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遗保护视野下浙江武义昆曲传承与发展调研报告

2017-03-10蒋惠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集刊 2017年0期
关键词:昆剧团桃溪武义

蒋惠婷

(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 浙江金华 321004)

武义昆曲是昆腔流传在金华一带的支派,流传和分布于浙江省武义县,尤其集中在南部山区的桃溪、俞源、柳城等地,并辐射浙中其他地区。因常年演出于农村草台、庙会、祠堂,以农民为主要观众,语言较为通俗,故当地又称之为“草昆①对于有专家学者提出的不应称之为“草昆”,认为由苏昆演变的诸昆非“草”皆“花”的说法文章不予讨论。文章提到的“草昆”只是与魏良辅、梁辰鱼改良后的昆腔水磨调即“正昆”相区别。”。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文化需求改变,传统戏曲市场紧缩,加上后继无人的问题,给武义昆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为全面认识武义昆曲的生存状况,笔者于2016年7月在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承办的“千年桃溪·百年绝唱——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昆曲’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以武义昆曲省级传承人何苏生②何苏生(1944—),男,陶村人,文化程度:小学,现居武义县城,中国民主同盟成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二花,也擅长脸谱勾画、服装设计、舞美设计、导演,兰香艺校戏曲老师,也精通婺剧和京剧。、县级传承人胡奇之③胡奇之(1945—),男,永康人,文化程度:初中,现居武义县城,中国民主同盟成员,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武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正吹,善作曲,也擅长多种乐器的演奏,也精通婺剧和京剧。、县级传承人何育美④何育美(1964—),女,陶村人,文化程度:高中,中国共产党员,武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义昆曲代表性传承人,花旦、小生,“陶村昆曲传艺社”副社长,桃溪中学和桃溪小学草昆老师,村委会妇女主任。以及陶村其他村民为访谈对象,对陶村班进行了为期10天的田野调查,由此获取了以下信息。

一、历史寻踪:武义昆曲的起源与演进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见证了武义昆曲从起源、形成到发展演进的动态变迁,也见证了它盛极而衰、衰而未亡的生命历程。本节旨在探寻陶村草昆班起源的生态环境,回顾它百余年的沧桑岁月与文化记忆,对它的起源与演进做出一个历时性的梳理。

(一)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自然环境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物质基础,社会环境是人类文化活动的人文空间,两者共同构成了人类文化活动的生态环境。因此,考察陶村的生态环境也就是探寻昆曲在这流行的首要任务。

1.自然环境

陶村地处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西南部(介于东经119°32′20″~119°36′47″,北纬28°37′20″~28°44′10″),东接苦株蓬村,南接破田坑村,西、北连后茶园村,陆地面积总计15平方公里。陶村背山临水,四季分明。东有狮子山和大桥山,西有后龙山和西山下后山,南有石景山,东溪与西溪穿村而过。

陶村五龙戏珠之形胜,使其相对远离战事纷扰,百姓安居乐业。村民在农作、商贸之闲,喜以吹拉弹唱的方式或丰富、调节社会生活,或促进、融合人际关系,或传播、扩散社会信息。这就为草昆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2.社会环境

陶村是陶渊明后裔最大的聚居村,俗称“江南桃花源胜地”。陶村人历代以耕读为治家兴族之本,并且十分重视教育。据不完全统计,陶村宋、元、明、清四代共出进士、贡生、邑庠生、邑廪生等近百名,实可谓人才辈出。这为陶村昆曲的形成奠定了极其重要的人才基础,而陶村昆曲创始人之一的陶云芳①陶云芳(1880—1939),男,“儒琴堂”创始人之一,陶村人,清末监生,正吹,也擅长多种乐器的演奏。就是清末监生。

清代陶村的文艺气氛相当浓厚。据民国续修的《宣平县志》记载:“清陶国器,字观成,选贡。为文清矫,兼工书法,与郑翼臣同居陶村,乾隆乙卯辛酉前后并登选拔,一时谈文艺者以桃溪为最。”①吴钟文:《武义县宣平地方历史文化丛书·艺术卷》,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0页。由此可见,文人对陶村文艺的兴盛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此外,陶村的祠堂也极其浓郁。可以说,有祠堂就有戏台。据调查,陶村村内共有7座宗祠,其中3座为陶氏宗祠,其余为郑氏、邹氏、徐氏和王氏宗祠,不同宗祠之间的竞争对草昆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尽管这些祠堂早已失去了崇宗敬祖本职功能,但现存的6座古戏台(郑氏宗祠待重修)足以影射出陶村班的历史盛景。

