银行业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加快转型谋发展已成为银行迫切而又现实的课题。本文结合辽宁省经济和银行业的实际情况,深刻剖析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银行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银行业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型方向和发展策略以及为更好服务五大任务的具体措施建议。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银行业 对策分析

银行业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之时,银行业如何加快发展模式、盈利模式的转型与升级,发挥支持实体经济的中坚作用,成为当前迫切而又现实的课题。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银行业发展遇到的问题

李克强总理指出,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金融和实体经济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改革开放初期,银行资产规模仅1000多亿元,到2017年3月末已达到181万亿元,增长了905倍;不良贷款率从最高达20%以上,下降至2016年末的1.74%;拨备覆盖率从不足20%,提高到2016年末的176%;资本充足率从不到8%,提高到2016年末的13.3%。尽管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和盈利模式仍然是粗放式的外延增长,资产规模增长主要依靠信贷投放,特别是以“铁公基”为主的对公贷款增长,2007-2016年商业银行贷款年均增长率为15.5%;利润增长主要依靠息差收入,中国银行的利息收入占比虽然在持续下降,但平均仍在70%以上,高于欧美银行10个百分点以上。

1.去产能短期内可能对经济增长造成阵痛,银行传统增长模式需要加快转型。辽宁作为重工业大省,去产能的压力不小,此外辽宁的工业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和原材料居多,其他省份的去产能也会对辽宁造成一定关联冲击。2016年,辽宁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量、用电量等主要指标的增速均创近年新低,在全国排名靠后,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增速为负,全国排名末位。

银行业与外部经济环境唇齿相依,辽宁经济增长放缓必然会拖慢银行业的发展速度。钢铁、煤炭、水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源于中国经济以往的高速增长,但应认识到,每个行业的发展规模应该与市场需求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慢了将造成产能不足,反之则会造成产能过剩,同时每个行业可吸纳资金量是有限的,当一个行业的资金量聚集太多时,会形成沉重的财务成本和各种资源浪费。曾经银行传统的“垒大户”做法,依赖少量大项目、大客户就能把贷款放出去、把业绩做上来的粗放增长模式已经终结。此外,辽宁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应收账款高企以及资金流趋于恶化,导致部分行业的不良率上升。

2.去杠杆、降成本与金融脱媒和利率市场化相交织,银行传统盈利模式需要加快转型。在去杠杆和降成本的过程中,银行将面临信贷投放增长乏力和利差不断收窄的双重困境。杠杆的含义简单理解就是以小撬大,用较少的自有资金撬动较多的资金,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可以视为杠杆率。去杠杆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减少企业的负债,银行信贷资金往往首当其冲。对于银行来说,降成本的直接表现是贷款利率的降低,间接表现为企业将更多通过直接融资途径来降低财务成本。

近年来,股市、债市等直接融资市场不断扩大、完善、成熟,企业的融资方式更为多元、融资渠道更为宽阔,金融脱媒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延伸。银行的传统客户资源正被股票、企业债券、信托等不断分流,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比重整体呈下降趋势,这一特点在辽宁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以2016年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例,辽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4693亿元、本外币贷款增量2289亿元,贷款增量在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48.8%,不仅低于全国的66.8%,更低于吉林的68%和黑龙江的70.6%。此外,中国利率市场化在2015年底已经基本完成,这加剧了原本就已非常激烈的金融机构市场竞争,无论是存款业务还是贷款业务,优质企业的话语权都在增加。一方面存款利率上升趋势明显,与理财、基金等收益率看齐;另一方面贷款利率不断走低,与债券等直接融资成本看齐,在存贷的双重挤压下,银行利差也在逐渐缩小。2014-2016年,辽宁四大国有银行的利差水平逐年下降,2016年工农中建的利差分别为2.83%、2.58%、2.03%、2.62%,分别较2014下降了124个、114个、216个、131个基点。

3.监管部门力促银行业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更好服务“三去一降一补”。金融的首要功能是支持实体经济有效发展,银行业更应如此。近年来各种金融业务创新层出不穷,资金“脱实向虚”、资金空转等现象有所加重。央行和银监会为引导银行业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出台了一系列更为严格的监管措施,对银行业的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央行在2017年一季度开始实施宏观审慎评估体系,把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进行管控,就是为了减少资金空转;银监会开展“监管套利、空转套利、关联套利”“违反金融法律、违反监管规则、违反内部规章”“不当创新、不当交易、不当激励、不当收费”治理活动,旨在督促银行围绕服务实体经济这个总目标和大方向,在完善合规经营体制和机制的基础上,把“资金活水”实实在在引入实体经济。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辽宁省银行业转型发展对策研究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根本,银行业资产规模在金融业资产规模的比重超过90%,作为最主要的金融力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既是银行应有之义,更是应尽之责。银行业应主动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遵循经济和金融发展规律,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由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转变,真正找准在服务实体经济和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定位。一方面,在发展模式上改变“大客户、大项目至上”的理念,顺应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消费需求不断放大的趋势,在服务好传统对公大项目、大客户之外,有效培育中小企业、个人信贷、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的业务增长点,同时适应融资主体、形式的新变化,紧盯政府购买服务、PPP、产业基金等,培育更多信贷增长点;另一方面,在盈利模式上需加快从单一依靠利差过日子向追求综合收益、综合回报的盈利模式转型步伐,改变“规模即效益”的理念,从“拼规模、拼关系”向“拼创新、拼效率”转变,立足于客户在消费、结算、融资、投资、资产管理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持续提高差异化的服务能力,增强客户粘性,提升定价能力,促进非利息收入的增加。

