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辅导员沟通能力的必要性及路径

2017-03-09柯采茶肖慧欣

卫生职业教育 2017年16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思想

柯采茶,肖慧欣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新形势下提高高校辅导员沟通能力的必要性及路径

柯采茶,肖慧欣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 福州 350108)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就要充分发挥良好的沟通能力,走进学生的内心,从而获得学生的信任,使学生接受辅导员的建议。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急需相关部门健全辅导员管理机制和优化管理模式,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辅导员自身也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理论和道德素养,并在实践中反复磨练,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及沟通能力。

辅导员;沟通能力;职业要求

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多元化和海量化,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不断渗透,既冲击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辅导员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在与学生长期相处的过程中,辅导员既是最先了解掌握学生思想的人,又是最先影响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人[1],还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的人。如何提高辅导员的沟通能力,是新形势下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科学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提高辅导员语言艺术的时代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人类社会中的思想沟通就是基于那些用词和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并巩固下来的一系列材料,比如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等,从而使思想交流成为可能[2]。换言之,人类思想的产生就是基于某些语言材料的基础之上的。思想的表达、交流,就一定要找到明确的、完善的词来体现,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思想得以明确,也才能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别人,并起到感染他人的作用。因此,人们在社会活动交往中,就需要通过利用各种手段、方式,使用语言这个交际工具来更好地表达思想、传递思想,这种手段和方式就是沟通艺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高高校辅导员的沟通能力是时代对辅导员的基本要求。

1.1 提升辅导员沟通能力是加强大学生抵制各种不良意识形态渗透的有力武器

当前是自媒体时代,网络通信飞速发展,各种言论和观点都快速扩散,自媒体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传播信息、交流思想、宣泄感情的重要媒介。然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阶段,自媒体能够轻易地使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受到冲击,造成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这就要求辅导员用最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学习网络技术、新媒体运作方法,提高自身网络工作能力,并与学生积极沟通,以一种能被学生有效接受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

西方敌对势力总是大肆宣扬错误的思想和观点,这些错误的理论观点,不断冲击着大学生,对其思想行为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

巴赫金曾指出,意识形态对个体社会化早期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他人的话语或者其他符号体现出来,通过进一步沟通式的加工,将“他人话语”变成“自己的话语”。在此过程中,个体的意识发生独白化。随后已独白化的意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又进入新的沟通,即与外部新的他人声音进行沟通[4]。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政治意识尚不成熟,面对各种思潮的涌入,易陷入迷茫并受外界新奇、偏激甚至错误言论的影响。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就要注意沟通,用沟通的力量来与敌对势力进行斗争。同样,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利用有力的沟通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对西方错误言论和敌对势力的认识,并自觉加强对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抵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与外界对话和斗争中取得胜利。

1.2 提高辅导员沟通能力是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2015年2月5日,教育部号召学习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精神并强调,各地各高校要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很显然,政府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的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思想普遍较活跃,群体意识鲜明,但绝大多数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和确立阶段,人生阅历不足、涉世较浅、知识结构不完善,对某些复杂问题的认识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片面性、非理性等倾向[5]。因此,针对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实效。黑格尔认为,人的社会化,就是从自然存在转化为社会存在,这一过程是通过“教化”实现的,而教化又是以语言为媒介,并通过语言这种抽象的普遍性而被个体感受到[6]。

可见,语言沟通在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提高教育的效果,就要增强语言沟通的艺术性,促进大学生追求真善美,追求真理,求真务实。只有当充分展现语言沟通的魅力和美感时,它才能发挥出自己的力量。这是因为沟通本身具有这种符合人们审美理想、趣味、观点和情感并能满足其审美要求的属性[7]。也就是说,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采用符合其审美要求并在情感上引起共鸣的沟通形式进行教育,使语言的力量与其追求审美理想的本质相契合,这样才能让这种言语活动被大学生欣赏和接受,激发美感和正能量。反之,采用简单粗暴的语言,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引起学生反感。

1.3 培养辅导员沟通艺术是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在要求

2014年,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简称《标准》),对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进行了规范与要求。《标准》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沟通、文字表达能力”。[8]可见,教育部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意识到了语言在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首先,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动物。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辅导员了解、关爱每一位学生,并与其进行平等的沟通。这就对辅导员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辅导员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所传递的语言信息必须准确清晰,且又能被学生所接受,起到影响、感化学生的效果。这就需要辅导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借助沟通的力量,遵循沟通艺术原则,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8],最终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改变学生。其次,沟通艺术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还关系着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和素质。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者,沟通是其用于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艺术则能让沟通变得更精彩,善于运用沟通艺术,是辅导员修身治学的价值追求。知道如何运用语言的沟通艺术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感染他人,才是辅导员的能力所在。可见,沟通能充分体现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道德品质修养、文化知识涵养[9]。实际工作中,优秀的辅导员能充分利用沟通,使自己的话能真正被学生听进去,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2 提高辅导员沟通能力的途径

