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题一课”,追求简约,贵在自然

2017-03-11浙江乐清巿大荆镇第一中学俞卫胜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一题中考面积

☉浙江乐清巿大荆镇第一中学 俞卫胜

“一题一课”,追求简约,贵在自然

☉浙江乐清巿大荆镇第一中学 俞卫胜

2016年10月,经教研室考核,我有幸成为乐清市吴立建名师工作室的一员,迄今为止,开展了许多教研活动.其中,三位工作室学员及一位导师针对温州中考题进行“一题一课”的教学让人印象深刻,他们对问题的设计及课堂演绎体现了“一题一课”简约、自然的教学理念.

一、小题大做,简约设计中流淌着自然之声

一道看似简单的选择题,通过“小题大做”,可实现教学功能的最大化.比如,下面的中考选择题,考试时学生可能很快得到解决,但作为教学题目,如果因为得到答案便就此“滑过”,不作深入探究,就会错过沿途的风景,犹如“入宝山而空返”.而通过“一题一课”模式,就能使简单的题目变得内涵丰富,让试题变得简约而不简单.

[案例1]2016年10年10日,在虹桥蒲岐中学,黄老师针对2015年温州中考第8题进行了一题一课设计.

1.原题呈现.

如图1,点A的坐标是(2,0),△ABO是等边三角形,点B在第一象限.若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经过点B,则k的值是().

图1

直接呈现,放手让学生做题、讲题,并提问:

(1)在解决本题时,你经历了哪些过程?

(2)在这个过程中,用到了哪些知识和方法?

2.自主编题.

师:这个题目里有三个主要已知条件:①点A的坐标是(2,0);②△ABO为等边三角形;③点B在第一象限.

请各小组讨论交流下,能不能更换这里其中一个条件,编出一个新问题?

3.拓展训练.

图2

针对这一题,黄老师的设计简约而不简单,在课伊始,呈现一道中考选择题,学生会很好奇,中考题目到底是怎样的?学生很想揭开这神秘的面纱.这样呈现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引导学生对题中的3个条件进行改编,并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解决,让课堂更有实效.然后,将点A移动到曲线上,研究△AOB的面积.最后,将问题从三角形拓展到四边形.这样的设计不是试题的简单叠加,而是在原题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充分体现试题蕴含的价值.

二、还生时空、凸显“一题一课”的自然之魂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共同发展,和谐发展.要真正做到这点,就必须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上属于学生的时间还给他们,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思维.著名教育叶澜说:“新基础教育的第一步是一个‘还’字,过去的教育有太多需要‘还’的东西”.

[案例2]2016年11年11日,在北白象三山中学,单老师针对2016年温州中考第14题进行一题一课教学.

师: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

已知∠A=27°,∠B=40°,则∠ACB′=_____度.

生:求不出来.

师:为什么求不出来呢?

生:因为它在动.

师:那怎么办?

生:让它定下来.

师:请你给它一个特殊位置,使得这个角能求得出来,试一试.

生:B′C⊥BC.

生:B′A′∥BC.

师:还有别的吗?

生:点B′落在AB边上.

生:B、C、A′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将学生写的条件记录在黑板上)

师:你真是个命题高手啊,你编的这个条件和2016年温州市中考的第14题十分相似.(出示原题)

图3

如图3,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至△A′B′C,使点A′落在BC的延长线上.

已知∠A=27°,∠B=40°,则∠ACB′=____度.

师:算好了吗?

生齐答:46°.

师:请说说你的做法.

生:∠ACB′=∠ACB+∠A′CB′-180°=46°.

师:请描述下△A′B′C是由△ABC经过怎样的旋转变换得到的.

生:△A′B′C是由△ABC绕着点C顺时针旋转67°得到的.

师(指着B、C、A′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这两道题一样吗?

生:哦,不一样,B、C、A′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有两种可能,还有可能点A′在CB的延长线上.

单老师在这一教学片段中,给出一个条件不够的题目,让学生求解.学生求不出来,自然而然产生质疑,顺势启发学生添加条件.从而有了B′C⊥BC,B′A′∥BC,点B′落在AB边上,B、C、A′三点在同一直线上等精彩条件的生成,学生的思维从被动到主动,自己命题自己解答,提高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一题一课教学中,要关注基础,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条件开放,给予学生时空及提问的机会,学生就会还你精彩的课堂,凸显“一题一课”的自然之魂.

