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了本生死经》中的“十二缘起”论

2017-03-09岳砥柱

关键词:外缘因缘何谓

岳砥柱

(河南工程学院 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1191)

《了本生死经》中的“十二缘起”论

岳砥柱

(河南工程学院 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中心,河南 郑州 451191)

“十二缘起”论是原始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础。这种对缘起法的理解,一直延续到大乘佛教的契经当中。与通常的对缘起论的解释不同,《了本生死经》分别从“外缘起”和“内缘起”两个方面,对相应缘起法的“因相缚”和“缘相缚”作了深入阐释,以说明“十二缘起”无命非命、不一不异、非因非果的性质。结合相关契经的论述,可以形成一种对“十二缘起”论较为融贯的理解,从而窥探佛陀所说缘起法的本义。

“十二缘起”;《了本生死经》;“外缘起”;“内缘起”;“因相缚”;“缘相缚”

一、重新认识“十二缘起”论的必要性

“十二缘起”,或被称作“十二因缘”,在原始佛教特别是在四部《阿含经》中,具有理论上的基础性地位,如《杂阿含经》第二九六经中说: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来自所觉知,成等正觉,为人演说,开示显发,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缘生有老死。[1]84中

《长阿含经·大本经》则认为,“十二缘起”的密义只有佛才能了知:

十二缘甚深,难见难识知;

唯佛能善觉,因是有是无。

若能自观察,则无有诸入;

深见因缘者,更不外求师。[2]8上

然而,《阿含经》并没有对“十二缘起”的义理作深入的阐释。后人对“十二缘起”含义的介绍,往往依据《阿含经》中的表述,以“顺观”讲十二支的缘生,以“逆观”讲十二支的还灭,以说明“缘起性空”的道理。但这看起来并不是“唯佛能善觉”的密义,而只是常人也能理解的业报轮回的过程。按照这种解释,“十二缘起”只是一种尚待发展的不完满的理论,因此,佛学界一般把“十二缘起”论看作只以生命现象讲缘起(即所谓“业感缘起”),只说“人无我”,不说“法无我”。吕瀓在其《印度佛学源流略讲》中则直接宣称“释迦在其四谛学说里,贯穿着他的不彻底的缘起宇宙观”[3]20,“释迦对这些学说里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3]22。这种说法尽管可能不会被普遍认同,但实际上是一种逻辑上必然的结论。

不过,在《阿含经》之外,有一些经典深入论述了“缘起”和“十二因缘”,比如《了本生死经》*此经在《大正新修大藏经》中被编入《经集部类》的《缘生经》中的《稻芉经》类。此类中的五部经内容相近,本文选取其中的《了本生死经》作为解读对象。《楞伽经》《大般涅槃经》等。可以看出,契经对“十二因缘”的阐释在基本原理上有明显的相通之处,而与后人的解释多有不同。本文依据《了本生死经》的相关表述,并结合其他经论,以窥探“十二缘起”的深入义理。

二、缘起法的外在模式:“外缘起”

对于诸法因缘而起的现象,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即“外缘起”和“内缘起”。《了本生死经》首先论述了“外缘起”:

彼有二事见外缘起,有二事见内缘起,合为四。

何谓二事见外缘起?为因相缚、缘相缚。因相缚为何等?从种根,从根叶,从叶茎,从茎节,从节怀华,从华实。是为因相缚。何谓缘相缚?为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空种,从是因缘有种生彼。地为持种,水为润种,火为热种,风为起种,空为令种无碍。如是得时节会,令种生。彼种不知我生根,根不知从种有;根不知我生叶,叶不知从根有;叶不知我生茎,茎不知从叶有节怀华,实亦不自知转相生有。又地不知我生种,种亦不知地持我;水亦不知我润种,种亦不知水润我;至火、风、空皆不相知。是诸贤者,从因缘有,得时会,令种生。为非自作,非彼作,亦非无因生。[4]815中

所谓“外缘起”,指的是从外部客观的角度考查因缘作用对事物变化的影响。经中以植物生长这种一般现象,说明“因”“缘”对事物的作用。事物本身的性质就是(内)“因”,这种“因”决定着事物的形态虽然不断发生变化,但始终保持着这一事物的本性。比如:瓜的种子生瓜的枝叶,结出的是瓜;豆的种子生豆的枝叶,结出的是豆。这叫“因相缚”。事物的变化还需要(外)“缘”。“缘”不仅是必需的,还要与事物的本性相适应,这叫“缘相缚”。由于被因缘所缚,事物变化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和因素都不具有自觉性、主动性。事物的变化其实是基于某种偶然性,只是因为因缘合和,并且被因缘所决定,才呈现为一定的规律性和连续性。这就叫“非自作、非彼作,亦非无因生”*本经对这个“因”并没有加以说明,对此做出说明的是《楞伽经》。见参考文献[5],第490页。。对于事物变化的规律性和连续性,可以从五个方面来理解:

