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2017-03-09辛海涛窦晨云吴玉禄刁晓鸥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辛海涛,窦晨云,吴玉禄,刁晓鸥,丰 帆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在临床实践中培养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辛海涛*,窦晨云,吴玉禄,刁晓鸥,丰 帆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陕西 西安 710032)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口腔医学高级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业界重视。为大力推进我国口腔医疗卫生系统的发展,国内大部分医学院校积极调整和优化研究生教学结构,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临床技能为目标开设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然而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如何保证研究生质量的同步提升已成为医学教育者的研究热点。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科研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明确培养要点,规范培养方式,提高培养质量,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临床医学高级专科人才日渐短缺,国家在加强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同时,先后颁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的工作通知》[1]和《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教育相关文件,最近卫计委又将临床轮转的时间由原来的28个月调整到33个月[2]。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视,这对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是相对科学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分为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SMM)和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SMD),其培养目标为:(1)掌握口腔临床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2)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临床操作能力,能独立处理口腔相关疾病;(3)能结合临床实际,学习并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4)熟练掌握并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3]。因此,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临床能力和一定临床科研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医学专科人才,且经实践证明,它是一种比较适合培养医学人才的途径,将大大提高我国口腔医疗水平[4],改变我国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发展相对缓慢的现状。

目前,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相关文件,各大医学院校结合各自的情况积极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具规模。但是,口腔医学作为医学一级学科,具有操作性强的专业特点,为了全面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使其具有较强的临床操作能力外,还应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但是,各医学院校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即如何在提高研究生临床综合能力(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临床诊断和治疗操作等)的同时,提高学术思维素养和临床科研能力。由此,本文将对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科研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培养目标提出一些参考意见。

1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临床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家自2008年开始就设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但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水平与高层次专科医生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1 培养目标不明确 各医学院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不一致,原因是部分研究生导师和教育人员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一方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培养单位和导师只注重临床实践能力,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本科生和进修生的培养目标相混淆,轻视了科研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导师不仅从事临床工作,同时承担科研任务,部分导师为了完成课题,需要研究生进行协助,不注重临床培训,导致临床时间少,无法按照轮转计划进行临床学习。

1.1.2 培训过程不规范 在轮转学习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临床培训不规范:(1)临床锻炼机会少。有的带教教师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有的带教教师认为研究生轮转时间较短,毕业进入工作岗位还将进一步面临轮转,从而降低了对研究生的要求,导致临床锻炼机会较少;(2)自我要求不严格。有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在轮转过程中蒙混过关,技术不扎实。总而言之,这样的临床培训与教育部培养高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目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1.1.3 考核制度不严格 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对研究生临床基本功的考查缺乏严格的考评体系与考核标准。虽然教育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等均有明确的要求,但大多数科室常常缺乏严格的考评方法,比如以开卷和自我评价的方式作为出科考核的方法,部分科室甚至缺乏考核形式。这些情况均与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初衷相背离,不能真实而准确地反映研究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1.2 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医学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生教育和进修生继续教育,它是指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医学研究,培养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能力的教育[5]。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应掌握口腔临床基本操作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真正从“牙匠”转变成“学者型牙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以下几点。

1.2.1 临床研究难度大 临床研究往往需要较长的临床观察时间和较大的样本量,患者随访可控性低,因此,要取得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常常会遇到许多困难。目前,大部分学校规定研究生的课题可以是临床病例总结、疑难案例分析或者是文献综述等,对于临床干预和随访观察等研究不做硬性要求。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研究工作只是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不利于口腔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2.2 对临床科研能力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大多数为应届毕业生,缺乏临床实践以及临床知识储备。然而,近年来医疗就业环境紧张,越来越多的医院在人才招聘与引进方面从单纯追求高学历转向注重实际需求,希望研究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为医院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得研究生在临床轮转中出现了轻科研的现象。

