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苗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分析

2017-03-09项正文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苗族时代文化

雷 丽,项正文

(1.文山学院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云南文山 663099;2.文山州第一中学,云南文山 663099)

苗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分析

雷 丽1,项正文2

(1.文山学院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心,云南文山 663099;2.文山州第一中学,云南文山 663099)

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如何进行保护和传播,现已成为苗族文化传播的主要问题。文章对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传播中遇到的困境进行阐述,并对苗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进行分析。

苗族文化;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分析

苗族文化在随着社会时代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失,保护和传播苗族文化已刻不容缓。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如何得到保护与传播,已成为苗族文化是否能够延续的关键。本文对苗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渠道进行简要分析。

一 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传播困境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概念①。它包括互联网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多种利用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等高科技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②。当前,苗族人民随着生活的改变,加之不会保护和传播苗族文化,导致苗族文化在历史变迁中流失严重,面临消失的危险。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下,保护和传播苗族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保护和传播过程中,特别是传播中,由于多方面因素影响,使得苗族文化传播面临诸多困境。

(一)新观念冲击,稀释了苗族文化[1]79

随着新媒介的出现,苗族人民摆脱了固有的“小天地”,开始接触到外面的世界。苗族人民通过新媒介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这些信息逐步影响着他们的观念,冲击着他们的传统文化。他们开始接受新时代的风俗,逐渐改变自身的风俗习惯;开始接受新的理念,改变固有的文化观念。随着民族融合的发展,民族交流的必然要求,苗族文化也有了汉化的趋势。如随着苗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他们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民歌失去了兴趣,而流行音乐却得到风行。随着苗族人民不断走向外界,为促进民族交流,他们都开始学习汉语,逐步忘却了苗语。生活的改变,新观念的传播,使得苗族文化得以稀释,很多苗族文化瑰宝也随着消失。

(二)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趋于同化[1]80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网络、手机的使用,各种新媒体不断侵入苗族文化中,将苗族文化简化、同质化,使之失去了本来面目,变得大同小异、毫无特色。苗族人民无法在新媒体时代下将自己民族文化的真正特色传播,反而被大众媒体改变成为简单机械的文化符号。虽然同化、简化的文化更容易被人们记住,但是失去了特色的文化已不再是苗族人民真正的文化。很多苗族文化特色在传播过程中或被裁减,或删繁就简,失去了原来的味道。这使得苗族文化无法得到实质的发展,反而因为同化、简化而削弱、消失。

(三)文化消费兴盛,忽略了苗族文化内涵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但是,就当前形势而言,苗族文化的发展多数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当苗族文化的传播是以经济效益为主时,就会为了经济目的,改变传统的文化特色,使得文化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忽略了文化的内涵。这种文化消费现象,虽然使得苗族文化中的一部分内容被大家所熟记,但却是对传统苗族文化的抛弃、改变,使得苗族文化的精神内涵缺乏。甚至,有些人为了实现经济效益,将传统苗族文化进行改变。这使得传统苗族文化变得面目全非。这样的苗族文化传播将变得毫无意义。

(四)新媒体时代下,文化传播的娱乐性过强[1]81

新媒体时代下,媒体产业的发展多数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苗族文化为了发展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苗族文化在传播过程中,也无法避免的被加入了娱乐的因素。如对传统苗歌进行改变,对苗族人物进行美化塑造,对苗族民间传说进行改编。这种将苗族文化娱乐化,甚至捏造文化以达到娱乐大众的文化传播理念,只会使得苗族文化在传播中不断改变、消失。

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保护和传播发展的困境是多方面引起的。现在,不少苗族人民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并不了解,对自己民族的节日、习俗并不清楚。大量新信息、新理念的冲击,使得苗族文化受到严重的影响。苗族文化的消失不仅仅是苗族的损失,更是国家民族文化的损失。很多苗族人民已经意识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并采取了积极措施保护和传播苗族文化。

二 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传播渠道

依托新媒体传播苗族文化,是保护苗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手段。新媒体时代下,苗族文化传播渠道多种多样。

(一)政府对苗族文化传播应予以支持

保护苗族文化传承,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苗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因为政府的支持是苗族文化得以发展的基础。如政府可以邀请专家对苗族古籍进行整理、抄写,鼓励人们搜集苗族民歌、文艺节目,打造苗族文化园、风景区;学校中开设民族文化课程;可以利用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对苗族文化进行报道等。有了政府政策的支持,资金投入的保障,就会免除苗族文化传播的后顾之忧,也为苗族文化的传播指引了方向。

