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学生需求的特点,打造个性化数学课堂

2017-03-11江苏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

中学数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三角形个性化数学知识

☉江苏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 王 蓉

关注学生需求的特点,打造个性化数学课堂

☉江苏如东县河口镇直夫初级中学 王 蓉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讲,学生是教学开展的绝对主体.在每一次新知呈现过程当中,学生需要通过积极参与知识方法的分析探究,实现最终的内容理解及能力提升.因此,想要收获切实有效的数学教学,就必须把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放在关注的首位,围绕这一点设计教学活动及开展方法,以学生们的学习需求推进个性化课堂,打造出真正适合学生的数学教学环境,为初中数学实效强化提供创新性动力.

一、寻找学习弱点,打开缺口有的放矢

为什么要开展反复且深入的知识学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完全,学习中仍然存在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薄弱环节.如果说,初次的知识呈现是为了让学生感知数学知识的表面形态,那么,继续进行的反复巩固则是为了查漏补缺,在弥补学习漏洞的同时实现提升.由此,准确寻找学生学习弱点之所在,也就成为了定位学生学习需求的关键.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圆这一内容时,我特意为大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O的半径长为5,弦AB与弦CD平行,其中,AB的长度为8,CD的长度为6,则AB与CD之间的距离是多少?这个题目虽然看似简单,可学生的解题正确率却并不算高.其中显然暴露出了学生在相应知识领域中的学习弱点.就此,我带领学生对这道题的分析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莫过于对弦AB与弦CD位置的确定.通过画出图形,学生清晰划分出了两条弦在圆心同侧(如图1)和两条弦在圆心异侧(如图2)两种情况,正确答案自然出现.通过这个分析过程,学生找到了自己的疏漏所在,并明确了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方法的重要性.在日后的题目解答中,这种思维方式便能够得到有效强化.

图2

图1

盲目的强化学习只会将学习战线拉得过大,大量消耗学生的学习精力,拉低数学学习效率.只有明确了本阶段的学习目标,抓住重点,具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才能让数学学习具有成效.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学习重点,指的就是学生在初次接触知识时的学习弱点.从这个缺口切入,将会打开有效教学的新局面.

二、突出学科特点,着重训练思维能力

每个学科都有属于它自己的特点,初中数学也不例外.抓住学科特点加以渲染,进而设计教学活动,能够让教学活动开展得更加自然有序,更能够打造出专属于初中数学的个性课堂,让学生看到真实且具体的数学知识,并在深化感悟的同时强化理解.

图3

例如,在对圆锥内容进行教学时,我在课堂上引入了这样一道习题:如图3所示,在Rt△ABC中,∠ACB是直角,AC边与BC边的长度均为2现在,以AB边为轴,对该直角三角形进行旋转,当其旋转一周之后,所形成的几何体的表面积是多少?这道习题巧妙地以动态的形式展现了圆锥体的相关计算,并让学生看到了由三角形向圆锥体转化的过程.我并没有让学生仅仅止步于问题计算本身,而是从中提炼出了契合数学学科特点的思维模式,即以动态的角度来看待静态知识,发现新的分析方向.形成这样的意识习惯,十分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与升华.

初中数学教学目标的确定,并不是只能死板地依据课程标准来照抄.其实,教师只要找到了数学学科的独有特点,便可以很自然地从中看到有效开展数学学习的能力所需.而这个所需要的能力,正是数学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效果.经过分析不难发现,隐藏在具体知识内容背后对学习效果加以导向的是思维能力,这也成为了个性化课堂打造的主要途径.

三、大胆深入探究,攻克难点强化理解

数学是一个具有很大探究空间的学科,在数学学习当中,绝不能对灵活复杂的知识部分心存畏惧,而是要勇敢地迎难而上.在触及数学知识最为深入的部分时,也就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所在了.这也构成了学生完成高质量数学学习的需求所在,并为个性化课堂的打造提供了基础依据.

例如,在完成了对三角形知识内容的初步教学后,我向学生展示了图4,其中,△AEC和△ABC分别是钝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BC和CD分别是两个三角形的中线,且AC与AB的长度相等.试判断以下结论的正误:(1)AE=2AC;(2)CE=2CD;(3)∠ACD=∠BCE;(4)BC是∠DCE的角平分线.相比于单一的基础知识考查,这道题显然具有较强的综合性,题目难度也随之增加了不少.想要对上述结论的正误进行准确判断,学生需要协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线和中位线定义与特征等内容,细致分析,深入探究,结合本题加以分析.在攻克难题的同时显著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

图4

对每个部分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入探究,都会到达深层次的重点、难点部分.初中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具备足够的独立处理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面对这些部分难免感到吃力,甚至会有所抵触.这时,教师们就需要积极进行引导与启发,将思考分析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能够拿着这个有效的武器享受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

四、丰富学生的交流,集思广益拓宽视野

当然,在整个数学知识学习过程当中,学生不仅需要独立思考,还需要适时地同其他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实现思维的共享与激发.这种沟通交流对于学习效果的提升是很有好处的,有效的交流自然也是教师应当予以提倡的.因此,将交流的环节纳入到课堂教学设计中,也就成为了我们将要讨论的另一个重点内容.

例如,在对平面几何内容进行复习时,我请学生试着解答这样的问题:如图5所示,点O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四边形OABC是一个矩形,其中,点A的坐标是(13,0),点C的坐标是(0,4),点D是线段OA的中点.若有一个动点P在线段BC上运动,那么,当点P运动到使得△ODP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且腰长是5时,该动点的坐标是什么?待学生都解答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之后,我鼓励大家同自己周围的学生进行交流.简单沟通之后大家发现,很多答案是不同的,且大家都能够讲出自己的道理.原来,题目当中虽然给出了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却没有明确在△ODP中,究竟哪条边是腰,哪条边是底.在这个集思广益的过程中,学生找到了错误出现的根本原因,大大拓宽了自己的思维广度.

图5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所强调的学生交流,并不是学生之间对知识理解的互学照搬,而是以思维共享与相互启发为目标的,这才能被称为有效的课堂交流.在学生之间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之下,每个学生的思路都会得到拓展,并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看待知识,分析方法.在教师的讲授之外,这不失为另一种让学生有效获取知识的方法.

笔者始终认为,真正有效的数学教学并不是由教师按部就班预设好的,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与客观需求随时调整教学设计,时刻为学生打造适合他们,且贴合学生学习发展方向的个性化课堂.我们在这里所谈到的“个性化”,并不是任由学生的想法而肆意发展的,而是要建立在教师对学生当前学习效果的准确分析和把握.“个性化”更多地强调的是对学生学习需求的顺应,这样恰到好处的教学设计,必将为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效优化提供充足动力.

猜你喜欢

三角形个性化数学知识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画一画
同桌宝贝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