图1 徐氏宗祠内的古戏台

图2 陶村现修的文化长廊

(二)命途多舛的历史演进

明嘉靖以来,金华、衢州一带的昆剧,已相当流行。到了清中叶,金华昆剧发展迅速,其所属的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武义、浦江、汤溪八县均建有昆班外,还辐射到衢州、严州、处州等府所属的各县。浦江一带的昆班,于乾隆年间曾与乱弹、徽班合演,并被称作“二合半”班。金华昆班于道光年间大盛,影响由浙西远及浙南。道光二十年(1840),金昆艺人曾受邀至温州教戏,促进了温州昆班的发展。衢州昆剧于乾嘉时期曾与高腔、乱弹组建成“三合班”。清末民国初,金华、衢州一带的昆剧依然强盛。不仅有大量的职业大班,还拥有不少坐唱班与“太子班”①“太子班”是以坐唱班为基础,发展成为可以上台表演的业余昆班,开始时由有钱人的子弟组建起来,故尊称为“太子”。。道光年间,金华昆剧大班多达二十八班,至民国初尚有十四班。驰名者有大恩玉、小恩玉、庄春聚、曹春聚、蒋春聚、胡春聚、傅金玉、叶联玉等班。②徐宏图:《浙江昆剧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75页。民国年间,金昆遭受致命打击,仅存的职业班社——义乌的“何金玉”——也奄奄一息,后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不得不宣告解散。然而,“武义昆剧团”有如卧虎藏龙,剧目数多达70多本,冠全国专业昆剧团之首。但是,“文革”后,“武义昆剧团”解散,金华昆曲再无专业剧团。改革开放后,昆剧出现转机,民间成立业余剧团。目前,作为金昆重要支脉的武义昆曲只有以“陶村昆曲传艺社”为代表的业余剧社。

下面就来具体介绍一下陶村班在各阶段的情况,如表1、表2、表3所示:

表1 武义昆曲发展历程一览表③ 根据武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申报书资料整理而成。

年代 名称 地点1922年 新和会坐唱班 岭下汤1924年 艺和联春社坐唱班 俞源吴宅1930年 翕如堂坐唱班 陶村1932年 韶成会坐唱班 俞源1932年 坎头坐唱班 俞源杨店1934年 民生乐社 陶村1936年 继成会坐唱班 俞源1947年 坎头昆剧团 俞源杨店1948年 俞源昆剧团 俞源1948年 仙乐会坐唱班 大田宏阁1948年 同庆会坐唱班 白姆1955年 瑶村昆曲演唱班 泉溪瑶村1955年 马府下昆曲演唱班 王宅马府下1955年 白姆下宅昆剧团 白姆下宅1955年 宣平昆剧团 柳城1957年 马府下昆剧团 王宅马府下1957年 上周昆曲团 坦洪上周1957年 董处昆曲团 白姆董处1958年 武义昆剧团 武义县城1980年 桃溪昆剧团 后树1983年 陶村乡昆剧团 陶村

表2 陶村班发展历程一览表

名称创办时间 代表人物 常演剧目桃溪昆剧团1980年何育美(1964—),何苏金孙女,花旦、小生,县级传承人。《花报瑶台》《珠宝行》《包公三勘蝴蝶梦》《白兔记》《金棋盘》《通天河》《将台记》等。陶村乡昆剧团1983年陶宏勤(1963—),陶远升之侄,小花、老生。