(二)借助传统媒体,利用新媒体,提高文化传播质量

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并不是将苗族文化生搬硬套,将之罗列至新媒体中,而是应提取苗族文化的精粹,将苗族文化高品质的传播给广大民众。新媒体时代下,网络、手机用户大幅度增长,新媒体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苗族文化传播,必须要在重视传统媒体使用中再打造出民族文化精品,为新媒体传播提供素材,提高所传播文化内容的质量。如可拍摄有关苗族文化的纪录片来展示苗族文化,还可将有关苗族文化中的建筑、歌舞等搬上荧屏。传播过程中,需要深入挖掘苗族文化内涵,依托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开设精品栏目,对苗族文化进行讲解、传播,为新媒体传播提供丰富的素材。这样可使新媒体传播的内容更为充实,也更能有效地提高新媒体传播的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新媒体,传播苗族文化特色内容[2]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阅读、掌握所有信息并不现实。而苗族文化经过历史传承,内容繁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文化信息都代表着苗族人民的精神风貌,还有些传承下来的苗族文化并不适用于所有民族。所以,在苗族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对苗族文化进行细分,挑选出可以体现苗族人民生活特色的文化,利用新媒体发布整理好的信息。同时,也可将新媒体传播划分专栏、模块,重点对某一文化特色进行讲解。这样既可抓住人们的眼球,也可将苗族文化的特色内容传播出去。

(四)充分利用互联网站进行苗族文化传播[3]14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人们的生活也随之改变。苗族文化的传播应抓住这个机遇,利用互联网将苗族文化传向世界各地,这也是苗族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人们可以通过建立官方网站的方式传播苗族文化。官网相对于其他网站而言更为正规,更容易得到人们的信任,点击量也相对较高。建立苗族文化官网,可以将相关的苗族文化特色放置网站专栏,既可以发表文字,又可以添加图片,更加生动形象的传播苗族文化。同时,网民在浏览时还可以看到政府相关信息报道,增加了信息传播的权威性,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网站上的信息。除了官方网站以外,还可以开发民间网站。“高手在民间”,很多民间网站在保护和传播苗族文化方面更起到重要的作用。民间网站的开发,可增强苗族人民的文化自豪感。

(五)利用网络传播工具以及简单易操作的网络平台进行苗族文化传播[3]14

网站的建立固然能够起到传播苗族文化的作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建立网站,而且网站的维护等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而网络通讯工具QQ、UC等,可使得人们进行流畅的交流,而且使用人数庞大。如苗族人民通过QQ聊天进行苗族文化的传播,会使得苗族文化传播更为便捷。除了QQ等网络聊天工具以外,人们还可以通过微博、博客、贴吧等进行苗族文化的传播。微博、博客、贴吧是人们上网进行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开设微博等,可为网民对苗族文化的了解创立一个平台,人们在该平台上发布一些相关苗族文化特色饮食、旅游等信息,可促进人们对苗族文化的了解。③

(六)尝试新途径进行苗族文化传播

除了以上传播渠道外,人们还可以借助网络游戏的媒介进行苗族文化传播。[4]如今,网络游戏风行,人们可以开发与苗族文化相关的网络游戏。如将苗族传说、民间故事设置成游戏情节,将苗族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苗族人物作为游戏中的NPC。人们通过通关游戏,了解苗族文化以及相关的人物、习俗,也增加苗族文化传播的趣味性。另外,苗族人民可以与旅游部门进行合作,将苗族地区的特色村寨、风景名胜等虚拟的图片、视频等放置于旅游部门网站上,并进行介绍。网民只要点击到该旅游网站即可看到苗族文化的特色风景信息。同时,人们可以通过网站进行虚拟浏览,从而了解苗族文化风情。

总之,苗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传道渠道,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如何保护和传播苗族文化,成为苗族人民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除政府对苗族文化传播予以支持外,苗族人民更应重视新媒体对苗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同时,外族人也应为苗族文化保护与传播尽一份力。这样,才不至于让苗族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在历史长廊里,仅仅变成史书上的文字。

注释:

①参见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国际新闻界,2008(6):66-69。

②参见张敏.新媒体概念研究辨析.安徽科技,2016(9):31-32。

③参见周世禄 刘瑞生 王文博.微博“热”的“冷”思考.中国媒体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0页:“在技术与功能上,微博最大的特点是简约化、集成化和开放化。”

[1]王哲,谭竺,孔荣娟.新媒体时代苗族文化传播渠道探索[J].贵州民族研究,2013(4):79.

[2]吴海燕,但文红.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29(1):100.

[3]阎敏.新媒体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问题——以渝东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例[J].青年记者,2014(32):14.

[4]侯欣.从新媒体的角度看“苗族山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以湖南省沅陵县二酉苗族乡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14(12):34-35.

[责任编辑龙倮贵]

On the Spread of Miao Culture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LEI Li1; XIANG Zheng-wen2
(1.Center of Ethnic Cul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663099, China;2.No. 1 High school of Wenshan Prefecture, Wenshan 663099, China)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the issue of how to preserve and spread Miao culture has become essential. This article elaborat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spread of Miao culture. Additionally,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pread of Miao culture in the era of new media.

Miao Culture; New Media Era; Communication channels; Analysis

C951

A

:1008-9128(2017)04-0043-02

10.13963/j.cnki.hhuxb.2017.04.012

2017-03-06

雷丽(1970-),女,云南麻栗坡人,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民族教育研究以及语言应用研究。

猜你喜欢

苗族时代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苗族古歌《仰阿莎》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苗族老照片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