当以五事见外缘起。何谓五?一非常,二不断,三不步,四种不败亡,五相象非故。彼种已坏为非常,有根出为不断,种根分异为不躇步,少种多生实为不败亡,实生如种根非种为相象非故。[4]815中

即:种子并不必然会发芽,芽也不必然会长大,因此是“非常”;芽和种子之间具有连续性,枝叶和芽之间也有连续性,因此是“不断”;但芽和种子毕竟不同,枝叶和芽也毕竟不同,因此是“不躇步”;由种子更结果实,即“不败亡”;果实与种子相像,但果实不是从种子中直接生出,而是由枝叶所生,因此“相象非故”。这五种性质说明了缘起法的各个阶段不一不异、不常不断,而不像通常分别心所设想的那样,事物的生成和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和过程。*此即佛教所批评的“渐次生”“俱生”,如《楞伽经》所说:“因攀缘次第、增上缘等生所生故。大慧!渐次生不生,妄想自性计着相故。渐次俱不生,自心现受用故。自相共相外性非性。大慧!渐次俱不生,除自心现,不觉妄想故相生。是故因缘作事方便相,当离渐次俱见。”见参考文献[5],第490页。

可以看出,《了本生死经》所阐释的缘起法并不认为诸法因缘而起,因此没有自性,而是表明正是因为事物有自己的性质,所以才被“因”“缘”所缚,对自己的生长和变化没有自主性。

三、缘起法的内在模式:“内缘起”

(一)“内缘起”的“因相缚”

所谓“内缘起”,指的是包含了意识现象的缘起,也就是“十二缘起”。经中论述道:

当知是二事,见内缘起因相缚、缘相缚。何谓因相缚?缘不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缘六入更乐,缘更乐痛,缘痛爱,缘爱受,缘受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苦懑、心恼。如是,是但大苦性具成有病。彼不明不知我作行,行不知从不明有;行不知我作识,识不知从行有;识不知我作名色,名色不知从识有;六入、更乐、痛、爱、受、有、生至于老死,亦转不知。[4]815中

和“外缘起”一样,“内缘起”各个环节(支)的生起,也不具有自觉性和主动性。而“内缘起”的“因”,指的是“不明(无明)”,“因相缚”指的是世间有情被“不明”所缚。因此,与“外缘起”不同,“内缘起”涉及有情(人)的意识活动,表现为名相分别、觉受、贪爱和对行为的支配等。但这并不表示意识活动是自主的,或者准确地说,世间有情以为自己的活动是自主的,但实际上是受不明的影响,造种种善恶业。因此:

是从不明有行,从行有识,从识有名色,从名色有六入、更乐、痛、爱、受、有、生、老死、忧悲、苦懑、心恼,如上说,是但大苦性具成有。彼若无生,则无老死、忧悲、苦懑、心恼。[4]815下

也就是说,“不明”断,则可断老死和种种苦。其中的义理,如《杂阿含经》第三三五经(即《第一义空经》)所说: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1]92下

(二)“内缘起”十二支的缘起缘生

《了本生死经》列举了缘起缘生法的四种形态,以说明何为“内缘起”情形中的缘起和缘生:

是诸贤者,因缘起故,缘是生法。有缘起不缘生法,有缘生法不缘起,有缘起缘生法,有不缘起不缘生法。

何谓缘起非缘生法?为缘不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至于老死,大苦恼具成有,如上说,是谓缘起非缘生法。

何谓缘生法非缘起?为如不明、行、识、名色、六入、更乐、痛、爱、受、有、生、老死,是谓缘生法非缘起也。

何谓缘起缘生法?若出生住不断老死之生,是出生住因缘相近。因有相近,因微相近,因谛相近,因如相近,无异相近,不狂相近,缘起相近,以缘生如是法:有、受、爱、痛、更乐、六入、名色、识、行,是谓缘起缘生法。

