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会计人才的思考

2017-03-10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通识会计专业双创

卢 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会计人才的思考

卢 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从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我国高职会计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阐述了如何把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融合,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高职会计人才的方法与建议,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

创新意识;创业能力;会计人才;教育改革

一、国内外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始于发达国家,目前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也最为活跃,建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较为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进行分类化,有家族创业、新技术创新与创业、大型机构创新和创业;二是系列课程的开发。例如,美国一些大学就开设有创业家养成、新事业开发、新企业创立创新、创业规划与经营管理、创新活动管理、新兴企业筹资等类课程;三是注重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感性体验,例如通过各种创新创业竞赛模拟各种创业活动。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取得了不菲成绩,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平均每年该校毕业生创建150个新公司。此外,每年都有5-6家新的企业在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斯坦福大学诞生。如今,美国95%的财富是由1980年以后受过良好创业教育的“创业一代”创造的,美国表现最优秀的50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有46%出自这些学校。发达国家高校毕业生创业活动为社会提供较为可观的就业岗位,创造不菲的销售额,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为了推动我国高校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国务院1997年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2000年4月国家教委出台配套鼓励政策:大学生、研究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尽管如此,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不多。据人社部公布:2014年有700多万毕业生,大学生创业在工商部门登记数量只有48万,比上年增加了12万,这与人们的期望相去甚远。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同年8月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新形势下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确立了增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核心之一,从而开起了一轮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

二、“互联网+”给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在“互联网+”时代,会计业务处理出现智能化,使会计业务处理速度大幅度提高,给高职会计毕业生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一方面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企业需要的是身兼多职的会计人员;另一方面促使现有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下降,倒逼高职会计毕业生进入自主创业的行列。“互联网+”行动也给高职会计毕业生带来机遇,“互联网+” 行动为大学生提供了“低门槛”创业的重要平台,高职会计毕业生可在这个平台中大显身手,并成为大学生 “低门槛”创业的智能团成员,在自主创业的企业中高职会计毕业生能发挥其核算、决策、预测、组织、控制等职能,高职会计毕业生加入自主创业队伍的比率将会大幅度提高。

在“互联网+”时代,高职会计毕业生如何在创业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何把创业项目做大做强?如何提高创业能力?如何成为知之甚广而在某一方面又知之较深的人?这需要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及要求,需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通识会计人才,通识知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可以通过接受创新创业教育获得的。

三、高职会计创新创业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要求不相适应,高职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出现了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人才培养方案定位不适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通识会计人才。“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的通识会计人才,而目前人才培养方案定位强调的是其核算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中创新创业教育及通识教育的内容得不到充分体现,不适于具有创新意识及创业能力的通识会计人才培养。②课程体系不够合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偏窄、偏专,学生知识面不广,大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没有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少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虽然开设了一两门创业教育课程,但创新创业教育缺乏系统的知识体系。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通识会计人才培养要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也只停留在某种操作层面上,如开设一两门创业教育课程,或者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的沦为参加大学生“挑战杯”比赛和对有创业意向学生的教育,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教育未能与专业课程充分融合,创新创业的方法理论未能在会计专业课程中运用,会计专业课的专业知识也未能指导到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④教学、考核和评价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教学方法传统,cdio(构思、设计、实现、运作)方法没有充分运用,考核上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理论,评价方法为标准答案单一方法,这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⑤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匮乏。目前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多为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专业教师几乎没有参与进来,这也是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脱节的重要原因。⑥缺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立的是以会计核算为主的实践平台,如会计手工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训室,缺乏创新创业方法实训平台、创业项目打磨实践平台,这不利于学生对双创活动的感知和认识。

四、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职会计人才举措

(一)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制人才培养规格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为特定社会的工作岗位培养人才,是为了让毕业生找到适当的工作岗位,其培养目标归根结底要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互联网+”时代,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必然引起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变革。目前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基本目标一致: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具有会计的基本技能,获得知识更新与再学习的能力。从基本目标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得不到充分体现,这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因此对现有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以调整迫在眉睫,人才培养规格重新定制势在必行。

(二)构建具有双创性质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

具有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的高职通识会计人才培养,要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前提,要通过构建双创性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得以实现。①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增强通识知识教育。通过开设通识知识教育课程,使学生具备开展双创活动应有的知识体系,提升高职会计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形成由经济管理、人文学科等跨学科知识融合而成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结构合理、专业口径拓宽的基础课程体系。②开设通识双创课程,增强学生对双创工具的应用及创业要素的认知。高职会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要求专业教育同时要融入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因此,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不能仅局限于会计核算业务训练, 还应延伸到双创项目涉及的领域、环节、应用的工具及方法,还应涉及到创业活动各影响要素的认知,开设通识双创课程是增强学生对双创工具的应用及创业要素的认知的有效途径之一。③基于双创视角增设专业拓展课。专业拓展课是为提高学生专业综合素质,开拓视野而设立的符合专业特色和行业特点的课程。在专业拓展课方面应基于双创视角,开设会计服务创新,会计商业创新,财务共享等课程,使高职会计学生与将来对口专业就业“零距离”。④精简会计专业必修课数量及课时。从我国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出一定的课时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双创通识课程、双创专业拓展课程。方法是精简会计部分必修课及基础课数量及课时, 或者将必修课放到选修课。如通过网络教学、翻转课堂及开放实训室给学生自主进行学习、训练的课程可精简其课时;内容具有扩展性的课程,可把它从专业必修课放到专业选修课。