为提高“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的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辽宁省银行业应从以下五方面发力。

1.制定差异化政策,对接“去产能”。按照有保有压的原则,对不同企业实施差异化的信贷策略,积极促进过剩产能出清。在辽宁承担去产能任务的企业中,中小企业是主体,辽宁钢铁、煤炭等大型骨干企业在技术实力、原材料保障、市场需求等方面与国内其他企业相比,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持续经营能力、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强的鞍钢、本钢、东北特钢、铁法煤业等大中型骨干企业,继续给予信贷支持;对于能耗、环保等不达标的企业和“僵尸企业”,加大退出力度,把信贷、服务等资源从这些低效企业中释放出来;对于优质企业兼并收购的,加大扶持力度,优先支持省内企业进行重组。提高去产能形成的不良资产的处置效率,探索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充分发挥辽宁股权交易中心和辽宁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的作用,拓宽处置渠道,减轻财务负担。

2.因城施策,对接“去库存”。当前,辽宁房地产市场整体运行比较平稳,沈阳、大连等省内发达城市的房价没有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合肥、南京等近年房价上行较快的区域相比,辽宁房地产的价格还处于“低位”,运行在比较健康合理的区间,要本着从严从紧的原则,防止过度投机扰乱正常的房地产市场秩序、防止投机者把风险转嫁给银行。在综合考虑市场库存量、外来人口流入、产业支撑、二胎放开等因素,积极支持广大市民首套和改善性住房的需求,结合政府在户籍管理、税收管理、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出台的优惠政策,促进库存的加快消化。积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优化农民等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金融服务,针对农民进城安家落户的需求,加强产品和业务创新,特别是对于没有稳定现金流、没有合格抵押品的,应制定个性化的住房金融政策,研发有别于普通市民的金融产品,提高农民金融产品的可获得性,如辽宁农行已推出针对农民进城购房的“农民安家贷”。

3.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对接“去杠杆”。在不使用企业经营资金偿还的前提下,债转股是企业化解存量债务的一种有效办法。2016年10月,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拉开了新一轮债转股的帷幕。工农中建等大型银行相继成立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专司债转股业务。近几年,辽宁地区经济下行幅度较大,高负债率造成企业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银行应积极通过实施债转股帮助有较好发展前景但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渡过难关,这不仅能促进经济稳健增长,而且也为其自身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债转股不能不加甄别一哄而上,应按照市场原则确定转股的额度、价格和条件。2017年4月,兴业银行与鞍钢签订100亿元债转股协议,是东北地区第一单;2017年5月,中国建设银行分别与营口港务集团和沈阳机床集团签订200亿元和100亿元债转股协议。在债转股的基础上,银行应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尽快走出经营困境。对于有增量资金需求的企业,为不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继续加杠杆,银行应提供财务顾问、上市辅导等业务,帮助企业优先从股市获得资金支持。

4.减费让利,对接“降成本”。财务融资成本往往是企业最主要的成本,有时甚至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商业银行应按照互利共赢的原则,健全完善利率定价机制,加强贷款定价管理,根据企业实际能力和资金成本,合理定价、适当让利,让企业可以有更多资金用于技术改造、招募人才等增强实力的举措;严格按照银监会治理“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和清理银信、银基、银证等“通道”业务,主动缩短融资链条,切实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内部制度性交易成本,开展互联网金融创新,建设轻型银行,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效率,批量化、标准化办理业务,提高金融服务效能,为实体经济更多让利。银行应严格执行国家关于收费管理的范围和标准,对收费项目实施规范化管理,能不收的一律不收。辽宁银行业应加强与外部机构和投资者的沟通联系,营造“诚信守约”的信用环境,帮助辽宁优质企业通过银行业债券市场、证券交易所等直接融资市场获得资金,降低融资成本。

5.加大资金供给,对接“补短板”。补短板是指重点解决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推动中国经济保持总量增长的同时,实现结构优化,提高经济增长的内在品质。银行业应结合《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和《辽宁省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重点支持沈阳经济区、沿海经济带、突破辽西北等地方重大发展战略,以及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沈阳浑南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制定信贷投放长期规划,提高信贷投放的精准度和有效性,聚焦轨道交通、地下管廊、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海洋工程装备、集成电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助推航空装备、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高档数控机床等重点领域向中高端转型升级以及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行业发展等重点领域发展,把去产能、去杠杆等节约下来的资金资源,优先配置给制约社会经济有效发展的短板领域。探索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融资等多种融资模式,提高中小企业的申贷获得率。开展股权、知识产权等抵质押业务,把信贷资金更多导入战略新兴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支持力度,为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责任编辑:司 斯

猜你喜欢

银行业辽宁融资
辽宁之光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融资
融资
读辽宁 爱辽宁
读辽宁 爱辽宁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辽宁舰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