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法” 探讨

2017-03-09王璐

关键词:装饰教学法院校

王璐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工科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工作室化教学法” 探讨

王璐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本文分析了当今建筑装饰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工科类高职院校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加以研究和探讨,提出一些意见,力求找到一种时下符合95后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为建筑装饰设计的教学和本专业的发展与就业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工作室化教学法;高职;建筑装饰;95后

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兴起于我国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时至今日,已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与其相关相近的专业还有环境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室内设计等等。这些专业虽然在专业业务内研究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在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高等院校当中办学模式也是不尽相同的。

1 国内高职课堂教学模式的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理论教学多以多媒体形式在传统的教室以老师讲授和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为主;实验课程多以与本专业配套的专业实验室或实训室为授课场地,学生动手操作和教师动手演示的形式进行授课。这确实是理论联系实际、工学结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多年来经过师生们和共同努力,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与学习成果。对于高职的课堂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点是不容否认的。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就业市场的变化、学生年龄的变化、不同课程的变化,这种模式在某些专业中是不适宜时代发展的,以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为例,专业课程中的设计课程就应该在这种条条框框下做出突破性的变化。

2 “工作室化教学法”教学模式的现状

2.1 什么是工作室化教法

工作室化教学法是将艺术设计职业领域的“工作室”这一典型工作模式,按照教育教学规律,转换成学习领域的一种典型教学模式。工作室化教学法是以 “准就业 “的形式与 “师徒制”模式的有机结合。它是接近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距离的有较方式,也是搭建学生学业与就业之间的一道桥梁。

其实 “工作室”这个词对于一个学习建筑装饰设计的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从历史的角度看,好多建筑大师都是从工作室里成长起来的。作为建筑行业新人,年轻的设计师们首先是在工作室里跟着师傅学,学成之后自己带徒弟或者创办属于自己的工作室,这一发展模式从20世纪的包豪斯到21世纪的今天依然存在。在设计公司中既是一种工作模式又是一种学习模式。而包豪斯的模式,在今天中国的大部分设计院校 (多指美术院校)依然延续着。

2.2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在开设建筑装饰设计的高职院校中,教学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 “美院式”的 (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另一种是以工科为依托的综合类院校 (如某建筑职业学院)。前者的教学模式基本和本科 “美院式”的教学模式相同,只是在学制与学时以及自己的优势力量上有所不同。后者由于在工科院校的大环境下, “工作室化教学法”的实施主要以 “工学结合”的方式为主,虽然有一定量的实训课相伴,以及一定量的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的比例,但由于相对于课程设置分散、 (如一门40学时的设计课程,每周4学时要1学期的时间上完)学制短,学时少,学生基础弱的条件所限制,以工科为依托的高职建筑装饰专业要想走出一条自己有特色的 “工作室化教学法”道路是比较困难的。

3 探索 “工作室化教学法”在工科背景下高职建筑装饰专业的应用

3.1 在有限条件下的改变

前文提到了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存在时间少、任务急、学生基础弱等困难,面对这些困难,我们应该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做好理论的研究。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由于习惯了以往的应试教育学习,普遍自学能力比较弱,对所学知识不善于归类总结,对大学的自学方式无法适应。尤其是当下95后的大学生,他们生长在一个物质及其丰富的时代,普遍个性强、自我约束力弱,对于当今互联网时代下的海量信息,不会拾取对自己和学业有用的信息,有时还会陷入网络游戏中难以自拔。

面对这些问题,专业教师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地培养学生们的自学意识与自学能力。如记笔记的形式与内容、课后查阅的参考书目和关注的网络媒体,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教师都应该仔细地把关,让学生逐步从 “给予”知识转变为自我获取知识。其次,专业课的方案设计课程应该以 “分解——咀嚼——吞咽”的形式输送给学生。例如用试题的形式学习设计方案的制作,把以往的 “作品提交法”改换成“问答题试卷法”,这即是分解的步骤,对于专业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来说是适合的;然后通过分类,让学生一点点消化理解,即咀嚼的过程;最后是统一点评,对于设计方案教师应该归纳出几种类型,再选取学生的作品方案归类,其中错误的类型有几种,优秀的作品有几种类型,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形成对知识的分析归纳能力。这样才有可能有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才能有自主学习的动力。这些内容看似课堂教学内容,其实却是为 “工作室化教学法”的前期做铺垫,是为 “工作室化教学法”法赢得时间。

