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

2017-03-10郝利芳韩秋红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总体性卢卡奇辩证法

郝利芳,韩秋红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探析

郝利芳,韩秋红

(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吉林 长春 130024)

卢卡奇在其代表性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第一篇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是方法,是辩证法,即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他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进行解释和重建,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理论中,称其为总体性辩证法。总体性辩证法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联系、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辩证法。卢卡奇以方法论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批判了以往方法论的不恰当性,为被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正身,影响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其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对方法论问题的重视也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传统。

卢卡奇;辩证法;总体性

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之所以用“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做副标题,旨在对当时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叩问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青年卢卡奇的这个正统马克思主义定义,不仅在当时批判了第二国际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化理解导致的那种机械经济决定论的修正主义错误思想,也对当时的人们甚至今天的我们究竟怎样来看待马克思主义有重要的启示作用”。[1]正是在此意义上,一直以来人们把这本著作视为西方马克思主义圣书,研究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万变不离其宗的就是他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全部核心实质,即“方法”。卢卡奇把马克思的“方法”,即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融入到著作中,提出了总体性辩证法。本文试对其中的辩证法、对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作一探析。

一、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理论内涵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新解读

卢卡奇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具有革命性。马克思曾批判黑格尔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2]这里指出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卢卡奇则认为,更重要的是发现那些可以指导实践活动的理论,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之传输给群众,并将这种辩证法作为革命的工具,从中抽象出理论的本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否则掌握群众就是空话。辩证法的中心问题是改变现实,在认识到理论的本质的前提下构建流动的概念,进而进行革命的斗争。卢卡奇批判马赫主义、宿命论和唯意志论,批判他们将辩证法肤浅化、平庸化。一定的理论都是基于现实的,而认识现实必须以事实为基础。只有基于对现实的认识、对事实的把握产生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理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检验和提出新的理论来指导实践活动时,理论和实践才能实现统一。卢卡奇批判经验论者不懂事实之间的关联度,只以主观感觉来认识事物;批判机会主义不懂事实本身,只对事实不加解释的列举;批判实证主义不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假象的本质,不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和矛盾,只通过抽象、直观等方法认识“事实”及“事实”之间的联系,这样就容易导致事实孤立化、学科专门化。卢卡奇认为,不从总体角度考察事实,理论和实践就会分离;马克思的辩证法是以事实为基础的,是把现实放置在历史总体中加以认识的,因而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总体性辩证法。

2.人与社会历史总体性的新理论

卢卡奇的总体性概念来自黑格尔,卢卡奇认为,是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本质进行真正的诠释。他在批判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导致的孤立事实后提出了辩证法要坚持具体性和总体性。他批判实证主义、科学主义方法的不科学性就是因为没有把事实在历史中的性质、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作为方法的依据。事实是历史中的事实,是历史总体发展的现实,事实本身必定要受历史的和辩证的考察。“人类历史是不断地内在否定、自我超越、永恒更新的辩证历程。”[3]卢卡奇把真正的事实归于历史中,归于总体的历史中,总体是历史之中的总体,历史是总体中的历史。只有把这种孤立的事实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环节并归于总体,才能把握事实,对事实加以更客观、更现实的理解和认识。卢卡奇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旨在把社会作为总体来认识。这样的总体是具体的总体,是多样性的统一。卢卡奇批判庸俗的唯物主义把事实从总体中分离出来而进行更加抽象的理解,这种方法没有准确地认识事实。

卢卡奇的总体辩证法是在历史中发展的、整体的、统一的。总体范畴是整体统治着各个部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总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各个部分不是没有差别的、同一的,总体大于部分之和。部分是总体中的部分,部分只有在与总体的联系中才有更大的价值和意义。卢卡奇批判黑格尔只将概念作为总体的观点,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概念体系。总体范畴要求全面的理解社会,孤立的、个别的事实只有在总体中、在整个历史中才能得到理解,这种历史性是动态的、不断生成的过程。事实、现实和历史都不是某一时间、某一空间下的单独的、个别的概念,而是存在于整个历史过程中的。人对现实的认识、对自身的认识也是如此,人与社会是一个总体,只有在历史总体中、在统一的整体中,人类才能认识自身,才能正确地认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单独的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要放在整个社会历史中加以把握,实现全面的、总体的认识。

