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疗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职业防护与护理体会

2017-03-09年小燕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外渗医护人员危害

年小燕 ,石 峥

(1.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甘肃 临夏 731100;2.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化疗药物临床使用中的职业防护与护理体会

年小燕1,石 峥2

(1.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甘肃 临夏 731100;2.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分析化疗药物对医护人员造成的职业危害,探讨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防护对策。通过加强职业安全教育,规范操作流程,掌握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和适应证,加强卫生监督和生物监测,降低化疗药物的职业危险性,维护医护人员健康。

化疗药物;职业危害;职业防护

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不断上升,化疗已成为除手术和放疗外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许多化疗药物虽能杀伤癌细胞,但对正常细胞及组织也有毒副作用,大部分化疗药物具有细胞毒性,有些化疗药物甚至是致癌物质。由于职业关系而暴露在危险环境中,从而可能损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情况称为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容易通过药液、粉末的飞溅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黏膜等吸收化疗药物,从而对自身健康造成影响,具有潜在的职业危害。因此,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医护人员必须严格掌握化疗药物相关知识,以免发生职业暴露。有资料显示:医护人员、预防保健人员、实验室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人员、护工等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其中以护士居首。职业暴露对医护人员的危害是致命的,很多资料显示,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已非常严重,因此对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应引起高度重视。我院消化科在对156例化疗患者化疗药物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规范化疗,加强个人防护,避免了职业暴露,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消化科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收治化疗患者156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67例;年龄最大88岁,最小17岁,平均52.5岁;均行4~6个疗程的化疗。

2 化疗药物职业防护现状

2.1 药物外溢与外渗

化疗药物外溢是指在化疗药物使用及配制过程中,药物意外溢出暴露于环境中,如皮肤表面、地面等。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在输注过程中渗漏到皮下组织[1]。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发生率为0.1%~6.0%。因此,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药物使用中最常见的安全问题之一[2],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则会引起局部红肿、皮下及深部组织灼烧痛甚至坏死,严重者甚至需要手术治疗或者截肢。

2.2 药物溶解操作不规范

在溶解配制药物时,药粉未被溶媒浸透或未将溶媒沿安瓿壁缓慢注入瓶底就开始晃动;打开安瓿时未用无菌纱布垫着以防划破手套;打开冷冻粉剂安瓿时,将药粉撒出;未用较粗的针头来降低注射器压力,注射器与针头安装不牢固,有药液漏出。

2.3 配制与存放中存在的问题

操作台窗口较小,限制了操作人员的活动,不方便操作;操作者对配制化疗药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不重视或存有侥幸心理;没有意识到化疗药物包装破损也会导致药物外漏。

2.4 其他问题

医护人员未戴手套即接触患者血液,对手术中可能发生血液喷溅的情况没有有效的防护措施,违反操作规程或对使用过的锐器处置不当。这些都是由于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防范意识薄弱所导致的。

3 化疗药物职业危害的临床表现

3.1 脱发

脱发是常见的化疗药物毒性反应。化疗药物进入人体后,抑制了毛发根部细胞群的有丝分裂,致使此处细胞无法更新,从而导致脱发。

3.2 骨髓抑制作用

骨髓抑制作用常见于阿霉素、甲氨蝶呤、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具体表现为血小板下降、白细胞减少。

3.3 对生殖系统的危害

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药物均可引发原发性卵巢功能衰竭、闭经等不良反应;护理人员若在怀孕前和怀孕期间接触此类化疗药物,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产生不利影响,严重的甚至导致胎儿先天畸形。

3.4 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是由于化疗药物可对外周血淋巴细胞DNA造成损伤,使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突变而引起的。

3.5 其他方面

有研究表明,随着与化疗药物接触时间的增加,脱发、月经不调、白细胞减少等症状会越来越明显[3]。医护人员常因没有做好充分的防护准备而造成不良后果[4]。

4 化疗药物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4.1 加强管理,提高防护意识

4.1.1 加强管理,完善化疗药物防护设备 医院应重视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问题,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确保各项防护措施落实到位;定期对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医护人员进行体检,将孕期和哺乳期医护人员暂时调离原岗位,避免其直接接触化疗药物。实行化疗药物集中配制制度,若没有条件集中配制,应在操作间和走廊安装空气流通设备,从而降低药物配制过程中对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配备各种防护用品,如防护镜、防护衣、乳胶手套等。