(三)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充分融合

目前,很多高职会计专业偏向“核算型会计”,对《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教学不够重视,教学课时少,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事实上这两门课程的内容与创业活动实践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会计这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应以双创视角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改革的思路是以创业案例贯穿教学内容,做到财务与业务紧密结合,实施途径是结合创业项目、创业大赛来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元素,把创新创业活动中涉及到的知识、业务贯穿其中,并以创业项目为载体,诠释所授知识的用途,指明知识对创业、创新的作用,让学生清晰了解每个专业知识在双创活动中的用途。如《管理会计》讲授本量利分析法时让学生利用本量利分析法来探讨创业活动中如何做一笔不亏本的小本生意,这样把会计专业课程与双创项目充分融合,同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学会或了解创业活动工作中可能碰到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方法。课后让学生进行双创项目打磨实训,以此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及能力。

(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会计专业知识性较强,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做容易让学生觉得枯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课堂讨论、情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注重交流展示、互动探究、注重引导启发学生,注重学习体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 “ 我要学 ”。 将课堂讨论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仔细地倾听每个学生的发言,对学生具有创意的想法给予鼓励,倡导不同意见的存在,对于积极发言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将案例教学、情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把专业理论知识融会于一个创业案例中讲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剖析,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方案,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同时引导学生将考虑问题的思路不拘泥于课本。情景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让知识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让学生在感受中认知,在认知中理解,在理解中升华。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融会贯通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处理实务的能力,为其今后的创业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4.药物浓度检测:特殊人群如儿童、妊娠妇女及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用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进行治疗药物浓度监测(TDM)。

(五)改革考核和评价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式的运用,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改革考核和评价方法势在必行。要从多角度进行尝试,改革期末试卷评定分数的考核评价方法,探索非标准答案期末考核方式,以便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考核和评价应全面动态的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能力提升过程、学习成果,并将出勤情况、学习态度、技能的训练,团队精神培养、阶段性学习成果等作为日常考核的参考值。

(六)建设一支 “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高校需要更加开放,让企业专家进校园,建设一支由企业专家+校内专任教师+创业学生“三位一体”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创业指导;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承担基于创新创业视角的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校内专业教师必须掌握创业基本原理和方法,加强其创新创业教育专业化的教学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新创业教育很好地融合到会计专业教育中,才能与创业实践相结合并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演练;创业学生是指通过学院培养,并实际创业的学生,创业学生在其创业活动中的遇到的问题及其采取的解决方法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学习的素材,创业学生获得的创业成功也为在校学生竖立了学习的榜样。

(七)建立健全多模式的创业实践平台

创业项目难以成为大学生追逐目标,和在校大学生的创业实践活动缺乏有关,高校应当和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组织联合起来为高职会计学生搭建多模式的创业实践平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创业需求,并采取各种措施使创业项目落地生根。例如,建立企业经营管理实训中心,双创项目打磨实训中心等校内实训基地,搭建“大学生创业街”,向学生推荐自主创业项目,在“大学生创业街”自主创业学生可获得资金补贴和店面租金优惠及学校专业老师的技术及管理指导,从而吸引到大批学生自主创业并促使其创业项目向市场化和企业化的方向发展。

[1]杜洁.基于TRIZ理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影响要素研究[D].西安:西安科技大学, 2014.

[2]朱雅琴.创新创业教育与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的融合分析[J].学术论坛,2015(7):182-184.

[3]邓晖.高校如何上好创业课[N].光明日报,2015-05-15(10).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办公厅,2015-05-04.

[5]教育部(教职成).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07-27.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征稿启示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双月刊)是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成人教育学院主办的职业教育类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578/G4,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3878。本刊立足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领域,设有职教纵横、产业与专业、教与学、思政研究、成人教育、技术与运用等多个专栏,热忱欢迎校内外学者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学者惠赐佳作。鼓励创新,支持争鸣。

一、征稿对象

职业院校、普通高校的教师及硕博研究生、科研机构及行业企业的专家学者。

二、投稿方式

来稿请发至:cjxuebao@163.com;联系电话:027-87170120。请勿一稿多投,来稿审稿期约2个月,自投稿之日起2个月内未收到采用意见,作者可自行处理。

三、篇幅

单篇稿件正文以6000—8000字为宜。

四、注意事项

1.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对来稿一律进行详细登记,并及时送审。

2.本刊不收任何版面费,优先刊发创新性学术论文及依托国家级、省级科研立项课题的研究成果。文稿的著作权属于作者,文责自负。文章一经刊登,赠送当期本刊2本(快递到付)。

3.根据具体情况本刊可以对文稿作文字性及少量内容修改,不接受删改者请在文中标注声明。

4.来稿请另起页注明作者详细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

ThinkingofTrainingInnovativeandEntrepreneurialAccountingPersonnelinHigherVocationalColleges

Lu Ni

(Liuzhou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Liuzhou545006Guangxi,China)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majors in the Internet + era,expounds how to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combined with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core courses, the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for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accounting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deepen the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reform, innovativ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and improve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to provide a referenc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accounting personnel; education reform

G712;F230

A

1673-3878(2017)05-0017-05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B009).

2017-06-18

卢旎(1963-),女,广西都安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财务税收及高职会计教学.

猜你喜欢

通识会计专业双创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