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脱欧原因分析

2017-03-09管栋臣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英联邦保守主义难民

管栋臣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

英国脱欧原因分析

管栋臣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

2013年1月23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了布隆伯格演讲,演讲申明英国将谨慎处理与欧盟之间的关系,英国留在欧盟或者退出欧盟的决定权将交给英国民众。2015年4月保守党为获取更多选票,在竞选宣言中承诺于2017年年底前举行英国脱欧公投。2015年5月8日,保守党赢得大选,脱欧公投也正式进入日程。 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正式开始,经过15个小时的投票最终脱欧派以51.89%的支持率赢得了此次公投,这也意味着英国结束了自1973年以来43年的欧盟历史。英国为何脱欧,究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文章将从英国的外交政策,英国主权意识与疑欧主义的传统,欧债危机与欧盟难民危机的现实因素三个角度来分析英国退出欧盟的原因。

英国;脱欧;原因

一 英国外交政策

(一)英国的保守主义外交

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开始,保守主义就成为了英国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是一个岛国,相对封闭的国内环境使得英国的保守主义增添了一些自然因素。而且大英帝国有着十分辉煌的历史,这让英国人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思想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环境感到非常自豪。因此英国人更倾向于固守传统、安于现状。实践中英国保守主义则表现为很强的实用性与灵活性。保守主义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是英国制定外交政策的思想基础,随着时代的变迁,英国保守主义的内容也会有所变化,但是归根究底英国的保守主义外交思想都是为英国资产阶级服务的,其目标总是使其国家利益最大化,这两点是不会发生变化的。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英国对欧洲一体化冷淡甚至是敌视的态度,再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此后英国对欧共体/欧盟出台的一系列政策都表现为种种不配合,如今英国更是通过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可以说英国对欧盟的政策总是会根据现实情况变化无常,英欧关系也总是处于磕磕绊绊之中。英国保守主义的传统对英欧关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英国脱欧自然也离不开英国保守主义外交传统的影响。

(二)英国的均势外交传统

均势外交是国际政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理论,对于维持国家平衡以及国际局势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在西方的国家关系中,均势外交一直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英国外交中的均势主义更是由来已久,早在三十年战争时期欧洲各国矛盾尖锐,整个欧洲大陆战火纷飞,英国则是以孤立者的姿态在欧陆之外隔岸观火。然而当欧洲大陆力量对比发生悬殊之时英国又会毫不犹豫的扶弱抑强,以维持整个欧洲的均衡局势。十七世纪对抗荷兰,十八世纪打击法国,此后组建三国同盟,二战后对抗苏联都是英国均势外交的表现。由此可见英国均势外交的根本目的是不允许欧洲有某一国实力强大到威胁到其自身的地位。而二战后英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英国想借助欧盟来恢复其昔日大国的地位来主导欧洲局势,然而英国在欧盟的体系当中并不具备主导地位,无法借助欧盟来掌控欧洲,因此英国脱离欧盟也在情理当中。

(三)三环外交

三环外交是丘吉尔针对二战后英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的基本外交战略,其主旨是通过处理英美特殊关系,英国与英联邦的关系,英国与联合起来欧洲的关系,从而保障英国的传统利益,维护其大国地位。虽然如今三环外交已经不再是英国外交的主要策略,但英美特殊关系以及英国与英联邦的联系依然会影响英国与欧盟的关系。虽然英国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积极申请加入欧共体,但是英国并没有因此摈弃与美国的特殊关系,尽管此后英美关系有所松动,但这不妨碍英国把英美特殊关系作为其外交的重要支点。在国际上英国需要美国给予其政治立场的支持以及经济上的援助。美国并不希望英国退出欧盟,针对卡梅伦的脱欧演讲美国就曾明确表示希望英国能够继续留在欧盟。卡梅伦在演讲中也说到,希望借助欧盟这样一个强力的行为体来提高英国在华盛顿的影响力,但是近年来欧盟内部困难重重,根本无法借此来提升英国在华盛顿的影响力,因此英美特殊关系得不到保障也是英国脱欧的原因之一。英联邦在二战中给了英国极大的支持,因此二战后英国一直把与英联邦之间的关系放在首位。但是在后帝国时代英联邦表现出了明显的离心倾向。特别是苏伊士运河事件使得英国的侵略行径受到了英联邦国家的反对。英国总是把自身的意志强加在英联邦国家,双方的矛盾也是越来越深。英国加入欧盟后,其对外贸易的中心也开始转入欧洲大陆,疏远了与英联邦之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削弱了维系英国与英联邦特殊关系的经济基础。与英联邦保持紧密的联系对后帝国时代的英国而言至关重要。[1]因此英国脱欧必然也会受到英国与英联邦特殊关系的影响。

