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2017-03-09刘瑞麒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刘瑞麒

(渤海大学, 辽宁锦州121000)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研究

刘瑞麒

(渤海大学, 辽宁锦州121000)

随着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发展、变革,为更好地迎接新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研究就有了更深刻的现实意义;为了有效地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必须对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进行认真地研究和解决;以前沿问题的研究作突破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和发展进行指引。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前沿问题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都是社会各阶层关注的热点,尤其是近几年,社会上对于创新的要求更加强烈,对于新问题、新形势、新挑战的关注,使得一些学者们越来越重视关于前沿问题的研究,尤其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研究。当前,高校思想教育过程中,思想教育前沿问题是客观存在着的,且具有普遍性及紧迫性,研究和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对修正以往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指导,以及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现实意义

(一) 是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情势变化的要求

由于当前的教育中主客体变化的时代性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变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价值观等各种因素相互碰撞,导致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当代中国的政治改革、经济成分、从业方式以及社会组织形式也日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全体高校教职员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任务,对指导学生的学习、健全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的示范具有重要作用。在学生教育中有着主导性、主动性、前瞻性和创造性的特点,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等问题;而青年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虽然可塑性和个性较强,但却普遍存在着心理承受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弱等现象。因此,这样的环境和时代背景下,必须找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研究和破解。

(二) 是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深化

对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进行研究、破解,需要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得中国梦的高度上,立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前沿,认真研究与党、国家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的问题,这样才能使研究的方法更科学,领域更宽泛;要对社会生活进行实际调查和思考,准确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在总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与时俱进;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以及如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培育高校学生的民族精神;面对问题时,要有追求真理、实事求是的精神,找出、研究并解决困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努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切实把高校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素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当前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当代高校学生热爱祖国,积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社会主义,他们的思想政治的主流状况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学生的思想状况也正在发生着进或退的变化,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学生们不同程度上出现理想信念不坚定、价值观念不正确、缺乏艰苦奋斗和协作精神、知行不统一等问题。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生自身思想状况的问题;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许多工作环节还很薄弱。

(一) 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急功近利。值观念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他们对功利常常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注,因此产生了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具体表现在重视实利实惠,这种变化对在本应该以学习和科研工作为主的校园来说,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因此,研究当代高校学生的功利思想是必要的。在政治上,有的学生不懂得争取思想进步,并且由于社会和家庭的环境影响,有的学生不能端正入党动机,认为入党仅仅是有利于评优、奖学金和将来的就业,而不能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上,对主科和高学分课程感兴趣,却消极对待一些思想政治理论课,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代形式与政策、思想品德等课程,而更有的学生根本不学习,每天上课也只是“走过场”,逃课已经成了常态;在工作上,在做一件事情之前,很多学生只考虑这件事是否对自己有好处,在评测范围内的公益活动和集体活动面前,往往积极主动,而入党后,则把自己归为普通老百姓的行列。

其次,许多高校学生道德认识和行为表现不一致。如果单单从道德认知水平来看,他们对于书本知识都掌握得比较好,一旦与自己的道德行为相联系时,就发生了很明显的偏差。例如,在如何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问题上,很多学生都能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而在日常生活中却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只要求别人来关心自己,自己却很少或从不关心别人。在助学贷款和学费拖欠的问题上,个别学生口头承诺很诚恳,但是一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却不能诚信对待。

(二) 高校学生思想状况存在问题的原因

首先,高校自身没有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部分学校只重视学校的规模、学科建设等,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真正做到教书育人。此外,学校、家庭、社会应该联合起来,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课堂、结合生活、结合实际优化学生的思想状况,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缺少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没有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经不适应当代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导致学生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以及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没有把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的作用发挥出来。

最后,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师资力量上来看,虽然数量多,但是兼职人数远远多于专职人数,高校的党、团干部和辅导员都是兼职教师,他们把大多数时间都用在科研上,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很少。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的对策