表3 代表性传承人谱系

1.初创期(1909—1933):“儒琴堂”“翕如堂”坐唱班

“儒琴堂”昆剧坐唱班,成立于1909年,由徐凤鳌和陶云芳协同陶村其他19位昆曲爱好者一起创办,地点设在徐凤鳌家。徐凤鳌作为陶村班的鼻祖,又动员亲人们学唱昆曲,使陶村班后继有人,对陶村班的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这里有必要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徐凤鳌祖籍是清代戏剧家李渔的故里——兰溪,其父徐鹏宵是位药商。据传,一次徐鹏宵途经桃溪时,看到桃溪山清水秀、民风朴实,又适逢陶村街上有家快倒闭的药铺出售,于是就买下药铺定居于此,后于1880年在陶村生下徐凤鳌。徐凤鳌承其父业,主要从事医药事业。他自幼酷爱昆曲,随父去兰溪游玩时,常去其叔所办的昆班学戏。回到陶村后,与陶云芳志趣相投,一拍即合,决定创办“儒琴堂”坐唱班,并请兰溪名师前来教戏。

1930年,受战乱影响,社会动荡不安,金昆众多大班解散,“儒琴堂”也面临青黄不接的危机。徐凤鳌鼓励儿子徐三连、徐四连、徐五连弃医从艺,陶云芳的儿子陶振通也加入了班社,并将“儒琴堂”改名为“翕如堂”。据被访谈者介绍,此名取自李渔的《闲情偶寄》,其《演习·授曲》篇写到:“授曲之人原有深浅二意:浅者虑其冷静,故以发越见长;深者示不参差,欲以翕如见好。”也即希望“翕如堂”能“见好”。后来,徐凤鳌的三个儿子成为了台柱。尽管此后这三个孩子的子孙后代没有从事此行当,但他们影响并培养了陶村众多的草昆艺人,甚至可以说,陶村几乎人人都能哼唱草昆。

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这一时期的活动都是业余的,也就是说,班里的人不以唱昆曲为谋生职业。农闲时才聚在一起排练,但婚丧嫁娶、迎神赛会、生日宴会等还是会前去捧场。此外,每年除夕之夜,坐唱班要在陶村吹奏《浪街曲》,即乐手们集结而行,穿行于大街小巷,给守岁的村民送上昆曲,用以祈祷来年幸福美满。

2.成长期(1934—1954):“民生乐社”太子班

1934年,陶村创办贫民夜校,邀请“翕如堂”登台演出助兴,剧目为《双官诰》中的《草鞋夜课》,主讲劝学故事,演出后观众反响热烈,报名人数众多。“翕如堂”坐唱班趁此机会改为正式登台演出的团体:“民生乐社”。因演出当天是孙中山先生诞辰,故以孙中山倡导的“民生主义”为名。夜校老师带头集资,帮民生乐社置办行头。剧社以“翕如堂”成员为骨干,继续招收第三批学员,徐凤鳌的小儿子徐五连也加入了乐社。村民何增土①何增土(1916—2004),别名何振土,徐凤鳌家长工,何苏生的父亲,二花脸,后任宣平昆剧团团长,“文革”期间被下放养猪,改革开放后带头办起“桃溪昆剧团”。看了民生乐社的演出后非常想学戏,但苦于家境贫寒,不得不赚钱补贴家用。徐凤鳌得知此事后,让何增土做他家的长工,一边干活一边学戏。聘请名师过来教唱和表演技巧,场地设在延福寺内。此后,民生乐社演出频繁,开始半职业性演出。

3.辉煌期(1955—1968):“宣平昆剧团”“武义昆剧团”职业剧团

1955年,浙江省文化局下文批准民生乐社正式成为县级专业剧团“宣平昆剧团”,团址迁至柳城镇(宣平县府所在地),体制为集体所有制,流动演出于金华、衢州、丽水所属各县。何增土为剧团团长,其子何苏生从小随父学戏,10岁就开始登台演出《小女婿》,此后一直在剧团学习、工作。1958年,金华地区重新划分行政区,宣平县并入武义县(又曾并入永康县),宣平昆剧团亦随之改为“武义昆剧团”。该团自民营改为国营后,团址设在武义县城熟溪北路46号。剧团演员接受正规培训,去浙江昆苏剧团、浙江绍剧团等剧团进修,或请名师前来讲学,成立培训班,并招收男女学员,多数学员后来成为剧团艺术骨干。胡奇之就是在1960年入团的,他勤学苦练,3个月后就正式吹奏《九曲珠》。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培养,剧团人才辈出,青出于蓝,演出质量大大提高,剧目也更丰富多彩,剧团呈现欣欣向荣之势。

