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之思考

2017-03-09鞠学习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7年2期
关键词:实施建议体育游戏体育教学

鞠学习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2-000-02

摘 要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实施体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理论上讲游戏是一门融健身娱乐教育和智力开发于一体的应用学科,是由一定的情节、动作、比赛规则和结果等构成的综合性体育活动。由于游戏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非常符合儿童的好玩心理和年龄特点,因此很受少年儿童的喜爱。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此,上好小学体育课,实际上就是上好一节游戏课。换句话说,也就是用游戏来贯串小学体育教学,可以真正做到寓教于乐。

关键词 体育游戏 体育教学 作用 实施建议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以自身特有的形式即由情节、活动方式、规则和结果等要素构建的群体性活动。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使其在活动中发现问题,通过彼此交流和行为认同去领悟,去发现其中的科学道理并从中有机的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同时对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进行培养。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情节性、竞争性、简约性等特点。通过游戏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提高劳动的技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让学生学到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一、体育游戏的作用

(一)游戏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运动的兴趣,提高身体素质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驱力,也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在体育教学中,要通过游戏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如,在模仿“走”教学中,根据教材和儿童的身心特点,创设动物园场景,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声中头戴各种动物头饰,唱着自编的儿歌,分散(或结伴)欢快地走进“动物园”,在动物园里与各种小“动物”自由地嬉戏,凭借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创造与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提高了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又如在短跑教学中,利用迎面接力赛、25米往返接力跑、长江、黄河追逐跑等游戏进行教学,学生兴趣浓厚,跃跃欲试,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了体育的乐趣,学到了技术,提高了身体素质。

(二)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体育游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是由体育游戏的特点所决定,在第一第二阶段中,体育游戏大部分都是由比于同伴合作,比集体力量等方面的游戏,如拔河是比集体力量,与同伴合作的。再如“旱地雪橇”“二人三足”等游戏也是如此。这样的游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培养了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三)正确地运用体育游戏能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

学生在接受新内容时,学习有兴趣且练习认真积极,在结束时也余兴末衰,往往在复习课中会出现懈怠现象,兴趣低落,精力不集中,练习不认真,有单调乏味的感觉,使技术得不到很好的巩固和提高。如用游戏“运球接力”等来配合复习的篮球运球技术的内容,效果就不同,学生就会有新的感觉,并且在竞争气氛中达到好的复习效果,从而所学的技术得以更好的巩固和提高。

(四)体育游戏能够消除疲劳

在体育课的结束部分都要安排整理活动,它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又是按照人体生理、心理机制卡拉奇变化规律而设计的。整理活动如能利用正确的游戏方法进行,将能帮助学生尽快地消除由于运动而产生的疲劳,使学生有效的调节紧张的心理状态。如采用“猜猜谁是领头人”等轻松的兴趣性游戏,使学生在欢快的游戏中消除一节课练习的紧张与疲劳。

(五)游戏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素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合理的运用游戏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观察、判断能力。如游戏“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等。这些游戏,学生要搜索词语、设计画面等,既激发了学生的心智活动,又锻炼了体能,是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游戏。除此之外,游戏中的走、跑、跳、投掷、翻转、平衡等,又可以有效地改善器官的协调性,促进全身肌肉力量的发展,达到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体育是在不断发现、创新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游戏时教师及时给以引导,鼓励学生在互相观察、讨论、评价中及时改进学习方式,并加以实践和运用。这样既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人人都有获胜的机会,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六)通过游戏教学还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由于多数的体育游戏都是在规则约束下进行,需要规则规定的条件下完成,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兴趣,消除疲劳,巩固技术,发展思维,而且还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体育道德风尚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勇敢顽强、不怕困难、争取胜利等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同时也陶冶学生的情操和精神面貌。如有的学生胆大泼辣,但团结同学较差,在进行“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安排他担当“老母鸡”的角色,他要为“小鸡”不被伤害而尽到自己的责任,既发挥了他的特长又融洽了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纪律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学生,在游戏中安排他做领头人;胆小、不够泼辣的学生,在进行带有冒险性游戏时,把他安排在各组中间的位置上,根据他的表现再安排到排头等,通过不同的游戏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七)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游戏既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更容易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由于游戏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丰富,于是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紧扣教材,合理地选择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游戏来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走和跑时,只是单一的教学生,如何走、如何跑的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会很高,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如果结合游戏内容:“接力往返跑”“换物赛跑”“障碍赛跑”等形式进行教学,结合教学内容给学生提要求、作示范,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學习和锻炼的积极性就会很高。

二、体育游戏的实施建议

(一)体育游戏要重视教育性

学生在游戏中最容易流露出各种行为和情绪,教师要结合游戏教学有针对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例如热爱党、热爱祖国、关注环境、关注生态、勇敢顽强、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奋斗拼搏等思想和品质的培养。要结合游戏的特点,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里寓教于乐。例如,结合游戏规则启发学生遵守纪律,进而使他们逐步养成遵法守法的意识和习惯。

(二)体育游戏要突出情境性

游戏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教师应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喜闻乐见、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发展。情景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情境设计的生动性、合理性和启发性,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不能把低年级的内容照搬到高年级。

(三)体育游戏要注意科学性

游戏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科学组织。保证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学有所得、练有所获。课前要安排好场地器材,并注意检查场地器材的安全性。游戏前要使学生的身心都作好充分的准备,游戏中要注意学习的有效性,不仅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讲解与示范要有机结合,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先讲解后示范,边讲解边示范,也可以先示范后讲解。练习要合理分组,要确定好组长与引导人,组长与引导人可由教师指定,也可以由学生推选。游戏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经常进行群体性的研究、探索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的身心真正得到发展。

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体育教学中任何的部分都可以有效地应用体育游戏,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游戏的作用也不仅仅局限于健身、娱乐、社交、教育等方面,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随时间、空间等客观因素的改变而有更深远的意义。因此,正确的理解认识体育游戏的作用,根据不同情况合理运用体育游戏,是每位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

参考文献:

[1] 孟刚.体育游戏与人的社会化[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5(5).

[2] 吳忠海.我国现代体育教育观的思考[J].体育教育研究.1992(1).

[3] 浅谈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2007(15).

[4] 廖春梅.课堂教学中学生运动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体育教学.2006(4).

[5]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师用书.体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实施建议体育游戏体育教学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实现高中地理三维目标的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