二 英国的主权意识与国内的疑欧主义

(一)主权意识

从1215年的《大宪章》开始英国的议会主权就已经开始确定,此后无论是光荣革命、《权利法案》还是议会改革都显示了英国人极强的主权意识。英国对主权的高度信仰使其不愿看到欧洲一体化深度发展,更加不愿意将民族国家的主权让渡与欧盟。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之时,时任首相希思就表示过欧共体内不能出现侵蚀国家主权的现象。撒切尔就认为“布鲁塞尔的统治是压制民族国家的做法,欧共体应在保障民族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寻求进一步的发展。[2]然而无论是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欧盟的成立,还是三大支柱的确立,欧元的普遍推行都表明欧洲一体化逐渐朝着超国家的方向在发展。因此英国不愿意让渡更多的主权给布鲁塞尔,超国家主义者卢森堡的前首相容克出任欧盟委员会主席一职更是让英国不以为然。[3]现实的种种迹象表明欧盟将不可避免的向欧洲联邦国家的方向发展,而英国自然会抵制这种高度的政治一体化,以维护其民族国家的特性。[4]而今英国无法阻止欧洲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因此为了捍卫其国家主权,脱离欧盟也在情理之中。

(二)疑欧主义

英国辉煌的帝国历史产生了其对欧洲大陆的疏远感,二战后虽然英国实力有所下降,但是英国却延续了历来已久的民族优越感。历史赋予英国的优越感让英国不愿意放下身段和其他欧洲国家一起参与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欧洲一体化得到快速发展的一个时期,英国为了国家利益无法离开日渐联合的欧洲,所以不得不申请加入欧共体。与此同时,大国姿态使得英国对以欧洲一体化一直保持着怀疑的态度,加入欧共体后英国对欧盟一直表现为三心二意,若即若离,这与英国的疑欧主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英国人认为战后英国依然拥有强有力的军事和政治影响力,加之英镑在国际市场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他们觉得英国应该继续在世界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5]但是英国并没有成为欧洲一体化的领导核心,但是英国又无法置身事外,这就使得英国的疑欧主义愈演愈烈。在疑欧主义的影响下,与1975年相比,此次英国的脱欧派掌握了大量资金,而且进行了精心组织策划,脱欧阵营的口号也更简单易懂, 明确提出“英国退出欧盟可以生活得更好”、应该“控制我们的边境”“制定我们自己的法律”“把我们的钱从布鲁塞尔拿回来”。[6]而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更是英国疑欧主义的具体表现。

三 欧债危机与欧盟难民危机的影响

(一)欧债危机

2007年下半年开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蔓延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许多国家都通过向市场注入资金来缓解危机,这一措施必然会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南欧的一些欧盟成员国在救市中债务不断增加,远远超过了其还贷能力,南欧国家陷入主权信用危机。这造成了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由于英国最主要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和欧盟,而贸易、金融、服务业在英国的产业结构中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因此不论是金融危机还是欧债危机都给英国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影响。[7]英国的银行负债严重,2009年初,英国银行资产负债总额约为四万亿英镑,这相当于当时英国GDP的2.5倍;2008年英镑兑美元的汇率下降了27%,为1971年取消金本位制以来的最大跌幅,同年欧元兑英镑的涨幅则超过了32%,也是欧元诞生以来英镑表现得最差的一年;英国企业生存也变得很困难,英国大型超市玛莎2008年关闭了其在英国的25家专卖店,其他的很多企业也采取了裁员或者减薪的措施来应对危机;随着经济形势的恶化,英国的失业率也不断增加,2008年英国的失业率达到了6%.是自1999年以来的最高值。[8]24这仅仅是金融危机对英国经济的影响,其引发的欧债危机更是让英国经济雪上加霜。由于英国与欧元区的国家贸易、金融联系十分紧密,英国是受欧债危机影响最深的非欧元区国家。英镑对欧元的升值,使得英国出口到欧盟国家的商品价格上升,这也会影响到英国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前景。一旦欧元区的经济倒下,英国的贸易额将会下降7%,由于英国的银行涉及到欧元区的银行和债券,因此英国的损失将会相当于其GDP的7%。[8]262011年以来,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爱尔兰、葡萄牙、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先后都发生了政权的非正常更迭。因此为了维持政权的稳定英国自然会谨慎处理其与欧盟之间的关系,2013年卡梅伦发表布隆伯格演讲正是出于此。对于欧盟出台的有关欧债危机的救助政策,卡梅伦政府也明确表示不接受这些政策。在欧债危机时期以及后欧债时代欧元区主导欧盟经济发展的趋势将不可逆转,而英国作为非欧元区的欧盟成员国势必会为了维护其经济利益有所行动。[9]很显然英国无法阻挡欧盟一体化的程度的逐步深入,但是英国反对欧洲一体化深入的决心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在欧债危机的大背景下英国脱欧也是有其必然性的。