(一) 要坚持以思想作引领,以行为作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要素就是人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还要把人的思想和行为统一起来,这其中既包含统一人的思想认识,也包含协调人的行为。是大家在同一个奋斗目标下,携手并进,团结一致,最终实现共同的理想。2014年中央59号文件指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1]。”在思想上做好引领,在行为上做好指导,二者是缺一不可的。但是,近年来,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的实践来看,这两者之间存在着脱节状况,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之间的脱节,比如理论课老师对理论和实践的分配不均,出现了重理论灌输,轻实践的现象;二是对于学生的管理和当前形势的发展需求脱节,比如一些高校把辅导员老师的工作定位在生活和就业方面。这两方面的脱节不但难以形成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合力,并且也对思想引领、行为引导这两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形势下,必须始终坚持思想引领、用行为引导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选择。当学生自身可以激发出教育和自我教育的需求与渴望时,他们主动求知、好学的热情就会和我们的目标相遇,便于有步骤、有条理、有计划地引导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因此,目前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之一就是如何触发受教育者对自身需求的渴望,只有教育者具备及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需求的能力,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首先,增强紧迫感。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形式比较严峻,西方势力对我国的渗透从未放弃,近几年更是对我国的东海、南海等问题进行干涉;国内方面,民族分裂势力也不断制造事端,新疆等地区发生的恐怖活动,都严重地威胁着我国社会的安定。帮助青年学生认清历史,正视现在和未来不断出现的各种问题,增强抗干扰能力,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要被社会上的问题模糊了视线,从而影响判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抵制错误思想和行为的干扰,肩负起时代、社会和国家赋予的重任。

其次,提高自信心。当前国内、国外一些人对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偏见,认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切合实际,属于空洞的说教;也有的人认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没有让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还有的认为我们应该全面模仿西方一些成功的例子来进行道德教育等。可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高校近年来得以稳定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承担起了社会责任,而这恰恰同我国有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对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信心,在坚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还要不断总结经验,推陈出新。

最后,推动实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进行实践和认识的往复,每当有新的理论成果时,我们要切身实践去验证它,要研究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思想政治理论同高校学生具体行为相结合,让大学生能在实践的过程中看到问题,并学会研究和解决问题;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而不是可有可无或者无足轻重,要变以往的灌输式为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式,让每一名高校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二) 应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与西方高校密切合作,尤其在教学资源和师资培养等方面借鉴了他们在教学管理中一些成功的方法和经验。然而在借鉴的过程中,一些人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产生了怀疑,有的认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制度与国际完全不相符,因为国外的高校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备专门的教职人员。但是,这些人忽略了我们国家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全新阶段,在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不断改善,以更好地达到提升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要想更好地把握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就更应该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研究。高校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是在长期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极具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2]”。所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立足我国高校学生思想和实际的基础上,必须要不断推进机制的创新,要勇于借鉴专业化、高水平、个性化的方式方法,最终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机制创新之路。

四、结语

对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前沿问题进行梳理,可以使我们准确把握当前的学生思想状况,对思想政治教育前沿的现状进行反思,使我们在总结经验之后使其有新发展。由于理论最终要指导实践,那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的成果最终也要指导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检验过后的理论,我们才知道是否正确,是否能以更高的水平面向高校。在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这门学科过程中应当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不断推进其创新发展,立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和人的全面发展,致力于高校学生成才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创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回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59号)[R].2014.

[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北京外文出版社,2013:54.

Research on Forefront Iss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LIU Ruiqi

(Bohai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121000)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e effectively, we must research and solve forefront problem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Taking the research of frontier issues as the breakthrough,we can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political,cultural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it has more profound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research on the forefront issu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to meet the new challenges.

colleg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ntier problems

2016-02-15

刘瑞麒(1992-),女,辽宁盘锦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德育,电话:18842702011。

G641

A

1671-4733(2017)02-0020-03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