何谓不缘起不缘生法?谓得道者。[4]815下

其中所谓的“缘起非缘生法”,指的是从实法的角度考查缘起十二支,则此十二支都有实在性,相续不断,最终得“老死”这一大苦恼果。建立此“缘起非缘生法”,在于说明有情众生在生死海中流转,虽因虚妄分别不见诸法缘起的真相,但又正因为此虚妄分别,此十二支缘起不断,受种种苦。

所谓“缘生法非缘起”,指的是此缘起十二支同时又是因缘而起(缘生)的假法,被友情众生执取为实法,而成为实际的觉受。因此,众生为种种苦恼逼迫,却不懂其中缘起的道理,反而被不明(虚妄分别)所缚,生各种有无分别(即此缘生十二支),造诸善恶业,不脱生死。此“缘生法非缘起” 和“缘起非缘生法”共同说明了缘起法不一不异、非因非果的本性:一方面,缘生缘灭,真实不虚;另一方面,众生不能如是观察,反将缘生法执为实有。如《大般涅槃经·狮子吼菩萨品》所说:

善男子!佛性者,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有因者即十二因缘,因因者即是智慧,有果者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果果者即是无上大般涅槃。善男子!譬如无明为因,诸行为果,行因识果,以是义故,彼无明体亦因、亦因因,识亦果、亦果果。佛性亦尔。善男子!以是义故,十二因缘不出不灭、不常不断、非一非二、不来不去、非因非果。[6]523下*这种观点也与《杂阿含经·第一义空经》的基本观点相符合,即“有业报而无作者”。见参考文献[1],第92页。

而所谓的“缘起缘生法”,指的是得“意生身”的菩萨,为度有情而不舍生死,随缘而化,因此,一方面与世间有情之身相似(有相近),另一方面其缘起所依的是真谛、如如。因为这种因缘,虽有缘生,但缘生的基础是“有”,而不是“不明”,因而只有九支;而这九支也是因缘而起,所依为真谛、如如,所以不会缘生老死。得道之人入于涅槃,因此,既不缘起,也无缘生。这四种“法”共同显示了意识在“内缘起”中的作用、流转生死的原因和修行次第。总的来说,即以正见、正思维灭“不明”,“不明”灭则老、死灭。《杂阿含经》第二八五经有另一种表述:

何法无,故无此老、病、死?何法灭,故老、病、死灭?即正思惟,起如实无间等,无生则无老、病、死,生灭故,则老、病、死灭。[1]80上

这里的“如实无间”,指的是诸缘起法的实相是相续而生,不常不断,不生不灭,而世间有情对外境起执着,认为各种具体事物有生有灭。*参见第3页注①。

(三)“不明”的产生

关于“不明”的本性,《了本生死经》论述道:

彼何谓不明?为如六种,六种受若女若男。何谓六?为地种、水种、火种、风种、空种、识种。彼身得住是为地种;如持不散是为水种;饮食尝啖卧得善消,是为火种;身中出息入息是为风种;四大所不能持是为空种;随转如双箭笮是为识种。

如彼地种,非女非男、非人非士、非身非身所、非人生非少年、非作无作者、非住无住者、非智无智者、非众生非吾非我、非彼有无有主。水、火、风、空种亦如是。识种非女非男、非人非士、非身非身所、非人生非少年、非作无作者、非住无住者、非智无智者、非众生非吾非我、非我有无有主。

如是但从六种为一想,为合想,为女想,为男想,为妄想,为身想,为自在想,为强自在受若干种,故为不明。时说曰性痴,净常想、乐想、身想,疑、嫌、妄非上要。佛说是不明,亦为染于物无慧生。[4]815下

“不明”产生的原因是对“地、水、火、风、空、识”这六大种起执着,执着的原因在于此六种与世间有情的名色身有直接关系:“彼身得住是为地种;如持不散是为水种;饮食尝啖卧得善消,是为火种;身中出息入息是为风种;四大所不能持是为空种;随转如双箭笮是为识种。”[4]然而这六大种与“我”的关系是不一不异的关系(法无命非命):六大种的任一种,或其联合,都不能与“我”相等同,但“我”又不能离开六大种而存在。这种关系也正是《杂阿含经》中反复论说的“我”与五蕴的关系:

罗睺罗!当观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观。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1]5上

然而,众生不能认知这种“无命非命”的关系,以六大种所成之名色身而起人、我分别,作自在想而更求自在,造业种苦。通常将“不明”解释为愚痴,或是猜疑、嫌恶、妄想等,但最根本的则是因外境(六大种)而生执着,不能如实观察缘起真相。