图3 1958年宣平昆剧团《连环计》剧本封面

图4 1962年浙江昆苏剧团、永嘉昆剧团、武义昆剧团联合演出资料

图5 1966年武义昆剧团南京巡演后于烈士陵园留念

图6 1968年武义京昆剧团成员合影

4.空白期(1969—1977)

1969年,武义昆剧团与武义婺剧团合并为武义文工团,改演京剧样板戏。在“文革”中,昆剧衣箱被焚,老艺人大多下放回家,青年昆剧演员此后也改唱婺剧。金华地区最后的职业草昆班就此画上句点,草昆进入了漫长的空白期。

5.复兴期(1978—1986):“桃溪昆剧团”“陶村乡昆剧团”业余剧团

改革开放后,昆剧演出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武义昆曲也迎来了转机。陶村昆曲老艺人徐五连、何增土、陶振通等在陶村继续传授草昆。1980年,成立了“桃溪昆剧团”,到1983年为止,每年春节前后都在武义、丽水、金华、永康一带演出。陶远景①陶远景(1956—),男,陶村人,丑角。兄弟姐妹8人,有6位是草昆演员。其中二哥陶远升曾是武义昆剧团大花,国家二级演员。就是其中一位活跃分子,经常参加金华地区的群众文艺汇演,并多次获奖(如图7、8)。1983年又成立“陶村乡昆剧团”,1986年解散。值得一提的是,现年52岁的县级非遗传承人何育美和她的丈夫陶宏勤就是在该剧团里结下永世情缘的。

图7 陶远景1978年奖状

图8 陶远景1980年奖状

二、现实审视:武义昆曲传承与发展现状分析

关注现实是为了更好的面向未来,武义昆曲的现状分析为它的今后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本节旨在通过对武义昆曲发展现状的实地考察与分析,挖掘武义昆曲的艺术特色,梳理陶村人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所展开的一系列拯救昆曲的行动,从而形成对武义昆曲生存现状直观、具体的认知。另需指出的是,武义昆曲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高度的延续性。2001年5月,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又给武义昆曲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机会。

(一)武义昆曲的艺术特色

武义昆曲的“草味”“土味”并不是自苏州昆曲传入就有的,起初完全是依照昆山腔华丽婉转、念白儒雅、表演细腻、舞蹈飘逸的特点进行表演,而后因武义昆曲长期根植于农村,为适应当地农民的审美倾向,一代代艺人们在唱腔、动作、剧目等方面化雅为俗,逐步形成了不同于正昆的独具草根力量的艺术特色。

1.音乐特色

武义昆曲在音乐上吸收了民间音乐和地方戏——婺剧中一些粗犷通俗的元素。唱腔上在原正昆“水磨腔”曲慢拍缓的基础上,少了很多装饰性的花腔。再加上了武义本地的语言声腔,不拘泥于四声格腔,因此节奏变快、气势增强(见图9)。在念白中由原来的“中洲韵”的腔韵,除丑角要求念苏白以外,其他角色的韵白接近“地方官话”,在表演动作上,揉进了当地民间舞蹈的身形步法,从而使昆曲逐步演变成具有浓郁武义地方特色,深受武义老百姓喜爱的民间艺术。

图9 胡奇之提供的正昆、草昆对照版手稿

武义昆曲有剧目70多本,剧目数量之多为全国专业昆剧团所罕见。但这些剧目大多出自无名氏手笔,是当地底层文人与艺人共同创作的演出台本,讲究情节诱人、通俗简明。以前的曲本大体可分为两种,即有工尺谱的(如图10)和仅在唱词旁标有板眼符号的(如图11)。老艺人可凭借标有符号的曲本向学艺者传授演技。不过,惜于“文革”中被大量烧毁,仅有部分曲本幸免于难。

