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式教学在MBBS留学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17-03-09王晓楠唐媛媛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免疫学病原生物学

王晓楠,李 群,刘 淼,唐媛媛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模块式教学在MBBS留学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王晓楠,李 群,刘 淼,唐媛媛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来华学医的留学生是个特殊群体,传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不适合留学生,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因此,根据留学生特点因材施教,设计适合的模块式实验教学并初步应用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模块式教学;留学生;实验教学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教育方面的交流不断深入,到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外国留学生人数日渐增多,其中包括相当数量的医学专业留学生。我校从2010年开始招收医学与外科学士学位(Bachelor of Medicine and Bachelor of Surgery,MBBS)留学生,目前已经有7届共五百余名学生。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MBBS留学生重要的必修课,是医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留学生实验教学现状,本实验中心转变传统实验教学观念,以模块式教学为架构,对我校MBBS留学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以充分调动留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综合素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我校MBBS留学生的特点

我校留学生来自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等的十余个国家。2011年秋季,我校第一批留学生开始了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程学习,本实验中心承担了该课程所有的实验教学任务。

在近几年留学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由于社会、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教育背景等诸多方面的差异,留学生具有与中国学生不同的特点[1]。他们相对独立、自信和活跃,不把书本作为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的问题涉及面广,课堂教学进度不容易控制。此外,多数留学生活泼外向、崇尚自由,课堂纪律观念淡薄,行为散漫,遇到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就会早退甚至缺课。留学生教学模式与中国学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采用全英文教学,这就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英语,正确表达专业术语,并且准确理解学生的反馈,这对教师是新的挑战。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要求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设计一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有效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高我校乃至我国医学高等院校在国际上的声望。

2 MBBS留学生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的特点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是医学院校留学生的必修科目,也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学好这门课对留学生回国后从事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均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及兴趣。传统教学中,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内容分别属于医学微生物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免疫学3门不同的课程,彼此缺乏联系。而留学生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用传统教学方式往往会使其产生畏难情绪,失去学习信心和兴趣,导致实验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MBBS留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这就决定了其教学以培养学生临床理论和实践能力为核心。我校部分留学生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和缅甸等国家,当地感染性疾病发病谱大多与我国相似,印度与非洲也是寄生虫病流行区域[2]。这些病原生物的诊断要利用传统形态学检测方法(人体寄生虫学)、细菌培养检测方法(医学微生物学),还要用到前沿的分子生物学等快速诊断方法(医学免疫学)。因此,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将临床疾病与对应的基础医学知识串联起来,使用恰当的诊断方法,使留学生在学习中融会贯通,对于提高MBBS留学生实验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实验教学质量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模块式教学的特点及应用

3.1 模块式教学的特点

模块式教学是指把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构成一个整体。就其内容而言,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共同说明一方面的问题;就学生而言,在学完这个整体后,应对各组成部分的共同学习目标有清晰而全面的(非分散、孤立的)把握[3]。为此,针对留学生特点,我们以临床常见疾病为主题,横向整合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医学免疫学相关知识,以模块式教学为架构,强调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渗透,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同步式教学,以调动留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质。

3.2 模块式教学的应用

根据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大纲以及我校留学生特点,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计符合教学目标与我校留学生实际的问题。以临床中常见的小儿腹泻病原体的检测为例,将3门学科中相关的实验内容重新整合,设计实验教学模块。分别从医学微生物学、医学免疫学和人体寄生虫学角度进行肠道致病菌的微生物学检查、轮状病毒的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虫卵和肠道腹泻原虫的寄生虫学检查等教学。实验前一周,教师将设计的问题交给留学生。留学生围绕小儿腹泻病原体的检测这个问题,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寻找检测方法,准备讨论提纲。学生可以小组内讨论,整理出检测方法和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4]。实验课上,以留学生为主体,先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和操作方法,然后教师进行调整和补充,确定行之有效的实验操作。最后,在教师指导下,留学生完成小儿腹泻病原体的检测实验。

在整个模块式实验教学过程中,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引导下完成一系列连贯的、动态的、有机组合的实验操作,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类实验既能使学生循序渐进接受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相关实验技能,提高综合应用实验技术能力,也能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4 模块式教学应用的体会

4.1 模块式教学对留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模块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留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挑战。以问题为中心的模块式实验教学要求留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具有一定文献检索能力,并对检索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需要的信息。这种实验教学模式可以进一步增强留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有助于巩固理论知识,也为将来学习专业知识打下良好理论和实践操作基础。

这种实验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大部分教师英语听、说能力较弱,加之很多留学生有浓重的地方口音,使得师生沟通存在一定障碍[5]。模块式教学中,教师要能听懂学生提出的实验操作和方案,当场给予适当的评价,还要能恰当、准确、规范、简练地讲授实验内容,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这对教师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流利地用英文交流沟通,是模块式教学成功的关键。此外,针对模块式教学,教师还需课前充分准备,制作整合多学科实验教学内容的英文多媒体课件。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备课和课前试讲,通过相互讨论和学习,预先思考留学生可能提出的实验方案并进行讨论,以减少教学失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实施。

4.2 模块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传统“填鸭式”实验教学仅关注单个实验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和实验结果,缺乏学科之间的联系,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针对MBBS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采用模块式教学,使相互关联的实验成为一个整体,让留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经过实践,我们发现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后,留学生成为实验课的主体,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课前积极查资料准备,课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教师热烈讨论,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氛围浓厚,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也提高了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素质,为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毕静.病原生物学教学中南亚留学生文化差异问题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3,9(3):204-205.

[2]谭峰,刘文权,梁韶晖.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教学的体会[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69-70.

[3]桂琳,董群,刘辉,等.模块式教学法在医学微生物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1672-1673.

[4]陈冬梅,方芳,刘新,等.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在留学生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9):100-101.

[5]吴春云,张玲敏.医学留学生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2):141-143.

G424.1

B

1671-1246(2017)23-0068-02

注:本文系安徽医科大学国际教育类教学研究项目(gjjyxm201516)

猜你喜欢

免疫学病原生物学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谷稗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