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防员应急救援后心理创伤评估、治疗和干预策略

2017-03-09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消防员创伤性教育工作者

张 睿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 昆明 650208)

消防员应急救援后心理创伤评估、治疗和干预策略

张 睿

(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云南 昆明 650208)

消防员承担的灭火救灾、抢险救援任务具有频繁性、突发性和长期性特点,极易造成其心理创伤,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需要从临床诊断、结构性会谈和心理测试3方面进行心理创伤评估,并结合实际需要进行有效的创伤治疗和干预。

消防员;心理创伤;评估;干预策略

人的一生中会经历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不同人群面对的突发事件在性质、时间及程度上有所不同,造成的伤害也不同。近年来,我国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频发,消防员所面对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工作中的应激源不仅有火灾,还有其他诸如机械、物理、生化、核电等不同性质的应激源,这使其经常处于危机状态。

消防员面对的绝大多数为突发事件,即使有详细的救援计划,这些事件仍具有很强的突发性和冲击性,时刻威胁着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对于一些刚参加工作、缺少实战经验的新战士而言,这样的工作环境可能还会使其产生极强的恐惧感和无助感。中国人民武警学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消防员是创伤应急障碍的易感人群[1]。有证据表明,消防员经历创伤事件后所产生的心理危机会对其生活和工作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而及时给予治疗和干预,能够减轻消防员的心理不适,防止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主观幸福感。对于消防部队而言,只有保障基层消防员心理健康,才能保证部队战斗力稳步提升。但是,受消防工作的特殊性和我国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的影响,如何对消防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创伤评估与干预仍在探索阶段,因此,有计划地对消防员开展心理创伤危机干预刻不容缓。

1 消防员应急救援后心理创伤的界定

随着临床经验以及研究数据的不断更新,对创伤性事件的认定标准也一直在发生变化。1980年,DSM-Ⅲ将创伤性事件定义为“超乎寻常的人类体验”,并将创伤应激障碍作为一个独立的诊断单元[2]。1994年版的DSM-Ⅳ则将“超乎寻常的人类体验”这一诊断标准删除,因为有数据表明,那些“超乎寻常的人类体验”导致严重心理反应的概率不高,故只将那些威胁生命,或者引起死亡、严重受伤的事件定义为创伤性事件,因为此类事件能够引起强烈的恐惧和无助感。2012年修订的DSM-Ⅴ则认为创伤性事件应具有以下4个特征:(1)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实际的或被威胁的死亡、身体上的创伤或性暴力;(2)不自主地回忆这些事件;(3)事件发生后持续刻意回避,与事件有关的认知或心境发生负性变化;(4)产生攻击性的言语或其他行为,甚至自我毁灭行为。按照此标准,消防员在自然灾害救助、交通事故救援、火灾扑救以及事故原因调查和未来社会发展中可能还会面对的恐怖活动处置,都属于创伤性事件并会不同程度地产生创伤应激障碍。

2 消防员应急救援后心理创伤评估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介绍,在接触一个或多个创伤性事件后出现的特征性症状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并非所有的创伤性事件都会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这是创伤性事件在临床上的差异性表现。因此,有学者建议在消防员完成救援工作后,应对他们进行心理创伤评估,以保证其身心健康。如果出现症状,要及时处理,进行干预,防止创伤后应激障碍加重,避免对其工作积极性和消防部队战斗力产生负面影响。

一般而言,心理创伤评估主要采取临床诊断、结构性会谈和心理测试3种方法。

2.1 临床诊断

心理学家认为健康是人生理、认知、情绪、精神(行为)与环境平衡、协调、统一的过程。消防员心理创伤评估的具体原则是:先对消防员生理系统、认知过程、情绪反应和行为特点做一致性评价和诊断,再对其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适应能力进行评价与诊断。

心理学家塞利在对老鼠进行慢性压力反应研究时发现,身体在对抗应激源时通常会经历3个阶段,首先出现预警反应,做出战斗或逃跑的准备,这一阶段通常会出现受创反应;假如发现威胁(应激源)不可消除,将进入第二阶段,即抵抗阶段;当威胁持续存在时,器官会因无法承受过快的新陈代谢而迅速衰竭,这就是第三阶段,即衰竭阶段,这一阶段个人自我防御系统迅速瓦解,危机反应功能完全失效,生理激发反应、情绪、认知和记忆系统可能出现严重而长期的负性改变。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观察消防员处于哪个心理阶段,询问消防员是否出现失眠、饮食不佳等躯体症状和人际交往退缩等社交障碍,了解消防员应急救援后身心统合功能是否健全以及是否感到无助。这一诊断过程主要考察3个症状类别[3]:过度警觉、记忆侵扰和禁闭畏缩。创伤后应激障碍者一般会遭受广泛性焦虑和特定恐惧双重折磨,这是由于发生创伤性事件后,个人仍在持续不断地假想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即过度警觉。临床心理学家发现,创伤性事件对人的交感神经系统重新做出设定,使人处于高度紧张戒备状态。完成应急救援任务的消防员,假如对特定刺激做出惊恐反应、做噩梦等睡眠障碍和可能对极小事件的刺激做出特别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即为过度警觉症状。