4.1.2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落实防护措施 操作人员应常规佩戴口罩、专用手套、防护镜、一次性无渗透隔离衣。更换药袋时插入输液管要迅速,同时避开加药口,防止药液渗出;使用软包装全密闭式输液器(无排气管),防止有毒气体泄露至空气中。医护人员要注重饮食调理,摄入含高蛋白、大量维生素B及维生素C的食物,多喝牛奶,多吃鸡蛋、水果、蔬菜以提高机体免疫力,积极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为经常接触化疗药物的医护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定时抽血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等。同一医护人员应避免长期接触化疗药物。

4.1.3 树立职业防护意识 医护人员要树立职业防护意识,尽量减少与化疗药物的接触,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接触化疗药物的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其对化疗药物职业危害的认识,不在工作区域摘口罩、饮水或进食,定期体检等。

4.2 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掌握化疗药物相关知识,接受专业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联合用药时,遵循刺激性递进原则,先输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再依次输入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加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合理选择穿刺部位,避免使用已损伤或已硬化的血管,不在同侧或同部位重复穿刺[5];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随时询问患者是否感到疼痛或肿胀,防止穿刺针滑动和扭曲。

4.3 加强健康知识宣教

化疗前向患者详细介绍化疗药物的特点、作用、使用目的和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等。确保静脉穿刺一次成功是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主要方法,争取患者配合是防止药物外渗的关键[6]。告知患者如果有肿胀、疼痛等感觉时应当立即关闭输液开关,以便护士正确判断药物是否外渗,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患者在输液时应尽量减少就餐、去卫生间等活动,注意针头是否移位,以免造成药物外渗。

4.4 增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

增强医护人员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密切观察用药患者反应,强化对药物外渗后果的认识,并从思想上重视起来。做好记录,时常询问患者感受,为患者着想,将意外发生率降到最低。

4.5 加强废弃物管理

根据我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医院应当将医疗废物集中分类存放并进行统一处理。为避免化疗药物污染室内空气,凡接触过化疗药物的用具,一律统一采用坚固防漏的容器收集,并标明“细胞毒性废弃物”,避免他人接触,由专人进行统一焚烧处理[7]。残留药液不能直接排入水池,患者排泄物等应按污物集中焚烧,由专人操作。

4.6 药物外渗的处理

化疗前常规放置中心静脉导管或静脉留置针,一旦发生药物少量外渗,应尽快将血液和渗药抽掉,并以普鲁卡因2 ml+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10 ml局部封闭,使用冰袋间断冷敷,硫酸镁湿热敷等。另外,可采用中药复方大黄制剂[8](大黄、黄柏、丹参、三七粉、二甲基亚砜)热敷(长春新碱)或冷敷(除长春新碱外的其他化疗药物)。我院156例化疗患者中,发生药物外渗的36例,立即用普鲁卡因2 ml+地塞米松5 mg+生理盐水10 ml局部封闭,第二天改用中药复方大黄制剂热敷,连用3天。35例患者局部疼痛、肿胀、破溃症状明显减轻,一例患者放弃治疗。

5 小结

目前,化疗已成为除手术和放疗外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医护人员操作过程中,如不加强职业防护,可因药物经皮肤、黏膜、呼吸道等吸收进入人体,引起造血系统等不同程度的损伤,常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口腔溃疡、脱发等,严重者还会产生远期毒性作用,如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我们通过对收治的156例化疗患者采取以上措施,在化疗过程中加强管理,完善化疗防护设备,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把安全防护放到首位,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减轻了化疗药物使用中的职业危害,提高了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重视程度,对促进医疗安全、医护人员身心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

[1]娄婷,黄幼含.肿瘤化疗药物渗漏的预防与处理[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4,4(1):81-83.

[2]张敏,李武平.抗肿瘤药物外渗性损伤的防护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45-47.

[3]贾晓燕,李慧莉,李荣香.化疗用药对医护人员的危害与防护[J].护理学杂志,2001,16(4):243-244.

[4]戴青云,王立英,刘惠美,等.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3.

[5]李素雯.腹腔化疗的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04(3):220-222.

[6]齐成云.化疗药物外渗原因分析及护理[J].临沂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5,27(4):904.

[7]顾菊凤.肿瘤科护士健康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J].医学与社会,2012,25(1):27-29.

[8]刘兴,金得芹.复方大黄制剂联用治疗肿瘤患者化疗引起皮肤毒性反应的临床疗效研究[J].齐鲁药事,2012(1):45-47.

R473.1

B

1671-1246(2017)23-0137-03

猜你喜欢

外渗医护人员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酗酒的危害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
放疗患者CT定位造影剂外渗的护理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