以“不明”为因,有其他十一支的相续生起。《了本生死经》分别从虚妄(妄)、昏昧(冥)、分别(近福德行作、近罪贼行作)三个角度论述了十一支生起的必然性,阐明“内缘起”的“因相缚”。总的来说,即为:

十二缘起随转,宛转造作田业。识造种行,不明造对行。如地持种,水令种不散,火令种熟,风令种起,空令种无碍,行造田业亦如是。爱造润行。

彼行不知我造田业。爱不知我为润行,识不知我为种行,不明不知我为对行。如地不知我持种,水火风空如上说。

从有行劳,当复有具成生,此亦无有从是世躇步者。但因缘相持,譬如镜净明朗,缘内外生面象。面亦不死此生彼,镜中从有面因缘不亏,是不死此而生彼。为有苦情因缘不亏,从是有受。如火以受不断,现昼夜然,其炎不步,识亦如是。不身相缚往来五道,有缘故生。是法无主,譬如月圆四十九由延,而圆形现于下水,有缘不亏,非月死彼而于此生,观生死当如是。是为因相缚。[4]816上至中

这是说,因意识分别所造业,是生死轮回的种子,“不明”是造业之因,贪爱又滋长业力。在此,“因相缚”的作用也就是前文所说的“缘起非缘生法”产生的原因。而缘生各支对这种造作的作用不知不觉,与“外缘起”一样,缘起缘生相续不断,其间没有生灭,也没有有情的生死分别,因为分别皆是虚妄。这就是“因相缚”。

(四)“内缘起”的“缘相缚”

至于“内缘起”的“缘相缚”,经中论述道:

何谓缘相缚?如佛告阿难,眼缘色生眼识,彼眼不知我作猗行,色不知我为识对,明不知我为识照,空不知我令识无碍,识不知我生此作有。眼、色、明、空念令眼识具成生。耳、鼻、口、身、心缘法生心识,彼眼不知我为识作猗,法不知我为识作行,心不知我为识作明,空不知我令识无碍,识不知我成此因缘。是阿难,缘心、法、明、空念,令心识具成生。而此非自作、非彼作、非两作、非无因生,非我故非彼故,非无因有。[4]816中

“内缘起”的“缘相缚”指的是有情众生在世间轮转,产生眼、耳、鼻、舌、身、意这“六境”,却不能以现量觉知“六境”缘起的真相,执外境为实有,因此,产生物、我分别和人、我分别,被外缘系缚。这里有系缚作用的外缘,其实就是前文所说的“缘生法非缘起”。由于这种“缘相缚”,诸法生起的实质是“非自作、非彼作、非两作、非无因生,非我故非彼故,非无因有”。其中的原则,与“外缘起”相通。

这种“内缘起”的因缘作用所带来的相续变化,同样有五种性质:

当以五事见内缘起。何谓五?非常、不断、不步、少行多报、相象非故。彼如死际,身已坏为非常;出生有身分为不断;或同去,或异去,分异故为不步;少行多报,谓行不败亡;如行报生非故家也。[4]816下

这是说明色身有生有灭,所以有“非常”;色身有其连续性,所以是“不断”;虽然相续不断,但又有各种变异,所以有各阶段的不同,即“不步”;诸行造业,而业力不失,为“不败亡(少行多报)”;行和报相应,但二者所生的因不同,为“相象非故”。这五种性质总体上说明了“十二缘起”支无间轮转,不一不异、不常不断。

四、与大乘佛教“缘起性空”论的简单比较

综上所述,“内缘起”和“外缘起”一样,由于“因相缚”和“缘相缚”,缘起缘灭的基本原则是非自作、非彼作、非无因生,相续不断,不一不异。而两者之间又有不同,即“内缘起”涉及生命现象中的意识活动,以及“不明”对意识的影响。因此,只有依据对“内缘起”的分析,才能说明虚妄分别产生的原因,即被“不明”所缚的“识”会把名色身看作“我”。也就是说,“十二因缘”论一方面强调缘起法的实在性,一方面又强调缘生法的虚妄性。这种既真又假、非真非假的认识困境,正是人类认知能力的秘密和陷阱。有情众生被“不明”所缚,执假为真,因此,造种种善恶业,不出轮回。在此基础上,修行的方式就不是耽空滞寂,灰身灭智,而是应该“正观”“正思维”和“如实知”,*参见《杂阿含经》第一、二、三经,见参考文献[1],第1页上至中。由此才能对治无始以来的“不明”,逐步洞悉缘起法的真相,而心性也随之改变,最终超凡入圣。*这实际上就是原始佛教“三十七道品”所显示的修行次第,兹不赘述。也可以看出,即便是在原始佛教的思想中,也并非提倡一种消极避世的修行方式,如《杂阿含经》第三十七、三十八经所说:

我不与世间诤,世间与我诤。所以者何?比丘!若如法语者,不与世间诤,世间智者言有,我亦言有……世间智者言无,我亦言无……如彼所知,我亦如是说。所以者何?莫令我异于世人故。[1]8中至下

这也就是说,只有在世间如实地观察思维,才能揭示缘起法的真相。

与《阿含经》《了本生死经》等不同,后来的大乘佛教倾向于用“缘起性空”来论证“我法二空”,具体的论证见于《十二门论》:

众缘所生法,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众缘亦有二种,一者内,二者外。外因缘者,如泥团、转绳、陶师等,和合故有瓶生……又如种子、地、水、火、风、虚空、时节、人功等和合,故有芽生。当知外缘等法皆亦如是。

内因缘者,所谓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各各先因而后生。如是内外诸法,皆从众缘生。从众缘生故,即非是无性耶?若法自性无,他性亦无,自他亦无。何以故?因他性故无自性。[7]159下至160上

可以看出,这种论证实际上取消了对“因相缚”和“缘相缚”的深入分析,而把内外缘起简单地统一起来,因见法有生灭而认为法无自性,由此可以得出“我法二空”:

缘空故,从缘生法亦空。是故当知,一切有为法皆空。有为法尚空,何况我耶?[7]160中

这种因缘起而无自性的论证思路,在《中论》中被扩展到对四对概念的论述,即所谓“八不中道”。究其实质,则是对外在事物性质的抽象谈论,尽管论中反复强调“中道”,也难免落入空有之争的二分法。而理论当中空有之争的二分法,必然会导致修行实践中“世间”和“出世间”的二分法,这也使得提倡菩提道的大乘佛教,总体上显露的却是出世气息。

而在《了本生死经》中,自性是缘起变化中“因相缚”的因素,使事物在变化过程中保持连续性,只是事物对自身的变化没有自主性。因此,经中并不作诸法有无自性的判断,而只是强调,由于众生的“不明”,产生虚妄分别,而生种种执着,所以造业种苦。而其基本的论证思路,则是通过对“因相缚”和“缘相缚”的性质的说明,显示虚妄分别产生的必然性及其本性,因此,也说明了诸法实相,而修行的方法也应当以此为理论基础。

无论如何,对后世的佛学理解产生实质影响的是“缘起性空”和“我法二空”的观念。这种影响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究竟为何,姑且不论,其论证方式显然没有如实反映缘起法的真相,而只是夸大了缘起自性的相对性。这也意味着,“十二缘起”论包含着一些未被深入阐释的义理,与系统性的佛学理解有关,值得深入研究。

[1]杂阿含经[M]//高楠顺次郎,等.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2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昭和5年.

[2]长阿含经[M]//高楠顺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昭和5年.

[3]吕瀓.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4]了本生死经[M]//高楠顺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昭和5年.

[5]楞伽经[M]//高楠顺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6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昭和5年.

[6]大般涅槃经[M]//高楠顺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12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昭和5年.

[7]龙树.十二门论[M]//高楠顺次郎,等.大正新修大藏经:第30册.东京:大正一切经刊行会,昭和5年.

2016-06-17

岳砥柱(1970-),男,河南息县人,河南工程学院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佛教哲学、比较哲学。

B948

A

1674-3318(2017)02-0033-05

猜你喜欢

外缘因缘何谓
“三个女人一台戏”之《啼笑因缘》
Uneker torolkitu xani tuuji《因缘品》中的密教元素
中国白肩天蛾属记述与一新记录种(鳞翅目:天蛾科)
What is VR 何谓VR
从外缘到内蕴:《红楼梦》异文的诠释空间与小说特质
高深知识与大学的因缘及其价值生成
浅析藏医学中的疾病产生机理
何谓企业家精神?
敦煌因缘与佛教戏剧关系述考
何谓“最有用”的“潜能”和“现实”?——论《形而上学》Theta卷第一到六节的论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