新形势下,面对学生思想呈现多样化与复杂化的局面,如何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是摆在高校辅导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辅导员作为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然而,当前高校大多数专职辅导员来自于不同专业,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并且日常事务繁多,难有时间或机会参加相关培训,在工作实践中常因缺乏沟通艺术,影响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急需搭建各种平台,促使辅导员提高沟通能力。

2.1 健全相关制度,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

近年来,相关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发展,出台了许多相关标准和制度,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参考。然而,鉴于当前国内高校辅导员身份的特殊性,许多标准或制度难以真正落实。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辅导员所管理的学生数都在200人左右,有的甚至在300人左右,除做好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外,辅导员还要承担许多超出其本身职责外的工作,工作严重超负荷,很难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充电,提高自身职业能力。同时,虽然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越来越庞大,辅导员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但是高校辅导员身份的社会认同度依然不高,许多辅导员在学校中的身份比较尴尬,有的高校甚至不太重视辅导员的成长,在许多资源分配上,比如科研项目、教师培训、职称职务晋升、福利待遇等各方面,也主要倾向于专业教师。这些均限制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生涯发展。

然而,面对当前多元化的学生思想,提高辅导员的职业能力势在必行。各高校需要重视辅导员管理机制和优化管理模式,通过增加辅导员编制,尽量控制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如将比例控制在1∶100~150人以内。同时,结合导师制,建立专业教师任兼职辅导员制度,即选拔政治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热心学生工作的专业教师充实到辅导员队伍中来,帮助承担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减轻专职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使其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种学习。高校还要重视教育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并贯彻落实,建立相关配套制度,为辅导员搭建多渠道培训平台,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等。比如,出台《辅导员培训制度》,严格规定辅导员的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培训时间、考核要求、学费报销、培训期间的工作安置和相关资金配套等,并将辅导员专业培训作为其职称职务晋升的重要考核指标,从而鼓励辅导员参加各种培训。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建立辅导员出国访学制度,以公费形式派送优秀的辅导员赴国外知名高校学习学生事务管理的先进经验,特别是如何提高与学生、家长、学校等进行沟通的能力,努力增强沟通艺术性。此外,也可以定期邀请国内外语言专家为辅导员开展沟通艺术培训;组织辅导员参加演讲比赛、职业技能大赛;选派辅导员下基层挂职锻炼,增强与不同人群的沟通能力等,探索多渠道、多途径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通道。

2.2 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素养和道德修养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功利主义价值观对高校辅导员造成了一定冲击。有的辅导员静不下心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甚至出现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导致其言传与身教分离,影响了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作为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自身的思想和道德若出现了问题,后果可想而知。因此,辅导员必须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动导向,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理论修养。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等理论的学习;二是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学习,提高专业化水平,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工作实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以及心理学和管理学等多元学科知识与技能,只有积累了足够的知识,在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理有据,感化学生;三是要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辅导员要培养学生优秀的品德,必须首先自身具有高尚的品德[10]。在学校,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辅导员必须发挥榜样作用,不断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而取信于学生,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使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

2.3 反复实践,提高沟通艺术水平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要充分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言传”即运用良好的沟通艺术,走进学生的内心,与学生多沟通交流。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使学生思考并接受辅导员的建议。身教就是辅导员要做出行为示范。辅导员在工作实践中,要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辅导员的言行不仅直接作用于在校学生,还能通过学生影响其家庭;由于辅导员与社会的接触和联系又必将作用于社会;辅导员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内化为学生品质中的一部分,影响其一生[11]。因此,辅导员要抓住一切学习、培训、考察的机会,通过课堂、教材、视频等渠道,学习和掌握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在习得相关知识后,还要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学生的思想、认知、情感等特点,将语言艺术灵活运用于工作实践中,把思想政治教育置于真实的社会生活背景下,并将抽象理论转换为生动具体、可被学生接受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除此之外,面对目前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发展的新形势,辅导员还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根据网络文化多元化的特点,掌握沟通技能。在开展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也必须讲究沟通艺术,收集网络话语资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流行语言,使其产生思想的火花,引导其仔细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以及西方思想和文化的渗透方式,以取得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总之,沟通能力是高校辅导员的一项重要职业能力,只有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习得,辅导员要重视沟通能力的培养。

[1]邓晖.思政教育要形成全方位育人格局——专家学者谈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N].光明日报,2015-02-10.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EB/OL].(2015-08-10)[2015-01-19]http://education.news.cn/2015-01/19/c_1114051345.htm.

[4]巴赫金.文本、对话与人文[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5]杨宝泉,岳学军,田丽艳.大学生群体特点及对个体影响问题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6(1):68-69.

[6]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通知[EB/OL].(2015-08-11)[2014-03-27]http://www.moe. gov.cn/srcsite/A12/s7060/201403/t20140327_167113.html.

[8]祝建兵.高校辅导员工作艺术[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7.

[9]刘玉瑛.思想政治工作语言艺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10]滕云.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3.

[11]刘和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问题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4.

G640

A

1671-1246(2017)16-0001-03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