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代小说风景刻画背后的思索

2017-03-09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哈代苔丝荒原

武 慧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长治 030006)

哈代小说风景刻画背后的思索

武 慧

(山西传媒学院,山西 长治 030006)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著名的小说家,哈代被称为19世纪的但丁,被誉为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哈代的作品中往往以选取大量的多赛特乡村风景意象来展现大自然的魅力,而且哈代的风景描极具独特的个性色彩和魅力。哈代的自然景物描述特点展现出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提倡,同时也折射出人性的复杂多变。总而言之,哈代作品中对于人类与风景的描述都有非常明确的特点,从哈代的风景刻画中体会他的自然观,并在哈代小说风景刻画背后体会人生哲理。

哈代;风景刻画;思索

哈代作品中之所以花费大量的笔墨来刻画风景,主要缘于哈代幼时生活的环境使然,哈代通过对自己故乡多赛特乡村的风景刻画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威塞克斯王国”。哈代的小说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英国宗法制度下善良本分的劳动乡村风情,哈代通过自己对家乡多赛特乡村风景的刻画,抒发自己对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人生感悟。本文通过对哈代小说中对于大地、星空、动物的风景描写做系统性的阐述,来阐明哈代对于爱情、生命和死亡的认知和映射,最后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哈代作品中风景刻画背后引起的人生思索。

一、哈代创作中的风景类型

(一)大地类风景描写

哈代著名的长篇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第一章就详细描绘了独特的、具有显著特点的布雷克摩谷地貌风情:“马勒特村位于前面提到过的那个美丽的布雷克摩谷东北部的一片起伏地带当中。……上面覆盖着茂盛、鲜艳的草木。这就是布雷克摩谷。”[1]这三段中对于布雷克摩谷风景的描述和刻画给我们展现出一种非常开阔的田园风景,给我们表达出一种布雷克摩谷不仅仅只是地形有趣,而且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那里保留着古老的、传统的老树林,给人一种历史幽美又悠久的气象氛围,展现给我们一幅纯净的美丽画卷,为下文中美丽善良像精灵一样的苔丝埋下伏笔,给人一种在这种纯净的美丽画卷中理所当然养出像精灵一样的苔丝的印象。

极具代表性的还有长篇小说《还乡》中哈代对于埃顿荒原画面的精彩描述和刻画。小说开篇就以一种非常凄戚的环境氛围来进行阐述,通过地理环境特点来确定小说的主基调。例如第一章中哈代对于埃顿荒原的风景刻画,从其中“茫茫岁月难变其貌”中看出:“已近黄昏,这片广裹无边、莽莽苍苍的埃顿荒原,正逐时逐刻变得昏暗起来。……也不是平坦得可以听凭洪水冲刷,淤泥堆积。只有一条年代久远的古道和一座即将要提及的更为古老的古家。”[2]小说中通过荒原广阔苍茫的环境背景来阐述荒原的亘古不变与冷漠,为小说奠定灰暗、悲伤的基本基调,预示着小说中的悲剧情节。

(二)星空类风景描写

《德伯家的苔丝》中对于星空的描写主要是针对太阳多变来刻画不同的心情和背景基调。例如,苔丝被亚雷诱奸之后认清了亚雷的真面目,毅然离开时对于太阳的风景刻画:“苔丝没回头,径直向前走。时光还早,虽然远远望去太阳的下部边缘已经脱离山顶……只让人觉得刺眼。”[1]这段针对苔丝远离亚雷前往马勒村对于太阳的风景刻画,苔丝孤独地行走在没有一个人的路上,在这个悲哀的七月里,给人带来光明和温暖的太阳对被诱奸后的她来说也显得那么的刺眼,那么地冷漠,进而凸显出苔丝被骗后内心的无助和彷徨,她行走的这条路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悲哀的七月和更加悲哀的她,就连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的太阳,此时却也变得十分冷漠,让人只觉刺眼。

(三)动物类描写

《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对鸟类动物进行描写和阐述。例如,在苔丝替父亲卖蜂的路上因为一匹马的不幸离世而不知所措的描写,认为当时所有的风景都呈现出一种灰白色的光景。“鸟儿在树篱上抖抖身子,站立起来,……喳喳地叫。”[1]哈代正是通过这种四周灰白色的景色和鸟儿急躁的叫声来阐明苔丝的心神不宁。同时也是对于在那个早上苔丝动身前往亚雷家认亲来改变家庭贫困的无奈和悲怆。“现在是黎明快要来临的时刻了,小树林里还是静悄悄的……仿佛同样坚定地相信它搞错了时间。”[1]通过鸟儿的态度来预示着德伯家人的希望与苔丝怀疑的两种想法之间的不同,同样也预示着这次苔丝的出行不可能有那么的顺利。