3.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新认知

卢卡奇有关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的表达体现在他对社会历史领域的总体性的论述中。他认为,辩证法“最根本的相互作用是历史过程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4]他批判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分裂主客体的统一,只把问题限制在精神领域而没有触及到资产阶级社会生活中。他批判黑格尔只认识概念和绝对精神,而没有深入历史领域认识人类社会。马克思努力超越黑格尔,实现了黑格尔历史哲学的纲领,把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放在社会历史领域,打破了以往哲学主客二分的局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随着大机器工业的不断发展,工人的劳动被物化,物化腐蚀了工人的主体性,工人的劳动作为一种商品在合理的机械化原则下进行表面上自由的买卖,工人的劳动和产品相分离,整体的劳动过程支离破碎,作为主体的人只是进行碎片化的局部劳动,人在劳动过程中变得机械化,失去了自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物性遮蔽、代替了人性,无法认识到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认识的客体,陷入物化的普遍命运。

卢卡奇认为,一个阶级只有认识整个社会、认识自身,并且将自身和整个社会历史联系起来,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就是对整个社会的认识,达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时,理论和实践才能统一。他和马克思的观点一致,都认为在当时无产阶级既是历史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客体,打破了以往的主客体二元对立的局面。在卢卡奇看来,资本主义社会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高度发展,已经变成一个物化的社会。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和客体的无产阶级必须克服物化,形成阶级意识,实现阶级意识的自觉,才能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从自在的阶级变为自为的阶级,才能改变自己被物化、被客体化的命运,才能改造现实世界。卢卡奇指出:正确运用辩证法就必须把总体这个范畴既作为认识的主体又作为认识的客体。主客体统一的中介就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只有在变革资本主义社会时,主体和客体的统一才能实现。

二、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理论效应

卢卡奇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融入到自己的理论中,提出总体性辩证法,以方法论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的基础,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方法论问题的研究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一直关注的问题。

首先,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西方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由卢卡奇、柯尔施和葛兰西等对社会主义革命失败进行反思和总结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解释和重建所引发的一种西方社会思潮,这种思潮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但反对列宁主义。卢卡奇是最早肯定马克思辩证法的人之一,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鼻祖,卢卡奇对马克思方法论问题的重视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传统,影响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第一,卢卡奇对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强调得到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视。卢卡奇认为改变现实是辩证法的中心问题。柯尔施也强调马克思辩证法的批判性和革命性。辩证法从“被黑格尔神秘化了的形式向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的‘合理形式’的转化,实质上意味着它已经成了唯一的理论——实践的和批判——革命的活动的指导原则。”[5]法兰克福学派虽然没有直接以方法论来谈马克思主义,但他们也以方法论为基础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对方法论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问题持肯定的态度,这些理论家的研究也体现了方法论问题,尤其是对辩证法的研究和使用。第二,对总体性原则的突出和强调。卢卡奇将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归结为总体性,总体性原则一直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沿用。从早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柯尔施、葛兰西到后来的马尔库塞、萨特、阿多诺等,都坚持辩证法的总体性。黑格尔和马克思都视总体范畴为辩证法的中心问题,都围绕着认识历史过程的总体这个问题。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萨特在解释马克思主义理论时从方法论的角度入手,在他的著作《辩证理性批判》的序言中,主要涉及的问题就是方法论问题。他视马克思主义为“一种研究和解释的方法”。[5]所以,他说“作为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6]萨特认为,辩证法存在的根本在于总体性原则,如果辩证法是真理的话,它应该是总体性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法兰克福学派以否定性辩证法为方法论基础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第三,对方法论问题的普遍关注。除了上述提到的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及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之外,新实证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把方法论问题作为他们学派关注的中心问题。科莱蒂在《马克思主义和黑格尔》中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辩证法做了阐述,他认为马克思抄袭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结果只能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当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受到其他持相反观点学派的强烈批判。