(二)欧盟难民危机

从2010年阿拉伯之春开始,欧盟难民问题愈演愈烈,到2015年上升成了一场席卷整个欧盟的难民危机。来自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等阿拉伯地区的难民源源不断的冲击着欧洲的边防线进入欧盟境内。[10]在欧盟现有的难民政策体系下,英国的难民政策不得不受欧盟的约束。虽然卡梅伦政府一再表示不会接受欧盟实施的难民安置计划,但是巨大的舆论压力,让英国不得不接纳更多的难民。根据乐施会近期的报告显示,英国接纳了约16.8万的难民,虽然这一数据与德国、法国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已经远远超过了英国的预期。[11]这不仅给英国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到英国本就不是很乐观的就业形势。当然难民的涌入还给英国的社会秩序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在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之后,英国政府更加担心欧盟难民危机对其国家安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欧盟的难民危机日益严重,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也使英国无法继续信任欧盟。因此欧盟难民危机加速了英国的退欧进程。

[1]计秋枫.英国文化与外交[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56

[2]赵怀普.英国与欧洲一体化[M].北京:界知识出版社,2004:237.

[3]丁纯.英国和欧盟:斗而难破[J].社会观察,2015(1):51-52.

[4]洪邮生.坚守还是让渡:二战后英国人主权观论述[J].世界历史,2012(1):32.

[5]王波,李晓涛.论战后欧洲一体化中的英国外交[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184.

[6]Gideon·Rachman.Wake up—Britain is for Brexit[J].Finanxia Times,March 22,2016.

[7]王展鹏,刘绯.解析英国及其国际地位的演变[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9.

[8]温卫杰.从卡梅伦的脱欧演讲看当前的英欧关系[D].北京外交学院,2015.

[9]杨芳.欧债危机以来英国的对欧政策评析[J].现代国际关系,2013(2):46-48.

[10]管栋臣.论欧盟难民问题及其影响[J].现代交际,2016(10):141

[11]环球网.英慈善组织:世界最富六国接收难民数量不足全球9%[EB/OL].(2016-07-21)[2016-07-31].http://world huanqiu.com/exclusive/2016-07/9206774.html.

[责任编辑贺良林]

The Reasons for Britain Leaving the EU

GUAN Dong-che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Anhui Wuhu 241000, China)

British Prime Minister—David Cameron in January 23,2013 Hold the Bloomberg speech.The speech stated that Britain will be handled with car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U, Britain in the EU or quit the EU is up to the British people. Conservative party in April 2015 to get more votes in the election manifesto promised to hold a referendum in Britain before the end of 2017 .Th Conservative Party won the election in May 8,2015. British Leaving the European referendum officially began in June 23,2016, after 15 hours of voting ended up taking the EU sent to 51.89% support rate won the the referendum, which also means that Britain at the end of the 43 years of the European Union since 1973. Why British Leaving Eu, the reason is very complex, This article explain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British’s foreign policy, British sovereignty consciousness, suspected the tradition of European doctrine, European deb crisis, European refugee crisis.

Britain; Leaving the EU; Reason

D55

A

1008-9128(2017)02-0075-03

10.13963/j.cnki.hhuxb.2017.02.019

2016-07-31

管栋臣(1991-),男,安徽芜湖人,硕士生,研究方向:欧洲一体化进程。

猜你喜欢

英联邦保守主义难民
150万乌克兰难民涌入邻国
世界难民日
——聚焦各国难民儿童生存实录
柏克的法律思想探究——保守主义者的节制与审慎
现象保守主义与塞拉斯两难——显像的规范化解读
查尔斯王子,下任英联邦国家元首
英联邦秘密研究女王继位人
为让小难民开心 他冒险送去上万个玩具
践行新保守主义的美国新智库:外交政策创议
俄罗斯保守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路径