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德伯家的苔丝》的叙事视角

2017-03-10谭明华

关键词:德伯德伯家的苔丝全知

谭明华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4)

试论《德伯家的苔丝》的叙事视角

谭明华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4)

作为叙事学研究领域的新方向,叙事视角备受广大专家、研究者的关注。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采用了多重叙事视角,打破了传统小说叙事视角的局限性,形象地塑造了人物性格,促进了故事情节发展,深刻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从全知视角、人物有限视角、多重式人物视角等三个叙事视角类型,揭示叙事视角在人物塑造、主题渲染、情感表达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希望能够为叙事视角研究工作献绵薄之力。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叙事视角

在20世纪以前西方传统的文学批评中,小说批评侧重于作品的思想内容、社会功能以及道德意义等方面,往往忽略了作品所采取的技巧。近些年来,不少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叙事学领域。其中叙事视角是其关注的重点之一。叙事视角主要是指叙事者站在怎样的角度上以何种方式来叙述小说。同一故事从不同的观察角度由不同的叙述者叙述出来,能给读者完全不同的体验。叙事视角既是小说的突出特征,也是作家的文学创作技巧。评价一部小说的优劣,除了要看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否精彩,还要看小说的叙事视角能否将全文串联起来。

《德伯家的苔丝》讲述了苔丝在英国社会变迁中的各种遭遇,小说问世一百多年仍长盛不衰,这与哈代十分巧妙地运用了多重叙事视角密不可分。著名教授申丹女士曾经在其著作《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中明确将叙事视角分为零视角、内视角、第一人称外视角和第三人称外视角。零视角即全知视角,在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除了运用公认的全知视角外,还运用了人物有限视角、多重式人物视角(内视角)。作品通过多次视角转换,生动形象地塑造了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展现了主人公所处时代的社会面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道德和法律的不满。

1 零视角

零视角也就是全知视角,全知视角模式下的叙述眼光与叙事声音是统一的。大多数情况下,小说全知视角叙事的内容与小说没有多大关系,而是由小说故事之外的旁观者叙述完成。叙述者掌握小说的一切信息,知晓小说主人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小说主人公的命运也了如指掌。叙述者在讲述故事时,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从表面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这种叙事方式便是传统小说采用的叙事模式,即全知视角叙述。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全知视角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尤其是在描述主人公苔丝生活所在地的地域风貌与风土人情时,作者运用全知视角能够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小说背景,轻松、快速地投入到故事情节发展中,增加小说的可信度与真实性。小说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期,脱粒机的出现标志着当时的英国已经步入工业社会,农村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瓦解,农民失去了土地,流离失所,老无所依。主人公苔丝为了生存,一直处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进行着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然而苔丝一直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努力、坚强地活着。一方面,作者通过全知视角,真实、客观地描述了主人公所处的恶劣生活环境,诠释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使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苔丝寄予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悲悯。在描述苔丝的命运遭遇时,作者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苔丝在面对困境时的乐观与坚强,于是读者对苔丝的敬佩与喜爱便油然而生;同时,作者也借此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和资本主义的不满与厌倦,并为小说后面的故事情节发展埋下伏笔。另一方面,读者通过全知视角叙事,全面了解维多利亚时期的社会经济面貌与世态风情,对苔丝的悲剧命运感同身受,并从中受到启发。

运用全知视角叙述,作者还能通过向读者传达信息,制造悬念,使小说故事情节更加精彩。如小说第四十七章“有一个人悄悄地从栅栏外走进地里……他身着医生式样时髦的花呢衣服,手里摆弄着一根漂亮的手杖”。读者跟随着叙述者的脚步,目光从工人打麦的场景转向走进地里的这个人,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这个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要来到这里?他和苔丝有什么关系,如此关注苔丝?在全知视角模式下,作为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作者当然清楚他是谁,而将这个人物暂时隐瞒的原因是为了给小说制造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然而全知视角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不同的人所站的立场不同,因而他们在认识、思考、情感等方面会有所偏差,从而导致一些叙述带有偏见。

2 内视角

2.1 人物有限视角

北大教授申丹女士认为,全知叙事视角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伤害,而且会影响到读者对作品的感知。因此许多主要采取全知叙事视角的小说也会适当地调整作品的构思及时进行视角转换,短暂地采用有限视角来叙述,有效避免这些不足。所谓“人物有限视角”是指叙述者在观察故事的时候放弃了原来的全知视角,而是由故事中的人物所取代,以故事中的人物视角来观察事物。在这种叙事模式下,观察者大多数是小说中的人物,通过人物感知来叙述事件,向读者传达人物所接收的信息和内心活动。有限视角不能像全知视角那样,能够知晓一切,将未来的事情也叙述出来。这些人物眼中的一切往往是他们所亲历的,正因为如此,所叙述的事件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与可信度。所以有限视角叙事模式下,读者和小说的距离更接近了,营造了一种和谐的氛围。而对于故事中的其他人物,读者和叙述者一样在接触的过程中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想象与猜测人物未来的发展情况。另一方面,通过人物有限视角的叙事,使小说中的人物更加立体、形象。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作者主要采用了全知视角叙事,但是也会经常借小说主人公与次要人物的眼光来叙述。当然,小说更多的是运用以主人公苔丝为视角的叙述方法。如小说第三章、第五十章描述到苔丝回家,她的所见所闻都是以苔丝的视角进行描述的。苔丝看见母亲所住的房间里“有一线灯光”,灯光“忽明忽暗”,好像在对她“挤眉弄眼”一样。而现在她能清楚地看到这个房子已经修葺得焕然一新。通过这段描述,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苔丝家乡的变化,体会主人公的心情,这比与小说人物无关的全知视角更具感染力。

