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2017-03-09赵彦彬何学剑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信息化资源

赵彦彬,何学剑

(河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

赵彦彬,何学剑

(河北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继续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校承担着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通过对继续教育信息化内涵和特征的诠释,分析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以及出现的问题,提出以继续教育信息化理念为指引,以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的建设为基础,以适宜的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以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的策略,进而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使普通高校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育信息化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继续教育信息化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撑。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开放大学建设,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1]普通高校是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使命。继续教育信息化给普通高校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等带来深刻变革,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势在必行。

一、继续教育信息化概述

(一)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继续教育信息化是指在继续教育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继续教育资源,优化继续教育过程,提高继续教育的水平,加速继续教育现代化的过程。[2]其实质是以信息化的思想和观念指导继续教育活动,在继续教育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深化继续教育改革,探索新的教学和管理模式,促进继续教育现代化。其最终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继续教育落后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以及开发。通过信息技术,将继续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数字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一定区域或范围内信息资源的传递、共享,降低信息资源建设成本,提高继续教育工作效率,缩短教学周期,避免继续教育重置造成的浪费,提高教育质量。[3]

(二)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继续教育信息化突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开放性。首先,学习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信息技术的应用打破了空间和时间限制,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和及时,学习也变得方便和快捷,使得“处处可学、时时能学”成为可能。其次,办学理念的开放。继续教育信息化推动继续教育观念的革新,形成一种开放的办学理念。教学形式、课程设置可以根据学习者需求作出调整,不会由于专业、地域和学习时间限制导致教育的不公平。再次,学习资源的开放。信息传播使得学习资源的共享更加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包括师资在内的各项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第二,共享性。继续教育信息化是普通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体现了资源共享的特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快速传播,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共享局面,给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然要构建校际间、区域间和校企间资源共享平台,以实现学校之间、地域之间、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在信息化的推动下,远程教育和网络教育极大地丰富了资源共享的途径。

第三,灵活性。继续教育信息化的灵活性体现在教学这一环节。在教学内容上,利用数据库中海量的信息资源满足教师和学习者的需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与完整性;与时俱进,积极借鉴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新成果,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形式,使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在教学方法上,改革传统教学手段和教法,加强教师对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把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组织上,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师生“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的互动交流,使教学活动多样化,最终达到各种教学活动的优化组合的教育目标。[4]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促进继续教育现代化

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给教育形式、学习方式和管理模式带来重大变革,对传统继续教育思想与观念、管理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带来教育模式、知识传授方法的变化,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能够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实现网上提问、答疑和考试。数字化图书馆使得资料、信息传播成倍增加,检索更加方便,可以便捷地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进一步拓宽师生的视野,创造良好的学习与研究环境。[5]继续教育信息化将推动办学模式向开放式转变,拓宽继续教育教学资源的配置范围,使教学从校内转移到校外,使层次更加宽泛、模式更加多样化。继续教育可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采用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为其提供学历、非学历和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服务。[6]将信息技术运用到继续教育,可以有效地解决普通高校教育发展中的诸多难题,加速继续教育现代化进程。

(二)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创造了现代化的学习条件和环境。首先,信息化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学习者无限开放,实现“有教无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继续教育,并且能够自主选择学校、课程和教师。其次,信息技术使普通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更加频繁,获得学习资源的途径更为便捷,内容更加丰富,为每个人提供进修和丰富知识的可能性,以实现教育的终身化。再次,信息化有利于实现学习者不同需求的最大化,实现“因材施教”。[7]信息技术的应用和远程教育的发展,使得普通高校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求,提供学习咨询、教学答疑、学习资源等多种服务,支持按需学习和适时学习,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便利的学习条件、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更多的学习者投入学习,形成整个社会学习的氛围,增强个体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21世纪,信息技术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化在诸多层面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需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来适应这种趋势。信息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活动中,为满足经济发展和公共社会需求,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从事信息资源的研究、开发与利用,以信息及其设备、设施等产品为主要产出,生产信息产品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各个部门的集合。[8]普通高校通过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培养社会所需信息化人才,研发新的信息技术,加强与企业的联系,间接地为社会经济服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产业劳动生产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增强竞争力,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此外,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够推动教育事业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引领和促进作用。

三、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继续教育信息化意识不强

继续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普通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何在信息化理念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提高继续教育质量和效益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由于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普通高校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对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虽然许多高校引进了信息技术设备,但是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根深蒂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信息技术没有与教学和管理有效结合,继续教育信息化的作用不明显。普通高校领导者和教师的继续教育信息化意识和观念淡薄,在管理和教学中运用信息网络的概念和意识不强,仍以传统的管理和教学模式为主。没有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和技术,没有将信息技术当作变革管理和教学的手段,对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革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转变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跟不上时代步伐,严重阻碍了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二)继续教育信息化水平偏低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内容十分广泛,既有学历教育,也有非学历教育;办学形式多种多样,既有学校课堂教育也有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等,这对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但是,许多高校网络基础设施不够健全,管理也比较混乱。由于学校对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资金投入少,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设施陈旧落后,不能及时更新应用。还有一部分高校虽然投入较大,信息设备相对齐全,但是由于管理和应用上存在问题,导致设备利用率低,运行效果差,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教学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有部分高校在信息化建设中急功近利,重视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建设,却忽视了软件设备建设。此外,普通高校没有建立起高效、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缺乏系统的规章制度为继续教育信息化做保障。

(三)继续教育信息化资源匮乏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继续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它是普通高校联结各部门以及对外联系的纽带,关系到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成败。《规划》把信息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列为教育信息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信息资源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资源不够丰富,开发和利用也非常有限,部分教学资源存在重复建设现象,不能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学校内部机构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以及国际之间缺乏联系,沟通、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少,不能实现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共享。由于水平有限,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也比较低,各数据库之间不能有效链接,导致信息资源重复开发,造成浪费现象出现。