其次,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对当今马克思主义者形成诸多影响。卢卡奇代表的这种对马克思主义进行研究、解释和重建的理论路径引起了其他理论家尤其是西方理论家的关注。他们对卢卡奇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方法、是辩证法的马克思主义观或肯定或否定,但多数人持肯定的态度。当代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佩里·安德森也认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如卢卡奇、萨特、阿多诺、阿尔都塞等人的观点,他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指出西方马克思主义有很多冗长的关于方法论的作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卢卡奇对方法论的研究使得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沿着这一路径走了很久。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胡克在其《对马克思的理解》中的“作为方法的马克思主义”一章中对卢卡奇提出的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说明。他说辩证法是马克思思想最大的、最具代表性的特点。这都表明了卢卡奇对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深远影响。

三、卢卡奇总体性辩证法的理论旨趣

卢卡奇认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就是辩证法,并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融入到自己的理论中对其进行解释和重建,提出了自己的总体性辩证法。一方面,卢卡奇将辩证法融入到自己的理论中是为了批判以往不科学的方法论,维护正统的马克思主义,为方法论作证明。卢卡奇以事实为基础批判经验主义、机会主义和实证主义不懂事实本身,忽视事实之间的联系,将事实孤立化的错误方法,提出了正确的认识事实的马克思的辩证法,即总体性辩证法,它是历史和现实相统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整体性的辩证法。面对当时马克思主义阵营内的纷争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动摇以及各种歪曲,他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观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抨击了庸俗化的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有力地反击了宣称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危险论调。卢卡奇论述自己眼中的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肯定马克思的辩证法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总体性辩证法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本。另一方面,卢卡奇体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就是运用总体性辩证法,证明了自己融入马克思的辩证法得到正确的运用,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卢卡奇认为,辩证的总体观是“能够在思维中再现和把握现实的唯一方法”。卢卡奇还通过黑格尔和马克思对现实的理解和比较,认为他们都把理论视为现实的自我认识,用理论和现实的一致性来说明马克思的正统是方法,是具体的总体的辩证法,其现实是历史的,是历史总体过程中不断发展的、相互联系的现实。卢卡奇的总体性辩证法影响了后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以及学习和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者们,他对方法论问题的论述也使得很多学者对此更加重视并加以研究。至今,卢卡奇的著作仍被人们广泛学习和探讨,并在现实中激起了无产阶级的意识,影响了无产阶级革命,使理论和实践达到了真正的统一。

[1]黎一献.晚年卢卡奇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评价——以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新版序言为文本解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韩秋红.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性批判的双重维度[J].江苏社会科学,2010,(1).

[4]卢卡奇.杜章智,任立,燕宏远.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5]科尔施.王南湜,等.马克思主义和哲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6]萨特.辩证理性批判[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责任编辑:李新红

OnLukacs’DialecticsofTotality

HAO Li-fang,HAN Qiu-hong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Lukacs claims clearly in his masterpiece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Chapter 1) that the legitimacy of Marxism is methodology,namely dialectics (Marx’ historical materialism dialectics). By interpreting and re-constructing it,Lukacs integrates it into his own theory and names it as dialectics of totality. Dialectics of totality is the one combining history and reality,re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and uniting subject and object. Lukacs,taking methodology as the foundation for his study of Marxism,criticizes the inappropriateness in the previous methodology,and corrects the wrong interpretations. This affects the later studies in the west as well as other scholars in this domain. To emphasis methodology is also a legacy of the western studies on Marxism.

Lukacs;dialectics;totality

2017-01-03

郝利芳(1991-),女,山西吕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韩秋红(1956-),女,吉林吉林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1004—5856(2017)11—0011—04

B089

A

10.3969/j.issn.1004-5856.2017.11.002

猜你喜欢

总体性卢卡奇辩证法
《资本积累论》中的总体性方法探究
论辩证法的总规律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黄立新、贾强飞、肖天为 、冯瀚平作品
卢森堡思想对卢卡奇的影响研究综述
卢卡奇早期思想发展及其思想史效应:100年后的重访
世界文学理论史建构的新突破
关于质量的辩证法
“总体性治理”与国家“访”务——以信访制度变迁为中心的考察
转诊率下降背后的“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