第二个典型症状是记忆侵扰,创伤性事件会在受创者脑海中反复再现,但有时部分受创者会完全“失忆”,好像创伤性事件从未发生过一样,这部分失忆的内容却会出现在梦境中,并且不断重复,具有高度的真实感。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噩梦通常发生在正常人不做梦的快速眼动睡眠时期。

第三个典型症状是禁闭畏缩,是指在受到威胁和处于应激过程中完全屈服放弃的状态,并引起一系列心理防御反应。较常见的症状有解离症状,指面对现实环境时记忆、自我意识或认知功能上的崩解和自我人格解体;情绪的麻木和失调,情绪调节能力降低,似乎感觉不到痛苦,不能应境生情;思维压抑,出现思维堵塞,停止主动行动、判断功能丧失;感知觉系统发生变化,如痛觉的丧失等;人际关系紊乱和社会支持系统崩溃,即对正常人际交往处于高度戒备和警惕状态,拒绝他人帮助,有时又会通过人际控制来获得安全感,由受害者向施害者转变。

2.2 结构性会谈

临床检查能够高效地发现创伤后出现的症状,但有时这些症状会被过度评估或评估不够充分。1999年,美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如果仅采用临床诊断,近一半创伤后应激障碍者会被漏诊。因此,目前的心理创伤诊断一般会在临床诊断结束后采用结构性会谈进行二次诊断。在消防员应急救援后心理创伤评估时,同样也不能仅针对症状做绝对性判断,症状在表现形式上因人而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由于理解力、关注点不同,对同一种症状的诊断可能大相径庭,这势必会影响心理创伤评估的准确性。

结构性会谈常用的工具是PTSD诊断访谈表、PTSD临床评定量表和DSM-Ⅴ临床结构访谈表,其优点在于采用标准化的问题,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对外显行为在强度、发生频率及时间上进行详细了解,但缺点是耗时较长。

2.3 心理测试

目前针对心理创伤评估的心理测试有两种,一种是自评测试,即要求被评估者完成一个纸笔测试;另一种是投射测试,如罗夏墨迹测试、房树人绘画测试和沙盘游戏。

自评心理测试简便易行,对于检验症状的真实性效果良好,因此被广泛使用。常用的自评量表包括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PTSD量表、创伤后应激量表、PTSD症状量表。在使用自评量表对消防员进行心理创伤评估时需注意不能一次性采用多个量表进行测试,评估前要掌握测试量表的使用方法,以便在完成测试后能够形成一个准确清晰的分析报告。

投射测试作为心理测量三大技术之一,在心理创伤评估测试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其操作原理是借助某种无确定意义的刺激情景,诱使个体将潜意识中的内容以图画、实物的方式投射出来。心理创伤的表达有时难以用语言描述,但创伤后的视听记忆则会被压抑到潜意识形成心理疾病的病灶。投射测试能将这些内容意识化,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治疗效果。同时,对于一些心理防御能力较强、性格内隐的消防员而言,投射心理测试能起到良好的诊断效果。可是,投射测试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测试结果不易解释,对施测者有较高的技术要求和经验要求等。

3 消防员应急救援后心理创伤的治疗和干预策略

3.1 构建和谐治疗关系

人际关系破灭是创伤症候群的一个典型表现,特别是经历了人为灾害的消防员更容易对基本人际关系产生怀疑,与此相关的价值与信念体系也易被破坏。因此,受伤的人首先要得到即时的安全保护和生命支持,以减轻身心痛苦,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就成为消防员心理上的第一个帮助者和支持者。在心理救助工作中,治疗关系构建与社会支持系统重建是同时进行的。特别是在治疗初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若能与受创消防员建立良好的治疗关系,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来访者,另一方面能促使其更有效地参与到心理治疗中来。