(四)继续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力量薄弱

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继续教育工作者的支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对继续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当前,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工作者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专业信息技术人员的能力有待提高。无论宏观层面的教育政务管理系统的开发、数字图书馆的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的组织以及教育科研城域网的规划等,还是微观层面的校园网的建设规划和维护管理、学校内部各种业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以及信息平台、办公平台、教学平台的组建等,都需要较高的专业信息技术能力。但是,普通高校信息技术人员所具备的能力还不能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与时代所需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通过信息技术改革传统的继续教育,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然而目前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偏低成为制约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部分教师仍旧固守传统观念,沿用旧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能及时掌握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和知识以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其三,管理者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部分高校管理者对自身信息化素养提高的意识不强,信息化能力偏低,不具备以信息化引导和管理教育教学的能力,无法分析和提取大量的信息资源为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不能有效地开展各项管理工作,阻碍了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策略

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以继续教育信息化理念为指引,以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为基础,以适宜的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以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为重点,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统筹规划,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水平,继而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一)以继续教育信息化理念为指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只有以科学的信息化发展理念为引导,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才能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普通高校要立足于实际,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科学的信息化建设方案,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加强组织协调,理顺各级管理部门、信息化管理机构和网络基础设施管理等关系。明确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定位和建设思路,在全局规划的前提下,引导、控制和调配资源,加强宏观管理,强化管理过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增强领导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对教育信息化的领导,加快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把这一工作列入学校的议事日程和发展规划,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以信息资源为纽带,加强与社会、企业的合作和沟通,提高社会对继续教育信息化的认识,引导企业主动承担责任,投身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二)以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为基础

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是继续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的先决条件。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网、多媒体教室、数字图书馆、网络教室以及一些校企合作网站等)和网络平台建设(教务管理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网络教学平台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支撑。[9]一方面,政府和普通高校要加大继续教育信息化的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建设,保证各项信息工作能够正常、高效地进行,为继续教育活动的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另一方面,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投入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通过校企合作提高企业投入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吸引大批资金助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建设,避免资金不足的问题出现。[3]此外,还可以增加企业投资、合作办学等多种融资渠道,避免信息化资源重建,确保信息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升级。

(三)以适宜的法规和政策为依据

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难度系数大、科技含量高的工程,为确保其顺利进行,必须有一套适宜的政策和法规做保障。因此,政府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创造适宜环境,建立一套完善的继续信息化建设体系,以规范和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为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为继续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规划蓝图。[10]普通高校要依据规章制度使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法制化和规范化,加强对继续教育信息化程度的考核,把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纳入地区和现代化教育发展水平的考核指标中,确保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只有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个单位和部门的工作才能规范化、秩序化,进而推动继续教育信息化健康发展。

(四)以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

继续教育信息化能否在普通高校顺利实施,离不开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信息化科研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吸收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投身于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一套能让技术人才充分发挥效能的良好用人机制,紧紧围绕普通高校发展目标,让他们各司其职,充分施展才华,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11]其次,加强信息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重视和加强教师信息技术技能培训,把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规划之中。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鼓励教师自觉不断地学习,掌握信息新技术,并在教学和科研中广泛使用。再次,加强信息化管理者队伍建设。要提高教育管理人员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推动信息化在普通高校管理中的运用。总之,要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完善用人、选拔机制,提高相关人员信息化素养,善于团结各方面力量投入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作用,共同推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

(五)以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手段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一方面,要以先进实用的技术平台为基础,科学规划布局,合理分工,统筹建设继续教育信息资源体系,避免重复和浪费,确保资源共享。建设先进水平的资源基地,加强校外合作,共同开发新的资源和技术。另一方面,普及信息技术在普通高校的应用,积极引导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加快教学手段、方法的更新,降低继续教育教学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质量,促进继续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的现代化。[9]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为普通高校发展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有利于作出正确的教育教学评估和决策,拓展生存空间,提高继续教育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EB/OL].http://www.edu.cn/zong_he_870/20120330/t20120330_760603_11.shtml,2012-03-30.

[2]南国农.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几个理论和实际问题(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2(11):3-7.

[3]全雪辉.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6.

[4]周淑芳.试论现代教育的内涵及特征[J].教育与职业,2013(2):159-160.

[5]顾华详.论西部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2-15.

[6]唐君军.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和探究[J].信息化建设,2015(6):255-256.

[7]王婷婷.我国高校信息化机制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6:18.

[8]MBA智库百科信息产业[EB/OL].http://wiki.mbalib.com/wiki/%E4%BF%A1%E6%81%AF%E4%BA%A7%E4%B8%9A|.

[9]朱勇军.高校继续教育信息化建设研究[J].武警学院学报,2016(1):62-65.

[10]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3:24.

[11]宋建军,邢娣凤.中美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比较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6):59-60.

(责任编辑:刘奉越)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form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O Yan-bin,He Xue-jian

(College of Continuing Education,Hebei University,Baoding Hebei 071002,China)

Continuing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iza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blem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as the guide,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and network platform, to the appropriat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as the basis, to the training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ersonnel as the focus,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as a means of solving the problem, and then promote the lifelong education system and learning society, so that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better serv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inuing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G720

A

1008-6471 (2017) 01-0018-05

10.13983/j.cnki.jaechu.2017.01.003

2017-12-20

2015年河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河北大学成人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编号:A0103)

赵彦彬(1965-)男,河北赵县人,河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信息化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