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思考

2017-03-09赵明远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祖国培育

赵明远,喻 畅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锦州121000)

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思考

赵明远,喻 畅

(渤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锦州121000)

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是培养人才和应对全球化的需要;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更是重中之重,因此,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爱国主义; 大学生; 培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代表着对祖国浓厚的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爱国主义一直伴随着中国的发展,几千年来不断激励着中华民族战胜困难、勇往直前。一个人不能没有思想,一个国家更不能没有精神。正是中国精神把中国从任人宰割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发展成现在的世界强国。十八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重点任务,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作为其核心更是重中之重。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投身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到他们对祖国的贡献度。所以,要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把每一个大学生都培养成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科学内涵

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重点是理解它的科学内涵。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内涵。毛泽东曾说过:“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看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之下来决定[1]。”在战争时期,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捍卫领土主权、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是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热爱祖国,以祖国为荣。这种认同包含着对国家选择的发展道路的认同,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本质上是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荣,以损坏社会主义利益为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价值观混乱、崇洋媚外等现象,认为国外的东西都是好东西,对祖国的前途失去信心,这就需要我们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人民群众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 热爱祖国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爱国主义精神是对祖国的浓厚的爱恋,这种爱不仅仅是简单的表面化的爱,而应该是包含着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各族人民、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热爱。物质财富代表着中国人民创造出来的建筑、品牌、企业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构成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文化共享和品牌共享。祖国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和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2],因此,是否热爱国货和是否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就成为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体现。

(三) 把个人的前途和祖国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

爱国主义代表了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如何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直接体现了一个人的爱国主义精神现状。中国对于教育高度重视,很久之前就提出并实施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到高等教育,高校在发放助学贷款和奖学金的同时,不断扩招,增加录取人数。祖国的繁荣昌盛保证了人们没有战火硝烟的幸福生活,可以说,每个人的成才和祖国息息相关,应该有一份责任,去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学成之后,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国效力,使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这个例子很好的解释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冲突时,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舍弃个人利益,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具体要求。

二、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高素质人才的竞争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高素质人才同样是决定着国家和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力量。但是如果一个人没有家国情怀,缺少爱国主义精神,即便是拥有一身的才能也不会全心全意的为国家效力,不能把对国家的贡献做到最大化。这就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因此,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不仅仅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高校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希望,是人才培养的主要群体。大学生所迸发出来的活力和创造力是推动国家不断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的职责是培养人才和精英,虽然他们的专业和工作岗位不同,但是国家的培养目的都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做出贡献。因此,对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至关重要,大学生是否具有正确的爱国主义精神,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热忱和动力。如果不重视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导致了大学生缺乏爱国主义精神,或者具有了狭隘或错误的爱国主义精神,很有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为了培养出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的高素质人才,一定要大力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用马克思主义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每一个大学生都拥有一颗爱党,爱国的心。

(二) 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需要

在科技和网络的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化已经成为全世界国家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全球化带来了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全球化,同时也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必须要认识到全球化的实质是一把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给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带来了十分严峻的挑战。全球化时代,意味着信息、文化、价值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开放,西方国家借此机会,对我国进行着文化、品牌、价值观等方面的渗透,更有世界大国凭借其经济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实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涌现崇洋媚外的心理,少数国人的爱国情怀变得淡薄。因此,需要保护和发展我们的民族工业和民族品牌,增强国货的竞争力,与此同时,更需要一种精神去唤起民族意识、国家意识去团结人心,让人们相信社会主义,坚信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这种精神就是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要求人们热爱包括民族工业和传统文化在内的一切。以正确态度对待其他民族和国家,要做到既不全盘否定,也不全部接受。大学生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的重任,也是受全球化影响较深的群体之一。因此,大力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是为了更好的迎接全球化挑战的需要,使每一个大学生拥有一颗爱国之心,以正确的态度应对全球化的挑战,积极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来,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使中国永远屹立在世界的舞台上。

(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组成,其中爱国主义作为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是公民个人层面的重点内容。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脉相承、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核心价值观中包含着爱国主义精神,而爱国主义作为一个重要范畴,不仅仅是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又是其它范畴的原则立场,为其它范畴指明了方向。如果脱离了爱国主义,那么其他范畴就变成了空谈,毫无意义。因此,爱国主义精神作为核心价值观的基础、首要原则和根本动力,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大力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是积极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作为价值观培育的重点,是高校落实党和国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高等教育这一时代命题的必然要求[3]。大学生不仅仅是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者和传递者,又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大学生更有效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当中来。

三、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育的对策

(一)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与生活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要注重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爱国环境。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政治观教育的一部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应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因此,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正确的和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着重讲解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概念和它的时代特征,让每个大学生都清楚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以及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其次,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历史方面的内容,加强大学生对我国悠久历史的了解。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只有让大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历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才能更好的领悟爱国主义的内涵,从而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起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注重理性爱国主义教育。大学生正值青年时代,在情感的处理上会具有冲动性和极端性,容易形成狭隘的民族主义,即盲目排外,出现打砸日系汽车和外国驻华大使馆等极端行为,这不仅伤害了本国人民的利益,更不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教育,针对性的引导他们区分理性和非理性爱国主义的区别,使他们认识到非理性爱国主义的危害,这样才能使大学生用正确的方式热爱自己的祖国。

(二) 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实践的培育作用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来解释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即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由此可见,理论和实践是密不可分的,在爱国主义教育这个问题上也是如此,如果只是一味地理论灌输,不仅不会让大学生真正理解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极有可能适得其反,使大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因此,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不仅仅需要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更要重视课外实践活动的关键作用。

第一,学校要以重大纪念日为主题组织活动。比如庆祝国庆、长征胜利纪念和辛亥革命胜利纪念等活动中,学校可以组织参观纪念馆,通过革命先烈的真实事迹和他们谱写的一个个壮丽篇章,让大学生零距离感受到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第二,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多组织大学生到孤儿院,养老院参与志愿者活动,让大学生离开课堂,接触并了解真实的社会,使他们体会到自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重担在身。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实践中更加深刻地体会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增加了对祖国历史的了解,增加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加了对未来投身于祖国建设的热情和动力。

(三) 重视教育者的榜样作用,加强教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与教师是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关系。因此,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一言一行直接会影响到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认同度。教师是为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人生理想的人生导师,如果自身都没有真正理解爱国主义精神,或者自身都不具备爱国主义精神,还怎么能让学生信服?还怎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优秀品质?教师平日里的所作所为都会给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为了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学校应重视教师的爱国主义教育,切实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教育者自身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与塑造中需要榜样的激励,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榜样,也就失去了民族的灵魂,青少年也会失去努力的方向[5]。因此,不能忽视榜样力量对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要培育出一批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积极投身于教育事业的优秀教师,让他们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塑造大学生的爱国品格,切实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

[1]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王蕊.培育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着力点和途径[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12):79-82.

[3] 于运国,张澍军.试论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J].思想教育研究,2014(4):29-32.

[4] 王彦明.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再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0(4):30-35.

[5] 殷方敏.道德教育中的榜样作用[J].镇江师专学报,2001(4):116-118.

2017-02-15

2016年辽宁省社科联资助课题“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lslktzimks-03)

赵明远(1993-),男,辽宁锦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电话:15714269866。

G641

A

1671-4733(2017)02-0041-03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祖国培育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我和我的祖国
对祖国唱出爱
我和我的祖国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