《无名的裘德》中对于裘德寄宿在姑奶奶家,替姑奶奶挣钱去麦田上赶鸟的工作。“由于急飞次数多了,那些翅膀像甲片一样磨得闪闪发光……对他敬而远之。”[3]小说中对于乌鸦被自己所驱赶而不能觅食的可怜命运表示同情,同样联想到目前寄宿在姑奶奶家的自己同这些乌鸦一样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多余,然而为了生活的原因自己不得不驱赶这些觅食的乌鸦,于是让裘德心生无限感慨,决定停止自己对乌鸦的驱赶,让乌鸦来觅食。“乌鸦群黑压压地布满了一地,不再飞走,大啄起来。”[3]裘德在观看鸟儿在觅食的愉快心情时,同时感觉自己仿佛就是鸟儿一样。

二、哈代风景背后映射的主题

(一)风景描述映射爱情主题

映射爱情主题对于19世纪英国文学来说是最为推崇的主题之一,哈代作为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对爱情有自己独特见解和看法,哈代在小说中通过歌颂和赞扬爱情来映射和批判实现生活中的爱情。哈代很少使用夸张的言辞方式来描绘爱情的浪漫,更多的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来思考人生的幸福与伤痛,或者通过对自然风景间接展现爱情,表达作品中人物对爱情的态度和爱情中的心情。

《灰色调》中哈代通过对风景的刻画来表述爱情丧失后的痛苦心情:

“那个冬日,我俩站在池边,

太阳苍白得就像正遭受上帝的指责,

枯萎的草坪上几片树叶发灰,

……

一棵树,以及灰色落叶镶边的一池水。”[4]

在《灰色调》中,哈代笔下的风景不再是充满生机的靓丽景象,转而是一片灰蒙蒙的天空景象,给人一种沉闷的基调。哈代通过苍白的太阳和枯萎的草坪这种种死气沉沉的景色来衬托出在爱情丧失后,诗中人物悲哀与无助的表情,诗中即使出现了主人公爱人的微笑,也同样在这片死寂的天空下更添一种悲伤。哈代通过这种低沉的风景描述来表达在现实生活中爱情善欺善骗的状况和维持爱情的艰辛。

(二)风景描述映射生命主题

回顾哈代的幼年和青年时期基本上都是在多赛特乡村度过的,他一直生活在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乡村中,目睹了工业革命对于英国宗法制度下维多利亚时期农村的冲击和影响,哈代通过对威塞克斯风景的风景素材描写来怀念和留恋。哈代犹如一个客观的观察者来品味着多赛特乡村万物的缤纷,通过充满生命力的景色来增添作品蓬勃的生机。

《远离尘嚣》中的哈代通过路边的迷人景物无时无刻不向人们体现出大自然活泼的生命力。“路穿过一片横挡住几条小河的草地,河水荡漾的中心部分浪花交错……耳畔响起雄野鸡咕咯的叫声和雌野鸡呼味的鸣声。”[5]哈代通过对奥克在前往肖茨福德路上遇到的景色进行描述,通过河流、动物等的描写体现出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向人们传达出强烈的感染力。

(三)风景描述映射死亡主题

生命和死亡作为文学史上永恒不变的话题,哈代在歌颂生命的同时,同样也对死亡情有独钟。人在一生中往往会充满诸多的苦痛与欢乐,最终却又无法避免死亡,哈代在作品中经常通过各种景物的描写来衬托出死亡的意境,从而表达出自己对于死亡的独特理解。哈代对死亡素材的探讨并非仅仅只是对死亡进行消极的、悲观的应对,是通过人道主义情怀来释放自己对于死亡的恐惧,使人在回想时不得不让人肃然起敬。

《还乡》中对于死亡气息的描述非常沉重,整篇小说中萦绕着一层层非常压抑的、黑暗的、悲哀的气息氛围。小说中对风景的刻画集中表现在善恶对立的埃顿荒原风景,这在小说开始就对风景的刻画表现出来,“荒原仿佛是夜的前驱先兆……使人感到害怕可怖。”[2]哈代通过对埃顿荒原“黑夜”的种种描述来叙述荒原的阴森可怖,将荒原比作成为一个拥有生命的生物体来吞噬与其对抗的生命。通过这种死亡的气息来刻画小说中人物未来的命运与荒原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

三、哈代风景刻画背后的冷静思索

(一)人与自然和谐共融

哈代对于自然风景有着非常复杂的情感,在哈代的小说中,我们经常见到哈代对于故乡多赛特乡村的风景描写,通过哈代对于威塞克斯风景的描述,使我们常常看出哈代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张,同样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工业化和商业化对于传统宗法制度下维多利亚风景迫害的控诉。在哈代的作品中,数不胜数的威塞克斯风景让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力量的神秘莫测,在哈代的世界里大自然中的一切,包括日月星辰、鸟语花香等充满活力的独特景象都拥有自己的状态和面貌,然而人类社会的活动却对这个充满活力的大自然风景充满了迫害。哈代的风景刻画中,同样也透露着他对人与风景两者关系的思考。无论是针对哈代笔下的埃顿荒原(《还乡》)或者布雷克摩谷(《德伯家的苔丝》),都体现出了哈代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独特品质,同样也体现出了哈代对于大自然的深厚感情和热切关注。