图10 胡奇之收藏的工尺谱

图11 何苏生收藏的标有板眼符号的曲谱

2.表演特色

武义昆曲在表演上强调神似意深,不苟求细腻柔情,形成了以演出武戏、大戏、做工戏为主的特色。化妆除花脸外,其他与京剧类似,表演形式上是唱、做、念、打相结合。

武义昆曲原多为文戏,表演的动作以柔性动作为主,后受乱弹、徽戏的影响,再加上百姓爱看武戏,于是草昆艺人们还编排了一些神话剧、传统剧来招揽观众,他们从《封神榜》《西游记》《杨家将》等故事中编演了《通天河》《九曲珠》《花飞龙》《火焰山》《翻天印》《金棋盘》等剧目,这些剧本不仅文辞精简,而且剧情紧凑,十分吸引观众。在这些戏中,有牛、鬼、蛇、神等众多另类角色,演剧时需要套戴各种各样的面具或头具。这些面具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遮住整张脸(如图12);一类是遮住面部的三分之二,留嘴和下巴(如图13);还有一类是整个头套(如图14)。“文革”期间,面具样式全部被销毁。1985年,武义县戏曲志编辑部,在戏曲普查中,邀请何苏生根据回忆重新画出。

图12 魁星面壳

图13 土地面壳

图14 牛头面壳

武义昆曲的主要演员、乐师为:小生、花旦、作旦、大花、二花、小花、老生、鼓板,还分后堂、男堂、女堂三个组。后堂9个人中有乐队6人,跑街、衣箱、厨工各1人;男堂7人中有“三花脸”——大花、二花、小花;“四白脸”即老生、老外、小生和付末;女堂有“七色头”,即花旦、作旦、正贴旦、副贴旦、彩旦、正旦和老旦。各类角色出场的台步都有规定,一般角色以5步为准,武打以二步半为一阵,刀枪对打与婺剧相似。伴奏乐器大多使用大锣大鼓、大小唢呐,以笛子为主,笙、三弦为副,锣用苏锣。①参考武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的申报书资料。

图15 后台排位图,何苏生提供的手稿

(二)陶村人的文化自救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民族文化面对外来文化的一次自省。2001年5月18日,中国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浙江昆曲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武义昆曲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的瞩目下,在国家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陶村昆曲爱好者们也认识到草昆的价值,积极响应起拯救昆曲的号召,并开展了许多文化自救活动。

1.创办“陶村昆曲传艺社”

2002年,在季贵平①季贵平(1959—),徐四连外孙,“陶村昆曲传艺社”社长兼乐队负责人。、何育美等人的推动下,村民们自买昆剧装备,成立了业余曲社“陶村昆曲传艺社”,现有成员30多人,平均年龄近50岁。还站在抢救武义昆曲一线的何苏生和胡奇之两位老人经常到传艺社指点,还排练了《花报瑶台》《三英战吕布》《十五贯》等折子戏,《潘漠华》《情系破田坑》等现代戏;胡奇之则为村歌《桃花源》谱了曲。目前,这些戏歌多在村文化广场、县人民大会堂、县百花会或农家乐舞台表演,从而使武义昆曲再次绽放异彩。何育美向笔者介绍,2008年,《蚌舞桃花源》荣获县第十六届熟水之韵文艺百花会演出银奖和创作奖,同时桃溪镇被评为县年度文艺百花会特等奖(见图16);2009年,歌曲联唱《光辉历程六十年》荣获县第十七届熟水之韵文艺百花会演出金奖(见图17)。传艺社的社员们也踊跃报名参加省级、国家级曲艺大奖赛,如:何育美于2014年在丽水遂昌举办的“牡丹亭”杯首届昆曲曲友大奖赛中获得优秀奖;陶宏勤于2015年在宁波举办的曲艺大奖赛中凭《争娘》斩获金奖。此外,每年除夕夜的《浪街》是传艺社的必备节目,但现还留存有《文路》《插花饮酒》和《小令》三支乐曲。