三、启发引导,促成探究问题的自然之需

兴趣是学生探索知识的直接动力,是智力发展的前提.教师若能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启发引导,就能引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解决问题后的喜悦,这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都是十分有益的.

[案例3]2016年12年16日,在温州梧田二中,滕老师针对2016年温州中考第10题进行一题一课教学.

如图4,在△ABC中,∠ACB=90°,AC=4,BC=2.P是 AB边上一动点,PD⊥AC于点D,点E在P的右侧,且PE=1,连接CE.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运动,当E到达点B时,P停止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图中阴影部分面积S1+S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图4

图5

A.一直减小

B.一直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师:P运动时,△ACP的面积怎么变化的?理由?

生:逐渐增大!因为高不变,底AP逐渐增大.

师:△BCP呢?

生:逐渐减小.因为高不变,底BP逐渐减小.

师:一个面积逐渐增大,一个面积逐渐减小,但它们的面积和怎么样?

生:始终不变,等于△ABC的面积.

师:现过点P作PD⊥AC于点D,(课件显示)于是将△ABC分成了三个三角形,当P从A往B运动的过程中,S1、S2怎么变?

生:S1逐渐增大,S2逐渐减小.

师:S1+S2的变化情况如何?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然后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

师:用特殊值法得到面积和先变小后变大,最小值是多少?

生:P动,即AP变化时,研究面积和的最小值,想到了利用函数来解决,因为函数的本质是揭示两个变量的某种关系.

生:由函数表达式,可知S1+S2随着x的变大,先变小,后变大.

师:刚才的探究,从一点P(可认为PE=0)到PE=1,S1+ S2都是先变小后变大,那面积和的变化情况是否与PE的值无关呢?

追问:PE的值在什么范围变化时,S1+S2的值是先减小后增大?在什么范围变化时,S1+S2的值一直减小?

滕老师这节课制造了三个需要.第一,引导学生在动中发现变与不变的量.两个三角形中一个面积在增大,另一个面积在减小,但面积和却始终不变.在此图基础上作PD⊥AC于点D,得到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是否仍然不变呢?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第二,解决这个面积和的变化情况,为什么要引出函数?滕老师制造需要,由面积和先变小后变大,想到探究最小值.这样的引导非常自然.第三,如何发现PE值的不同其面积和的变化也不同?这里滕老师借助前面一点P即PE=0,到PE=1,引导学生思考PE从0变到1,面积和的变化情况一样,那是否与PE的值无关呢?从而激发学生探究PE的取值是否会影响面积和的变化,这样的启发引导,体现了“一题一课”自然之需.

四、提炼渗透,素养提升中开启自然之门

在复习课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提炼,提炼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解题策略,挖掘动态问题中不变的量,同时要渗透各种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提炼、渗透,让学生能够从中理解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从反思过程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巩固和扩大解题成果,进一步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案例4]围绕2015年温州中考第8题(见案例1)进行的一题一课教学.

[片段1]师:下面请一位同学对这些方法作下总结.

生(非常自信):特殊三角形→线段长度→点的坐标→确定k的值.

(教师在学生的口答中慢慢完善板书)

师:这位同学非常了不起,从不同角度求k的值.(板书)

[片段2]生:从刚才的编题中,受到了启发,可探究△ABO的面积.

师:要研究面积,那你要给我条件啊?

生:B(1,2)、A(2,1).

师:找个(2,3)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不行?谁来说?

生:前面已经确定k是2,所以纵坐标是1.

师(追问):如图6,你说这些点的坐标有何关系.

生:x1y1=x2y2=x3y3=k.

师:这就是k的代数意义,坐标之积不变性.

师:根据x1y1联想到什么图形的面积?

生:矩形.

图6

图7

师:如图7,这两个矩形面积怎么样?

生:相等.

师:也就是说S矩形=k?

师(小结):因k可正可负,而面积是正的,所以S矩形=,这就是k的几何意义,面积不变性.

板书:

k的代数意义:

x1y1=x2y2=x3y3=k.

k的几何意义:

S矩形=2S△=|k|.

图8

师(追问):这个△AOB的面积怎么求?分4个小组交流讨论.

(在同学们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及教师的引导下,每小组代表兴高采烈地站起来汇报图9到图12这些丰硕的成果.)