从哈代小说中刻画的独特风景中可以看出,哈代的思想在十九世纪的维多利亚时期还是非常超前的,在绝大部分人都在强调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时期,哈代却拥有着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二十一世纪新视角,并且哈代通过形象的语言和动人的描述来证明人与自然完全是可以和平相处、和谐共存的。在哈代的小说中,我们可以清晰地解读出哈代对于生态自然的向往,对于资本主义利益至上、改造自然的控诉,呼吁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哈代希望人们在探索大自然与人类关系的同时也可以找出生活的真谛,给人们找寻一处属于自己心灵慰藉的独特领域。

(二)自然风景与人类地位平等

哈代提倡自然风景与人类地位平等的独特理念,这点从哈代小说中对于风景刻画中就可以看出。在哈代的理解中自然与宇宙是博大的、广阔的,而人类生活在宇宙之中,只是博大宇宙中的一粒尘埃,同样也属于宇宙的一部分。因此,在哈达的思想世界中,自然风景和人类既然都属于宇宙的一部分,那么就应该拥有相同的地位,同样也需要时刻对宇宙存在一种敬畏的情怀。哈代小说中对于风景的描写和刻画除了说明风景的迷人姿态之外,同样也被当作是对于小说中人物进行评判的一种标准。在哈代的笔下,风景的变化早已经成为对人物的态度和影响的评判标准,同样从侧面给予了哈代人生观点的论证,也就是人与自然万物是平等的,人与自然万物应当和平共处。

哈代的小说中经常会出现拟人化的风景刻画,这除了他对故乡风景的浓厚的依恋之情之外,同样体现出了超时代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念的理解。哈代的小说中自然是拥有人的感情的,它们拥有着与人类一样的情绪,风景的变化往往预示着主人公情感的变化。然而,在十九世纪的英国,资本主义的工业化和商业化正在侵蚀着大自然的风光,人类这种反抗自然、逃离自然的行为在未来必将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人类必将会回到宇宙的怀抱,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正如那亘古不变的荒原以其原有的方式一直存在,不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体现了哈代笔下的自然风景与人类的地位是独立平等的特点。

(三)自然风景对命运的哲学映射

哈代在刻画英国宗法制农村独特的山川河流以及动植物的同时,同样渗透着哈代对于人生命运的独特理解与思考。哈代对于风景的描述往往就暗示了故事情节中的悲剧先兆,可以说,哈代的风景描述往往就代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而黄昏和暴风雨天气又往往烘托出一种沉重的气氛,借此展开他作品中的悲剧性情节以及以反映社会生活的严峻性。

哈代通过自己对多赛特乡村的风景描述来映射出与命运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哈代认为命运与自然环境、社会悲剧紧密相连的哲学思想。哈代将小说中人物的个体置于社会环境和自然空间中独自剖析,得出自然环境对个体命运有很大影响力的哲学观点。哈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了在环境影响下生命个体的悲剧命运,进而形成了独特的命运观:即命运不单单只是由单独的因素决定的,它深受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本质个性因素的困扰,而这些因素又共同造就个体的命运。

四、结语

作为一个富于哲学思想的文学家,哈代的思想超脱了时代的界限,卓然独立改造大自然、征服大自然的热潮,在他的世界里人与自然是和谐相处的、地位是平等的。哈代在小说中对多赛特乡村的风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了描述,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宗法制度下乡村独特的风景面展现给了读者,这种对于大自然风景描述的写法为哈代在文学界的地位奠定了巨大的基础,同样也传达出了哈代对于风景刻画背后的思索。

[1][英]哈代.伯德家的苔丝[M].孙致礼,唐慧心译.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 .

[2][英]哈代.还乡[M].王守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3][英]哈代.无名的裘德[M].张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4][英]哈代.灰色调[M].张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5][英]哈代.远离尘嚣[M].张冲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Analysis of the Landscape Depiction of Hardy’s Novels

WU Hui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Shanxi, Changzhi Shanxi 030006, China)

Thomas Hardy is a famous British novelist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Victoria times, Hardy is called nineteenth Century Dante, and known a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novelist in Victoria. Hardy’s works tend to select a number of images of Dorset rural landscape to show the natural charm, and the scenery description possesses the unique personality and charm. Hardy’s natural scenery description shows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but also reflects the complex human nature. In short, the descriptions of human and landscape own clear characteristics, learning his view of nature from Hardy’s scenery description, and realize the philosophy of life behind the depiction of Hardy’s novel.

Hardy; landscape depiction; thinking

2017-09-28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基于ESP需求分析的传媒类院校英语教学研究——以山西传媒学院为例”(JY201407)

武 慧(1980-),女,山西武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I106.4

A

1674-344X(2017)11-0005-05

彭雷生

猜你喜欢

哈代苔丝荒原
哈代诗歌的民谣艺术
蜂鸟——致苔丝
关于《红楼梦》《荒原》神话叙事的比较研究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成因
An General Analysis on Thomas Hardy’s Pessimism in Wessex Novels
The Tragical Cause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难忘雪漫荒原夜
《德伯家的苔丝》
威塞克斯“万物有灵”观与哈代小说的神秘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