3.2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深入贯彻 “2.5+ 0.5” 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基于 “2.5+0.5”模式的培养方式已全面展开,在校内的2.5年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在校外的半年要做好顶岗实习,这两点缺一不可,轻一不可。其实这个 “0.5”就是“工作室化教学法”在校外的实施战略。近几年“0.5”尤其得到了大家的关注与重视,有些高职院校对学生放松要求,校外的 “0.5”不能严格管理,造成学生放任自流,没能学到在实际岗位上的宝贵知识,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这些都是老师、学生、家长和社会所不想看到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就此而因噎废食。高职老师还是应该 “忍痛割爱”,放手让学生们在校外这个真工作室里好好地大干一番。因为这个工作室要比校内的工作室更加的贴近工作岗位和就业岗位。从近几年建筑装饰专业的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这半年时间里受益匪浅,专业技能水平进步斐然。

与此同时,校内的这个 “2.5”要充分地重视起来,尤其要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在校内如不扎实研究理论,在校外的实践场地就更没有时间来研究理论了。理论要扎实,要严谨,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才是当代高职大学生应具有素质与能力。盲目的追求2.5或0.5都不能成为一个现代化高技能型人才,只会成为学生在未来发展的障碍。

3.3 校外工作室的建立

近些年大家都在关注工作室在学校的建立,却没想到学生的在校时间是 “工作室化教学法”的瓶颈。以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某学期的课表为参考,高职学生每天约有6~8节课程,空闲时间每周有6学时。显然利用这6学时来搞 “工作室”是有难度的。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把工作室的地点迁移到校外是一种可行的办法,由于校外工作室里大部分都是往届毕业的师兄师姐,这种校友力量会对工作室中的 “师徒制”模式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愿意学且学得快。另外校外的工作室大多是成型的、有多年经验的实体公司,公司管理严格,学生严格按照公司的考勤制度上班下班,对学生踏入职业岗位是一种有效的锻炼。再有公司效绩以业绩计算,人人竞争意识强,这种环境下,使学生树立了竞争意识与工作紧迫感,从而对自己要求严格,不感懈怠。这些都是校内工作室无法满足的。

3.4 导师制下的监督体制对校外工作室的监督与管理

就像博导硕导带研究生一样,专科院校的老师也可以带自己的 “研究生”,只不过研究的内容不是科研而是如何能让高职学生尽快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如何在校外工作室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本领,如何抢先一步占领就业市场。导师起到引导思路和指出常见问题的作用,是学生职业道路规划的军师,是排解心中困惑的港湾。校外工作室的建立,不但有效地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迅速提高专业能力,而且能在根本上整合教师、学生、公司三者的优势力量,解决了实训时间少、学生时间少、实训任务与就业岗位不密切的问题,既实现了在校无法实现的实践教学又促进了毕业与就业。这一点从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看效果是显著的。

4 结语

高职建筑装饰专业与本科建筑装饰专业在办学条件、规模设施、办学实践、学生基础等方面是有很大差距的,二者面临同一就业岗位,竞争是激烈的,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只有以严谨的校内理论基础教学为依托,结合人性化的导师制校外 “工作室化教学法”管理与指导,抢占就业市场,抢先就业机遇,才能让高职学生在装饰企业中凸显优势,独占鳌头。

[1]朱军.设计类多专业共享美术基础教学平台的改革与探索——以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素描课程教学实践为例: “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美术教学研讨会”论文集 [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146-149.

[2]卞红杰.对高职建筑装饰设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J].技术与市场,2015,22(6):387.

[3]周嘉瑞.高职建筑装饰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之窗,2016(10):138-139.

[4]刘琛.基于校企合作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以建筑装饰专业家居装饰设计课程为例 [J].当代职业教育,2016(4):57-60.

On Studio Teaching Method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ineering College

WANG Lu

The article elaborat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eaching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 on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ngineering college.It tries to find the right way in teaching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of the generation after 95,which could help the teaching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design,even the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of the specialty.

studio teaching method,higher vocation,architectural decoration,the generation after 95

G712;TU238

A

1008-3812(2017)02-059-03

2017-03-15

王璐 (1984— )女,辽宁沈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猜你喜欢

装饰教学法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鲤鱼旗装饰坠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装饰或空间/堆砌或创造
装饰圣诞树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中数学实践教学法的创新策略探讨
DIY节日装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