图16 获奖旌旗

图17 演出金奖

图18 陶村人空闲时排练

2.武义昆曲走进中小学课堂

借着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在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课的东风,位于陶村的桃溪小学和桃溪中学深挖本土特色,分别于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全校开设昆曲兴趣班,每周90分钟,均由草昆艺人何育美授课。其中,小学的昆曲班属“青少年宫计划”项目,只在三到六年级开办,且选择昆曲班后中途不可退选,直到六年级方可自由选择去留。韩梅梅①韩梅梅(化名,图19右三),女,桃溪小学四年级,学草昆两年,家中再无人会唱。、凯特②凯特(化名,图19右一),女,桃溪小学四年级,学草昆两年,家中再无人会唱。、李雷③李雷(化名,图19左二),男,桃溪小学六年级,学草昆两年半(学校昆曲班学习一年半,开班前一年曾被选去参加昆剧比赛),家中再无人会唱。、李华④李华(化名,图19左三),男,桃溪小学六年级,学草昆两年,家中再无人会唱。、南希⑤南希(化名),女,桃溪小学六年级,学昆曲一年,家中再无人会唱。等小学生都表示是通过兴趣班才知道当地有草昆,接触后感受到了草昆的魅力,平时在家也会练习。学校开设昆曲兴趣班对草昆传承显然是有利的。肩负着传承重任的何育美寄希望于这些少年学子,期待他们以后也能独当一面,让身边的人也能充分感受到草昆的魅力。另外,学生们还向笔者透露,临近期末时,学校举办的其他兴趣班都停课,唯有昆曲班还在照常上课,足见学校对草昆的重视。

武义昆曲进校园项目,一方面是期望孩子们能对祖宗流传百年但现将濒危的草昆有所认识,以达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另一方面也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草昆的文化厚度,以提高艺术和文化素养。

图19 2016年暑假孩子们聚在一起练习昆曲(左一何育美、吹笛人胡奇之)

3.传承人“退而不休”

已到古稀之年的何苏生和胡奇之两位老搭档,年轻时忙于剧团工作,退休后依然献身于昆曲事业。2004年,何苏生退休后,被返聘回武义兰香艺校,参与多场抢救性专场演出,指导复排和参演昆曲折子戏《山门》《悔嫁》《泼水》《酒楼》《思凡》《济贫》《拷婢》《借扇》等,并勾画昆曲脸谱头型、脸具100余副。2007年,胡奇之受兰香艺校邀请,与何苏生一起指导艺校学生,并带领这些学生在苏州昆山演出草昆经典曲目《借扇》《济贫》《拷婢》一个多月,总计70余场。不过,这些学生一毕业就各奔东西,现在也很难召集起来再次演出。面对婺剧几乎统领整个金华地区戏曲市场的形势,何苏生在学校教的也是婺剧,但他骨子里对草昆的热爱是显而易见的。2009年,何苏生耗时5年的《武义昆曲》一书正式出版,这也算是完成了父亲何增土的遗愿。此外,武义壶山小学于2012年被列为省级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伴着“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热潮,何苏生和胡奇之也到壶山小学教孩子们画脸谱,唱昆曲,让他们体验乡土艺术。

两位老艺人表示,因为现代人不懂工尺谱和板眼符号,所以遗存的手抄本就像天书一样,而以前的曲谱和剧本也是分开的,这对武义昆曲的传承很是不利。正因如此,他俩现正致力于收集整理旧剧本、曲谱、脸谱,以期在有生之年能够出版武义昆曲合集,以便后人知道武义曾经有过昆曲,到时如果想排演也能够有资料可看。

图20 何苏生指导画脸谱

图21 胡奇之(右一)和演员们合影

图22 2007年浙江昆剧团、武义兰香艺校联欢会合影(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数,第5排第5位是何苏生,第5排第13位是胡奇之)

4.陶村老人在生活中演绎昆曲

正昆多演出于富贵人家的红墙之内,而草昆则演出于市井乡村的草台之上;正昆的受众多是上流社会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而草昆的受众多是寻常百姓、工匠杂役;正昆扮演的多是繁难、文雅的折子戏,而草昆扮演的多是删繁就简、化雅为俗的全本戏。经历过历史的洗礼,草昆已根植于老一辈陶村人的心中。诚如当年金华地区流传的佳话:“陶村人人会唱昆曲,连挑盐的都唱得一绝。”①何苏生的堂兄、何育美的外公何苏金,青年时(20世纪40年代)靠挑盐谋生,一日挑盐经过金华雅畈,碰巧有戏班在这里演出,他换上戏装上台唱了一出,技压群芳。于是就有“陶村人人会唱昆曲,连挑盐的都唱得一绝”之说。在今天这种技能也并未完全消亡,它渗透在陶村相当一部分老人的生活中,在田里耕作、在河里捕鱼、在家里洗衣做饭、在树荫下乘凉……这些简单淳朴的场景中都能听到一些老人哼唱昆曲。

图23 2015年陶村被授予“浙江省传统戏剧特色村”