图9

图10

图11

图12

黄老师在一题一课教学中,引导学生提炼解题方法,比如,在反比例函数中求“k”的值,从两方面(点的坐标,面积)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在求△AOB的面积时,对面积的不同求法,注重了一题多解,通过比较,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优化.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割补法、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并挖掘动态问题中不变的量.通过这样的提炼渗透,学生的素养得到了提升.

五、课堂教学,顺应学生追求自然之美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知识的生长应该如同植物的生长一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顺势而行,自然生长.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让孩子体验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感受数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在知识形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灵活迁移,获得智慧的启蒙、素养的滋润和生长的力量.在这种状态下获得的知识是自然生长的、是终身的.

[案例5]2017年1月4日,在乐清外国语,俞老师针对2016年温州中考第23题进行一题一课教学.

师:二次函数y=x2-2x-3的图像如图13所示,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生:开口向上,对称轴,与坐标轴的交点,顶点坐标.

师:不错.

追问:将y=x2-2x-3中的数2变成m(m>0),则y=x2-mx-3对应的图像哪些不变?哪些变?

生:开口方向及大小不变,图像与y轴的交点不变.

师追问:能谈谈你的想法吗?

生:a不变,开口方向及大小不变;c不变,图像与y轴的交点不变.

师(欣赏的眼神):这位同学抓住了问题的本质,那什么变了呢?

师:通过数来研究形的变化,当m变化时,图像将怎样变化?

(通过生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获知:当m变化时,图像实质上作平移变换,最后,教师用几何画板演示图像的平移)

师:当m变化时,图像与y轴的交点不变,记为C,然后过这个定点C作CA⊥y轴,交抛物线于点A,点B在抛物线上,且在第一象限内.BE⊥y轴,交y轴于点E,且BE= 2AC.

追问:连接AO并延长交BE的延长线于点D.当m变化时,有什么值得研究的问题?

(先让学生展开动态思维的翅膀,若有困难,可借助几何画板演示,在m值的变化过程中,感受图形的变化)

生:点D在抛物线上时,m的值是多少?

生:当线段OE=AC时,求m的值.

生:△DEO与△AOC全等时,求m的值.

师:同学们的问题意识很强,接

下来分组解决这些问题吧.

然后俞老师出示中考题:

图13

如图13,抛物线y=x2-mx-3(m>0)交y轴于点C,CA⊥y轴,交抛物线于点A,点B在抛物线上,且在第一象限内,BE⊥y轴,交y轴于点E,交AO的延长线于点D,BE=2AC.

(1)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BE的长.

(3)AG∥y轴,交OB于点F,交BD于点G.

①若△DOE与△BGF的面积相等,求m的值;

②连接AE,交OB于M,若△AMF与△BGF的面积相等,m的值是________.

俞老师创设恰当的情境顺应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从数字2到m,感受对应图像的变化,训练学生的动态思维,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紧接着,添加一些线条,引导学生感受m的变化引起图中点动、线变、形变.课中,学生提出的问题非常有探究的价值.这样灵动、生成的课堂要求教师用智慧启迪学生,带着心灵去聆听学生,去触摸教学,去透视课堂,捕捉学生的问题,有效地利用生成性资源,重组教学思路,让学生有更多的探索空间,还学生一个本真的课堂,让一题一课教学在顺应学生的思维中流露出自然之美.

初中数学复习课,如果教师能够从一个题目(一般是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以及中考试题)出发,开放性地设计问题,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并尝试让学生自主编题,提出问题,同时关注学情,动态生成,可使课堂更加自然、流畅.在这样一条复习主线下,提炼解题策略,挖掘数学本质,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真正让数学复习课成为学生的主阵地,走出“题海战术”的阴影,追求简约却不简单的课堂,还学生以时空,体现“一题一课”的价值,真正凸显“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中华人民共中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顾冷沅主编.初中数学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3.吴立建.数学课堂中应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J].数学通报,2013(7).

4.赵萍萍.“一题一课”:复习题走向简约的尝试——以2014年广东省中考第23题教学为例[J].中学数学(下),2015(2).

5.波利亚主编.数学的发现——对解题的理解、研究与讲授[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6.俞卫胜.由博返约,追求简洁——一堂“一题一课”复习课的思考.中学数学(下),2016(11).

猜你喜欢

一题中考面积
怎样围面积最大
最大的面积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巧用面积法解几何题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在于活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巧用面积求坐标
中考“三数”大扫描
放松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