2 全面理解和贯彻培养目标

2.1 临床能力的培养

2.1.1 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 临床能力不是单一的动手能力,它是指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临床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6]。只有明确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时应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并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达到卫生部颁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行办法》中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目标[7],才能更好地全面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为此,各轮转科室可以成立专门指导小组负责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这样不仅使教师的专业特长在临床教学中得到发挥,还可以让研究生接受不同教师的指导,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除应结合上述培养目标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外,还应根据研究生的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培养计划,逐步提高研究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研究生的临床技能水平。

2.1.2 严格临床技能考核制度 为了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应严格规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流程和方法,加大临床能力考核的力度并完善考核标准,切实从考核环节上规范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将考核贯穿于临床能力训练的整个过程,而不能局限于一次考核。另外,考核内容也应全面,包括病例收集整理及病案分析考核、临床技能操作考核、日常工作量考核、思想品德与综合素质考核、学术交流考核等内容。

2.2 科研能力的培养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除应掌握临床基本操作外,还应该具备基本的临床科研能力,明确掌握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成果,以解决临床疑难疾病为最终目标。通过临床资料搜集、整理、总结、归纳以及规范的撰写等,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发展的突破口,在完善理论的同时带动技术的进步。有研究报道,66.5%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认为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都很重要,希望科研能力有所提高,而且希望进行临床调查并在学术期刊发表文章[8]。对研究生群体进行调查发现,接受过科研训练的学生对于前沿理论的敏感性、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以及处理问题的条理性与创新性均强于未接受过科研训练的学生[9]。

2.2.1 科研素质的养成 科研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求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做有心人,在临床工作中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密切观察临床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特别是一些特殊现象及其规律,及时记录并对相关现象进行归纳总结。通过查阅相关国内外资料,寻找治疗这种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探索有价值的临床现象和规律。

2.2.2 掌握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 专业学位研究生除了应具备在临床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外,还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为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掌握医学信息检索、医学统计学、临床流行病学和论文书写等基本临床研究方法。通过发现临床问题—检索相关文献—设计研究过程—收集与总结实验结果等规范化的研究过程,才可能得出较好的临床实验结果。同时,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也十分重要,不同的实验情况应选择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

2.2.3 加强英语学习 目前,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是保持与同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对于学习医学新知识、掌握口腔医学新进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生在读期间应全面提高英语水平,特别是医学专业英语。专业学位研究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英文文献,了解国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为完成自己高水平的临床研究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专业学位研究生还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研究讲座等英语活动,在了解口腔医学国内外研究新动向、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2.3 统一答辩标准

按教育部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不需要进行基础科研,为了区别于科学学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应明确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评价标准: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时完成一篇与本专业相关的临床科研文章,可以是以总结临床经验为主的病例分析报告,也可以是临床疗效评价、专业文献循证研究、针对临床问题的实验研究等。各院校也可以适当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发表的数量,提高发表刊物的档次。通过对毕业论文标准的调整使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真正达到医研并重但是有所偏重的目标,防止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只是完成了临床规范化培训。

3 结语

随着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快速发展,切实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医学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临床技能与科研能力方面相互并进,实现“以科研带临床,以临床促科研”的同步双向发展,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为口腔事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

[1]苏日娜.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对“教研[2009]1号”文件的个人解读[J].中国研究生,2009(5):50-53.

[2]张诚,李强,吴庆琛,等.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5(2):284-286.

[3]马艳艳,李翠英,白玉兴,等.口腔医学专业型研究生在临床训练中的问题与探讨[J].北京口腔医学,2010(1):50-51.

[4]陈琪,沈春明,陈地龙,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五大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医学,2013(13):1555-1556.

[5]李真真.硕士研究生与导师沟通研究——基于H大学教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调查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6]袁羽西,冯跃林,陈地龙,等.加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医德教育的思考[J].重庆医学,2013(36):4473-4475.

[7]刘飞,肖刚,郭青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下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16(5):715-717.

[8]尼春萍,徐莎莎,画妍,等.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培养期望与需求研究[J].护理研究,2015(9):3394-3396.

[9]汪洋,宁黎,余全红,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中山大学为例[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57-62.

(*通讯作者:辛海涛)

G40-03

A

1671-1246(2017)16-0010-03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