三、未来走向:武义昆曲传承与发展对策的思考

走向未来是武义昆曲发展的目的,也是武义昆曲传承与发展绕不过去的话题。自2007年6月武义昆曲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政府对武义昆曲的扶持,使武义昆曲的发展获得可喜的成绩背后也存在着一些难题。本节以笔者从田野调查中注意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以此能为武义昆曲未来实践提供借鉴参考和启迪。

(一)传承困境

武义昆曲从创始走到当下,其间抒写了很多美好的文化记忆,也经历了一些艰苦的沧桑岁月。即使武义昆曲已经成为省遗,并在向国遗申报中,但并没有改变其日渐凋落的境况。传承是非遗的生存特点,进化是非遗的发展规律。要想使非遗原真的、整体的、“以人为本”的、活态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下来,武义昆曲则面临诸多困境。

1.传承人才青黄不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价值,归根结底是由参与其事的人所创造、传播并最终得以实现的。所谓武义昆曲的传承,归根结底是人的传承。武义昆曲在传承中遭遇的根本问题就是人才的缺失。何苏生、胡奇之极想教学生唱草昆,尽管他们都是兰香艺校的戏曲老师,但是学校教的都是婺剧,所以只能在学校偶尔安排上演几出草昆折子戏。即便遇到好苗子,辛辛苦苦培养出来,一旦崭露头角,苦于没有武义昆曲剧团这样一个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就去了浙江省昆剧团,走上了正昆的道路。这样一来,武义昆曲传承的剧团线就被掐断了,只能靠草昆的学术化研究和以“陶村昆曲传艺社”为代表的民间曲社。

曲社活动具有自发性、周期性等特点,往往是曲友出于兴趣而自发组织的,曲社内部缺乏统一和协调,因而在具体传承内容上缺乏宏观和长远规划。曲社的曲目内容也多集中在《花报瑶台》《三英战吕布》《思凡》等常见曲目上,难以达到全面传承的目的。由于缺乏稳定的物质支撑,一旦举办规模较大的活动,就需要他们自己负担,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活动进一步开展。最致命的是,曲社没有吸入年轻血液,传承人们和曲社成员们都进入了衰亡高峰期,伴着他们的遗忘或死亡,武义昆曲将面临消亡。

2.受众人群日益减少

受众的培养是关乎武义昆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然而,在现代,老一辈的草昆受众因老龄化而慢慢地衰退,中年受众群因为“文化大革命”和外出谋生等原因而出现了断层,青少年群体又受到流行音乐等娱乐方式的冲击而缺乏对武义昆曲的认同感。武义昆曲又受人才、资金等影响,后劲不足,没法既在唱腔、音乐、身段等多方面继承传统,又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于是,舞台下的观众越来越少,演出因为观众减少而减少,观众又因为缺少观看演出的机会而对武义昆曲缺乏了解和兴趣,这种恶性循环,使得武义昆曲前景渺茫。

3.传播手段滞后单调

以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是“好酒也要勤吆喝”。对于武义昆曲的传承和传播,国家和政府的指导是宏观的,有识之士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众媒介能够触及世界。然而,在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很少看到武义昆曲的动态,它没有很好地可以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没能精心策划打造属于武义昆曲“草根文化”的文化名片,以至于沦落到很多武义人不知武义有昆曲,更别提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如何保护武义昆曲。

武义昆曲因其采用大量的地方方言或许会成为它推向全国的一大难题,但是与外国人欣赏中国传统戏曲相比,国人听武义方言又有何妨?这恰是符合了非遗保护中提到的维护民族文化创造,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二)发展对策

今天我们讨论非遗保护、“文化环保”,不应该总是从外部和现实中寻找原因。相反,我们可以利用外部和现实中有利的因素,创造出新的机遇。武义昆曲是古人传给今人的非遗,我们有责任变“死保”为“活保”,把武义昆曲活态的保护好,传于后世。

1.宣传武义昆曲的重要性,提升民众的保护意识

武义昆曲是历史文明的积淀,是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群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的人的家园所在。世世代代的陶村人从牙牙学语到祖先祭祀,都离不开这一精神寄托。