除了利用主人公的视角叙述故事外,作者也适当地通过次要人物的视角为我们叙述故事。这样不但能够保证故事叙述的客观性,避免让叙述者强如己见,而且进一步丰富了小说的主题内涵。作者在小说第三十五章将叙述者转为一名乡下人,展现了苔丝与克莱的户外步行。这位乡下人看着一对情人,一前一后,默不作声,脸上满是焦灼、愁闷,好像送殡一样。通过这位乡下人的眼睛看到他们好像送殡似的,暗示着苔丝与克莱最后不能在一起,而且可能会产生很严重的后果。申丹将这种视角称为内视角中人物的有限视角,通过这一视角转换,读者更贴近故事情节发展,却与人物保持一定的距离,增强小说故事的说服力。

2.2 多重式人物视角

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还运用了多重式人物视角来叙述故事。在多重式人物视角中,故事的叙述者仍然是小说中的人物,但是却是将小说中的同一件事由不同的人物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观察。运用多重式人物视角能够帮助读者通过同一件事人们的不同反应和不同看法,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观察比较中展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同时,也能够使读者更深入地融入到小说中,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故事内容,能够明辨是非,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作者在描写人们对于血统的看法就采用了多重式人物视角。在维多利亚时期,仍保留着具有特别意义的贵族姓氏。老德伯菲以自己的血统为骄傲,认为自己拥有着纯正而高贵的德伯维尔血统,特兰岭只是一个分支所以血统不纯正。对于斯托克来说,德伯维尔只是他为了隐藏不可告人的过去而加上,他没有感觉任何的自豪和骄傲。而苔丝对自己是否属于德伯维尔世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兴趣,并且她很快地就忘记了这件事。但是为了博得克莱的好感与欢喜,她决定将自己是德伯维尔血统的事告诉他。然而令人好笑又具讽刺的是一直表示自己对名门世家的并不在乎甚至厌倦的克莱在知道苔丝是德伯维尔世家后裔后却表现得非常高兴。作者通过不同人物对血统的不同看法,展现出当时社会各色各样的人物。尤其是苔丝和克莱看似与旧势力相抗争,但是实际上他们在现实、利益面前最终还是向世俗低头,这也表明他们并非真正的新时代人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作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感受到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悲哀。苔丝认亲事件同样运用了多重式人物叙事。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观点与看法,让读者能够明辨是非,全面认识这些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苔丝的坚强、乐观与善良,苔丝父母的软弱与无能,以及当时金钱至上的社会风气等。

苔丝认亲事件同样运用了多重式人物叙事。故事展现了苔丝,她的父母、弟弟妹妹,酒馆老板以及一个上了年纪的酒鬼等对该事件的不同看法。小说通过多重式人物视角全方位地描述同一事件、同一事物,帮助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小说内容,了解事件的真相。这样读者便能对人物的道德水准作出客观的判断,从而把握小说的基本内容,领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3 结语

华莱士·马丁曾经说过:“很多情况中,如果视点被改变,一个故事就会变得面目全非甚至无影无踪了。”在叙事性作品中,视角的选择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效果与艺术魅力,因而采取何种叙事视角成为小说创作重要的手段之一。作者在《德伯家的苔丝》中采用了多种视角,以零视角为主,多次转换为内视角,让读者跟随叙述者的眼光来观察世界,深刻地塑造人物形象,增加了小说的可信度。同时,也拉近了读者与小说人物的距离,为读者提供了多视角的阅读空间,给读者一个立体形象的故事世界,从而极大地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胡亚敏.叙事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马静.《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空间权利与空间叙事结构的解读[J].青春岁月,2011(14).

[3]郝锐.浅析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张力的运用[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

[4]魏蔡连.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悲剧性叙事艺术[J].芒种,2013(7).

责任编辑:李增华

The Narrative Perspective onTessofthed’Urbervilles

TAN Ming-hua

(Henan Animal Husbandry Economy Institute,Zhengzhou 450004,China)

As a new direction in the field of narrative research, narrative perspective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experts and researchers. The famous British writer Thomas Hardy’s novelTessofthed’Urbervillesuses multiple narrative perspective, break the limita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narrative perspective, the character imag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ory, reveals the theme of the novel. This article talks mainly from the omniscient perspective, the limited perspective, multiple characters perspective reveals the fact that characterization, theme rendering, emotional express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 hope to be able to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rrative contribute.

Thomas Hardy;Tessofthed’Urbervilles; narrative perspective

10.3969/j.issn.1674-6341.2017.01.055

2016-01-11

谭明华(1982—),女,河南郑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育学。

I0-03

1674-6341(2017)01-0150-02

猜你喜欢

德伯德伯家的苔丝全知
全知,共情:教师团队培训的出发点
禅宗“多视角”叙事对传统“全知视角”的解构
The Ecofeminism Thought of Thomas Hardy
《德伯家的苔丝》中情与景的巧妙融合
《德伯家的苔丝》中希腊神话原型理论分析
从《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命运成因分析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全知视角下的《心迷宫》文本解读
基于《孙子兵法》中“知”理论的情报保障建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