3.1.1 提供和保证安全 由于创伤会导致危险,所以,恢复和保障安全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核心主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创伤治疗与干预时,要为受创消防员提供一个安全、保密的环境,保证其身体不会再受到刺激和伤害。那些经历了重特大突发事件的消防员见证了悲惨的救援场景,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都受到强烈的刺激,心理防线被突破,心理结构正在瓦解,此时给予其积极关注,对他们的工作表示尊重,对他们的行为表示敬意,才能使其产生安全感,并更开放地处理与创伤性事件相关的思维、感受和记忆,也才有足够的心理资源参与到下一步的心理治疗中来。

3.1.2 促使恢复稳定 稳定是指持续的、平和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消防员在应激状态初期,需花费全部的心理资源去抵抗各种强烈刺激,这就容易陷入不稳定状态,且在应激源消失后比其他没有参与过应急救援的消防员更容易出现应激状态,即创伤后应激障碍。所以,在对出现心理创伤的消防员进行心理干预时,使其稳定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首先,要恢复消防员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保证日常工作量,适时休假,防止他们再次受到强烈刺激。其次,出现创伤后应激症状时,因消防员调节情绪状态的能力丧失,会出现情绪失控和回避性行为,治疗时,要无条件给予关注,尽可能满足其需求,有时仅仅是支持性心理治疗就能达到良好的心理稳定效果。

3.2 重建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有5个基本类型[4]:情感支持,尊重支持,具体实物的支持,信息知识支持和网络系统支持。消防部队的工作性质具有单一性、高危险性以及部队管理的严格性,消防员获得的社会支持相对稳定,但从性质和数量上来看仍有所欠缺,仅仅只能从战友、同事那里获得。应激状态下,社会支持对应激的缓冲作用可能会衰减。因此,结合部队实际情况,对出现心理创伤的消防员,应帮助他们重新建立更为高效的社会支持系统。

鼓励、支持受创消防员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向家人和朋友倾诉,以获得情感支持。必要时可以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心理创伤后恢复的同事、战友寻求帮助,以获得具体的实物支持与技术支持;发挥班长、排长、中队长和指导员的作用,在生活上关心,在工作中协助,给予其帮助。同时,鼓励受创消防员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如老乡会、同学会、战友会等,此类非正式团体在形式上属于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资源[5]。

3.3 建立有效危机预警机制和干预机制

危机预警和干预是指对心理危机与创伤进行早期预测,通过评估及时发现、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危机干预,降低心理创伤爆发的突然性和意外性。

针对消防部队的工作性质,基层消防官兵成为主要的预警和干预对象,预警时收集至少4个方面的指标[6]:成长指标,包括个人应对方式、人格特点、兴趣爱好,工作动机;社会生活指标,包括家庭环境,对部队管理的认可度,对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度;社会交往指标,包括与亲人、同事、同学的交往情况;躯体和情绪指标,包括躯体症状的自知力,对情绪的控制和激发等。这4个指标不能控制心理创伤的发生,事实上,一旦威胁生命安全或躯体健康的事件发生,无论亲历还是目睹,对于消防员而言创伤就已经发生了。但通过预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能够全面评估创伤造成的伤害,预测消防员可能出现的应激反应,并对下一步治疗做好准备,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心理危机恶化。

4 小结

一般而言,心理创伤的后续影响是长期的、持续性的,难以用一次心理测评或某种心理干预技术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尽管在我国,消防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在逐步开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1)针对心理创伤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理念仍然是思想政治教育;(2)部分基层消防员对心理问题较避讳,对于在心理创伤初始阶段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困扰不敢求助于心理咨询师,甚至对心理调查都有意回避,进而耽误治疗;(3)部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乏社会支持,常常是闭门造车,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想当然”地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创伤评估、治疗和干预并不完全是一项技术性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治疗理念和社会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效果。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相关人员的不懈努力,现代心理创伤的理论研究在消防部队实际工作中将会不断完善,从而更好地帮助消防员及时恢复健康。

[1]马春腾.火场事件对消防员产生的心理危机及其干预[J].中国职业医学,2008(1):65-66.

[2]施琪嘉.创伤心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3]赫尔曼.创伤与复原[M].施宏达,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萨拉裴诺.健康心理学[M].胡佩诚,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5]李洋.公安消防部队创伤后心理危机干预模式与应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26(2):127-128.

[6]郭兰,傅安洲,霍少周.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系统研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3):63-67.

R493

A

1671-1246(2017)23-0155-03

猜你喜欢

消防员创伤性教育工作者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小小消防员 第十集
小小消防员 第九集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
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体会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精彩晚会掠影
学院十大杰出教育工作者颁奖大会召开——风雨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