今日,对武义昆曲的保护正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政府积极参与到非遗保护的工作中去,使得濒危的武义昆曲得以生存下来;另一方面,被延迟寿命的武义昆曲难以进行生产性保护,使得武义昆曲无法得到真正的传承。因此,似乎只有通过地方民众自发参与保护这种理想的方式,才能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政府、学者、商家都是局外人,政府是统筹管理,学界是科学指导,商界是适度参与,只有当地民众才是武义昆曲真正的主人,如果连当地民众都不珍视、不爱惜、不保护、不传承自己的文化,那么一切都是空谈。当然,目前陶村有一些草昆的自觉者,但单靠他们的力量是无法推动草昆的保护和传承,只有当个人行为成为群体共识才能使武义昆曲得以延续。具体而言,宣传武义昆曲的重要性,提高武义人的保护意识;表彰积极的武义昆曲保护者,激发全民的保护意愿;同时要提高对于武义昆曲的文化解读,提高保护者自身的修养,真正理解它的价值和意义,否则盲目地挖掘会导致“保护性破坏”。

2.尊重武义昆曲的流变性,注入当代的创意元素

民俗有两重性,一是相对稳定性,二是历史流变性。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往往强调对前者的保护,而忽视了遗产本身的变化。所以,我们在武义昆曲的保护中要求“原生态性”同时注意其“活态流变性”。

武义昆曲拥有属于它的那一批老年观众,我们希望老戏迷能带上年轻人一起观看。那又如何能让年轻人了解武义昆曲,使他们成为昆曲的知音呢?熟知未必真知,认识不足就没有文化意识,文化意识产生于对文化体系的独到和整体的认识。通过“科技+”“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传播新途径,探索武义昆曲的创意传播方式,为其更好的呈现与传播提供新的可能。例如:营造“桃溪戏曲小镇”品牌,使之成为中老年人听戏、钓鱼、采摘的休闲胜地,青年人进行戏曲大赛、戏曲研讨会等活动的落脚地,学生们学习课本知识、培养戏曲爱好、体验乡村生活的暑期研习营。又如:拍摄5D草昆电影、建立武义草昆主题餐厅等。让大众走近非遗感知非遗,让人们体验“桃花源”中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使他们期待着在生活中出现武义昆曲来获得轻松和快乐,这种期待的持续让人们关注着武义昆曲的各种准备与演出,从而使武义昆曲深入人心,同时也满足了在高压环境下的都市人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心理诉求。

3.防范武义昆曲的消逝性,收录草昆的文化信息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过程中,自然淘汰也可以称为文化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费孝通先生曾说:“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①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出版社2005年版,第134页。作为生活在陶村的老人来说,还大致保留着祖辈传唱草昆的记忆,陶远景、何育美、陶宏勤、季贵平等陶村老人日常生活中唱草昆是传统文化的延续。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批年轻人涌入城市,他们在城市工作、学习、生活,常态的生活发生变化之后,草昆的娱乐功能、审美需求、情感依托也随之改变,草昆似乎即将成为陶村农耕文明的壮美的挽联。此外,移居至武义县城的何苏生、胡奇之等老艺人,失去了草昆的生存环境,失去了知音,失去了学艺者,他们的草昆技能如何保存?建立武义昆曲数据库,把相关的图片、录音、录像、曲谱、剧目等资料实行系统化、信息化管理;开设武义昆曲陈列馆,收藏戏服、道具、剧本等无疑是有效的方法。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归根结底是对人的保护和利用。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担的主体是人,而人在代代相传中,起关键作用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内在精神气质、精神追求、理想境界,其次是表现手段和方法。武义昆曲的起源和演进是人的表达,它反映当时社会群体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而它发展到行将消失的今天,实质是情感或动机的表达出了问题。武义昆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时代、与环境紧密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生存环境的变化,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武义昆曲的表达不再能引起共鸣,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因此,武义昆曲要想实现复兴,就必须放弃旧表达,寻找新表达,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重新定位,寻求积极的小众,并谋求大众的关注。

猜你喜欢

昆剧团桃溪武义
浙江省武义第一中学
桃溪之忆
津港两地剧团将联袂演出推动京剧传承发展
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上演剧目掠影
论台湾兰庭昆剧团《寻找游园惊梦》之展演文本与跨界对话
经典是怎么炼成的
怀旧盟
武义 山水如画温泉城
城市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土石方平衡细化的初探
桃溪的橙色奏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